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英]约翰•汤姆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英]约翰•汤姆逊  

页数:

601  

字数:

180000  

译者:

徐家宁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影像收藏与出版新境界 尽管约翰·汤姆逊的四册巨著《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已出版逾一个半世纪之久,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远弗届,尤其中国摄影界人士一提到这位摄影大师和他的经典作品时无不肃然起敬,然而,这套书却始终没有中译本,其中的图片多半是零零散散地被刊载在不同的杂志和书籍中。一般的中国人,都是在国外博物馆或美术馆的玻璃展柜中见到这套书,既不可能触摸,更不可能逐页阅读。中国人手中既无此无价之宝,完整的中译本自然难以产生。 幸运的是,秦风老照片馆近年耗费巨资购藏了一套四册完整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而且品相极佳,这是迄今中国人收藏的唯一套。站在推广影像文化的角度,我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宝贵的机会,立刻展开中译本的出版工作。我们邀请了热爱影像、知识渊博的年轻影像评论家徐家宁先生担任译介工作。由于书中文字涉及大量中国地理名词以及时代背景,家宁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考证,务求翻译得准确完美,其治学之严谨、态度之认真,令人佩服。另外,就编辑方式而言,原书为大开本四册,约重达十七公斤,堪称巨著。为了阅读的便利,我们将中译本合为一册,以小开本精装形式呈现,同时尽量保留原书图片编辑的顺序和风格。今天,我们读中译本时,仍可感受到英文原著那特有的影像艺术风格。 简言之,这本有关近代中国的影像巨作的问世,应为中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而且,随着这本书的出版,秦风老照片馆也步入了中国历史影像收藏出版的新境界。

内容概要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衰腐的晚清帝国在喘气的间隙开始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改变悄然发生。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恰逢其时来到中国,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因此有了这部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也是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层面地介绍中国的皇皇巨著。
  1867—1872年间,约翰?汤姆逊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镇江、厦门、福州、宜昌、九江、烟台、宁波……镜头下既有达官显贵与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时局,显要人物如恭亲王奕?、晚清重臣李鸿章、两广总督瑞麟、军机大臣宝鋆、兵部尚书沈桂芬、工部尚书毛昶熙、户部尚书董恂、数学家李善兰等,都有珍贵的影像呈现;又如烟客、媒婆、马快、兵卒、囚犯、纤夫、乞丐、僧尼、商贩、艺伎及识银、缫丝、制茶、葬礼等等社会百态都有生动的记录,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初建时的上海外滩,以及铁路、轮船等新的气息,也是书中重点观照的对象。
  汤姆逊不仅仅是一名摄影大师,更是一位带着自己的思考行走的观察者,他对中国社会的解析涉及方方面面,无论镜头或是文字,视角都颇为科学、严谨,至今仍觉新鲜、生动。我们看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不仅仅是1870年代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因而很多时候,文字并不是照片的附注,而照片却可视为文字的说明。
  汤姆逊出版此书的初衷,是为西方提供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影像资料,而在当下中国,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的中国,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作者简介

  约翰·汤姆逊,苏格兰摄影家、地理学家、旅行家,纪实摄影领域的先驱,是最早来远东旅行、并用照片记录各地人文风俗和自然景观的摄影师之一。汤姆逊出生于一个烟草商人家庭,1850年代初进入一家生产光学仪器的工厂做学徒,同时通过两年夜校,他学习了一些自然哲学以及初级的数学和化学知识,并掌握了摄影技术。1862年,他成为皇家苏格兰艺术学会的会员。同年追随哥哥威廉到了新加坡,生产经营航海仪器,并开设了一家照相馆,主拍人像。后又去过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暹罗(今泰国)、柬埔寨、越南。1866年,他探访了刚被发现不久的吴哥窟,成为第一个为吴哥窟拍照的摄影师。回国后,他多次在演讲中使用在暹罗、柬埔寨拍摄的照片,引起极大反响,因此于1866年入选皇家人种学会和皇家地理学会。1867年10月移居香港,开始了他摄影生涯中至关重要的几年,“中国的汤姆逊”得以成名,“汤姆逊的中国”才得以呈现给读者诸君。1881年他被维多利亚女王指定为御用摄影师。1921年10月7日,汤姆逊突发心脏病去世。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是汤姆逊最重要的作品,也为他带来了巨大声誉。其他作品还有《镜头前的中国》(Through China with a
Camera)、《福州与闽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伦敦的街头生活》(Street Life in
London)、《柬埔寨的古迹》(The Antique of Cambodia)等。
  
