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世界尽头
2012-8-5
凤凰出版社
林丹
204
180000
无
北京奥运会夺冠后的第二天,曾有出版社委托朋友找到我,问可否愿意将那些年的故事结集成书?我没有多想,就婉拒了。一来,对25岁的我来说,著书立传离我太遥远。再者,我的人生才刚驶上高速公路,怎么就要开始回忆了呢? 从北京奥运会到今天,转眼又一个四年过去了。运动员这个职业,尤其是中国运动员,有时不得不用多少个四年,来衡量你职业生涯的长度。我们无奈着,却也更尊重它、珍惜它。 从北京到伦敦,12304公里。当伦敦刚刚入夜的时候,北京的天空正要微亮。而对我来说,从北京到伦敦的距离,是整整四年。它漫长难耐,又让你觉得只争朝夕。 三届奥运会,我用12年国手生涯证明,我依然是教练的首选,是可以让球迷放心的那个林丹。 2008年之后,我始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抱有更多的期待。我拿下看似不可能的“全满贯”,成为这个星球上拥有最多荣耀的羽毛球选手。我的人生也更宽阔了,生命中不再只有羽毛球,还有家人、有朋友。在我与谢杏芳牵手走到第8个年头时,我们许下了对彼此未来的承诺。 在赛场上拼杀了这么多年,我早就学会了什么是宠辱不惊。男子单打从来不乏天王级的巨星,然而,在每一场看似是一对一的决斗背后,凝结了太多的情感与传奇。我发觉,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多少个冠军头衔,更是那些人与事在我生命中留下的刻痕。 一年多以前,我在微博上征询大家的意见:如果有一本关于林丹的书籍,该叫什么名字才好?后来收到了不少热情的回复,给了我要与大家来分享这些故事的动力。 结果,因为奥运积分赛的开打,这事又搁置了下来。直到今年出征伦敦奥运会前夕,在各方朋友的助力下,才有了现在躺在你手中的这本纪念册。 对,我更愿意称它为“纪念册”。我不想高高在上地说教,也不想让人把我当作范本,造物主造就了不同的你我,就一定预设了无数种成功的可能。我只希望在有限的文字里,纪念我们走过的荣辱与共。 我只是普通人家的儿子,有着朴素的情感,和每个“80后”一样,我也爱看《机器猫》或是樱木花道,热爱生活,热爱一切新鲜的潮流,偶尔有点怀旧,年龄越大越常思考生命的意义。有一天晚上跟朋友聊起小时候打球的趣事时,我突然发觉那些故事中的主角如今都已散落在各地,有的甚至已经离开了羽毛球。某一刻,我说:“好吧,我知道了,这本书就叫《直到世界尽头》。”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灿烂过,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那些共同的记忆,还会延续下去,直到世界尽头。 过去这么多年,你们在赛场上见证了不同时期的每一个我,那都是真实的林丹。每一次火热的比赛现场背后,也许隐藏着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冷酷;每一座冠军奖杯的取得背后,必定有更多的失败与曲折。满身风雨走到今天,是他们教会我怎样做一个更本色的自己。我也有伤心、失落、被误解的时候,我并不是拥有钢铁之躯的羽坛外星人。 12年国手生涯,我辗转于世界各地,几乎每个月甚至每个星期都会出现在不同的赛场。我扮演着中国羽毛球男单的头号人物,扮演着世界羽坛的“全满贯”。然而,我的舞台不应该只是那不到一平方米的领奖台。 多年来,繁忙的行程、密集的训练与比赛,让我鲜有时间可以静下来,与自己也与一路陪伴着我的你们谈谈心。 你们知道,我写微博有时都不用标点符号,因为那样更快。可当我坐下来,开始在时光隧道中遇见10年甚至20年前的自己时,光阴突然缓慢起来,定格在某一刻。这一幕幕交织的是一段奋斗史,更是点点滴滴的感动。如果你愿意,我打算慢慢说来给你听。 我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真诚、坦然与从容。这也是我作为一个羽毛球运动员、一个即将到而立之年的男人最朴实的心情实录。 从小到大,我就不是教练喜欢的“三好学生”。但是我跟我妈说:“没关系,美国有乔丹,中国有林丹。”人生如赛场,即使不被看好,也能实现反转。 直到几年前看到一本迈克尔·乔丹的自传——《我的天下》,我才开始觉得,与其说是老天选择了赋予我们不一样的使命,不如说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我们热爱的运动,对于我们身处的时代,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体坛有太多的后起之秀,他们不想成为第二个林丹或者第二个姚明、第二个刘翔,他们只想做自己。没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自己”。 中国羽毛球队在青岛集训备战伦敦奥运会的时候,体能训练中经常会去爬崂山,这并不是我最擅长的。这些年来,总有新的目标在我的前方,让我没有一天不敦促自己向上攀登。即便我站上了世界之巅,心中也只剩下五个字——那又怎么样?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站得有多高,而在于生命的宽度。现在,我也想看看我左右的风景,甚至站在不同的角度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于是,我看到了你们,在我生命中为我欢呼、为我喝彩,抑或使我沮丧、使我受伤的你们。 就在我思考着与你们说这些话的时候,队医正在“蹂躏”我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每天训练后的放松时间几乎都在一小时以上,有时疼得我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这些年,最了解我的就是这副身板了,因为是“超级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样无坚不摧。 与一生相比,我过去的岁月只能算是匆匆片刻,我也不过是在羽毛球领域里做成了一些事情。现在,让我只做林丹,做回自己。那个从福建龙岩的小县城里走出来的小伙子,他平凡如你,正在书写未来。 林丹
世界羽毛球比赛排名第一的运动员林丹,首次出书述说自己的成长之路。
从5岁开始练习羽毛球到成为世界首位拿到羽毛球全满贯的运动员,林丹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好状态重新出发?如何在人生低谷沉住气等待转机?除了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外,林丹更书写了与教练、队友、对手的相处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林丹。
