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可以观看
2013-5
广西师大出版社
冯克力
无
我家五斗橱的抽屉,底层垫着旧报纸,轻轻掀开,手指探向深处,就能移出我的祖父的照片,如证件照片那般大。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枚照片摄于淮海战役时期,之后,祖父逃往广东,再从海南岛逃去台湾了。 家里另有两三册影集,不必隐藏。50年代的老式影集,内页是黑色纸版,每页贴满大小不一的家庭照,每一照片的四角,嵌入薄如蝉翼的小贴片——我至今不知这贴片叫什么,文具店照相馆都有卖,密匝匝装在小盒子里——父亲母亲童年成年的照片,各房亲戚和同事朋友的照片,还有我与弟弟自小及长的照片:全是黑白的,凡照相店拍摄的照片,四周必有齿形花边,通常,右下端落着照相店名的浅浅的钢印。 1966年抄家,书和影集抄走了(隔年,影集还了回来),记得抄家那夜,其实是翌日凌晨,满室狼藉,母亲开开五斗橱:他们当然搜查了每个抽屉,却忘了掀起那层纸:祖父的照片还在。 默默凝视照片,不想到这是一枚硬纸,相信影像中那个人就在眼前——从未面见的祖父,童年时代的母亲——这种纯真的经验,遗失很久了。自从学会拍照,自从彩色照片出现,自从累积了无数照片和底片,直到数码影像无节制占满电脑存盘,总之,自从我以为懂得摄影,儿时面对照片的心理经验、观看经验,再难找回了。 为什么动人的照片大抵是老照片,而且黑白?为什么黑白影像这才勾起记忆、如同历史?凡过去久远的人与图景,便是历史么?为什么科技偏偏等到黑白照片摄取的人事成为历史,于是发明了彩色照片——当然,这是毫不讲理的设问,科技变化本身就是历史——为什么在看了无数照片后,我仍怀想早先独对黑白照片的凝视? 这像是哲学问题,但是谢天谢地,此刻我从自家照片的记忆中抽身,发现这种经验从未遗失。很简单:当你观看他人的照片。 也是很久前的记忆了,现在才想起、才明白:三十年前,当我在纽约骤然看到大量经典黑白照片——战争、都市、灾祸、色情、罪案、监狱、家庭、罗马巴黎旧城区,尤其是各国人物的照片——我立即像儿时记忆中那般,专注凝视我正端详的那张脸,忘了那是照片。当我渐渐有了摄影意识(有时,意识妨碍观看)——如本雅明、巴特、桑塔格所灌输的摄影意识——那种相信,因相信而默然凝视的经验,仍然在,并在凝视的一刻,浑然不知其在。 但这经验的前提,须得是别人的照片,还有:消失的景观。 两三年前,我买到十余册中国风景影集的欧洲古董原版,家庭影集尺寸,衬着灰色的上好的厚纸,摄影者都是热爱中国的欧洲人。核查拍摄年份,时当二三十年代,北方割据,军阀混战,或者,井冈山与瑞金布满红色武装,而我的父母,已经降生。可是在这些照片里,千年神州,亘古如斯,美丽而宁静:田合,渔舟,油菜花,江南古桥,临水人家,午后的街巷,运河对岸的塔群,天际白云,水光潋滟……这是我的祖国吗?我从未有过这般伤心的观看,恨不得把脑袋钻进图片。 90年代,我每年回大陆走动,在书店发现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此后,我收齐了《老照片》单行本与厚厚的合集。如今他们每期给我寄来,再忙,也必逐页细看,阅读文章,读着,回向配图,再三端详。如今很难有哪篇文章打动我,可我常被《老照片》里不少书写所触动,读过后,惟呆呆复看照片,说不出话。 《老照片》的涵容,远远超过一本影集,或图文书(所有杂志充斥图文)。列举我记忆深刻的老照片,是件困难的事。那几位刚被日军捕获的女军人,后来活下来么?(她们顶多二十出头,是国军还是红军)那位(《红岩》小说中的双枪老太婆,原来是蜀中美人(刚毅的苦相,年轻时杀过人,50年代也遭整肃,此后画起画来)。民国夫妻的西式婚礼照,尤为可看(纱裙、西装、花篮、小傧相,眼看这些童男玉女在50年代换穿人民装,60年代与子女捧着红宝书,八九十年代,分明老了,老到如彩色照片一样丑陋,幸亏低成本的《老照片》使彩照变成黑白),还有南北各省质朴而愚昧的平头百姓(建国后的呆相,似比民国时期拍照时的呆,更其深沉冥顽而不自知)…… 相比欧美日本无数精装摄影专集,廉价的《老照片》既不是影集,也不像摄影杂志,更非文字书。我曾对主编冯克力先生说,可惜了,这般珍贵的影像,如在国外,是要认真分类而排版,做成一流影集。这些年,相对讲究的国内摄影集,越来越多:民国史照片有台湾的秦风系列;辛亥百年,则刘香成推出的《壹玖壹壹》和《上海》,无疑是国际水准了。冷战后,欧美即曾出版苏俄与中国的大型历史摄影集,但休想进入内地。如今能在北京觅得刘香成中英文版本的大影集,多少使我发生一种错觉:中国勉强是个世界性国家了。虽然,这类高档影集在京沪书店并不上架,百姓便是见了,买不起,也并不在意的。 老百姓爱看什么照片?在乡下,家家户户至少有一枚镜框挤满数十张照片,上及祖宗,下有儿孙;城镇的市民,则哪家没有几本塞满亲友照片的影集?——如今,单是女孩一次性的装扮照,“影楼”就给做成花枝招展的集册——除了自己、自家和亲友的照片,“老百姓”未必爱看他人的照片,更别说历史影像:其实,在我们叫做严肃摄影的那类照片里,都是你不认识的人。 