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天到中土:印度新思潮读本系列
2010
南方日报出版社
萨拉·马哈拉吉,帕沙·查特吉,杜赞奇,阿希斯·南迪,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迪佩什·查卡拉巴提,霍米·巴巴,吉塔·卡普尔
326
张颂仁,陈光兴,高士明
无
《从西天到中土印度新思潮读本:阿希斯?南迪读本》是阿希斯?南迪关于印度历史、社会和政治的著作,在此收录的文章可以大致见证南迪对不同群体与文化的持久关怀,及他意图通过个人生活经历讲述群体和文化的努力。这些个人生活经往往贯穿于被忽视的事件与极普通的文化产品之中。《从西天到中土印度新思潮读本:阿希斯?南迪读本》主旨是探讨历史文明和当代文化的归属,以及探讨对外邦的想像如何影响本邦的文化。《从西天到中土印度新思潮读本:阿希斯?南迪读本》可供文化史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刻划符号: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 中国与印度现代性的批评者 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历史意识与国族身份 Superscribing Symbols: The Myth of Guandi, Chinese God of War Critics of Modernity in India and China Commentary on Wang Hui's "Rethinking Rise of Modem Chinese Thought"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版权页: 甘地的另一个贡献与其对权力中心的批判有关。在保存地方——这里指与现代化的中心相对的宗教社群——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过程中,甘地得以将之改造为一种空间,透过此空间,可以批判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一空间在许多方面都与西方的市民社会相似。我们无意于将宗教空间与市民社会等同起来,因为启蒙运动的矛头就是对准宗教权威的。不过,如果我们脱开现代欧洲的历史,而从东欧、拉丁美洲、菲律宾以及其他地方民主化方面的政治发展来寻求我们的视野,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对国家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批判正是来自于佛教、天主教或伊斯兰等宗教,以及解放神学之类的宗教资源所提供的权威。 在中国,解放的现代性具有其威力,因为它引发了国家和现代知识分子的承诺,它在许多领域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成果都是不可忽视的。此外,尽管我对中国知识分子对人民的表述有所批评,但我认为,印度高度精英化的官僚机构及知识分子(在甘地式的社会导向的活动分子团体之外)可以从中国人的平均主义中学到许多东西。不过,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叙事的强烈追求似乎产生出一种独自,梁漱溟、虽阳初和陶行知等渐进的改革家在此种叙事下被边缘化(如果在另外一种环境下,上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甘地的角色)。 在此过程中,这一叙述结构抹掉了民间文化、宗教及其社会生活的活力,并使发生于现代话语之外的对于现代意识形态的批判非法化。尽管中国知识分子一再受到迫害,然而,正是此种叙述结构促使知识分子一次次投入到国家的怀抱,与此同时让知识分子和国家两者从“群众”与“传统”两种活生生的文化之中脱离出来。国家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叙事来扩展其权力,而中国知识分子则自我剥夺了原本可以从历史和大众文化中找到的道德权威的替代来源。 同时,甘地宗教和道德观耗时费力的本质限制了他在使人民政治化上能取得的成功。我们可以认为,他的使命就是创造出一种认识论上不受外界力量制约、道德上却是自治自控的自我。诚然,他专心致志于严格计划,以使其自成总体,最终却自食其果。我在他的乌托邦思想本质中找到了此种总体化的源泉,它的对比如此尖锐,以至于产生出了它试图反抗的现代化的基要化特性,因此,通过把殖民主义与现代性混淆为惟一的、既定的生存方式,他将之客体化,并未注意内部具有颠覆性的历史的张力。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和平传统,对于环保运动或女权运动的威力,对于日益显现的男女合流,对于“年龄革命”,甘地将会作何解释?什地并没有认识到,对于任何观念系统的解构都必定会成为这一系统的牺牲品。更肯定地说, “话语从传统借来解构这一传统本身所需要的资源。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更加明确、系统地提出这一话语的地位问题”(Derrida,1978:282)。
《杜赞奇读本》是杜赞奇关于印度历史、社会和政治的著作,主旨是探讨历史文明和当代文化的归属,以及探讨对外邦的想像如何影响本邦的文化。《杜赞奇读本》可供文化史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在印中社会思想对话的序列之中,杜赞奇是一位真正的中国专家,他的著作《从国族中拯救历史》确中国享有巨大声誉。从印度经验出发,他从中国行到了与欧美学着主导的“海外汉学界”截然不同的历史画面,他的研究和写作为“现代中国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本书收录了他向中国读者建议的三篇论文和一篇书评,涉及帝制中国、民族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历史叙述等方方而面。通过本书,杜赞奇向中国读者们展示了他的核心关切:在民族主义与资本主义日渐成为新的世界意以形态时,中国与印度这两个社会如何适应这种新状况? ——高士明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