林丹:1983年出生,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人,羽毛球世界冠军。执拍24年,12年国手生涯,横扫一名男单选手所能赢得的所有大赛冠军。完成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全英、亚锦赛、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截至2012年7月,林丹共夺得16项世界冠军头衔。伦敦奥运会,林丹以男单卫冕冠军身份,迎来他的第三届奥运会。
自序
第一章 梦想从上杭启程
第二章 从“林一轮”到世界冠军
第三章 有多少四年可以重来:终成全满贯
第四章 谢谢你的爱
第五章 一路上有你
第六章 赛场之外的精彩
插图:PART 1 梦想从上杭启程一、上杭的童年时光“现在,世界冠军林丹的扣球又成功了!”5岁的我学着宋世雄老师解说时的腔调,在沙发上手舞足蹈,又蹦又跳。电视里正在播的是女排世界杯的比赛。有一天,我的启蒙教练陈伟华到我家来家访,刚一进门,就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这成为大人们对我的童年往事记忆最深刻的一幕,被他们津津乐道了许多年。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是伴随着“女排精神”成长起来的一代。“世界冠军”对于5岁的小男孩来说,就是这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成就。在我只有羽毛球拍一般高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梦想——成为世界冠军。真的成了世界冠军后,很多人知道我是福建人,或者知道我来自八一队,但具体就不是很清楚了。其实,我出生在福建龙岩的上杭县,一个很小的县城。后来长大一些,我知道上杭是革命老区,从这儿走出了多位将军。毛主席的诗词“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写的就是我的家乡。说起来,福建上杭古田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而我爸给我取名的时候,也带着当地的特色,跟这个“红”有不少关系。想来想去,起个什么名字呢?最后想了个“丹”字。父亲那一辈的人敬仰刘志丹等老革命家,也特别喜欢赵丹等老一辈电影演员,单名一个丹字又好记又好写,不管是男是女都能用。而且父辈觉得名字中有个“丹”,将来一定根正苗“红”,肯定有出息。也是因为这名字男女都能用,大人们“丹丹、丹丹”地叫,妈妈也喜欢女孩儿,所以小时候把我打扮得很像小姑娘。现在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头发很长,眼睛又生得大,衣服都是妈妈亲手织的毛衣毛裤,确实太像女孩了。这里还有一件趣事。2012年汤尤杯在武汉举行的时候,其间有个跟球迷互动竞猜的小游戏。主办方跟我妈要来我100天时的照片放在大屏幕上,让球迷猜是谁。选项A是鲍春来,选项B是林丹,还真有人猜是鲍春来的。也难怪,谁能知道那个打扮秀气的小孩后来长大变成了这样。小时候,脑子里没有故乡的概念,还感受不到那里的山水之美,直到日后亲近的机会少了,才发现是那么想念。童年最开心的就是每天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四处嬉戏打闹。这是我现在回想起来最深刻的记忆,也是迄今为止最自由烂漫的一段时光。那时候,我妈在上杭县医药公司当营业员,在她工作的药店旁边有一大片晒中药材的晒场。那里距离我上的小学不过几百米,我把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留在了那里,那也是现在我梦里最常出现的故乡的模样。刚出生那会儿,我爸还在做货车司机,后来开客车,要跑长途,凌晨四五点就要出门。妈妈在医药公司又是三班倒,很辛苦,中午通常会抓紧时间补一觉。但我那么调皮,哪里待得住?经常是等我妈睡着了,我就偷偷跑出去了。后来,连药店里的叔叔阿姨都帮着“站岗放哨”,一见到我从值班室门后探出头来,都说:“林丹你怎么又跑出来了?你妈睡着了?”上了小学后,我基本上是中午吃完饭就跑出去玩,从不待在家里睡午觉,没有养成这习惯。周末的时候也是,星期六一下课,大家都不回家,都在外面玩,自然也少不了我。但这样幸福的日子没能持续几年,我爸就调去了老干部局,进了机关单位。机关里中午有午休时间,盯着我睡觉的任务就转移到了我爸手中。我照旧趁他睡着后偷偷溜出去,一开始还能得逞,但后来他也有了经验,会装睡。我刚蹑手蹑脚摸到门口,身后就响起一个声音:“林丹,回来!”为了这个,我没少挨打。小时候,我爸会动手,而且他是家里的主力啊,下手肯定狠。现在想起来,那时也没有什么天大的事,非要让我如此“冒险”。20世纪80年代的小县城,能玩的东西很有限,无非就是小伙伴们跑来跑去,互相追逐。我们一帮小孩玩得最多的就是“躲猫猫”,好像永远都能找到想不到的地方可以躲,对世界颇有“探险”精神,所以总是玩了又玩,一点也不觉得无聊。一个人偷跑出来的时候,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药店的那片晒场。各种中药材在正午的大太阳底下散发出好闻的气味,我就在中间穿八字似的跑来跑去,常常把各种药材都弄混在一起。大人们发现后也不打我,就跟我妈告状,我自然少不了挨一顿骂。最过分的一次,我把一大片晒干的药材都浇湿了,我妈终于把我一顿“胖揍”。长大后,小时候的这些“不良记录”常被爸妈拿来念叨。当年的那片晒场早已被拆掉围墙,现在成了老年人闲时打太极晨练的健身广场。不过,调皮归调皮,一到“办正事”的时候,我也一点都不马虎。我爸后来说,逼我睡午觉是有原因的。我刚学羽毛球那会儿,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天蒙蒙亮就要出早操,沿着上杭县城一跑就是三圈;上了一天的课后,下午5点还要训练,连他也想不明白我精力怎么那么旺盛。那时候大冬天也要早上5点起来,上杭的冬天又特别冷,我就让我妈提前10分钟叫醒我,自己先在被子里蹬蹬腿热热身,到点起床后就不会觉得那么冷了。在上杭体校初学羽毛球时,压韧带是训练里最苦、最让我感到恐惧的一项了。而且我很爱哭鼻子。那时候韧带还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就让我们叉开两腿,上身挺直,他把两手按在我肩膀上一点一点往下压,常常疼得我眼泪直流。但白天刚哭过,晚上回到家好像就忘了疼,我会让妈妈继续帮我“开小灶”,这样第二天训练时就能轻松过关,我会因此得意很久。可一旦比赛中输了球,哪怕对方是比我大的小孩,教练都还没说什么,我自己倒先哭起来了。我妈说我不服输的性格,从那时起就显露无遗了。调皮归调皮,但学校的老师们都挺喜欢我。听我妈说,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班上调整座位,我一定要坐在中间,不然就在老师面前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能说,我从小就特别倔强,这也让老师们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直到现在,我的小学班主任蓝红老师还会经常跟我妈说起:“现在的学生哪,很少有像林丹小时候那样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你看他上课的时候好像没有在听讲,可是问他什么,他又答得出。”