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齐长城漫话

张华松、 王绪和 济南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张华松、 王绪和 济南出版社 (2013-01出版)  

内容概要

《齐长城漫话》共分为十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齐国为什么修长城、齐长城的修筑时间、齐长城的具体走向、齐长城的建筑特点、齐长城的防御战略、齐长城沿线的战事、齐长城的后世命运、齐长城的民间传说等。

书籍目录

一齐国为什么修长城/1 二齐长城的修筑时间/7 齐灵公修筑泰山西侧夯土长城/7 泰沂山区关隘夯土长城兴建于春秋后期/10 东段夯土长城兴建于齐宣公中叶以前的春秋战国之际/11 齐威王“筑防为长城”/13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14 三齐长城的具体走向/16 广里至钉头崖/17 钉头崖至四界首/20 四界首至霹雳尖山/21 霹雳尖山至太平山/23 太平山至三楞山/24 三楞山至三界石/25 三界石至于家河庄/26 四齐长城的建筑特点/28 五齐长城的防御战略/36 山地防御/36 济水防御/43 黄海防御/44 六齐长城沿线的战事/48 平阴战役/48 夹谷之会/51 艾陵之战/53 廪丘之战/56 七齐长城的后世命运/59 八齐长城的民间传说/72 长清区万德镇长城铺孟姜女庙/80 历城区西营镇王家庄南孟姜女庙/81 历城区西营镇藕池村东/81 锦阳关孟姜女庙/81 黄石关孟姜女庙/82 九齐长城的旅游资源/86 孝里区段/87 马山区段/88 武庄区段/90 药乡区段/90 七星台区段/92 青石关区段/92 凤凰山区段/93 黑山区段/94 城子区段/94 穆陵关区段/96 柘山区段/98 马耳山区段/99 小朱山景区/100 十齐长城的历史地位/102 齐长城在齐国历史上的地位/102 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08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东岳泰山虽然海拔1524米,不仅是山东,也是整个华东地区的第一高山,然而泰山地区南北分水岭并不在泰山,而在泰山本部以北十多里地(直线距离)的长城岭上。乾隆《历城县志》卷六说:“泰山之后为长城岭。……历城之山无虑皆分自长城岭矣。岭南水皆南流,其北水皆北流,故又名分流山。”其实,何止历城县,整个济南府皆是如此。道光《济南府志》卷五说:“今府属与泰安分界之山,起于长清,中于历城,讫于章丘,其起讫皆以长城岭。……岭南水皆南流,其北水皆北流,故又名分流山。”长城岭与泰山本部之问,有一条宽阔平坦的大峡谷,它接纳了长城岭南坡、泰山本部北坡的所有涧溪的流水,汇集成汶河的一条重要的支流石汶河;此段长城岭的北面,有齐城峪、窝铺峪,它们是锦阳川上游的两条干流,向北三四十里,直通历城南部山区重镇柳埠。两峪自古就是岱北人民南登泰山的捷径,也是进入鲁中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正因为长城岭横亘在南北水系之间,因此尽管“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但是齐国为了有效御敌于国门之外,就舍弃泰山本部而不顾,而把长城建在泰山本部北面的长城岭上。 《孙子兵法》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以上例子足以说明齐国在建筑长城这一军事防御工程的时候,的确是充分借助了地形地势之利的。 齐长城的第二个建筑特点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为这个缘故,齐长城也就大致可以分为夯土长城和石砌长城两大类。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两类长城的建筑特点。 前文提到,夯土长城缘起于水利工程的堤防,因此,要了解夯土长城的建筑特点,就必须弄清堤防的建筑特点。 《晏子春秋》卷五记载:一日,齐景公登上齐都临淄城东门外的大堤,看到来往行人要费好大力气才能爬上大堤,就对随行的大臣们说道:“这道大堤太高太陡了,为什么不降低六尺呢?”晏子回答说:“我们的先君桓公是圣明的君主,管仲是贤明的宰相。因为有贤明的宰相辅佐圣明的君主,所以东门大堤才能保留到今天。从前不降低堤防的高度,是有道理的。前些年,淄水汹涌而来,进入广门,水位就在堤下六尺。如果过去把堤防降低六尺,那么齐都早就被洪水淹没了。所谓的古人不轻易改变常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由此可见,在古代齐国,堤防建筑是有常法可循的。


编辑推荐

《齐长城漫话》由济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齐长城漫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