  徐家宁,长期从事中国老照片的研究和收藏,参与组织国内首个影像拍卖专场。编译有《1900,美国摄影师的中国照片日记》、《1904—1905,洋镜头里的日俄战争》、《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等书,并在《老照片》、《温故》、《中国摄影》、《摄影之友》、《收藏》、《紫禁城》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书籍目录

前言:中国影像收藏与出版新境界
译序:晚清中国的光与影
自 序
【第一部】
恭亲王
香港
香港的港口
香港的轿子
一个中国学童
一个中国女孩
一个香港画家
香港的钟楼
海傍
疍家女孩
疍家老妇和小孩
曲艺人
广州的帆船
观音庙的正门,香港
化缘的僧人
香港的街道
饭馆里的烟客
吞云吐雾
晚饭过后
立志功名
梳妆
劳动阶层的四张肖像
海口,新的条约口岸,海南岛
两广总督瑞麟
鞑靼士兵
一位广州仕女
女佣
新娘和新郎
广州
昔日商馆的所在,广州
英国领事衙门,广州
一家广州当铺
河南寺,广州
五百罗汉堂
住持
广州的拣茶工
广州的药房街
踩制香片和珠茶
出口茶叶的称重
一家茶厂,广州
一间品茶室,广州
广州的绅士
识银
缫丝
澳门
台湾岛内的山道
【第二部】
木栅的竹子
台湾的原住民
平埔番的民居
平埔番的范例
台湾府附近
汕头
中国南方的塔
潮州府的桥
男性的头像,中国人和蒙古人
中国女性的发式
中国的演员
鼓浪屿
厦门港
厦门妇女
中国女子的小脚
福州的兵工厂
福州租界
永福的隐寺
鼓山寺的住持和僧人
老式帆船
租界一隅,福州
梯田
牌坊
福州的苦力
马快
乞丐
轿子
犁地
蒙古马
中国的水果
茶树
延平(YENPING)的急流
小船
【第三部】
浙江 宁波
福建会馆
雪窦山
上海
上海外滩局部,1872年
上海的独轮车
纺纱机
中国的法庭和惩处方式
枷刑
站笼
普陀山
扬子江
银岛
金山寺
南京的兵工厂
南京
明孝陵
洋枪队
九江(租界区)
街头小贩,九江
九江码头
锯木工在工作
织带机
汉口
汉口(租界)
黄鹤楼
从汉口到巫峡
【第四部】
中国的政府机构
李鸿章
芝罘
天津
国子监 北京
观象台
观象台
中国的房屋
女性的发型
前门大街
钟楼,北京
鼓楼
北京的一家店铺
活人墓
中国的医生
街头娱乐和消遣,北京
古玩商
中国的青铜器
古瓷
满族女士和她们的婚姻
孔庙里的圣人牌位,北京
李善兰和他的学生们
北京的一座牌楼
满族葬礼,北京
班禅喇嘛的衣冠塔
圜丘和天坛,北京
满族士兵
蒙古人
朝鲜人
圆明园
铜亭,万寿山
石像生,明陵
长陵棱恩殿
守夜人,北京
北京的骆驼
南口峡谷
居庸关云台
长城
【附录】
约翰?汤姆逊与《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原书及翻译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中国影像收藏与出版新境界——秦风 尽管约翰·汤姆逊的四册巨著《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and Its People)已出版逾一个半世纪之久,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远弗届,尤其中国摄影界人士一提到这位摄影大师和他的经典作品时无不肃然起敬,然而,这套书却始终没有中译本,其中的图片多半是零零散散地被刊载在不同的杂志和书籍中。一般的中国人,都是在国外博物馆或美术馆的玻璃展柜中见到这套书,既不可能触摸,更不可能逐页阅读。中国人手中既无此无价之宝,完整的中译本自然难以产生。 幸运的是,秦风老照片馆近年耗费巨资购藏了一套四册完整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而且品相极佳,这是迄今中国人收藏的唯一一套。站在推广影像文化的角度,我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宝贵的机会,立刻展开中译本的出版工作。我们邀请了热爱影像、知识渊博的年轻影像评论家徐家宁先生担任译介工作。由于书中文字涉及大量中国地理名词以及时代背景,家宁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考证,务求翻译得准确完美,其治学之严谨、态度之认真,令人佩服。另外,就编辑方式而言,原书为大开本四册,约重达十七公斤,堪称巨著。为了阅读的便利,我们将中译本合为一册,以小开本精装形式呈现,同时尽量保留原书图片编辑的顺序和风格。今天,我们读中译本时,仍可感受到英文原著那特有的影像艺术风格。 简言之,这本有关近代中国的影像巨作的问世,应为中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而且,随着这本书的出版,秦风老照片馆也步入了中国历史影像收藏出版的新境界。 自序 我对这本书最初的设想,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照片来展现中国和她的人民,她的艺术、习俗,各地的风土人情,我希望能将我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如实地传递给我的读者。怀着这样的目的,我让照相机成为我旅行中自始至终的伙伴,感谢它忠实地保存了我见到的景象,以及我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 那些对中国人和他们根深蒂固的迷信有所了解的人,应该能体会我这项任务所包含的艰辛和危险。在很多地方,人们从没见过白皮肤的外国人,而知识阶层则信守着这样的看法,即尽管各种各样的恶鬼都能小心谨慎地回避,但对于“番鬼”却无计可施,他化作人形,贪婪无度,常常用一种类似透视眼的幻术来达成他的目的,这种幻术让他能找到天上地下隐藏的财宝。于是我经常被当成一个危险的风水先生,我的照相机则是一件邪恶而神秘的工具,它能助我看穿岩石和山脉,刺穿本地人的灵魂,并用某种妖术制作出谜一般的图画,而与此同时被拍摄者身体里的元气会失去很大一部分,他的寿命将因此大为折损。 正是出于这些原因,由于关乎性命,我发现儿童的肖像照片很难获得。不过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在这样一个将孝道视为首要美德的国家,儿女们却不介意把他们上了年纪的父母带到外国人那杀人于无形的神秘装置前。为了拍摄这些照片,我付给他们一点微不足道的报酬,这些钱也许可以帮助他们购买一具棺材。为父母置办棺材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这件礼物会被隆重地送到老人家里,停在那里等待他咽气的时刻。

