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济南民间传说

闫平 济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作者:

闫平  

页数:

141  

前言

  济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最初发现地。相传,大舜曾耕于历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北宋齐州(济南)太守期间对此作过详实考证,济南亦有舜祠、舜井、娥英祠等舜迹遗存。春秋战国时期,济南是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处,尚功利、求革新的齐文化和重仁义、尚伦理的鲁文化在这里有机融合、兼收并蓄,长久地滋润了济南的地域文化、城市性格。秦汉以来,又有伏生传《尚书》、娄敬谋国策、终军请缨出使南越、曹操相济南等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在这里风云际会,其中伏生口授《尚书》,对于填补秦始皇焚书坑儒形成的汉初文化真空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北宋时期,济南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名相房玄龄,名将秦琼,高僧义净,诗人崔融、员半千、范讽等皆为一世俊杰,李白、杜甫、高适、苏轼、苏辙、曾巩等名流文士或游历或仕宦于此,诗圣杜甫留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南宋以后,济南文坛更是频升巨星,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边贡、李攀龙、李开先,皆为一时领袖诗坛的大家,再加上新城(今桓台)王士稹、淄川蒲松龄(清初新城、淄川均为济南府属县),可以说,宋、元、明、清四代,济南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济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长清孝堂山的东汉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石祠内的汉代石刻画像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建于隋大业年间的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位于长清的灵岩寺,唐代曾为中国四大名寺之一,寺内40尊泥塑罗汉,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此外,让济南人引以为豪的,还有甲天下的众多涌泉。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齐乘》中赞日:“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为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众泉喷涌,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观,成就了济南“泉城”美誉。更兼泉水汇流大明湖,湖在城中,城在景中;南部屏列如黛群山,泉溪淙淙,峰壑森秀。山、泉、湖、河、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济南风光秀美如此,也就无怪古人赞叹“济南潇洒似江南”,而“有心常做济南人 ”了。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济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济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古老的泉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毫不动摇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巩固,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曰益完善,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当前,济南的建设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济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幸运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同样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济南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坚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和济南出版社等部门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这套“济南历史文化读本”丛书,对于进一步挖掘济南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市人民热爱济南、建设济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更好地宣传济南、展示济南,提高济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内容概要

  《济南民间传说》编者将委顿于草莽、残存于市井的口传文学作品采集起来,精选其中的27项,生动鲜活地呈现给更大范围的民众,为的就是让“鱼”成为真正的“活鱼”,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灿烂的济南民间文化,认识和接受历史文化蕴涵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教益,通过传扬诞生于我们身边的民间传说,保护和承续济南人民代代相传的文明基因、精神特质、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守护好泉城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书籍目录

引言闵子骞的传说单衣顺母宽厚之心动合邻拒做邑宰华山、华阳宫的传说忠臣逄丑父景光湖的来历蓝桥怨山门石与金牛洞妙传吃了道士饿死狼五月十三祭天习俗五月十三祭天习俗的由来关公磨刀日大明湖的传说大明湖的来历“霪雨不涨,久旱不涸”大明湖里蛙不鸣铁公祠清婉杜梨树东平陵城的传说施展法术筑古城60年等一回“现城”无心菜与比干迎亲队伍绕城外大舜的传说大舜凤凰转世的传说舜耕历山大舜捕鱼又烧陶大舜受禅做帝王鲍叔牙的传说“管鲍分金”显情义鲍叔牙辅佐齐桓公即位力荐管仲做宰相鲍叔牙祝酒施规劝辛弃疾少年的传说月下杀金兵火烧金营巧助义军过关卡黄巢村的传说黄巢转战大黄草峪五月端午插艾蒿神牛助战历城民问的传说终军的故事赵孟频与《鹊华秋色图》公公山的传说掌柜巧要账章丘地名的传说文祖村村名的来历前营村、后营村、中营村、西营村的来历茂李村的由来石斑鸠村的传说袭勖的传说甘做教谕袭勖改诗易袭姓谢主恩“三藏法师”义净的传说义净降生义净西行求法取经“五股穿心柏”的传说更鸡桥边穿心柏郭巨埋儿的传说郭巨埋儿的传说故事黄巢寨的传说黄巢倒穿靴巧计突重围“造甲峪”的来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扁鹄的传说扁鹊与蔡桓公扁鹊赞誉两兄长的故事“神医”盛名的由来孙膑与庞涓的传说孙膑惨遭师弟摧残“围魏救赵”的故事马陵之战马山的传说马山齐长城鬼谷洞栝楼的故事娄敬洞山的传说娄敬洞的传说血溅石与油葫芦鸟张仙祠旁鸟争鸣玉皇山的传说唐王寨遗址的来历老油锅的故事崮山馍馍的由来灵岩寺的传说朗公说法“兽归伏,石点头”灵岩山三泉的传说凄楚哀怨的“王干哥”鸡鸣山的传说砍不尽的灵岩柏“和圣”柳下惠的传说“坐怀不乱”的故事“和圣”之称的由来展禽(柳下惠)授意智退齐师平顶屋的来历于阁老的传说8龄童中秀才人小志大才气高帝王之师于慎行赋诗妙为妻解围“于家胡同”的来历“管仲三归台”的传说“管仲三归台”的故事管仲井的传说三归台前“拜把子”张尔岐的传说真正江南大主考“白菜蝈蝈”图江北先生明察江南事剪纸成“精”后记

章节摘录

  两千多年前,鲁国有个大孝子,姓闵,名损,字子骞。闵子骞幼年失去母亲,后来,父亲给他娶了个后娘,又添了两个弟弟。  后娘偏心眼儿,对亲生儿子百般疼爱,对闵子骞却十分刻毒。甚至,后娘缝制棉袄竟也暗中使坏。她给两个亲生儿子棉袄里絮的是棉花,轻薄保暖;而给闵子骞棉袄里絮的是芦花,看着挺厚实,可一点也不暖和。  寒冬的一天,父亲带着3个儿子外出。年幼的闵子骞迎着寒风,驾着马车,身体冻得瑟瑟发抖。父亲见到闵子骞这副样子,不由想起他后娘常骂的那句“好吃懒做的贱骨头”的话,忿忿地说:“看你这没出息的熊样儿,穿得比谁都厚,还这么穷哆嗦。” 路上,阵阵寒风袭来,早已被冻僵双手的闵子骞在拐弯时一下没勒紧缰绳,马车便跑岔了路。这下闵子骞的父亲可火了,顺手抄起马鞭就朝闵子骞抽了过去。闵子骞的棉袄被抽破了,芦花从破口处冒了出来,经呼呼的北风一吹,纷纷扬扬。  “咋会是芦花?”父亲愣住了,心里犯着嘀咕。他随即转身,在小儿子的棉袄边角挑破个口,看到的却是新棉花。这下父亲明白了,原来是后娘狠心,故意用不保暖的芦花给闵子骞絮棉袄! 回到家,父亲大骂妻子,要写休书。眼看这个家就要离散,闵子骞赶紧跪在父亲面前,含泪求情:“有后娘在,最多是我一个人受冻;后娘走了,两个弟弟就会和我一样,仨孩子都会受冻。” 闵子骞以德报怨的孝行感动了父母,父亲留下了后娘。后娘惭愧不已。  ……


编辑推荐

  2006年和2008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先后分两批公布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说计 29项。这29项民间传说,每一题下都包含若干小故事。经过梳理筛选,本书只选收了较有代表性的27项近90个小故事。  这些济南民间传说,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一定的文化价值,是济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济南民间传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