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动脉-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4卷

桂国强 主编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作者:

桂国强 主编  

页数:

265  

字数:

250000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世纪。尽管这个世纪至今仅仅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但在与人类朝夕相处的地球上,却已经发生了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重大事件,令世界格局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给全世界留下了难以泯灭的记忆。 对于正在不断崛起的中国而言,21世纪无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就和困难共现的世纪——这已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出来。 在刚刚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正式加入WTO,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顺利开通,“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推进,高速铁路亦成功运行,国家建设硕果累累;中国高度重视科学发展,包括航天科技、农业科技、石油勘探等在内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农业税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力推行,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的两岸关系有所突破,厦门金门实现直航,两岸春节包机适时通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更加便捷,两岸 “大三通”已然实现……勤劳而智慧的中国人准确把握机遇,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当然,在新世纪已经过去的十数年里,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遭遇了不少困难。譬如: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及这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1年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出现的大面积干旱……此外,还有环境污染、食品造假、海峡那边陈水扁的“台独”闹剧等等,凡此种种,都给中国的前进之路带来了挑战。 成就也好,挑战也罢,时至今日,都已在新世纪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中显现出来。这些事件,有些已经成为历史,有些却还在延续。历史是一面镜子,对于后人,可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现实是当下的存在,研究它可以积累经验,帮助我们寻找到人类发展的正确路径——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将这些已经过去的或仍在延续的事件以及与这些事件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用一种最为世人接受的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为今天和明天留下一份可供借鉴与启迪的珍贵资料。 我们之所以选择纪实文学作为承担“记录”重任的文字形式,是因为这种文体乃涉猎文学和新闻两大领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是兼具新闻真实和历史真实品格的艺术真实,它在很多方面弥补了现实新闻报道无法反映的空白,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正是由于它能比一般的新闻报道更深地切入现实、切入人心、全景式地反映变革过程中某些本质的东西,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更能凸显其无可争辩的文献史料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纪实文学蓬勃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多边交往的频繁,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为纪实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了纪实文学作家和各类媒体记者的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展示波澜壮阔历史画面、描绘跌宕起伏现实场景的精品力作,为反映中国的现实、记录中国的历史、繁荣中国的文学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新世纪以来(自2000年开始)中国优秀纪实文学的精选、精编本。入选的文章中,有的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奖,有的获得鲁迅文学奖,有的则荣获了各种类别的年度新闻奖……由于诸多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会经历一定的时间,有些还会延续几年甚至更长;从创作规律来说,一篇成功纪实文学作品的采访、创作和发表也需要相当的时间,很难保证当年的文章能与当年的事件完全同步。因此,在对文章的选择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能够反映该年度的重要事件及其相关人物,至于其具体的发表时间,则应当服从于事件和人物。 我们计划一年精编一本,每本都能比较客观、全面、及时地反映该年度中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从而能凸显其独特的史料价值;我们同时又希望,书中所精选的纪实文学作品能给予读者朋友有益的启迪和思考,充分享受阅读的愉悦,从而真正领略纪实文学的艺术魅力。 迈着稳健而充满活力的步伐,向着明确而富有挑战的目标,中国依然在前进,中国的大地上依然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因此,用文字记录中国、展示中国,依然是我们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我们将不辱使命,勤奋工作,努力选编好一年一度的《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为广大读者奉献上兼具史料和文学双重价值的精神产品。

内容概要

  《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共12册)》以年份为脉络,精选新世纪以来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一年一部,全景式展示“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成就。每年度精选本都以当年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为切入点,融合新世纪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两大主题,既展示成就,也关注民生。《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4卷):中国动脉》是分册《中国动脉
(2004卷)》。
《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4卷):中国动脉》对当年中国纪实文学的特征作了梳理和评析,并力图作出前瞻性研究。该书兼具史料和文学双重价值。

书籍目录

总序
2004年纪实文学概述
中国动脉
“1号文件”宣讲手记
国家任务
阻击禽流感
中国武警兵派伊拉克警卫纪实
亲历中国人质营救
维和,科索沃的记忆
“公投”:陈水扁的“台独”冒险
当代“土行孙”——中国石油第一盾纪实
跨越梦想——中国石油长庆西峰油田勘探开发大纪实
中国翔
我爱女排
新联想
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
后记