媒体关注与评论

  【“1860年后第一位详细记录北京的专业摄影师就是约翰·汤姆逊。1873-1874年出版的他的四卷本杰作《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获得了当之无愧的成功。”】  ——Régine Thiriez《野蛮人的镜头》[Régine Thiriez,法国研究中国摄影师的著名学者]    【“约翰·汤姆逊是19世纪摄影师中的杰出人物。  约翰·汤姆逊,以他在1860年代末至1870年代初对中国的人物和风光的生动写照,无疑是当时最好的摄影师之一。他留下的众多作品是一项巨大的财富,是衡量19世纪其他在中国活动摄影师的标杆。”】  ——Terry Bennett《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1861-1879》[Terry Bennett是英国研究东亚早期摄影史,特别是日本和中国摄影师的著名学者]    【“约翰·汤姆逊是最著名的拍摄中国的摄影师。”】  ——摘自Roberta Wue《记录香港:实践和功能中的摄影》[Roberta Wue,研究香港摄影史的著名学者]    【“以巨大的天赋和富有同情心的记录,约翰·汤姆逊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先锋。”】  ——L. Carrington Goodrich《中国的面孔 1860-1912》[L. Carrington Goodrich,美国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    【“汤姆·逊绝对是当时最知名的摄影师。他的杰作《中国与中国过人影像》是第一部有关中国的制作精良、配有珍贵插图的摄影书。”】  ——Clark Worswick《摄影在中华帝国》 [Clark Worswick,美国著名的中国影像收藏家和研究中国早期摄影史的学者]


