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根原生态
2011-11
南方日报
《南方周末》 编
296
无
转眼十年了。在2000年的秋天,当我第一次来到南方周末编辑部时,最大的震撼,是法治与调查版编辑方三文的桌子,准确地说是桌边。一排主要由特快专递构成的信件,从地板上一直往上堆,几乎要超过了桌上电脑的高度而摇摇欲坠。据方三文说,这还是每隔一两个月清理一次的结果。 信件来自南方周末遍布全国各地的读者。他们,或者遭受了罕见的司法不公,或者因医疗事故而倾家荡产,或者自家房屋被野蛮拆迁、土地被粗暴掠夺,或者因矿难火灾得不到合理赔偿而不断上访……来信往往夹杂着厚厚的一叠材料,我印象中最常见的是两类材料:一类是起诉书、判决书、医疗鉴定报告等文书文件;另一类,则是盖着密密麻麻多达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手印的证明材料,初看触目惊心,后来看多了,不由也变得麻木。 他们,被称为这个社会的底层。 他们的来信,大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比如2000年前后的来信,大多集中于司法腐败、冤案、冤狱,而2003年之后的来信,则多为野蛮征地拆迁与医疗事故。而且呈现一个明显的规律,一旦《南方周末》对某类事件进行了报道,与此类似的来信和材料就会明显增多。尽管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正相反:求新求奇的媒体属性决定了某类事件报道后,在相当长时间内,一般都不会碰同类题材。所以,带给编辑部的,往往只能是一声叹息。 长期阅读和分析这些来信,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苦难太多了,以至于只有苦难的量级不断提升,才能重新剌激到编辑们的神经。所以,真正能被采用的读者来信,注定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来信,只能在堆积一段时间后,被默默清理到空间更大的资料室,最后可能由于空间限制而不知去向。而且,像方三文和我这类编辑,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来往往早已换了多少轮了,唯有接热线电话的新闻部行政助理唐敏一待十年,在那里接一个又一个查询来信结果的电话,一遍遍地向他们解释,而且永远是那么有耐心。 当然,总会有一些来信引起了编辑们的关注,尤其是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21世纪头几年。于是,这些来信便被编辑们交到了记者手里。本书中的不少篇目,应该都由此而生。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南方周末记者有一个共同的脸谱:大多出生于县城(含县城)以下的区域,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渴望凭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改变这个社会。换言之,他们大多相当接近底层,甚至于本身就是底层。我一度以为这是中国特色,后来读写《纽约时报》的一本书才知道其他地方大体也差不多。新闻业从总体来讲,还是需要有一丝愤激的一个行业,确实不适合出身高贵者或者说他们也不屑于从事这样的行业。 正是因为由这些接近底层的人来写底层的人和事,所以他们的文字往往才能更带着理解与同情,带着温度。因为他们其实是在写自己身边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所以,时隔多年以后重读,相信你依然还会涌起一丝的触动和感慨。在这样一个阶层分化、利益至上的时代,还是得有人为这些底层人的生存现状、为他们的苦痛与权利鼓与呼。在一个制度尚未健全、权利尚未获充分保障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成为底层人。所以,表面上是在为他们鼓与呼,其实是在为你自己,为你可能的明天。
本书关注的是中国民生问题,记者的笔触从城市写到乡村,从数百米的地下煤窑写到灯红酒绿的不夜欢场,全面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喧嚣与斑驳。《中国草根原生态》的文字带着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带着温度,因此,堪称21世纪版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总序:不死的理想随书页飞扬
序:带有温度的文字
第壹辑 城市的背影
29个农民的一次生死之旅
受辱救助站之后
被踩踏者李红霞的短暂人生
孙武胜的一天和十年
——从被欠薪的包工头到依法维权的“讨薪客
民工第二代的尴尬城市生活
现代三毛回家记
流浪苦少年,犯罪后备军?
