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陆地在悲泣

黄寰,罗子欣 编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

黄寰,罗子欣 编著  

页数:

183  

字数:

120000  

内容概要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在灾难中前行的历史。
  海、陆、空,有形的无形的,种种灾难与人类如影随形。
  灾难让我们生存的世界时时哭泣,引起我们无数的感叹与伤悲。
  灾难不仅让我们咀嚼痛苦,更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愿人类在重重灾难中,学会应对,缔造更灿烂的文明。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类发展的代价
 1.泰晤士河的危机
 2.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
 3.白色污染
 4.生物多样性减少
 5.石油管道的毁灭爆炸
 6.天然气井喷
 7.通古斯大爆炸
第二章 善良的自然也会变得残暴
 1.干旱后的蝴蝶效应
 2.吞噬生命的洪流
 3.地球撼动,摇碎脆弱心灵
 4.山体滑坡带走多少生命
 5.龙卷黄沙,掩盖天和地
 6.撒哈拉沙漠的扩张
 7.水之伤,水之殇
第三章 生灵,地球母亲的孩子
 1.森林中谁在哀鸣
 2.藏羚羊的眼眸为何溢满悲伤
 3.多少动物被我们送上了餐桌
 4.听,鸟儿在悲鸣
 5.北极熊的哀叹:我们还能留在地球上吗
 6.企鹅被污染
 7.物种灭绝,你想到了什么
 8.被罪恶玷污的洁白象牙
 9.华南虎灭绝了吗
第四章 选择攫取利益还是尊重生命
 1.煤矿安全事故
 2.矿难,为何频繁发生
 3.万头攒动踩下的血肉身体
 4.伊拉克战争,有多少政治难民
 5.博帕尔中毒事件
 6.罗马尼亚金矿泄漏事故
 7.莱茵河工厂失火事件
第五章 敬畏自然,防范减灾
 1.凶猛的泥石流
 2.岩浆喷涌,烧毁万千家园
 3.秘鲁1970年大雪崩
 4.黄色杀手一一沙尘暴
 5.百慕大:神秘莫测的三角海域
 6.地下煤火:被浪费的资源
 7.延误航班的火山灰
 8.印度洋海啸
 9.雪封归家路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3.白色污染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它的起源却鲜为人知。据史料记载,塑料最初的雏形诞生于一位摄影师在暗房里的实验。这位摄影师便是亚历山大·帕克斯。亚历山大·帕克斯有许多爱好,摄影是其中之一。在19世纪,人们的生活几乎无法与我们今天的数码电子时代相提并论。那时的人们还不能够像今天这样购买现成的照相胶片和化学药品,必须经常自己制作需要的东西,所以每位摄影师也是一位化学家。 在传统摄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胶棉”,它是一种“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盐纤维素溶液。当时它被用于把光敏的化学药品粘在玻璃上,来制作类似于今天照相胶片的同等物。而在19世纪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处理胶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突发奇想,试着把胶棉与樟脑混合。使他惊奇的是,混合后产生了一种可弯曲的硬材料。这一刻,最早的塑料诞生了,帕克斯称该物质为“帕克辛”。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塑料被用作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相关资料表明,在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口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 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塑料的诞生便是一把双刃剑。不可否认,塑料的出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但同时,塑料成为了“白色污染”之母,让大地母亲哭泣。这里所谓的“白色污染”即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这类塑料垃圾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在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的景观,而且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更糟糕的是,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极长,容易造成深层次的污染。若将其填埋,将直接占用土地,1000年内难以降解:且埋藏着隐形的灾难。譬如,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还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此外,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但若把聚氯乙烯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又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一旦进人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且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白色污染”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劲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处置废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后来发现塑料长期不降解。90年代以后,他们转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为此,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利福尼亚、缅因、纽约等10个州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出专项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德国在《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德国的《包装条例》将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该商品的权利挂钩,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白色污染的治理力度,采取了诸多有效的治理措施。中国台湾省1994年颁布了对“白色产品”的禁令;杭州市早在1995年颁布通告,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广州市于1997年6月颁布政府令,规定自当年9月1日起,在市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饭盒。基于此,1999年1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1999】第6号令,明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作为落伍产品,要于2000年底以前全面淘汰,从2001年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该“限塑令”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我国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情况进行了严格限制:比如: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以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发展改革委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


编辑推荐

《陆地在悲泣》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陆地在悲泣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