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与青春有关的女人

程小莹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作者:

程小莹  

页数:

190  

字数:

110000  

前言

  青春期阅读的书,总是记在心里。书的封面、书脊、折角的页面、文字下面的划线、插图……阅读还包括看电影。影院的月排片表、电影说明书、演职员表、插曲……  还有那些人物——女人。  书不多,电影也不多;就像青春期,很短。一本书、一部电影,反复去看,就可以仔细端详出可爱、温馨、情调和色情,在青春的世界里荡漾,自得其乐。现在我以知根知底的回味,来取悦自己,取悦别人,依稀看到我的寻找路径的步履,寓意匪浅。  当一个女人从西西里岛小镇上走来的时候,我看到她的每一次出行,总是吸引一群青春初期的男人,一字排开,望着款款而来的女人,目不转睛;他们破旧的脚踏车,歪倒在脚边。女人走过去了,他们立刻飞身骑上脚踏车,发飙一般抄小路、跨便道,吱吱呀呀地在门洞、石桥、大街小巷之间穿来拐去,为的就是赶到女人的前面,然后再气喘吁吁地一字排开,继续看女人。我看到电影《西西里美丽的传说》的这一组画面,开始想到自己的青春,和那些女人的传说。  我的青春阅读就是在几个、十几个女人之间游离徘徊;我踏着我的脚踏车,气喘吁吁。她们对我进行青春期教育,性和人性的启蒙。在这本小书里我只谈论我和她们之间的温馨故事。她们鞭策着我,令我再一次跨上脚踏车,追随着女人的步履,观望、跟踪、窥视……  人生纪实,回忆时常变得虚幻,即便有一些真实的背景和人物;就像现在我回忆我的青春生活,我只会记得那几本书,那几部电影,还有那种奇异的学习生活——上学但不上课,上课但不考试,考试但没有分数;体力劳作的快感;还有便是女人——男女之间的看来看去;写诗,斜视,窥视,雨中奔跑……这是人生里不很多见的状况。灰蒙蒙的日子,在记忆里被赋予了很亮丽的色彩。  虚幻的记忆过滤了许多不确定和无意识。我的与青春有关的女人越来越清晰,她们原本是虚构的文艺作品里的女人,但就是这些虚构的女人——她们像一本书的序——引领我的青春生活;我的目光越过这些女人,去寻觅真实生活里的女人,去发现,去观察,去想象,直至青春终结——她们像青春的跋。  就是这样的序与跋,这样的虚虚实实,构建了这样一次写作。是出于亲身的青春期经历,再现的时候,便形成了语境上的激情和浪漫,自说自话地把她们永远装在了心里,并且告诉自己——这可能是真的。我内心充溢着形式美和乐感。我希望以个人的方式,记录我的与青春有关的女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的青春期阅读和观察,以及由此带来的幻影、幻觉、欲望的记忆,一些激情与浪漫。文字就这样虚构了一间木头房子。缠绵于幻想的人就是喜欢营造一间属于自己的木头房子。不管什么时候,自己还可以住到自己的房子里,继续过着梦幻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木头房子。所有的人都可以回到木头房子里。我再次感受到一个孤独的人是可以以自己的纪实与虚构,从过往的人生里,下载更多的激情与希望。  2011年12月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作者回忆自己青春期阅读经典作品的随笔集,每篇与女人有关。在解读经典作品里的女人与现实生活中的女人过程中,表现阅读的时代背景、人物情感和道具元素。

作者简介

程小莹,男,上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上海市作家协会。出版有小说《温情细节》、《城市英雄》、《男欢女爱》、《青春留言》、《背朝你,或望其项背》,散文集《声色上海》等。

书籍目录

一、寻找吴妈
二、鬼混吧,女人
三、比保尔更爱冬妮亚
四、单相思
五、文字堆积起来的女人
六、玛斯洛娃——出庭去
七、“人民的乳汁”
八、“弗轧姘头,到上海来做啥呢?”
九、“那时候,我像鸟一样自由……”
十、穿军装、说普通话的女人
十一、苹果
十二、不搭调的女人