在老师们眼里,我是“人小鬼大”的那种学生。虽然不如有些同学那么守规矩,课堂上能够坐着一动不动,可是我学习能力特别强,作业做得也快。于是,还给我分配了一个小组长的职务。我好像是很会察言观色的那种小孩。虽然惹妈妈生气的时候不少,但我也会懂得献殷勤,比如主动要求“妈妈,我来帮你扫地吧”,“妈妈,我去帮你倒垃圾”。这招似乎还挺有效,我妈原本一肚子的气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这种让大人“又爱又恨”的性格后来也让我吃到了苦头,但它一直伴随着我,影响着我后来的羽毛球之路。遗憾的是,这样尽情玩闹的欢乐时光并没能持续太久。自从我进了体校,就跟儿时的伙伴慢慢失去了联系。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多年后,我也会成为一名军人。虽然不能像刘志丹那样成为战功赫赫的将军,但过的却是另一种“兵戈铁马”的生活。比起那些伙伴,我离家的日子来得有点早。入体校的经历也让我比同龄人更早地明白“故乡”是什么,更早地体会到了那种思乡之苦。二、我的父亲母亲也许是受了父母的影响,从小我就特别好动。当我慢慢长大后,父亲跟我讲起,他原来读书的时候曾是体育委员。虽然他个子不是很高,但是打排球入选过县队,打篮球进过校队,另外田径、游泳都会一点。当然,我今天的一切也要感谢我妈。如果不是她从福州来到上杭,最后留下来扎根在上杭,今天可能就没有我。我妈常说,只要命运有一点偏差,哪里来的“超级丹”?我母亲是家里的长女,我还有一个舅舅、一个姨妈。1969年,外公一家作为下放干部从福州来到上杭,那时我妈才12岁。母亲在上杭一中认识了比她高一届的父亲,但两人从没讲过一句话。直到高中毕业上山下乡,我妈被分配到上杭县的芦丰公社,才发现我爸就住在她楼上。福州来的“大小姐”突然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干各种农活。春耕、夏种、秋收,每天出早工,天黑了还要加班。干完知青点的活儿,还要帮生产队插秧、挑谷子、割水稻。就连洗衣煮饭的水,也要大家轮流去小溪里挑回来。最苦的时候,晚上肚子饿了却没东西吃。能吃上面条就算不错了,但面汤里没有一滴油水。父亲算是生产队的精壮劳动力,那时一天最高8个工分,能拿5毛5分钱,我爸总能拿到4毛多。像他们这样的知识青年,第一年每个月还有政府补贴的8块钱伙食费,第二年是4块,到第三年就要自食其力,不再发放了。好在三年后,知青就迎来了招工考试。那时候外公外婆已经返城回福州了。当时每家可以照顾一个孩子,母亲就把这个名额主动让给了姨妈。在那个年代,我妈算是个子高的,在篮球队里打的是中锋的位置,干农活再不济也比年纪更小的姨妈强,所以她就那么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1978年,父亲被招工去了龙岩汽车公司上杭车队。他成了母亲在上杭唯一的依靠。第二年,母亲也通过考试,在上杭医药公司当起了营业员。那个年代的种种动荡,父母都赶上了。好在母亲生性乐观,虽然上杭距离福州近600公里,但她总觉得日子会好起来。这中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为了改变命运,刚到芦丰公社不久,母亲曾动过要去参军的念头。当时南京部队来要人,只有一个名额。我妈找公社书记帮忙,把年龄改大了一岁,好让部队领导不能以她年纪太小为由,第一轮就把她刷下来。考试的项目有定点投篮、三步上篮、俯卧撑等。结果,我妈输在了俯卧撑这一项上。她从来不知道、也没见过俯卧撑是什么。而她的竞争对手以前是练体操的,在这一项上挣了不少印象分。再加上对方那时已经下乡两年了,我妈到底还是个高中刚毕业的小丫头。就这么阴差阳错的,部队选了别人,我妈的参军梦没能实现。如今,我在部队已经待了17年,母亲的参军梦也早已被淡忘,她反倒开始庆幸当初没被选中。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要真的去南京部队当了护士,哪里来的‘超级丹’?”母亲生在南京,长在福州,最后留在了上杭,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呢?也许因为是家里老大的关系,我妈从小胆子就特别大。外公作为南下干部来到福州后,被分配到福建省京剧团。京剧团家属大院里没有别的娱乐设施,最多的就是篮球架。那会儿,学校每个班级之间常有比赛,我妈是他们班的中锋。福建省京剧团离西湖很近,所以我妈从小就习水性,还进了小学游泳队。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到了五年级那年,她居然开始玩起了跳水。三米台、五米台、七米台……也没什么花哨的动作,就是像根冰棍似的扎进水里。可那也非常了不起了,把她同学都羡慕坏了。后来外公一家被下放到了上杭,可我妈小时候的这些“英勇”事迹却没有人走茶凉。直到前几年,还有她当年的同学从福州打电话问我妈:“那个打羽毛球的‘超级丹’是不是你儿子?”据说打电话之前,他们几个同学怕认错人,还事先商量了一下:“肯定就是我们班那个高秀玉!她小时候在七米台‘跳冰棍’,别人都不敢,就她敢跳。‘超级丹’是她儿子,肯定没错。”看来,我的体育细胞多少是有些渊源的。体育也曾给我父母上山下乡那段艰苦的日子带去不少慰藉,直到有了我。每年上杭县商业系统会在元旦节、妇女节、劳动节、国庆节这些节日组织活动,一拉就是十几支队伍,我妈自然是主力。她也总把我带在身边,大人们在球场上打比赛,我就在旁边帮他们捡篮球。拔河比赛的时候,我也混在大人队伍里掺和一把。小的时候调皮,但大人们见到这么个小不点,都还很喜欢。现在想来,从那时起,我就已经对各种体育活动耳濡目染了。三、电影院对面的粉干店小时候,我其实不喜欢在家吃早饭,而是特别喜欢去吃一种米粉。那是我们上杭特别有名的米粉,叫作粉干。到现在我都觉得,在所有的小吃里,那真的是人间极品。一碗粉干很简单,配料就是猪肉、猪油加葱花。以前我每次回上杭都会去吃。这两年放假的时候,不巧都是春节,粉店老板回家过年去了,没开门。这让我觉得很可惜,非常可惜。我记得那时候粉干店就在上杭的人民电影院对面,是一个很小的门面。小时候卖得很便宜,也就一块、一块五一碗,现在涨价涨到五块了。因为我爱吃,所以我妈就学着做粉干(当然,妈妈自己也很喜欢吃)。到现在,每次来北京,她都会从老家带米粉。自己做的当然也好吃,但我总觉得哪里不一样,总觉得还是人民电影院对面的那家更好吃。我妈是在家现煮,而店里的猪肉是长时间在炉子上用小火慢炖,肉骨头、汤头的味道就会不一样。那是我最怀念的家乡的味道。我想它现在应该还在那儿吧。朋友们将来有机会去上杭的话,一定要去尝一尝。这么多年了,店里的碗还是那只碗,汤还是那个汤。我不知道其他从家乡出来的人有没有这种感觉——无论你走多远、走多久,有些东西都还在那里等着你,保留着最初的味道。我在上杭只待到9岁。等我后来去了体校,再回老家的时候,慢慢就看到熟悉的街道变得不一样。这边多了一家超市,那边多了一家服装店。哦,那边的小店还是原来那家小店,地址还是那个地址……我记忆中的家乡还有上杭的白斩鸡、客家的鱼板。这些年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小时候的记忆却反倒越发清晰。我想,每一个离家的游子,都会有类似的感触吧。