摄影家、当代艺术家及评家——或许包括部分高级白领——另当别论。而院墙内的知识分子,以我的印象,保守地说,十之六七并不敏感于摄影。要之,在中国,影像文化尚未养成普遍的知识立场,稳定的政治态度,并借以维系一种不假借文字的历史眼光、历史感——虽然今日中国到处充斥影像与照片。 事情是这样吗?但愿我是错的。通常,我也不爱看别人的照片——照片,摄影,是两件事——可是,奇异地,《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老照片》的来源,大部分就是家家户户私人照相簿,是数以万计没有理由进入“摄影”集册的寻常“照片”。虽然,后现代若干摄影风格仿效“家庭影集”的私人感,但(《老照片》的缘起和意图,再朴素不过,即如中央台90年代一档专题节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它从一开始就变成百姓私人照片的集散地,街坊邻居、不同代际,得以彼此传看。每次翻开《老照片》,那陌生的,同时,又熟悉又亲切的感觉,像是捡来一册无主的照相簿,倘若愿意阅读文字,我们便走进一户户家庭,在至少三代成员中,认出我们自己及父祖的生涯——上百年来,中国的哪个家族和家庭能逃过革命与巨变么?在《老照片》的黑白谱系中,多是已逝的人,还有,一去不返的景观。 总之,《老照片》从不标榜摄影刊物,它与我们称为“摄影”的那么一种文化,毫无关涉,它甚至未曾意识到它做了精英摄影无法做到的事,因为它来自、并回到寻常的家庭,寻常的人。 现在我愿收回对冯先生说过的话,很简单:请(《老照片》一如其旧。二十年来,它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人找回了家族的遗物。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皆尽销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但《老照片》的基调很少流于伤感,甚而是温馨的,没有一位叙述者自觉是在谈论摄影,而是与读者相对,说起往事和故人。有谁在讲述家人家事时,还须刻意伪饰么?此所以《老照片》罕见伪饰的文字,在我看来,它可能是眼下无数文字读物中,格外诚实而可读的一份,虽然它题名为《老照片》。 我也愈发肯定《老照片》的廉价感——当我说“廉价”,绝不意指《老照片》粗陋,它如贫家的摆设,显得洁净而有自尊——因这廉价感与中国近代史,何其对应:记忆的贬值,一定对应被贬值的历史,争战、革命、转型、喧嚣,去旧而新的新中国历程,其实不过草草,忽而旧了,以其斑驳的影像,汇入这本薄薄的册子,影影绰绰,算是历史的草草交代。说是交代,也勉强,若非仅存的照片,近代史的多少人与事,等于没有存在,没有发生:枉死的人物,铲除的景观,各省各地,千家万户……瞧着一辑辑《老照片》,我不起幸存之感,它提醒我,尚有更多更多的照片,湮灭了。如从历史灰烬中捡剩的残余,追念洗劫,《老照片》不可能像欧美的影集那样,堂皇齐整:它应该是这样的。 我无能,也不必评说《老照片》里的影像。影像就是叙述,何况伴有家属的旁白。眼下,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据说,持续多年,《老照片》的销售排名领先各种书刊,是名副其实的长销书。是的,我们褴褛的记忆,延绵牵连,不肯中辍:它就是这样的。 谢谢老照片的无数提供者。谢谢冯克力先生1 2013年2月27日写在北京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结合随附的近百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娓娓道来,探讨照片在认识和研究历史中的特有价值。这些图片,有些是新华社档案图册里当年“不宜发表的”,有些是曾入“敌档”、原存于公安局的敌伪档案中的,有些是颠覆了我们教科书中的许多表述、让“历史成见”尴尬的;还有些来自我们的“私人照相簿”。作者由解读“照片遭遇之种种”,观看历史,在“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 之外,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作者认为,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观看的。仅仅依赖照片虽然不足以构建系统的历史叙事,但历史叙事却不能不因照片的存在与介入,而发生某些微妙的改变。照片是一柄双刃剑,在以其具象、直观的属性,为历史叙事与研究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常常让一些“历史成见”面临尴尬。