章节摘录

  39岁的姜昌亮是大连人,高中毕业后,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考入古城西安的西北大学,本科毕业又考入中国科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从硕士一直念到博士。东北人很依恋自己的故土,戴上博士帽的姜昌亮回到了家乡辽宁,在辽河油田质量安全环保处扎下了营盘。西气东输工程上马后,他调到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兼质量安全环保处处长。到企业来虽然工作不一定很专,但天地非常宽广。质安处,顾名思义就是质量、安全,西气东输工程的质量、健康、安全、环保意识是以往任何工程项目不可企及的,英荷皇家壳牌公司对中国石油制定的HSE措施非常赞赏和认同。 我国之所以每年有那么多的矿难和工程灾难,就是因为施工不讲究质量,豆腐渣工程满天飞。当年葛洲坝的电机就是因为螺丝钉松动出的事故,中国人难道连几个螺丝钉都拧不紧吗?不!拧不紧不是因为没有手劲儿,而是因为缺乏责任心。 2002年,第17届世界石油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首次将石油工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主要议题,可见石油人责任的重大。 中国石油是国家石油公司,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显示出特有的实力和水平。 西气东输工程为世人所瞩目,中国石油把建设好西气东输工程作为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工程刚启动,就提出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的宏伟目标,采用新的管理模式严格管理,对不合格的单位坚决淘汰。某家监理公司监理不合格,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不徇私情,坚决将其淘汰出局,从制度上为建设世界一流工程提供了保证。姜昌亮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谁要想在工程上糊弄他,他就毫不留情地让你下课。因为工程质量、安全、环保问题,西气东输的罚款扣款达 300多万元。有人骂他心太狠,他觉得我对你狠点是为了工程质量的提高,工程质量的提高是为了天下的老百姓。 HSE是英荷壳牌公司在2O世纪70年代开始施行的,我国幸好在1996年及时引进了HSE管理体系,可以和国外大石油公司在一个平台对话。西气东输促进了我国的HSE管理与国际接轨,使中国人受益匪浅。在开工前,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和所有的承包商签订了一个HSE合同,开展了开工前HSE审计,实行合同管理。 健康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保障。生产是为了什么?为了人能够更好地生活。根据西气东输管道公司HSE管理要求,所有的西气东输员工必须体检合格才能上岗。就连在当地聘用的炊事员也必须经过认真体检。每个标段都确定了定点就医的医院,每个机组都有医生背着药箱巡诊,工人们有病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以人为本是HSE的管理理念。天然气管道职工长期在野外作业,生活远离大都市,远离亲人。过去是天当被,地当炕,野菜窝头当干粮,现在,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对职工的驻地规定了具体的技术指标。公司要求承包商选择地势平坦、干燥、背向的开阔地作为营地,附近要有丰富的水源,噪声控制在65分贝以下;厨房、水源和宿舍设置在营地的上风向,厕所建在营地下风向30米处;营房内设置垃圾储存容器,夏季垃圾必须当天运出营地;房间里尽可能配空调,没有空调就配电扇,住宿条件有了很大改观。 工人一天吃多少肉、补充多少蛋白质都是有讲究的。奉献要讲结果,现在,我们对奉献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有了好的身体才有好的精力,不能杀鸡取卵,提高健康水平正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工人们在罗布泊无人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条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鸡鸭鱼肉。我走遍了西气东输全线所有的标段,经常突然袭击地杀到机组,发现机组的饭菜都能够保证四菜一汤、荤素搭配。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还委托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四级医疗保障体系:一级医疗机构设在公司质安处,配备两名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械;二级医疗机构设在管理处,配备两名医务人员;一二级医疗机构负责疾病预防、职工体检和人身伤害应急预案;三级医疗机构设在施工项目部,配备队医,确定对口医院,工人生病可在半小时内得到医治;四级医疗机构设在机组,现场设置急救箱,工人有病可以及时处理。 安全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要素。在国外大的石油公司中,每个工人都有基本人权,工人在工作中出了人身伤亡事故,可以向在不安全条件下下达指令的公司索赔。因此,国外大的石油公司的业主最重视的是人的安全性,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将被处以相当大数额的罚款,业主将遭受严重损失,如果HSE管理不好,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远大于工程利润。 过去不穿工鞋、不戴安全帽上工地是司空见惯的,而西气东输工程中不穿工鞋、不戴安全帽,HSE监督员就把你挡在门外。