林丹推动技术革命,五项第一独步天下。——《星洲日报》With his spiky hair, bad boy attitude and famous girlfriend, men's world number one Lin Dan is very much a new kind of sporting hero for China.——路透社
《直到世界尽头》编辑推荐:世界羽坛唯一全满贯林丹,首次亲自出书讲述自我锤炼之路,讲述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小伙子成长为世界冠军。“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
无
林丹(Lin Dan)(图) 性别:男 国籍:中国 籍贯:福建龙岩 生日:1983.10.14 身高:1.78米 体重:70公斤 血型:B型血 项目:羽毛球男子单打 女友:谢杏芳 男子单打世界排名:2 奥运所使用的球拍:YONEX AT—700 生平: 1983年10月14日出生于福建龙岩上杭,客家人。 林丹5岁开始练习羽毛球,9岁进福建体校,1995年11月(12岁)进入八一体工队(福州),教练是何国权; 2001年(18岁)进入国家队,教练是伍佰强、汤仙虎、钟波、李志峰。 林丹左手握拍,以拉吊突击为主打法,进攻意识强,场上速度快,进攻落点好,攻击犀利,步伐灵活,扣杀较具有威胁。 林丹进步神速,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霸气。教练钟波曾说,林丹具有成为一名世界高手的气质。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也曾感叹林丹将是中国羽毛球未来第一男单最有力的争夺者。" 2002年8月22日,不满19岁的林丹竟登上国际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尽管保持的时间仅有一周。自2004年至2008年,林丹在羽联超级系列赛和各项国际大赛中获得大量冠军,长时间占据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曾被称为“超级丹”。 2000年亚洲青年锦标赛男团、男单冠军,世青赛男团冠军,男单第四名; 2001年荷兰、德国青年公开赛男单冠军,九运会男单亚军,亚洲锦标赛男团冠军、男单亚军,丹麦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2年全英公开赛男单第三名,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3年日本公开赛男单亚军,新加坡公开赛四强,丹麦、德国、中国香港、中国公开赛冠军 2004年瑞士、全英、中国公开赛冠军、日本公开赛四强、汤姆斯杯冠军。林丹参加2004年奥运会,第一轮惨遭淘汰。 2005年美国阿纳海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亚军 2006年汤姆斯杯冠军 2006年西班牙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 2006年日本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6年多哈亚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 200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7年韩国超级赛.中国羽毛球大师赛.马来西亚世锦赛.丹麦超级赛男单冠军。新加坡超级赛.日本羽毛球公开赛.法国羽毛球超级赛男单四强。 2007年香港羽毛球公开赛冠军 2008年韩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8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8年瑞士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冠军 2008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8年中国羽毛球香港公开赛亚军(负于队友陈金,比分为9:21,21:9,17:21) 2009年全英公开赛男单冠军(胜于马来西亚的李宗伟,比分为21:19,21:12) 林丹摔球拍事件 2008 年韩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首局开场,场面完全呈一边倒局面,林丹迅速地以21:4先声夺人。不过次局韩国名将李 炫一却顽强地反扑,23:21扳回一城。决胜局中,双方陷入拉锯战至23平,紧要关头,李炫一的一次劈杀出界了,没想到边裁和主裁都认为是界内。林丹一怒之下摔了拍子,并与韩国队的中国籍教练李矛发生争吵,在中国队教练的劝说下才得以平息。不过,林丹却吃到了黄牌,这段插曲让林丹此后战意全无,以23:25输掉了比赛。 赛后经组委会协商,认定冠军应属于林丹。 2008 北京奥运会 终极对决,林丹历史战绩占优 林丹在本届奥运会的比赛中,先是2-0战胜中国香港选手吴蔚,接着在2-0战胜韩国名将朴成奂、丹麦名将盖德后,半决赛2-0淘汰对手陈金晋级决赛。而世界排名第2的李宗伟,先是2-0战胜新加坡选手林羽峰,接着在2-0战胜立陶宛选手纳维茨卡斯、印尼名将索尼后,半决赛2-1力克韩国名将李炫一得以晋级决赛。 林丹和对手历史上总共交锋13次,取得了8胜5负的战绩。不过,在双方在最近一次交锋中,林丹在今年的汤姆斯杯上以12-21、14-21,总比分0-2不敌对手。 “超级丹”获梦幻开局 第一局,双方在开场后就马上进入比赛的状态,林丹主动的进攻,率先取得了2-0领先的比分。李宗伟网前的轻吊得分,将比分追成1-2,不过林丹很快也以一个网前的轻吊还以颜色,接着,林丹凭借对落点的准确判断,取得了4-1领先的比分。接下来的比赛,林丹牢牢控制着比赛的节奏,他的网前吊球以及犀利的扣杀,连得3分,将比分的差距拉大为7-1领先。 李宗伟这时候加强了进攻,他一个后场的扣杀追回1分后,将比分追成3-7,不过,他的拉斜线出界,让林丹牢牢把握着比分领先的优势,8-3。随后的比赛,双方在对拉中,比分交替上升,李宗伟网前的挂网失误,让林丹将比分改写为10-4领先。比赛进入技术暂停之时,林丹11-5领先对手。 比赛继续进行后,林丹依旧掌握着场上的主动权,他的一次后场扣杀迫使对手救球挂网,将比分的差距继续拉大,13-5。李宗伟凭借林丹的失误,连得3分,将比分追成8-13。林丹耐心的用后场拉吊与对手周旋,伺机在网前给予对手致命一击,这样的打法让李宗伟再次接连出现失误,林丹16-8领先。李宗伟最后时刻奋力反扑,追回了2分,但他的失误还是林丹以20-10的比分拿到了局点。李宗伟关键时刻再次追回2分,不过,林丹网前的扑杀,成功以21-12的比分取得了首局比赛的胜利。我很喜欢林丹!