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被观看的。本书作者正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图片故事为我们重新解读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变得更加丰满、生动,而那些经过了岁月积淀的照片也因此更有“意思”而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的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哪些照片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在经过了岁月的积淀之后,我们可能会看得更加清楚,甚至有时对同一张照片,今天和过去的观感会形同天壤。
编辑推荐
★ 陈丹青作序《褴褛的记忆》推荐——“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
★ 分享老照片的十七个专题——讲述照片故事背后的故事,分享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讲述“照片遭遇之种种”,回顾老照片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历史。
★ “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的“家庭影集”——收录图片近百幅,有颠覆了历史教科书中已有叙述的、“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有新华社的档案图册里当年被批示为“不宜发表”的照片,有原本由国外教会拍摄保存、后被归于“敌伪档案”的老照片,有属于市井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日常民国”。
★ 从影像中“观看历史”,以历史的维度重新“观看照片”—— 捡拾历史残余的灰烬,赋予“老照片”新的价值,感知存留在照片中个体生命的温度,丰富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
冯克力,出生于1954年,《老照片》主编,十余年来潜心于老照片的征集、出版与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
褴褛的记忆 当历史可以观看…… 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 日常民国 老照片的“价值” 照片“遭遇”之种种 家庭合影里的伦理与时代 “不宜发表” 曾入“敌档” 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 纪念集里识沧桑 进城 曾经的“蜜月” 1967年:定格在地质部大院 田间地头的“政治” 北京的气候 未被遗忘的孙明经 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当历史可以观看 摄影诞生以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字记述去了解历史,最多还可以通过雕塑、建筑、绘画以及出土的实物去触摸和感知过去。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观看的。某些历史场景,因为有了照片的纪录,变得更直观,也更确定了。摄影对历史叙述的这种划时代的改变,恐怕是一百六十多年前,那个叫达盖尔的法国人不慎打碎了一支温度计、意外发明银版显影时,也没有想到的吧。 与文字的叙述不同,照片所定格的历史,是直观而全息的。说它是直观的,这不难理解,说它“全息”,是借用了“全息论”的说法,即“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像的全部信息”,是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所做的一种类比。有时候一幅照片就像是社会机体的一个切片,所承载的信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里有一张拍摄于二十世纪初的照片(图一),是烟台一祖孙三代的合影。照片在拍摄的时候,明显地经过了导演摆布,人物面前的案几上,左右两边分别放置着代表新式生活的煤油灯和闹钟,中间则摆着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想来主人家中但凡有点时髦或有些“品位”的什物,都摆到了面前的桌子上。在经过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后再来看这张照片,我们分明要感谢那位精心的“摆布者”了,正是由于他的导演与摆布,让今天的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个世纪以前烟台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细节。