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只是历史已清零

徐迅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徐迅雷  

页数:

412  

字数:

38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精彩的叙事随笔集,从中国到世界,从事件到文化,作者以开阔的视野,构建开阔的格局;以深邃的思想,挖掘深邃的内涵。人文关怀,内容更沉;人间道义,分量更重。看去惊心动魄,读来人心激荡。

作者简介

  徐迅雷,著名杂文家、作家、评论家,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丽水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现任杭州《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首批专业带头人之一。入选《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1949-2009)》,是《杂文选刊》评点的“当代杂文30家”之一;是《读者》原创版、《西湖?杭商》杂志首批签约作家,曾在《南方都市报》、《西南军事文学》、《新闻纵横》等十多家报刊网站开设专栏,主笔的“快报快评”被评为浙江新闻名专栏,并获风尚媒体大奖专栏奖;是中国新闻奖获得者,作品曾入选《南方周末》评出的年度十大评论;迄今发表随笔、杂文、书评、时评等3000余篇,逾百篇被各种选本选载;已出版《只为苍生说人话》、《让思想醒着》等专著及合著作品共6部,其中《这个世界的魂》2011年5月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世界眼光
 权力的必然趋势
 这就是切尔诺贝利
 那不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重回“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一层纸的后面曾经是铜墙铁壁
 “老百姓就是总统、总统就是老百姓”
 面对白宫的想当然
 克里姆林宫是谁的
 首枚卫星建造时
 不知南北何以东西
 “震撼世界的十天”已经那么遥远
 大国崛起与穷国贫弱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血色已无黄昏
 十个与一个
 何其相似乃尔
 那些最差的美国总统
 沉痛而百感交集的历程——写在“9·11”事件5周年
 恐怖主义:文明人类的第九大罪孽——写在“9·11”事件10周年
 天下会理你
 鞋子、记者、媒体与总统
 日本大地震的“震”与“惊”
 欧洲水环境
 圈文化创造
 春晖尚在,只是历史已清零
 重新定义曾经
 我想推倒教科书的经典定义
 救孩子与救教材
 下跪的春晚
 电视家是个什么家
 文化严厉主义
 从文化制造到文化创造
 文化因自由创造而繁荣
 作家乞讨上街与作家富豪上榜
 身边的文化软实力
 人文的重量
 路过西湖的“西湖艺术家”
 从《孔子》到《阿凡达》
 从八股到八卦
 文化密码与权力惯性
春秋史海
 一部辛亥史 半部在江南
 回望一百年 前瞻一百年——《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阅读札记
 穿透历史的民族凝聚力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记住仇恨的最大危险是导向惨剧重演
 未被遗忘的历史先声
 不能拒绝的启思
 今天也将是未来的“历史深处”
 科玄之争
 真假“雾中取宝”
 “大河有水小河满”之类
 比地震更深更长的痛
 合祭:命运共同体
 神奇的洞
 从解放到开放
人间道义
 我看见 我不忍 我相助 我心安
 校车的悲怆时代
 策划背后的缺失
 哪儿能容下这张孩子的课桌
 《教师法》不适用企业退休教师?
 代课教师的命运交响
 人权·民主·民生
 多一点“忧民哥”少一点“雷人语”
现实中国
 魂断烂桥
 屠场再现
 房价真高、房奴真苦、房地产业真危险
 仇官与仇富
 医疗的“社会性预后”
 被神化的婚检与被忽视的孕检
 “开胸验肺”之法律物语
 她让你伤不起啊伤不起
 民生大本营