千万不要忘了,我只是个普通的小伙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可以做到让别人刮目相看的。我们都很平凡,但是我们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 ----题记喜欢林丹,所以在本书发行没几天,就买了。也看了好久了。林丹是很帅的,林丹真实的,林丹是大气的,林丹是幸福的;林丹不愧为是羽毛球界的顶级男单选手,不仅仅只是他拿到了多少多少个世界冠军,而是他那种一直不忘推广羽毛球事业,向全世界人民,通过自己那微弱的力量。不放弃,不抛弃。林丹的成功,如此的成功。不得不说,有一个人那是功不可没的,这就是马来西亚的李宗伟。这个星球上同样最顶级的男单运动员。04年雅典奥运会林丹一轮游,因此被称“林一轮”,要知道当时的他可是世界第一啊,仅仅一轮,就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路。之后有陶菲克。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争论他们最巅峰时期谁更胜一筹。多么无聊的问题,毫无意义,不同时期的,他们只要是那个时期最强的就是最牛的。当后人在谈起那一时期,记得是陶肥,是林丹,是李宗伟。这其实足够了。李宗伟是在06年左右登上世界第一宝座的。因为有了李宗伟,才让林丹每一次的冠军那么的货真价实。而且很多时候,只要有他们俩参赛的比赛,球迷们都希望决赛是“林李大战”。可见天王对决是多么的激奋人心。不得不说的,林李到目前交手30次,世界大赛,世界羽联有记录的,林丹21胜9负。当然,李也是伟大的,很多球迷都很喜欢,其技术可以说不在林丹之下,甚至可以说超过林丹。那为什么一直都会输呢,尤其在大赛中。有个很好的例子证明,李的自传《败者为王》。李宗伟输在心理上。一路上有你,汤仙虎。林丹的恩师,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了林丹,在家赋闲的汤老再次出山,帮助林丹蝉联了奥运男单冠军,这是前无古人的,开创了历史,恐怕也是后无来者。汤老对林丹的帮助又有谁能真真的理解,我就不好妄加推测了。一个人一生能遇到一位恩师,那是极好的,不至于让你的人生路走错方向,很顺利的到达人生的彼岸。林丹和谢杏芳那是羽球“神雕侠侣”。经过漫长的恋爱之路,他们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欣赏林丹那种始终如一的性格,专一的爱着这个女人。从最一开始,林丹就说过,我要用成绩来保护我的女人,这是责任,这是一个男人对自己爱的女人应尽的责任。喜欢他也因为这一点。不要因为人生太匆忙,就随随便便选择。选择适合的才是合适的正确的。其实持续关注一个人,或者读一个人的传记,只要用心体会,我们都会感悟良多。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没有例外,只要你肯努力和坚持,就真的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生命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其宽度。让我们的人生精彩纷呈,你,上路了吗?『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
作为一个资深的体育迷,林丹无疑是我最喜爱的中国体育明星。关注林丹是从2003年开始,因为喜欢羽毛球,所以热衷羽毛球各项国际赛事。那阶段,林丹已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横扫各大公开赛,公开赛冠军尽收囊中。优异的表现,让所有业内人士、体育迷对林丹2004年雅典夺冠充满信心。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现在,在林丹卫冕伦敦之后,回头看2004年的雅典“一轮游”,不得不感慨命运弄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为林丹前无古人的成绩做了最好的烘托。 林丹是无与伦比的,注定成为世界羽毛球史上的传奇。在林丹之前,羽毛球界没有“王”,只有“诸侯”。不论是早前的四大天王,还是后面的陶菲和宗伟。成绩上没有人超越林丹,气质上没有人可以比林丹更霸气,所以,羽毛球的世界里,林丹是“王”,王者林丹。 回到这本书,作为林丹忠实的粉丝,其内容极少有我不熟知的。《直到世界尽头》作为林丹在个人职业生涯高峰时对过去人生岁月的总结,有两个地方很特别。一是对两起发生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的“著名”事件的公开澄清。2008年初的韩国公开赛决赛赛场上林丹与李矛的争执;2008年上半年奥运集训期间林丹与吉新鹏的“殴打教练”事件;事发后,各方意见很多,难分真伪,事实的真相怎样?林丹一直没有正面回应,他心里怎么想?在这本书中,林丹给了最真切的回答。二是林丹感谢运动生涯中帮助过自己的人。林丹把专门的篇章献给了老帅汤仙虎、同期队友鲍春来,羽坛最大的对手陶菲、宗伟和盖德,却几乎没有与李永波总教练之间关系的描写。李永波总教练从不吝啬赞美林丹,每每重大比赛赛场上的坐镇指挥,仿佛是林丹一个巨大的精神支柱。所以,缺少与李导互动的描写,让人有些困惑,也许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林丹的特立独行,不从众,不顺应。 从早些时候小鲍“逢林必败”,到如今宗伟的“千年老二”,为什么胜利者总是同一个人?林丹的天赋不容置疑,但谁说小鲍、宗伟没有天赋?刻苦训练,更不是原因了,能打出来,在世界体坛闯荡的运动员没有一个不是经过艰苦卓绝的训练。剩下只有一个原因了,那就是气质。林丹具有成为一名伟大运动员的王者气质。这种气质,让他不服输、不到最后一分决不放弃。2011年、2012年伦敦温布利球场,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两场男单决赛,有史以来羽毛球男单最经典的对决,令人窒息的比赛,作为观众的我紧张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两场决赛林丹都是在最后关头实现逆转。加上去年广州亚运会林李决赛,这么多关键场次比赛拥有相同的结果,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林丹气场太强大,决赛的关键时刻,全世界都臣服在他的脚下。 《直到世界尽头》让你看到一个王者林丹的诞生、成长、涅槃。如果只是因为伦敦奥运喜欢上林丹,那么一定要好好看看这本书,林丹的故事太丰富,演绎无数传奇。 林丹之后,未来的王者在哪里还看不见。林丹会选择坚持到里约么?不打球的林丹会做什么?娱乐圈?商圈?继续体育界?29岁的林丹已将生命中最光彩的礼花绽放,下一站的精彩在哪里?所有爱他喜欢他的球迷会一直注视着他。
世界羽坛唯一全满贯林丹,首次亲自出书讲述自我锤炼之路,讲述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小伙子成长为世界冠军。“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
从收到这本书开始,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无限的激动,因为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如此去贴近林丹的内心。他的文字没有华丽,很多都只是朴实简单的叙述,然而,这样一位羽坛传奇身上所凝结的感情,实在是太过深重了。 他的许多理念从一个运动员的角度给我们对于竞技体育本身带来了深入的思考。金牌并非最重要的,竞争并非最重要的,他看中的是情谊,他看中的是羽毛球运动的推广。他与谢杏芳看似轰轰烈烈的爱情,实际上只是在用一种平淡抒写着他们共有的精彩人生。 林丹,这个刻在无数像我这样的丹迷心中的名字,必定不会因为最终离开赛场而离开人们的内心。我永远会记得,在我青春热血的年华,是这样一个人陪伴着我,给我无尽的力量。 直到世界尽头,我们定与你同行。
因为喜欢林丹,所以毫不犹豫的买来,一下午就看完了。内容是典型的传记和他的心路历程。纸张以及图画的质量就很一般了。
书的内容还没看,让我很崇拜的一本书,竟然连包装都没有,印刷质量也不好,最重要的翻翻里面还有印斜的。真的很怀疑这家出版社。还有卓越,收到货,还没确认订单呢,就降价了,还怎么能让顾客相信呢?要不是喜欢林丹,我就真的退货了。无语~
书自然是很好可是封面都折了。和一本词典一起买的,包装绝对不合理。词典那么厚 这样包在一起当然会折啊。很珍惜这本书,弄得都折了很难过。
喜欢羽毛球这项目,买来看看。虽不能肯定是林丹本人所写,但内容还挺吸引人,很真实的感觉。林丹不容易,取得成绩不仅依赖骄人的天赋,更是靠付出了超常人的努力。印刷质量个人觉得还行。
刚收到书的时候,随意翻了翻,觉得印刷有点小毛病吧,个别页有不是很清楚,让我觉得怕是盗版,但想想应该不至于,其他方面都挺好的,支持林丹!下订单到发货的时间挺久的,发货之后两天就运到了!速度!