编辑推荐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编辑推荐: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真实再现近150年前的晚清帝国。摄影大师、世界纪实摄影先驱约翰•汤姆逊的经典之作;入选世界摄影史100部最重要的画册。一本摄影人必读之书,中国摄影界人士无不肃然起敬的经典作品;出版一个半世纪以来,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远弗届。第一次完整呈现英文版四册原著,第一次拥有准确、认真的中文译本。150年前,汤姆逊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的镜头极为全面、客观,仿似身临其境、如在目前;他的文字朴实、生动,充满哲思,至今读来依旧启发良多。这就是真实存在过的中国。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能看到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名人推荐

“1860年后第一位详细记录北京的专业摄影师就是约翰•汤姆逊。1873-1874年出版的他的四卷本杰作《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获得了当之无愧的成功。”——Régine Thiriez《野蛮人的镜头》(Régine Thiriez,法国研究中国摄影师的著名学者)“约翰•汤姆逊是19世纪摄影师中的杰出人物。约翰•汤姆逊,以他在1860年代末至1870年代初对中国的人物和风光的生动写照,无疑是当时最好的摄影师之一。他留下的众多作品是一项巨大的财富,是衡量19世纪其他在中国活动摄影师的标杆。”——Terry Bennett《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1861-1879》(Terry Bennett是英国研究东亚早期摄影史,特别是日本和中国摄影师的著名学者)“约翰•汤姆逊是最著名的拍摄中国的摄影师。”——摘自Roberta Wue《记录香港:实践和功能中的摄影》(Roberta Wue,研究香港摄影史的著名学者)“以巨大的天赋和富有同情心的记录,约翰•汤姆逊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先锋。”——L. Carrington Goodrich《中国的面孔 1860-1912》(L. Carrington Goodrich,美国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汤姆逊绝对是当时最知名的摄影师。他的杰作《中国与中国过人影像》是第一部有关中国的制作精良、配有珍贵插图的摄影书。”——Clark Worswick《摄影在中华帝国》 (Clark Worswick,美国著名的中国影像收藏家和研究中国早期摄影史的学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PDF格式下载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作者汤姆逊出版此书的初衷,是为西方提供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影像资料,而在当下中国,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的中国,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真实再现150年前的晚清帝国;中国摄影界人士无不肃然起敬的经典作品)好书 珍藏ing~~~


买回来一鼓作气的把他读完了,纸质神马的不错,然后,文字翻译得还是很顺畅的,图片也反映出汤姆逊的摄影构图和表达能力,很赞


一直都偏爱纪实性质的书。如作者所说,这本附加图片的中国晚清文化展示,让人又对真实的百余年前的中国感到震惊。再与现实对比,在当代经济下,我们不仅吃的是快餐,所生活的环境也是处于一种“快餐文化”下。比如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被潮流文化淹没的千年中国精华文化,被韩流取代的精神信仰。最重要的是,百年前的中国老样子,都在一批批的拆迁后,新建了一些“保质期”不超过100年的豆腐渣建筑。今年过春节,在一些长辈的口述中了解到,大概50年前,我们市里一些由晚清时期建起来的房子,都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期炸毁了,曾经的建筑都被毁掉。石砖石墙石路青石板……这种材料的可供人们居住百年的建筑,在那个时期全被摧毁。我还注意到很多的文化保护区内的翻新建筑,并没有保留当初的原始模样,而是在拿到经费之后,请了一些廉价设计师来伪造的一些“外表看起来类似清宫或王府”的伪建筑,外表做出混淆视觉的“斗拱”结构,仔细再一看,全是水泥砌出来的假象。更别说什么其它种种……【总体来说,这本书很不错,可以了解到100多年前的真实模样,只是因为作者不是中国人,所以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些描述……多少有些偏差……】


这本书应该慢慢品味,里面的景象还原了百年前的中国,我看的心里很难受,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但是对于摄影技术与纪实手法而言,里面的照片都很棒,还有详尽的解析!


