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水画法

王作均 王作均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2-07出版)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王作均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

王作均  

页数:

80  

内容概要

  《山水画法》是笔者根据多年来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的经验,主张一笔一画都源于传统,从山水画的基本画理中找寻进入门槛的规律,并通过些精选的画例对学习者起引导作用,进而促进他们能循着规律创作出源于传统但属于自己的作品。为便于形象地理解山水画的知识点,某些学习程序的设计源于个人的教学经验,在编排上尽量做到秩序化、图像化,使学习者能由简入繁,深入浅出地从正反两面的图例中迅速判断出自己该画什么、怎么画。

书籍目录

序言/1 山水画简史/1 工具/7 一、毛笔/7 二、墨/7 三、纸/8 四、砚/8 五、国画颜料/9 山水画/10 一、关于线/10 二、树法/11 三、石法/46 四、云法/56 五、水法/58 六、建筑/61 七、山水小品/62 名画赏析/67 考生作品评析/76 中国山水画等级考试与培训参考标准/80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南宋时期的马远和夏圭画法更注重水墨酣畅的效果,用笔方折,皴法劲利,他们都师法李唐但较李唐的画作更为刚劲、锐利、简约和概括。他们善用侧锋,以“斧劈皴”表现山石,这种画法成为了他们作品的重要特征。在山水画史中被认为是“阳刚”的艺术趣味的代表,和“阴柔”的代表“披麻皴”一起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画法和审美倾向。同时,马远还以简约特殊的构图法,即俗称“马一角”的表现方式开创了传统山水画领域的新局面,改变了满幅构图的习惯性思维,虽然时隔近千年,却仍然具有艺术上的启迪意义。 正因为这两种皴法具有原生意义,才使得历代画家们在其基础上不断发展出新的表现方式(皴法),山水画艺术的生命才延续至今。 在宋代,还有几位特殊的画家必须注意,那就是苏东坡和米芾。他们既是大文学家又是书法家,同时喜好绘画。他们为人超凡脱俗,好发议论。作画对他们来说只是处理公事之余的闲情雅趣聊以自娱而己。他们精通诗词书法,作画常以书法笔意入画。他不画高山大川只画些枯木、丛竹和怪石之类。不求形似,只求意真。苏东坡“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观点开启了元代“文人画”的美学思想。米芾的画在当时就独出一格,他喜爱南方画派董源、巨然一路的画风,主张平淡天真不装巧饰的水墨画意境,他独创的“米点山水”破除了当时所有画法的程序,用类似大浑点的笔法点山勾云,独步一时,可谓“意过于形”,在山水画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难以见到,但从他的儿子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中可见“米氏山水”之真面目。 元代的画家们都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更注重的是内心个人情趣的抒发和表达。元代画家基本是文人雅士,他们多工于抒发,擅于诗文,主张以书法的笔意入画,强调个人主观感受,所以画面特点不像宋人对自然景色那样沉浸,那样写真。他们好在画上题诗作文,自我慰藉。自元代始,山水画上的诗词题跋便成为了重要的绘画形式流传至今。 元代重要画家有赵孟频、高克恭和被后世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王蒙。他们总体风格都追随董源、巨然的南方画风,他们不描绘五代北宋作品中常见的大山大水那般的崇高美,转而追求随和、多变、平淡的境界。另外,因为宣纸在元代普及的缘故,笔墨自身的丰富性和细腻的表现性成为了审美的对象,绘画的书写性被格外推崇。如倪云林所说“仆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他的绘画观点极大地强调了自我内心的表达,对后世的绘画思想影响极大。大画家赵孟频提倡“古意”,上追晋唐遗韵,传世之作《鹊华秋色图》用笔凝重含蓄,气古高华。他的绘画观点和作品影响了明清以后评鉴绘画的艺术审美取向,在绘画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编辑推荐

《文化部指定全国美术考级机构中国美术学院考级中心推荐用书:山水画法》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山水画法 PDF格式下载



还可以,不过后面一部分有些粗糙,可以再讲得细些。总体马马虎虎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