应《老照片》之邀解读这张照片的社会民俗专家,则从放置在桌子上的那盏新式的煤油灯,进而联想到美孚石油公司为倾销自己的产品在当时所采取的种种举措,从中读到了更多的东西……有时照片里毫不起眼的一什一物,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经济发展、中外交往和社会变迁的有力佐证。这似乎又印证了苏珊?桑塔格那句话:“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 如果说,上面这张照片是由于刻意的布置,才保留了诸多社会信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这幅照片(图二),却完全是不自觉地、于不经意间留住了丰富的信息。这是1962年河北蔚县白乐公社全体干部的合影。以笔者粗略的观察,这张普通的合影,至少留住了以下的信息: 1.那时的政府机构十分精简,全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 只有十三名干部; 2.他们身后的办公场所简陋得很,老旧的房屋几近破败,连窗格上贴的也是旧式的窗纸; 3.院子里种着蔬菜,可见工作之余,干部们还要开荒种地,以贴补生计; 4.国家还没有完全从困难时期走出来,照片上的人普遍较瘦,且面有菜色; 5.那时的基层干部年龄都差不多,除一人年龄较大一些外,大都在二三十岁之间; 6.从身后的标语“税收抓漏洞”得知,虽然处在困难时期,经济凋敝,但税收似乎并未放松; 7.留分头、穿中山服是那时的时尚; 8.从照片的题款可知,当时很流行使用简化字,可见大陆这边一再简化汉字,有相当的社会基础…… 为什么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拍下这张照片,向《老照片》提供照片的作者并没有说明,不过揣其缘由,或许是其中有人要调离,临走前拍一张合影,以为纪念,也可能碰巧照相馆的师傅走村串乡照相时,被临时招呼过来,拍了这张照片,完全是一种很随机的行为。拍摄者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也没想那么多,看看人站齐了,表情端正了,便随手完成了又一次职业性的动作。然而,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定格,1960年代中国北方农村基层政权署所与官员的状貌,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到习俗的诸多信息,却不动声色地留在了底片上。 再看这张照片(图三):1956年1月,上海召开工商界家属代表会,聆听有关领导宣讲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和政策。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与会者们的穿着依然留有“旧时代”的痕迹,不失雍容与华贵,而她们的脸上却分明流露着对“新时代”的茫然与忐忑。照片正是通过她们被剥夺前夜的衣着和表情,以及弥漫于会场的氛围,定格了上海这座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在经济制度转换之际之种种。而今,面对照片所传递的信息,我们不仅得以重回公私合营的历史现场,似乎还窥见了当事者的内心世界。经过了摄影的定格,她们复杂而隐秘的内心感受,仿佛都变成了可以观看的。 需要说明的,这是一幅新华社当年公开发行的新闻照片,摄影者有意抓取了与会家属们鼓掌的瞬间,意在表现她们对公私合营的拥护,恐怕这也是照片能够通过审查最终发布出来的原因吧。而镜头的选择终究是有限的,它在抓取人们鼓掌的同时,也只能如实记录下现场与掌声相伴的一切,于是便有了这五味杂陈的定格。
编辑《老照片》,不觉已十有六载。 辑录在这本书里的文章,大多是近一两年来为《悦读》所写的“老照片札记”。能在不太长时间里,集中写出这些篇什,实在得益于《悦读》主编褚钰泉先生的鼓励与督促。十几年前,《老照片》甫一问世,钰泉先生就在他主编的《文汇读书报》上发表了“为《老照片》鼓掌”的短评,刊登在头版显著位置。因发表时用了笔名,后来与钰泉先生相识了,才知道那篇媒体上最早鼓吹《老照片》的文章,系出自他的手笔。两年前钰泉先生通过汪家明兄,约我为《悦读》写点文章,多少也是缘自他对《老照片》的那份始终不渝的关注。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中间我曾一度想打退堂鼓,终被他“捉将”回来,也才有了这个集子。家明曾很感慨地跟我称许钰泉先生,说他是一位很善于约稿的编辑家。而这一两年问,我也幸被泽润,亲身领教了。 陈丹青老师是国内很早就专注影像研究的艺术家。在图像解读方面,他曾给过《老照片》一些很新颖的建议。