读完后,更进一步感受到运动员这个职业的魅力、运动员的生活,我们看到了林丹今天的辉煌,可能都没看到他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的努力,林丹想用他的经历激励年轻人激励其他运动员,我想他的目的达到了,最起码,我看完后的确受到激励!
以前看过的运动员自传只有一本阿加西的open和李宗伟的败者为王,一直很期待林丹出本自传,他一直都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书果然没让我是失望,正像林丹说的他的自传是一本纪念册,纪念我们曾经走过的荣辱与共!书的前两章是最让我感动的,看着林丹的成长史我心中充满了敬佩。林丹对家庭对谢杏芳的描述让我知道他过的很幸福,他是懂得幸福真谛的人。而他对中国体育的看法让我叹服,他和小鲍之间复杂的关系,和陶菲克的恩怨情仇让我看到他对兄弟和对手的真实感情。谢谢林丹,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没有让我失望。加油林丹,期待有一天看到属于我们的第二本纪念册!
今天超级丹卫冕奥运男单冠军,立刻下单买一本支持一下
先说书的内容吧,不比一般的应景传记,能看到林丹的不少心路,从孩提到现在的“超级丹”。也有对生命里最重要几个人的素描,妻子谢杏芳、教练汤仙虎、队友鲍春来,自然还有陶菲克。稍有遗憾的是少了李宗伟(估计若在奥运之后出版,应该会有这个最近几年和林丹杀得难分难解的男人)。 至于书的印刷和排版,凤凰出版社确实不值得人信赖,连很多盗版商的水准都不及,粗制滥造,实在影响阅读心情。 整体而言,四星,推荐。
这本书确实一般,没有揭露太多体制下的东西,全部都淡如水。我感觉只能算是林丹出这本自传是对目前自己的一点总结,我就建议不要买了。
朋友喜欢林丹,就买了这本书,看起来还不错
因为喜欢这位大满贯得主
本书写的很好,很真实,女儿通过这本书了解了林丹,更喜欢上他的比赛。书质量很好
意义不是很大,除非是玩羽毛球的
不需要文笔多好,朴素而真实的林丹。
帮同事买的,同事是他的粉丝,让我们看到坚毅的林丹......
喜欢羽毛球,喜欢林丹。作为世界上最有个性、最成功的羽毛球巨星,其人生历程和感悟对我们普通人也会有启迪。
世界丹··你懂的~~
林丹,羽毛球上的神,李宗伟只是王。
整本书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 或许传体都是这样的吧 我很少读传记 这本书更多的是记录了超级丹的成长 读完之后 对这本书多少有点意见 总感觉在书里林丹牵强的把自己所犯的错误都加上“逼不得已”的概念 从头读到尾 没见过他几次真心的道歉 往往是避重就轻或者归结于年轻气盛 对于他的教练 字里行间只能看出来 他对汤仙虎教练的尊重 而之前的教练都是几笔带过 似乎内心里只承认这一位教练的存在。
好吧 以上只是个人的妄自议论吧
个人而言 很喜欢“超级丹” 最喜欢这本书他自序里的一句话“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灿烂过,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那些共同的记忆,还会延续下去,直到世界尽头”对于书里表现出的积极 拼搏的正能量也是真心的激励着我们。无论之前失败过多少次 坚持下去总会有赢的那一天。
“这本书是由林丹口述,他的一个朋友记录,然后由林丹自己亲自多次修改而成。他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在这本书上,从整体结构安排、大纲,都是他亲自拟订。” 的确能感觉到林丹在这本书上很用心。对一个运动员来说这本书的内容让人钦佩。
其实从前不喜欢这个人,总觉得他打球很多时候是在故意耍酷(跟周杰伦一样有点让人讨厌)。之后慢慢淡去厌恶的感觉,是因为身边的某个人。我对林丹一点也不了解,直到此刻,对他的了解也只有这本书的内容而已。然而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由去喜欢他。他是自然、果断的,像他自己说的“很男人”。常常让人又爱又恨,最终却总能用努力证明自己的man。
这本书的语言平实自然,对于身为运动员的林丹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然而只给了三星,实在是受不了那些费尽心思掩藏于边拐的广告。书本不该是路边的传单广告,在自己的书里穿插那些投资赞助商的小广告,只会让这本书的美丽打折。
“当你还一无所有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那里等着你去征服。” 狂爱这样的林丹
,也喜欢粉你的我。现在的我,还年轻,所有我可以没有过多牵绊地去尝试坚持自
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有一天受伤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也至少是我自己的选择
。不想要所谓安稳和迁就,我的人生不是生来就是为了等待死亡的降临。我变态的
喜欢所谓的跌倒,因为那样我能感受再次爬起来的成就感。越无知,就说明我拥有
越多成长的空间,我喜欢不断运动的人生轨迹。
奥运冠军多的是,但是最后能大红大紫每个民众都认识的可没有几个。我这么看下来,最后红得好像刘翔、李娜、林丹这样的,除了有令人瞩目的体育成绩这个最基本的东西之外,还需要的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霸气——毕竟如果还是安安分分的性格,恐怕拿得那么一两次奥运冠军,民众都还是对你没有什么印象。林丹的那股霸气,从他多次胜利后想观众扔衣服仍球鞋,再到报道里一直说的一天练习仍烂多少副球拍,都可见一斑。这就是明星的特质。不过这本自传,就真的没有多少体现到我们平时看到的林丹的那种霸气,起码连仍烂球拍的情节都没有过多篇幅。自传就是更多地进行自我剖析展现心路历程,所以在这本自传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平凡的运动员,一个从一开始就不见得优秀和有多少天分,于是一直都在追赶一路上都战战兢兢稳打稳扎的运动员,见不到我们见到的神奇、淡定和霸气,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努力而甚于天分。
这本自传是去年奥运会林丹击败李宗伟卫冕之后第二天上市发行的,我这个伪球迷对于那晚终极对决的赛事直播还记忆犹新,于是第二天就很自然买了这本书下来(可怜的李娜自传,我想去年奥运一定卖不动……),但是买后只读了序言就一直被我搁在书架上了,一直到一年后的今天,才被我重新拿下读了起来。
运动员的自传我之前只看过04年刘翔夺得奥运金牌后的那本《我是刘翔》,那本更多是画册加一些非常轻松的生活自我描述,不见得很紧张。所以我不知道体育运动员的自传应该要是个怎么个样子。这本林丹的《直到世界尽头》自传依然都是比较直白的从小到现在的个人回忆,当然是不能和一般文人的自传那样深刻而文笔厚实。当然对于他们这些终日要埋头于体育锻炼的运动员来说,这些书可能更对是口述而是指代笔——看到这本书的自序我就震惊了一下,因为那写出来的文笔和眼界深度,更像是一个笔耕多年的资深写手,而我自己也确实记得这本书的代笔是上海某体育记者,可惜整本书都没有写谁代笔谁整理这事。