施工现场到处都是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每个工人的胸卡上都标有血型,以防万一;土质松软的管沟要安防护板。 2003年国庆节东部平稳供气后,建设者加强了日常巡查保护工作,及时排查各类事故隐患,提高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方面,加大宣传保护西气东输管道的力度,防止打孔盗气等人为的破坏;另一方面,5公里派一个人巡线,汛期和投产期加大巡线,与公安民警联防联治。 过去修铁路、打隧道,死人是家常便饭,有人说干工程不死人是不可能的,而姜昌亮却认为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西气东输工程线路长,地形复杂多变,管道穿越沙漠、戈壁、三山一塬、盐沼地、冲沟崾岘、江南水网,高峰期有 2.6万名参建者,所有参加建设的石油人无一死亡。由于措施到位,百万工时死亡率小于 0.018%,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尽管2003年“非典”肆虐,可我们九省一市的2万多名西气东输职工无一感染。 环保是西气东输工程的特色。西气东输全线有62个生态单元,有3个国家级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宁夏沙坡头国家级保护区;五个特殊敏感区:安徽滁州大柳林木保护区、山西阳城县崦山自然保护区、山西大尖山自然林保护区、泽州自然保护区、河南太行山猕猴保护区。 在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中,各参建单位都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把保护自然生态、保护耕地、保护文物放在了突出位置,提出了“零事故,零污染,零伤害” 的施工目标。西气东输是环境监理试点单位。在新疆,项目经理一再告诫工人:“这里的一棵树可能比你们的生命都长,要爱护植物。” 在管线的设计上,尽可能少占耕地,绕开人口密集区和古代文物,在施工中全面推行QHSE管理体系,尽最大可能使管线施工不受污染。另外,制定了恢复自然生态的规划和时间表,管线回填之后立刻植树种草。 到西气东输工作以来,姜昌亮晚上12点之前就没有睡过觉,对建设绿色管道立下了汗马功劳。光一个阿尔金山野骆驼保护区,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先是多掏了2亿元改线,接着又花了4000多万元种草、找水源。他率领质安处的人沿线检查,投资 3亿元对管道沿线进行环境建设,加大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治理。他们还请来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专家到管道沿线指导工作,导水疏水,不给沿线人留下隐患。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裸果木的保护、在沙坡头建设沙漠生态林等措施,都受到当地环保部门的称赞。陕西段的湿陷性黄土一遇雨就坍塌,石油人对黄土高坡西气东输管道沿线造成的损失采取生物措施补救,种了大量的绿草等浅根灌木,改善环境,维护管道安全。南疆有180公里作业带,有各种树木3000多棵,草地上百亩。为了保护这里的珍贵树木和草皮,工人们将作业带缩小到16米宽,挖沟时把土和草皮分开堆放,以利于回填后小草复活。 建设一条绿色管道已经成为西气东输建设者的共识,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把生态环境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有的地方还要超过施工前的水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一种科学发展观。我顺着管道沿线走了8000里,欣喜地看到管道沿线地面已经种上了树和草,有的已经长出了庄稼,要不是有里程桩的标志,很难想象这里曾经铺设过管道。 国外大的工程项目非常重视社会问题管理,石油公司与社会社区建立一条通道,帮助管道沿线的人建敬老院,赢得了人心。我们原本为改善环境而来,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中国石油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护着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为了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和谐,西段取消了扫线作业,变扫线作业为场地平整,建设人文管道,建立希望小学,爱护国家文物。西气东输像播种机,既铺设了一条黑色的管道,也把西气东输工程沿线建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


编辑推荐

2001年重要事件与人物:横贯中国东西的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建成投产;中央“1号文件”聚焦“三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刘翔以令世人震惊的“中国速度”,在电光石火问写就一个奥运史上的中国传奇……《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4卷):中国动脉》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该年度中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从而凸显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书中所精选的纪实文学作品能给予读者朋友有益的启迪和思考,充分享受阅读的愉悦,从而真正领略纪实文学的艺术魅力。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动脉-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4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