寻绎X
2011-6
学林
李晢
310
无
《寻绎X——一种新的元哲学本体理解论》把万物存在的本体始因这个宇宙的最大秘密化作X进行研讨。
本书可供哲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参考,因为作者李哲从不同角度探索、梳理了哲学史上与元哲学本体X相关的专业理论问题;本书也可供具有一般文化水平,对哲学、宇宙、人生根本问题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阅读,因为作者尝试贴近生活实际,用常识的见解和生动的文笔论说抽象枯燥的本体X、宇宙始因等理论问题,尽可能考虑到了通俗、可读、趣味和功用的重要性。
李晢,(1953-),《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副主编(曾经担任《上海工业企业党政论坛》杂志常务副主编、《上海企业家》杂志副主编)。编著《新经济与企业制胜之道》,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上海三菱之路》、《演讲学十讲》、《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担任哲学分类主编)等图书和辞典;在《华中师院研究生学报》、《党政论坛》、《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新东方》、《华东经济管理》、《江淮论坛》、《哲学与文化》、《解放日报》、《中国第三产业》、《南阳论坛》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翻译发表20余篇英语和日语论文。
导言
上编 X的现实形态
第一篇 X与概念
一、概念要略
1.概念的特征
2.概念的载体
3.概念的目的
4.概念的新义
二、概念的缘起
1.概念缘起的路径
2.概念缘起的根据
3.概念缘起的历程
三、概念的层级
第二篇 X与哲学
第三篇 X与宇宙
第四篇 X与无限
第五篇 X与和谐——以老子哲学为例
第六篇 X与实践——以马克思哲学为例
下编 X的历史形态
主要参考文献
版权页:总之,理论思维自我封闭,局限于“地球思维”,把高度智能生物的人看作通过低等生物进化自然形成的观点并不能真正说明最高等物种——人的“来源”;同时,即使把地球上所有已知物种进化的中间环节都找到了也不能真正说明最低等物种——原生真核单细胞生物的“起源”。不幸的是,地球上的物种以每年成百上千的数量不断地在濒危和灭绝(同时新物种也在不断地诞生),寻找已有物种进化联系的希望日见渺茫,而新诞生的物种是否严格遵循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否也存在着进化的中间环节?这方面鲜见报道,不得而知。有人曾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如果人类灭绝,人所由进化而来的生存于约1000万年前的某个共同祖先现在复活,能再次进化成人吗?结论是否定的。这是因为,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是随机变异和环境条件强制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因而进化过程沿着相同道路重来一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参见《参考消息》,2010年11月21日。)人们现在所见的猴子不能变人,这或许是毋庸争议且尽人皆知的事实,这不能不说是包括达尔文本人在内的所有进化论者们的巨大的遗憾,尽管他们可以用“自然环境和条件变异”等现成的托词进行搪塞。据此人们有理由怀疑历史上的猴子真的是否变成过人。如果不被认为是求全苛刻的话,逻辑上还可以这样推论,即使现在或以后的猴子可变成人,也不能倒过来认定历史上存在过完全相同的自然条件,过去的猴子就一定也会变成人,这个逆定理至少从理论上说没有必然成立的理由。当然也该承认,一旦人们目睹了猴子变人的事实,这客观上可为证明过去猴子变人的假说提供有力的佐证。对于进化论者来说,同样遗感甚而可悲的是,现在相当多的人已经不相信进化论(美国有61%的人不信)。
《寻绎X:一种新的元哲学本体理解论》是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
无
这本书并非是什么数学书,而是原哲学书。本来我对于国内学人的哲学研究的书一般是不太买的,这次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的书目才勾起购买的欲望。“元”哲学,对于我来说就是“原”哲学,要追究的哲学之“原”,而此书就是这样写得,在一般的概念、哲学、宇宙、实践等之后寻找那个“本原”,思路有点新意,值得一读。
很不错的书,探讨哲学,思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