书中一直从童年说到2012伦敦奥运会前,书中不知道奥运会的结局,只能有一个对奥运会的期望。正如前面所说,整书中不见林丹的霸气,更多的是林丹的战战兢兢和对一个又一个偶像的拼命追赶。从小时候一直都是队里身高最矮小的,然后全宿舍都入选尖端的福建队而只有林丹一个人被分入没有什么实力的八一队,再到后面以“走后门”的方式进入国家队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值得拼命训练追赶时刻害怕自己这个吊尾车被提出国家队。书的前半部分更多都是林丹的战战兢兢一步一脚印。正如林丹书中所说,他不相信有什么天才,最后的冠军都是辛苦努力换回来的。
而书中后半部分,到林丹开始确立了国家队一哥对位的时候,还是依然见到他对于立在自己面前的偶像的追赶,例如陶菲克、盖得等等。不过我想,最印象深刻的还是他对于奥运会的反思。他对于奥运会这么金牌很奇怪,“因为在那之前我拿了很多冠军,打过无数好球,但是人民对我的印象最深的就只有奥运会的决赛,甚至连我前几轮是怎么一路打过来的都不知道……如果没有这块奥运金牌,是不是这么多年就都白练了,也没有人会记得林丹?”同时他都在反思“人生能有多少个4年”,对于吃青春饭的运动员来说,4年才一次的奥运是多么地煎熬。而我看到这里,更多的时候当然是想到自己一路一来的中考高考等等的考试,一年只有一次的机会,都是只看这一次的考试,其实不都是这样?我们中国好像什么都变得很特殊,而对于外国的职业运动员,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天天的训练,天天就是对着那一两次非常重要的比赛考试,压力是多么大而单调。
书中后面还简单地说了和谢杏芳的感情经过,大致的过程,算是满足了球迷的求知欲了。还有和教练、球场上的对手等的朋友关系等等。《直到世界尽头》,是《男儿当入樽》(灌篮高手)的其中一首主题曲,这个卡通片我小时候可喜欢看了,但是现在都只记得个模模糊糊,但是漫画中每个球员不屈不挠的拼搏,我都已经记得。而这就是很多运动员,包括林丹,都有的基本品质,才成就出他们伟大的经历。
如果说李宗伟的自传平铺直叙,家长里短。林丹的自传就更中国化——把情感和真意隐藏在了文章,观点,逻辑之中,一时间让你看不太明白。
他的思考和语言,个人感觉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相当厉害了。字里行间个人风格明显。看得出“这本书是由林丹口述,他的一个朋友记录,然后由林丹自己亲自多次修改而成。他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在这本书上,从整体结构安排、大纲,都是他亲自拟订。”这话所言不虚。
可是正是因此,全书处处看出修的痕迹,几乎找不到一处有争议的话。所有的愤懑之后,必然是一系列的“我可以理解”。 但是这样在行文上就有了一个很大的缺点。读者看起来就很费力了,我就感觉,多了很多并不必要的信息量。
我认为自传之类的文字,是不可能避免主观的,因此挑剔并避免主观的观点其实是不太应该做的事情,直接表达出当时的想法就好。在后边在加上很多维护形象维护整体维护他人的客套话,读起来就很不连贯,不带入。
当然,在复杂的国度,你那样做就太傻了,会得罪人的。才刚刚三十出头的林丹也要接着混的。
直观而言,我觉得林丹的个性很有有趣,外向但是孤傲,姿态上维护所有人的面子但是内心从不妥协。(很想不要脸的说跟我很像……)
感觉属于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口服心不服的那种人。
他真正尊敬前辈教练的恐怕只有汤仙虎,而汤确实当之无愧,球员时代的无冕之王,教练时代的传奇,更重要的是,达到过世界顶端汤仙虎,才有这个器量,去容纳林丹的傲气,去理解林丹与众不同想法。
而他最欣赏甚至佩服的球员,无疑是陶菲克。
相比之下,他用“这就是命”来表述吉新鹏的奥运冠军,看得出内心深处是不屑的。而鲍春来得到的是林丹胜利之后的同情,但是林丹自己恐怕也只有无奈,他心理很清楚自己确实压了鲍春来这么多年的事实,金牌只有一块,国家队,也只能有一个男单一哥,竞技体育残酷之处,就在于不可能拱手相让。而陈金之类的更是几乎未提。
但是但描写陶菲克的时候,就全然不同了,对于曾经必然要跨越过的坎,从不了解,到被压制以后的佩服,对其强大自信的折服,曾经林丹还有一段时间模仿过陶菲克想走冷静的路子,虽然失败了,但是可见陶对他的影响之深。
林丹眼中的陶菲克是自信而强大的,尤其是林丹崛起为世界第一的04,05,06年,正值陶菲克巅峰之时,压着你的势头,拿下大满贯,并且惺惺相惜。看得出林丹始终把他看成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一流前辈。尽管最后超越了他,但是结果反倒是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更加惺惺相惜。
运动员的人生有别于我们普通人,林丹是幸运的,在冲刺冠军的那段路,他屡屡能够战胜自己,获得成功。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像陶菲克、李宗伟这样的伟大对手,成全了林丹,成全了所有的观众们热衷于羽毛球的心。
林丹跟谢杏芳的爱情好浪漫,金童玉女一路走来,真乃羡煞旁人。
花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林丹的《直到世界的尽头》,先从买它开始说起吧。
首选我是一个羽毛球爱好者,很早就关注林丹了,知道这本书是在2012年他蝉联2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的那天,主持人说林丹的书名字为《直到世界的尽头》,而李宗伟的书名为《败者为王》。但是当时并没有想去买来看的冲动,直到我前几天经一学长推荐,才跑去新华书店买了这本书。看封面还不错,虽然不算精装,但还是挺有质感的。
全书是从他出生开始讲的,中间穿插场内场外,具体内容就不一一概述,直接讲本书中,我认为的优缺点。首先讲优点:1、全书比较质朴,没有世界冠军高高在上的感觉,十分真实;2、对于我们了解真实的和我们不知道的林丹有很大帮助,一方面是他和谢杏芳的感情经历(比较八卦。。。),还有就是他和队友间的感情,还有就是和其他3位羽球天王(皮特盖德、李宗伟、陶菲克)的羁绊。不足之处有就是对于几场关键比赛的叙述不够详细,作为羽毛球爱好者的我,很想了解他在关键比赛的关键时刻的心理,以及整场比赛的亮点等等,想从中学点战术,但是本书中对于比赛只是寥寥几笔,只是说比分和结果,还有就是赛后的一些感想,没有给我太多的收获。
纵观全书,不能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是全书还是有一些我觉得值得铭记的话的,其中一句是写在封面的“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读过本书后,我了解林丹光芒万丈后的艰辛,知道他不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而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在最后祝愿林丹和谢杏芳的生活越来越好!