摄影术是外国人发明,所以难怪我们要通过他们的照片来审视发现150年前的中国。


以前鲜有所见、所闻的珍贵历史镜头,真实再现150年前的晚清帝国。书的质量也很好。


终于读完,有点意犹未尽。1870年的中国,在二百多张黑白照片中如同湖中倒影般重现,由南而北,景观、民俗、宗教、建筑,上至晚清高官,下至市井乞丐,有辉煌有败落。看完觉得有趣,有些东西是骨子里,连时间也奈何不得。


图片部分感觉不如台湾雄狮美术出版的《摄影中国》清楚,但文字部分相当精美。


治中国摄影史者必备之重要资料。行文生动有趣,亦足资广目。


令人敬佩的汤姆森,是研究中国摄影史的好书


还没看完,老照片很珍贵,能清晰的看到过去,如穿越一般,书中还随照片介绍很多详细的国情民俗,丰富也有趣,无论是喜欢文字内容还是喜欢收集老照片,这本书都是值得珍藏的。


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真实记录


不错的一本书,喜欢通过照片了解中国的人值得一看。


这本书装帖设计与内涵一样光彩夺目。当时是在香港的书店看到此书,即使是在众多设计抢眼的外文书中,这本书仍然显得相当醒目。而其中收纳的照片价值,是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来评价的,尽管收藏就是了。


百多年前,洋人留下我们的影像。百多年前影像,我留着它


和《晚清碎影—约翰逊眼中的中国》配合着读。


值得收藏的书,此书是1873-1874年出版现译,作者通过老外的视野介绍中国,满清后期中国的所见所闻


如此一本影像类的图书,开拓了眼界,对于那个时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前只是文字,现在却是鲜活的影像!!


印刷精美,质量很好的摄影专业书


从这里看到中国的以前,让人们向往中国的未来。


这么老的照片,还这么清晰,难得。一幅幅百多年的照片,看得令人感慨不已。今昔对比,真可谓沧桑巨变!人的面目,诠释着一个时代的内容。由此,感谢现在开放的年代,他使我们知道了何为人,何为文明,何为追求的目标。感谢这本老照片,它给人的历史感和精神力量!


对于摄影爱好者和民俗文化爱好者来说非常不错


喜欢历史和摄影的应该看看


爱好摄影必看


用镜头记录那个时代


这书不得了,是研究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面貌的典范之作!而且图片相当清晰!可惜的是,仅仅是“反映社会面貌”,因此没有关于当时重大事件与名人的图片。


真是的写照,平实的语言,记录最真实的晚晴和中国人的思想。


很有参考价值的史料性影像


书好图好,看见了中国的时代进程


想了解中国1870年左右的历史,这本图文并茂的书是好助手。大开本、铜版纸就好了。


编辑很全面,文字介绍详实,照片清晰,好资料。


里面有很多照片,图文并茂,喜欢老照片


老照片的风韵,找回当年的时代,学习的不仅是历史,还有摄影师的实战技巧


这个小开本,拿在手上相当赞,清新而雅致。至于内容,更是没得说的了。照片的纯正度,可以与太空水相比。


确实很值得读,照片的构图也很好!5星


这本书太值得了,每张老照片都美得心爱,文字朴素平实,还没看完,看这本书的时间都是最好的时光


很不错,照片精美


非常丰富的图片加上文字说明 有身临其境之感 很好!


摄影家推荐值得收藏的书


精装,印刷不错,字多图少。不如当当的老照片里的秦风老照片。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好,特别是图片,非常清晰,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当时的那种生活氛围。纸张封面质量都不错,觉得编辑很厉害。其次,这本书里面图片真的非常丰富,不过文字资料相对平庸。


文字比图像多,不过还是挺好的书


能看到很多现在看不到的


做资料收藏了!


很有分量的一本书,硬皮精装,重点是文字很详细,很有史料价值!


能还原一点真实,在现今时代,已经是多么困难一件事了!


值得一收藏和观读。


图片与文字都很精彩,让我们仿佛回到了清末


图片好,文字也好。理想国出品的东西还是不错的


透过外国人的眼睛看我们的前人


历史的再现,推荐阅读。


特别喜欢这本书,值得收藏


看了一部分,很不错,值得收藏。还没看完


不错的历史读物,值得收藏


绝对值得珍藏的书,好多段落,读了几遍。装帧的也很好,希望能够多买到这样的书


读了此书,才知道真正清朝末年是什么样的


送给一位哲学老师,他会喜欢的


身临其境,穿越的美感。


很不错的一本书 强烈推荐!