章节摘录

  首枚卫星建造时  时光穿越了整整50年。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苏联成功发射。50年后的今天,苏联太空计划创始人之一、当年曾担任苏联航天泰斗科罗廖夫第一助手的切尔托克,对美联社记者披露了当年苏联科学家开启太空时代不为人知的秘密:人类首枚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并非出于缜密的战略规划,而是缘于一项毫不相干的计划——当时苏联迫切希望研制一枚火箭,能够带上氢弹打击美国。(2007年10月1日《参考消息》)  报道说,在50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射“并非出于显示共产主义优越性的缜密战略规划”,相反,这枚人造卫星是一位科学家为实现梦想而孤注一掷的产物;他带领一批研究人员制造了火箭和卫星,“说服满腹疑虑的苏联政府”,从而开启了太空时代。也就是说,人造卫星其实只是一个副产品,人类首枚地球卫星建造时,人家那时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发射卫星本身。  人类有许多有意思的“副产品”,可口可乐是一位药剂师在地窖中调制糖浆的副产品,纸尿裤和微波炉是航天科技的副产品,互联网是20世纪冷战年代美国国防部“资源共享电脑系统”防止瘫痪而改变传输方式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反而有持续的生命力。在今天,我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微波炉是家庭的普通用具,纸尿布纸尿裤是婴儿的必需品,可口可乐估计永远不会在这个世界消失,而如果没有卫星通讯,简直就是让现代人回到原始人状态了。  冷战时代的苏联官方与军方,都没有意识到挂在天空中的卫星有什么用。它又不能转到美国上空掉下去把五角大楼砸一窟窿。现年95岁高龄的切尔托克回忆说:“关键原因是冷战氛围和我们与美国的竞赛。我们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军用导弹。”冷战时期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的竞赛,核心都是围绕着军用展开的,能飞几千公里远的火箭带上氢弹,威力和威慑力才是巨大的。  然而,有一位科学家却总是梦想着把一颗圆圆的人造“玩意”弄到太空中,围着地球转啊转,从地球看上去就像一颗星星。这位科学家就是科罗廖夫。日前,在美国布朗大学,赫鲁晓夫之子谢尔盖也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回忆了他爹爹与人造卫星的往事。谢尔盖曾跟随着赫鲁晓夫访问了科罗廖夫的办公室,赫鲁晓夫看见洲际弹道导弹模型后,“深感震惊”;准备离开时,科罗廖夫请赫鲁晓夫稍留片刻,向他展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就是这个可以“像一个小月亮一样绕着地球转”的东西。在获得“不会影响到洲际导弹项目”的肯定回答之后,赫鲁晓夫才予以点头认可。在那个时代,作为真正有远见的科学家,科罗廖夫其实很聪明,他利用了官方的冷战思维,说“美国已准备在1958年发射卫星”,从而“抓住机遇”获得首肯,不管克里姆林宫情愿还是不那么情愿。但军方领导人还是希望把导弹用于“氢弹计划”,他们认为卫星没什么价值,大抵是给已经有这么多星星的天空增添一颗星星而已,科罗廖夫只是在“异想天开”。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里,有专门一节讲“科罗廖夫与火箭技术”。当科罗廖夫最初给他们看火箭时,赫鲁晓夫有个很妙的比喻:“我们觉得它简直像一根巨型的雪茄烟状的管子,我们不相信它会飞。”然而,科罗廖夫和他的团队所研制的火箭实在是厉害的,1957年8月21日,他们成功试射世界第一枚洲际导弹。他们研制的火箭推力巨大,有着7级助推器,顺便搭载那枚小小的卫星,简直就是轻而易举。到了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就被它送入了轨道。第一次将人造卫星送上天,尽管只是洲际导弹发射中“搭便车”的实验而已,可真是没有“搭错车”。这枚卫星的重量,只有区区83.5公斤,密封的铝壳内装着一只化学电池、一只温度计、一台双频率小型发报机,非常简陋;它不到3个月就制造完成,在轨道上也只运行了短短3个月。更有意思的是,最初工程师们还没有意识到从这颗卫星上发回的信号的重要性,切尔托克回忆说:“我们当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是怎样的创举。”可是,人类航天的新纪元,从此开始了。  当然,后来整个苏联都欣喜若狂。但那个时代的赫鲁晓夫,毕竟是无法摆脱冷战思维的,他在回忆录里轻描淡写地说到人造卫星,最终还是归结到冷战思维上:“最后,我们开始发射我们的人造卫星,这使我们的潜在敌人畏缩。”在卫星发射成功后的第二年即1958年,据切尔托克的回忆,苏联还秘密制订了一个更让全世界震惊的计划——准备将一枚原子弹运到月球上引爆,让全世界的天文学家拍下爆炸的情景,“可以吓倒前苏联最大的敌手——美国”。不过这样吓人的“主产品”,最终成了一句空话。其实更值一提的是,尽管人造卫星上天了,赫鲁晓夫却拒绝了对科罗廖夫的诺贝尔奖提名,认为那是“全体苏联人民的成就”。科罗廖夫1966年因病去世,仅仅享年60岁。他曾平静地说:“我们这些人就像矿工,在地下工作,没有人看到我们,没有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20世纪的50年代,苏联发生了很多大事,斯大林之死,贝利亚被清除,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与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赫鲁晓夫的对手马林科夫一班人作为“反党集团”被压倒……这些大事是一个国家自己的大事,当然对世界有影响,但对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还是1957年10月4日成功发射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副产品。1957年那时光,偌大的中国主要在忙乎着什么,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更倒灶的是,“放卫星”很快变成了中国的一个特有名词,随着无数个亩产多少万斤的“卫星”上天,多少百姓纷纷饿毙于地。这些“政治主产品”,没有带来任何有益的“副产品”,除了疼痛还是疼痛。  人类是智慧的,可是许多“主产品…‘大产品”却是愚蠢的产物。理性与智性的人类,在很多时刻需要禁用“主产品”,而要把“副产品”发扬光大,因为它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刊见《杂文选刊》2007年12月上,《报刊文摘》等转载)  ……


编辑推荐

  《只是历史已清零》是杭州本土的著名评论家、作家、杂文家徐迅雷的最新作品集,是继人物随笔《这个世界的魂》之后又一本精彩的叙事随笔。分为:世界眼光、春秋史海、现实中国三部分。看去惊心动魄,读来人心激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只是历史已清零 PDF格式下载



喜欢历史和时政的盆友,这本书竟然如此埋没,我才看了一半,就再买4本分别送给好友,真的很好啊,不会后悔的。


喜欢作者的叙述风格,很好的书。


书拿到了,物流速度很快。不过就是纸张的质量不怎么好,而且不知是不是装订的因素,书的侧面并没有对齐。


感觉06年是道槛。


还没看完,不过,挺喜欢的,只是有些观点感觉有失偏颇


总体还好,就是封面有点旧,价格实惠


同事推荐的,不错的书,。


很好,我喜欢看徐老师的书。


才开始看,很值得买的书


发货快,质量好,值得买


该书装版不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