黑煤窑下的利益黑洞
寻访让总理落泪的铜川矿难遗子
少年血泪铺就“黑工之路
第贰辑 特殊的群体
“我有艾滋但我要结婚
——走近一对特殊恋人
一个乙肝村的现实与期待
肺结核恐惧下的乡村
艾滋孤儿成长裂变
——30名艾滋孤儿生存心理实录
“我是艾滋我怕谁”,擦鞋匠怒杀敲诈者
被拐女为什么不回家
来自女子监狱的故事
发廊女生前日记怆平生欢颜后沧桑身世发人思
广场黑玫瑰的险恶人生
第叁辑 裸露的乡村
朱镕基流泪后的宁边村
一位组织部长眼中的农村现实:我们要向农民道歉
我该退耕还是复耕
被自杀困扰的村庄
想站起来的“乞丐村
新暴风骤雨:28000元与一个村庄的人心变迁
两个买媳妇的男人
贵州牌坊村:282条光棍的心灵史
第肆辑 苦涩的课堂
一所慈善学校的苦涩试验
寻找乡村教师马骅
13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
乡村女教师卖身供弟上学
最后的代课老师
悬崖小学的幸福和烦恼
第伍辑 教育的重轭
考上大学与一位父亲之死
毕业仍陷学债泥潭就业犹如镜花水月
大学生为何频现救助站
版权页:张新年和陈佳林走后,孙武胜又忙着去调解一件工伤纠纷。这是2005年孙武胜工作室的重点。只要是工伤案件,无论多小,他都受理。“一般的律师嫌工伤官司花费时间长,而且没有什么钱赚,但我就是要打抱不平。”郑时印早早就来到一家粮油厂门口等孙武胜。一次工伤几乎让他身无分文,现在家里老人病了,媳妇催他赶紧回家。他拿不出路费,只想向厂里要点务工费赶紧回去。孙武胜的调解并不顺利,包工头和厂方互相推诿,孙武胜连郑时印的劳务关系都没法问清楚。最后厂方推托负责人不在,让孙武胜下午再来。临走时,一名工作人员随口问了一句:“你是干啥的?”孙武胜的回答断断续续:“我是专门给农民工维权的。”“哦,那你找包工头吧。”孙武胜和工作人员外出办案最害怕对方刨根问底,因为,工作室没有法律上的“维权名分”,随时可能被取缔。2004,年5月,孙武胜维权工作室几经波折才挂靠在市劳动局下面一家营利性劳动服务中心,虽然每月要交纳管理费1000元,不过总算能在办案时掏出一张介绍信来表示一下。孙武胜的另一个担心是经费,工作室启动时,连工资、房租和管理费都拿不出来。幸好他身边已经围拢了一帮年轻记者和政法院校学生,他们中大部分人把这里看成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平台。不过,工作室开会时也经常会为收不收费的事情吵架,但孙武胜工作室至今仍然坚持只收几百元的办案费用,作为路费、通信费等,对于工伤更是分文不收。“孙主任是名人,有很多眼睛在盯着,不仅有民工的眼睛,还有司法机关的眼睛,他不能收费。”一名工作人员如此解释。2005年,工作室的财务状况由于慈善基金引入终于得到缓解。孙武胜和他的工作人员领到工作室成立以来的第一笔工资。在拿到当月的工资信封后,孙武胜背过身,用毛巾捂住脸,无声地淌着眼泪。“我心里很内疚,干得这么累,还不能给大家发工资,还要别人来帮助。”2005年5月招聘了_一批大学生。在第一次给大学生发工资时,孙武胜又哭了,“当初我给没有文化的农民发工资,今天能给这帮大学生发工资咧,心里高兴。”他的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一股悲凉:“以前女人要缠脚,就产生了缠脚布。现在女人不缠脚了,就没有缠脚布。过去社会平稳地发展,不会产生农民工群体。
《中国草根原生态》:在这里,读懂中国。
无
在这里读懂中国,一本很值得看看的书
不错,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例子
系列都不错 可以模仿的范本 底层人状态信息大全
买了先看下,草根是个词,是个人,也许就是你我。此本书收到时没有封皮,感觉像是拆过
南方的东西,当然好,篇篇都是言之有物,本书中的文章更是使人心动,乃至心痛。相比《原富与原罪》一书,这里的个人事历明显多了。也是,屌丝苦逼们的事再大,也触动不了别人的奶酪啊。
给同事的高中女儿买的,还没看,但她说这书的质量很不错!
本书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值得看!!
关注最底层的人,才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南方周末的书一直没的说,犀利深刻!
南方报业开始出丛书了,内容质量都不错。支持南周。
非常适合媒体人阅读,很有借鉴意义。
很好,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社会!!!!1
没仔细往下读,文章有些老
还是值得看看的
中国草原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