书的装帧不错,翻了翻,很喜欢


书只大概的翻了一下,有点厚,不过总体很满意


还没看,在当当买的书基本都喜欢。


小32开精装,纸质手感不错,图文搭配很客观,毕竟不是图册,所以图片不甚精,略嫌小。


识味过去,游弋当下,希冀未来。好书!


如果照相机发明的更加早些就更好了,感谢那些科学家和艺术家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阅读和欣赏。


晚上睡觉前看


不错的一本纪实资料。


不错,给同事的孩子买的,很不错。


温故而知新!看看历史,反思得失!


纯粹的好书。


看着老外眼中流下的历史,心中还是有些发酸。不错,值得购买。


效果发呢新东方见面地方见面地方见面


质量不错,看起来舒服,有价值


内容很充实 图片很珍稀啊


正版,印刷质量、排版、内容都很好


喜欢历史的 休闲的 图片的 可以买来一看


千万别错过


刚刚拿到,大概看了一下,内容很不错


大体浏览一下,不错,可了解那一时代的风土人情。


内容很好,图文并茂,翻译也说得过去。


开本小,内容没有推介那么好


让自己回头看看我们民族的过去,想想我们的现在。历史竟是如此地相似又是如此地紧密相连


包装很好,内容不值得推荐.


这本书已经看了三分之一了,值得一看,真的。


包装的不错,和书店买的品相一样


这本书真心很好,质量没话说。


简单翻翻,真的不错


广西师范的书基本没什么问题,本本都拿的出手。为什么少给了1个星呢,就是里面的图片没我想象的大,书的开本小了点,而且有的大图给分开了,要看清楚中间的估计要伤到书。瑕不掩瑜,值得收藏的一部书!!!


看這本書,你是無法像想湯姆遜眼裏的中國是這樣子,只是過了一百五十年,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完全被顛覆。感謝湯姆遜為我們記錄下中國的痕跡。


书本身印刷尚可,虽然开本不大,但拿在手中很方便。线装。图片也很清楚,说明文字也较详细,某些还较有新意,那个时代的西夷能对中国有这样的了解非常了不起。译者的功力也很不错。


这本书主要就是里面的照片,因为是19世纪拍摄的,又刚好拍的是当时照片稀少的中国,所以显得照片珍贵起来。如果你对那个时代的中国历史感兴趣,是值得买来看的


外国人镜头下的晚清中国,读起来陌生得好像自己也是外国人一样,惊诧于那个时代那些人的那些表情。这些生动的表情比起一板一眼的文献,更让人觉得历史其实可以如此亲切。这本书可以当史料来用,它为我们提供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史素材;也可以当一本普通的小书看,关于一个外来人眼中的中国社会,关于我们熟悉的陌生年代、陌生人。


装帧是线装不是那种容易脱页的胶装,腰封和胶装是我现时最厌烦的两种包装书籍的方式。就印刷而言用亚粉纸一类的纸张也是做到了非常好的程度,至于有些图片不清楚那应该是底片本身的问题。最大的纠结就是理想国的书定价都有点虚高!


西方人就是厉害啊,他们很早就记录东方,包括影像记录。这样的书,还是要读纸质版的,有手感。地铁里,都读手机了,哪有这书捏在手里看舒服。


一直以为外国人看中国总带着点自身的优越感。但是这个作者却不同。首先,他拍的照片很生活化;其次,他的文字点评非常客观,甚至带有点科学的角度。私以为Thomson应该是个稳重踏实的工科男模样。书从香港走起,一路向北,还游历了长江。不管一个人出身如何,这样的阅历总是会带来有深度的思考的。


历史的影像,很好的书。


晚清距离现在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整个社会甚至是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本书收录大量珍贵的照片,作者对每张照片还有详细的文字介绍,非常值得珍藏!


与港台的图书无论印刷和翻译质量有一定差别!为什么回这样呢?纯粹因为价钱而降低质量?总体不推荐买!


纸张质量没想的那么好,但总体还是不错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