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宗教简史

李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申  

页数:

238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目前所见的宗教史,多为某一宗教的专史。系统全面地介绍宗教历史的著作,还不多见。
《宗教简史》以宗教意识的发展为线索,按照宗教自身的历史演进过程,将已知宗教大体分为原始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和新兴宗教四类,勾勒出其主要特征和兴衰演变,揭示了宗教变迁与当时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
李申专著的《宗教简史》视野开阔,论述精当,深入浅出。既适含一般读者阅读,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士参考。

作者简介

李申,河南省孟津县人,出生于1946年4月6日。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1969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物理系,1970年4月在抢救山林火灾时受重伤,立二等功。1981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于该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均为任继愈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儒教研究室主任。2002年11月,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
主要著作有:《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宗教论》(第一、二卷)、《敦煌坛经合校》、《易图考》、《隋唐三教哲学》等。曾任《中华大典·哲学典》(已出版)常务副主编兼儒家分典主编。现任《中华大典·宗教典》常务副主编兼儒教分典主编、《中华大藏经续编》副主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宗教的起源和原始宗教
 第一节 神祇观念的起源
  1. 初期的人类没有宗教
  2. “万物有灵论”是不正确的
  3. 神祇起源于崇拜
  4. 动物是人类创造的第一批神祇
 第二节 原始神祇观念的演变
  1. 人类并不都按自己的形象造神
  2. 神祇是错误认识的产物
  3. 纠错的必然和困难
  4. 兽神向人神的转变
 第三节 原始神祇的功能和原始人的事神方式
  1. 原始宗教一般没有主神或至上神
  2. 力量型的原始神祇
  3. 献祭是原始宗教事神的基本手段
  4. 原始的社会状况和力量型神祇
  5. 神人的杂处和分离
第二章 国家宗教
第三章 世界宗教
第四章 新兴宗教与宗教发展的大势

章节摘录

  关于这个问题,以前的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说,比如认为是由于恐惧。自然界的霹雳电闪等使人恐惧,又不知道发生的原因,于是就想象出了雷神。这种说法,被称为“恐惧生神说”。恐惧是由于无知,所以“恐惧生神说”实际上又是“无知生神说”。但是,在人类初期的万神殿中,神祇并不都是使人恐惧的对象。相反,许多神祇,都是于人有益甚至是给人以巨大帮助的存在。于是又有所谓“感恩生神说”,认为是人类为了感谢某些事物对于自己的恩惠,因而把它们崇拜为神。人类崇拜的神祇中,祖先神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于是又有人认为神祇产生于“祖灵”崇拜。还有更广为流行的说法,就是“苦难生神说”。认为人类是有了苦难,才需要神祇来帮助自己,于是就从想象中创造了神祇。  这些原因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有自己的根据。然而所有这些原因最后都要归到一条,那就是对被视为神祇的东西的崇拜。崇拜未必就产生神祇,但是没有崇拜也就没有神祇。被崇拜者未必都是善者,恶者也会受到崇拜。崇拜善者是盼望善者降福,崇拜恶者是祈求恶者不要降祸。但是不论善者还是恶者,被崇拜是一样的。被崇拜到一定的程度,被崇拜者就成了神祇。  ——第一章宗教的起源和原始宗教  在各民族的神话中,人形神和兽形神的争斗甚至战争,往往是神话中最精彩动人的部分。争斗的结果,总是人形神获得胜利,兽形神,或半人半兽神,总是失败者。并且在后来的进程中,兽要想成为神,必须先要变成人。由此我们推论,兽神,是在人神出现以前的、人类的神祇。在这里,我们对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结论不能苟同。色诺芬说过,假如动物会造神,那么,它们造出来的神就一定是动物的形象。那意思是说,人造的神,都是人的样子。然而实际上,人类最早造出的神,就是动物形象的,或者说,就是把某些动物当成了神。人,并不从来就是照着自己的样子造神;后来,神祇也不都是人的形象。把神祇塑造成人的形象,只是人类造神历史上的一个阶段。  ——第一章宗教的起源和原始宗教  我们在中国历史上看到的所谓宗教宽容,所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乃是国家宗教的一般特点,是先进的文化和宗教观念所产生的必然效果。  ——第二章国家宗教  所谓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最早的事件,当是耶稣之死。耶稣确实是死于罗马统治当局之手,但杀害耶稣却不是罗马帝国当局的本意。  据《福音书》,耶稣之死,主要是犹太教祭司、文士和长老们的迫害。  ——第二章国家宗教  献祭是原始宗教事神的基本手段。人们通过献给神祇以食品为基础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来讨取神祇的欢心。国家宗教时期,原则上已经认为德行是获得神祇欢心的基本手段,但是献祭不仅没有被取消,反而因为生产能力的发展,使献祭具有了更大的规模。较之原始宗教,国家宗教在献祭方面的重大进步,第一是原则上认为德行是取得神祇欢心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二是根本上否定了用人献祭。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各个国家宗教的情形也不完全一样,比如印度教就较多地保留了以人献祭的传统。但是总体说来,国家宗教时期在献祭方面还是完成了两项重大的进步。  ——第三章世界宗教  否定献祭,也就否定了献祭的礼仪。宗教的礼仪,最重要的就是献祭的礼仪。中国是如此,其他古代民族和国家也是如此。或者可以说,宗教礼仪就是为向神祇献祭制定的。从原始宗教开始,宗教中的关系,就是人和神的关系。人和神的交往的内容,就是人向神献祭而求神祇的佑护。献祭必取一定形式,也就是宗教的礼仪。否定了献祭,也就同时否定了礼仪的必要。至少原则上可以说,礼仪对于世界宗教,不是必要的内容。  ——第三章世界宗教  基督教诞生不久,也被抨击为无神论者。因为他们不信仰当时罗马国家所信仰的神祇,就像当年苏格拉底不信仰古希腊国家的神祇一样。著名的游斯丁不得得连续写了两篇论文:《被控为无神论者的基督徒》和《拒绝无神论的控告》,为基督教被指控为无神论者辩护。  ……


编辑推荐

  想来,普通读者定是厌倦了自以为是的高头讲章,但也怕被哗众取宠的戏说文本引入歧途。小编也是一样,总期待着有一本书,内行人能从中看到门道,外行人愿意来此间看看热闹。师出名门的作者,有着几十年扎实的学术研究背景,学术功底深厚。更难得的是“亲民”的文风,老人家完全不做板起脸来教训人的姿态,语言通俗流畅,256页薄薄的小册子,会为你解答许多宗教史方面的问题,而这些解答绝对会让你心悦诚服,如沐春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宗教简史 PDF格式下载



很宏观,通读下来,对宗教有了整体认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