章节摘录

  一、寻找吴妈  从那时起,我脸上一直感觉到有一只女人的手在拧我。人家阿Q是拧小尼姑,我却被女人拧。比较起来到底哪个更有意昧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总觉得阿Q比我老卵……  如果说,在梦中,可以重温已逝的岁月,怡然自得,那是因为在床上。人的生命从床上开始。  那时候,我的视线落在各种各样床上之际,就产生许多疑惑。一张床在房间里可以形成岁月。在整个生命中,有一部分是睡眠,它们在床上完成;在整个生命中,我有一部分是阅读,也是在床上完成。在床上,我意识到生命的整体。  我最早对床发出疑问是这样的——小学4年级,读《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洧水——  操曰:“今日得见夫人,乃天幸也。今宵愿同枕席,随吾还都,安享富贵,何如?”邹氏拜谢。是夜,共宿于帐中。  就想到挂着帐子的大床,曹操和那个叫“邹氏”的女人钻进去了,还共同枕一个枕头,同枕共眠,睡了一觉。又怎么呢?问老师,老师斜眼望我:“关你何事?”很神秘的样子。  一定有什么隐情在里面。便一个人寻思。从此开始学会一个人揣摩床上的事情。夜里睡在自家床上,心底里总是在嘀咕:“是夜,共宿于帐中。”  这是铺垫。后来我很快找到答案了。那是在另一篇文学名著——鲁迅的《阿Q正传》里,阿Q对吴妈忽然冒出一句:“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让我茅塞顿开。  鲁迅在前面也作了很多铺垫——  “女人,女人!……”他想。  “……和尚动得……女人,女人!……女人!”他又想。  ……我们不能知道这晚上阿Q在什么时候才打鼾。但大约他从此总觉得指头有些滑腻,所以他从此总有些飘飘然; “女……”他想。  …… 。  “女……”阿Q想。  他对于以为“一定想引诱野男人”的女人,时常留心看,然而伊并不对他笑。他对于和他讲话的女人,也时常留心听,然而伊又并不提起关于什么勾当的话来。哦,这也是女人可恶之一节:伊们全都要装“假正经”的。  这一天,阿Q在赵太爷家里舂了一天米,吃过晚饭,便坐在厨房里吸旱烟。倘在别家,吃过晚饭本可以回去的了,但赵府上晚饭早,虽说定例不准掌灯,一吃完便睡觉,然而偶然也有一些例外:其一,是赵大爷未进秀才的时候,准其点灯读文章;其二,便是阿Q来做短工的时候,准其点灯舂米。因为这一条例外,所以阿Q在动手舂米之前,还坐在厨房里吸烟旱。  吴妈,是赵太爷家里唯一的女仆,洗完了碗碟,也就在长凳上坐下了,而且和阿Q谈闲天:  “太太两天没有吃饭哩,因为老爷要买一个小的……”  “女人……吴妈……这小孤孀…………”阿Q想。  “我们的少奶奶是八月里要生孩子了……”  “女人……”阿Q想。  总之,这个晚上吴妈有些唠叨。夜里,在这样的油灯底下,女人的唠叨,足以让身边的男人昏昏欲睡,也可以让男人想入非非。“女人……”阿Q想。我也想。在那时——  阿Q放下烟管,站了起来。  “我们的少奶奶……”吴妈还唠叨说。  “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  一刹时中很寂然。 “阿呀!”吴妈愣了一息,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  如此事关人类生命、繁衍,与名声的事理,就是由吴妈和阿Q共同开导了我。阿Q是谁,按照我阅读的1972年4月“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的《鲁迅小说选》中的《阿Q正传》注释:“阿Q是一个贫苦而尚未觉悟的农民典型。”1970年代的中国无产阶级,理所当然地将阿Q视为同类。那么,我是不是阿Q呢?按照这一注释的说法,“关于小说的主人公阿Q,绝非像胡风以及周扬之流鼓吹的那样,是什么‘民族精神’的典型,‘国民劣根性的体现者’,表现着‘人类共同的弱点’等等。这种用超阶级人性来代替对人物形象的阶级分析的谬论,必须彻底批判!”  我的批判绕不开的是吴妈。就像没有女人的男人不行,没有男人的女人,也不行;就像我的1970年代的青春生活。  昊妈也是无产阶级,吴妈就此进入到我的生活。在那时,她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庸碌无为,朴实无华,从不卖俏,共处底层。我无数次地揣摩吴妈的形象——个绍兴女人,脸型瘦小,甚至好算瓜子脸,脸色泛黄,有痣,身体尚有些丰腴,腰下宽大,大手和大脚,说话高兴的时候连带着拍一下手掌。这是我给她设计的语态和动作。后来看到电影《阿Q正传》,很注意吴妈的形象,王苏娅扮演的昊妈体态和嗓门有点像,但大脸盘就不是了。  在1972年,“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就这样教我认知了吴妈和“困觉”的事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与青春有关的女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