十年以前,在济南初次见面,他就向我推介过罗兰·巴特和苏珊·桑塔格诠释摄影的著述。记得那次,他特别提到了巴特的《明室:摄影札记》,说不妨从中借鉴一点新工具、新方法,还热情邀我,下次到北京找他去取这本书……殷殷之意,于今萦怀。丹青老师提到的两位作家,以我孤陋,此前几乎闻所未闻,听了他的介绍,这才去搜求他们的相关书籍,找来读了一些。对于他们的理念,我不好说领略了多少,却由此知晓了,还有另外一些打量照片的窗口与视角。后来,我还参加过几次丹青老师主持的影像研讨活动,其间耳濡目染,从他那里自是获益良多。拙作付梓之际,他于繁忙之中,又欣然赐序,着实让我感动。从丹青老师的“凝视”里,我有幸与读者一道再次分享了他对老照片的洞识与卓见。 台湾的老照片收藏与研究者徐宗懋(秦风)先生,在《老照片》问世不久,就成了这本读物一位常年的作者。宗懋几乎是从另一个世界,源源不断地向《老照片》的读者贡献了他独特的收藏与观看。在与宗懋长达十多年的切磋互动里,我自己也获益匪浅,并心存感念。 书中引述的照片,除了少数几幅,都曾在(《老照片》里刊登过。在此,我要向这些照片的提供者表达由衷的感谢,因为没有他们的鼎力襄赞、热心参与,就不会有经久不衰的《老照片》,当然,也不会有我这本小书。 刘瑞琳女士是我过去多年的同事,她当年也参与了《老照片》的草创,后来还一度兼任过《老照片》主编。不难理解,瑞琳乐于出版这本书,当是本诸一份特殊的情谊。这里,也向她和她的同事们深致谢忱,感谢他们为这本小书的出版所付出的种种辛劳。 最后,还应有所说明的是,本书中的《北京的气候》、《纪念集里识沧桑》、《1967年:定格在地质部大院》和《田间地头的“政治”》四篇,均写于十多年前,2006年曾收入过我的《感言老照片》。考虑到出版这本小书,意在对自己这些年所从事的工作做点梳理,这几篇旧文的意思好在也还相契,掂量再三,还是收入了。 冯克力 2013年3月
陈丹青《褴褛的记忆》 “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
《当历史可以观看》编辑推荐:陈丹青作序《褴褛的记忆》推荐——“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分享老照片的十七个专题——讲述照片故事背后的故事,分享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讲述“照片遭遇之种种”,回顾老照片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历史。“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的“家庭影集”——收录图片近百幅,有颠覆了历史教科书中已有叙述的、“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有新华社的档案图册里当年被批示为“不宜发表”的照片,有原本由国外教会拍摄保存、后被归于“敌伪档案”的老照片,有属于市井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日常民国”。从影像中“观看历史”,以历史的维度重新“观看照片”——捡拾历史残余的灰烬,赋予“老照片”新的价值,感知存留在照片中个体生命的温度,丰富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
无
内容一般,一本以图片为主要内容的书,图片质量做得太差,大多没有达到基本的分辨率,就没有什么收藏价值了,不知道纸质版的怎么样。
冯克力先生是《老照片》的执行主编,十六年来,经他过眼的老照片,不计其数,除了公开发表的,还有一些“不宜发表”的、“曾入敌档”的、“让历史成见尴尬”的,无数个体生命和记忆,也就汇成了“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之所以取名《当历史可以观看》,是因为摄影诞生以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字记述去了解历史,最多还可以通过雕塑、建筑、绘画以及出土的实物去触摸和感知过去,而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观看的。而出版和媒体的高度发达,让我们得以“围观历史”。围观,也就是围成一个圈观看。作为在网络上兴起的新名词,围观表达出了对特定的某一个人、一群人或者某种特定事务的态度。圆周上的围观者到圆心上的被围观者,距离相等,360°环绕,汇总起来的视觉效果绝无死角,而被围观者在某种意义上被“围困”,自然“压力山大”。照片所定格的历史,是直观而全息的。一幅照片就像是社会机体的一个切片,所承载的信息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其中毫不起眼的一什一物,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经济发展、中外交往和社会变迁的有力佐证。