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刘金华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金华  

页数:

254  

字数:

25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刘金华博士,风华正茂,好于学问,勤于著述。她对我国老年型社会问题已关注多年,尤其是对基于“老年人需求”、老年生活质量视角的养老模式有着济世的情怀和积极的思考。这本书就是作者近几年孜孜不倦、勤奋耕耘的智慧结晶。为了对这一问题思考扎实、论证练达、见解独到,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积累、实证调查、名家求教、学术交流、提炼剪裁等积极努力,以期质量的上乘,研究的致用。翻阅书稿,我们不难发现其有着在浩海如烟的老年学研究成果中可圈可点的闪耀的火花,比如,老年群体与养老模式的社会分层讨论,老年人的需求是养老模式选择的动因、养老模式选择的主体是老年人口、养老模式多元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的观点,以追求老年生活质量最大化为目标的养老模式优选的需要性和可能性、区别对待、收入差距、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等基本原则的构想,构建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养老模式选择的微观支持体系是和谐社会中大爱无疆精神在养老社会化领域的具体化和宏观支持体系,是国家从“法治”到“德治”到“善治”发展历程的具体化的判断,等等。我们相信,这部凝聚着作者心血的作品定会在探索中国养老模式、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也相信其能引起更多的学者投入到生活质量与养老模式领域的研究中来。

作者简介

  刘金华,女,1979年生,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人口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人口学,主持并完成课题2项,参与课题多项,独立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1 绪论
2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主体与动因——老年人口分层与需求研究
3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客体和前提——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与多元化发展趋势
4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评价标准——老年生活质量
5 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差异性选择研究
6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实践分析——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养老模式选择效应探析
7 建立基于生活质量的养老模式选择支持系统
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资料图片
后记

章节摘录

  老年人口社会分层是人口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老年人口进行社会分层研究面临着的最大难题就是现存的系统的老年人口社会分层思想、理论和标准的缺乏。虽然对老年人进行研究的理论不少,对社会分层研究的内容众多,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理论和标准却微乎其微。社会分层的标准和社会分层的理论一样丰富而复杂,但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普遍适用的分层标准。所以,本书将借助一些社会分层标准中适合老年人口的标准作为老年人口社会分层的依据。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现状,社会分层比较倾向于采用以职业为主,并将收入、教育程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综合的多元的标准。然而,面对特殊的老年群体,究竟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标准更能清晰地描绘老年群体内部所特有的分层结构呢?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书在进行老年人口分层时打破传统的分层标准,根据我国老年人口的特殊性对多元的社会分层标准进行筛选,选取多重标准为本书的研究服务。根据已有的资料,本研究将重点置于老年人口的地域性和自理能力性标志,即城乡+自理能力,并适当增加性别和身份地位标志。老年人口是一个已经脱离工作岗位的特殊群体,对其进行分层虽然无法采用职业分类法,但仍可以将老年人口原来从事的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城乡二元体制决定了我国城乡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大。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也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①之所以选择这些标准分层,是因为这些标准所标志的老年人的某些特征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具有这些标志的老年人常常被淹没在单一标准分层的老年群体之中,其特殊需求在政策上容易被忽视,从而成为相关政策的盲点。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PDF格式下载



内容一般,比较空泛,研究的不深入,浮于表面,总结性的内容太多


内容不错,挺实用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