摄影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取景构图,而观看者则根据自己的偏好看其所看,从中获得自以为有趣的信息。两者对于照片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会大相径庭,在如今的网络上尤其如此。2008年,一包“九五至尊”香烟...牵出了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的十一年牢狱生涯;2012年,蒙娜丽莎一般诡异的微笑让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杨达才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表哥”。这些“事故”的发生一定是出乎摄影者、被摄影者的意料的。对收藏爱好者来说,老照片的价值说来说去全在那一张纸,那张承载了诸多光学、化学工艺的老相纸。而对于“围观历史”的我们来说,那一张纸本身并不重要,原版的、复制的、印刷品、数码……都无所谓,定格其上的社会历史信息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那些经过了历史演变、岁月淘洗之后,显现出来的“欲盖弥彰”的信息。 阅读更多 ›
1、老照片是本老杂志了。开启了读图时代,更重要的是开始了全息还原历史的时代。通过照片直观地直接地通达过去,原先头脑里被灌输的历史观被层层剥除,历史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有了体温有了灵动。该杂志的主编冯克力先生实际也是官二代,父亲在文革中被打倒,他本人下过乡做过知青,也没什么文凭,但政治的动荡个人身世的沉浮让他反思,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一直坚持了十几年。明年冯克力就要60退休了,希望老照片继续办下去。一张张老照片就是一张张通往历史真实的船票,谁家没有历史没有老照片呢,老照片说的就是你家自己的故事。想了解真实的历史首先从家史开始,首先从询问健在的老人开始。 2、封面照片选的真好。刚看到这本书时,还认为中间那个戴礼帽的的人是PS上去的,神情落寞恍然画外,读完对这张照片的解读,才知道这是一个时代结束的最真实最形象的反映。摄影者神一样抓住了时代精神的转移。
我以前也没有想过中国会有一本这样的杂志而且做的非常的好我这是买的第一本我一拿起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看着过去的旧照片想像当年的情景远非我们现在能想像的到特别是里面的照片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客观事实比我们读书强多了
现在脑海里还浮现着那副批判“富农”的照片,其中的心酸怎么都体会不完。旧照片讲的是旧时代的一些故事,或者是以前的中国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让我们这辈人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实事,生活还有艰辛。那些体质已经取消,那些人也不复存在,但正因为有 这些旧时代的回忆累积成的影集,才能让我们同时活在古今。
照片印的很好,看完书的时候觉得内容对不起装帧,但是想想这本书的意义便在于照片,文字太有说服力的话反而不利于读者自己思考了。不知其他对这本书失望的人怎么想,不是所有书都得想旷世大作那么完美,读者本来就不该对书太苛刻。
重拾历史的碎片 反思64年来的苦难
好书,就是内容太少了,意犹未尽
书很不错,但电子版图片太小,看不真。
一张照片蕴含了太多的历史内容,而透过这些照片我们能稍微洞察一些当时的情景和精神面貌,好书,值得一读,建议买实体书,kindle版看起来没有感觉
喜欢这本书里对照片的点评和解读。很多东西得沉浸其中才知道什么是荒诞
封面照片极具水准!全书为了解历史提供了新视角。
图不好,太小了。这本书不适合Kindle
图文混排的书对kindle来说就是个灾难。1、照片为什么不默认自适应屏幕宽度。总要点击放大,非常麻烦。2.图片分辨率极低,根本看不清,即使放大也没用。3.图文结合极其糟糕。在kindle阅读,有时甚至要翻好几页才能看到图。都是图1、图2云云,然后翻到后一两页或两三页看到图片。这时再回读前面文字,真是不胜其烦。
电子书图片质量不行,内容挺好
图片缩放得太小,完全失去了这本书的意义,希望能有更新版
照片太小不能放大,让我们买来看什么?
通过照片看历史,再客观不过。
kindle版本的图片不能放大,有些照片看的不大清楚,是个遗憾。
书中的好多老照片都让现在的我们可以直面过去的历史,发人深省令人体会历史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