“当你还一无所有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那里等着你去征服。”
林丹就是这样一个从一无所有,到征服了全世界的人。林丹是我们的榜样。
林丹,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江镇客家人,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是下乡知青;九岁就入了福建省体校,离开家在福州开始漫长的集体生活;十二岁入八一队,成为一名军人;2000年,十七岁的时候通过走“后门”进入北京羽毛球国家队,在国家队效力十二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惨败之后迅速崛起;在国家队期间还谈了一段不被周围大多数人看好的姐弟恋,并最终修成正果;之后的事情其实大家就都知道了,林丹拿到了有史以来空前也可能绝后的最多的羽毛球世界冠军,2012年在伦敦成功卫冕羽毛球男单奥运会冠军,直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渐渐淡出羽毛球界。。。
没有人一开始就是神,大家都是从最底层最基本的水准开始做起的。当年的“林一轮”,无数次的挫折和惨败,自尊心强、不服输、倔强好胜的性格,我行我素的生活作风,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奋斗和努力;每一次的最高荣誉,然后又每一次的从零开始、从一个球一个球开始。。。无数的因素,无尽的努力,无比的坚持,无畏的前进,才能最终成就一位近乎“神”一样级别的羽毛球运动员。
在这个地球上很少有不世出的英雄,跟林丹同时代的其他著名羽毛球选手,如陶菲克,李宗伟,鲍春来,陈金,盖德,朴成奂等等等等。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挑战,使得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了冠军的可贵和林丹的伟大。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左右着时势。
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短暂的,是非常辛苦的,是会不断的受到伤病困扰的,但也可以是无比辉煌的,即使只是如烟花一样转瞬即逝,就像林丹这样,努力过、奋斗过、失败过、成功过,最终一切归于平静,那么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人就该这样轰轰烈烈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不管结果如果,只要走过了一段这样的路程,就是精彩的人生!!
当然,林丹退役之后的人生还很长,还要在另外的地方不断的去努力争取自我的实现。而对于我们这些要干些普通的职业,虽然不可能像运动员一样那么的辉煌,但是也要搭上一辈子的心力,不断的超越自我,最终到达自己能够努力到的一处彼岸,并享受这样的一段人生的过程的普通人来说,林丹的职业生涯不失为是一个最好的借鉴!
同样是80后,有着类似的成长过程,千金宝、独生子,倔强不服输,天不怕地不怕,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一点一滴的辛勤的足迹。这些不都是我们这一代80后可以跟林丹共享的时代个性么?那么,我们就都应该在自己的事业职业上,鼓起勇气,继续战斗下去!
也许你会觉得说我是不是忽略了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没有那么有名的羽毛球运动员,甚至其他同样辛勤努力的运动员,公司职员、工人,医院医生、护士,学校老师,等等无数默默无闻,但又同时在自己的岗位上同样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的芸芸众生?当然没有,怎么可能有,因为我自己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留下这篇评论,留下这些因林丹而起的文字,正是要鼓励我们每一个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不断奋斗的普罗大众,正是要赞扬每一个哪怕再微小也会闪光的努力和坚持。
向林丹致敬,与诸君共勉!!
2012年的奥运会,林丹又拿了奥运会男单冠军,也是让我在那一届奥运会印象非常深刻的运动员之一。对于羽毛球这项运动,我关注的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是因为温州有个羽毛球运动员夏煊泽才关注。
后来奥运会结束后,林丹写的自传开始火起来,我也买了一本看看了,发现林丹一路走来的道路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顺利,超级丹当初也是会输的,而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尤其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羽毛球单打首轮就出局了,这样的耻辱确实难以接受,当然之前更年轻的时候也遭到更惨痛的打击,在亚洲青年锦标赛上发挥不好被国青队除名,在2005年世锦赛决赛不敌陶菲克,2006年亚运会决赛再次不敌陶菲克,这些失利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林丹的一句话说得很好:“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的确如此,竞技体育状态起伏很大,有时候确实对手状态很好,自己状态很差,在这样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是否就想着放弃?林丹告诉我们他不会,同样的道理,在感觉复习不到位的时候,是否放弃考试?在感觉客观环境不利于自己的时候,是否放弃努力?在女神跟着高富帅的时候,是否放弃逆袭?显然,不应该就这么轻易放弃。
球场上当大比分落后的时候,很多时候人的本能就会想着放弃,破罐子破摔,希望早点结束比赛,人生也是如此,或因年少不懂事,或因家庭背景一般,懵懵懂懂到了而立之年,突然发现周围的人已经远远超过自己,这时候该何去何从?是不是想想算了,就这样子了,还是希望再努力一把?这些都值得思考。
但是从林丹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自己的状态好不好?无论社会是否公正?都应该发挥出自己的主观拼搏精神,与对手、与命运进行抗争,哪怕最后还是输。
我喜欢羽毛球,但算不上羽毛球球迷,所以也不能算林丹迷。只是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看林李巅峰对决。当时作为中国人一心希望林丹夺冠,但看到李宗伟抱憾,也觉得遗憾。很想知道作为运动员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抱着看看运动员心理话的想法看这本书的。
书从林丹小时候写到2011年,写自己怎么进体校,国家队,低潮,夺冠,写父母,爱人,队友,教练还有对手,最后写了写自己的未来,顺带做了下自己品牌的广告。整本书似乎写的比较匆忙,几乎是按照时间顺序想到哪写到哪!倒是和谢杏芳的爱情写的条理清晰,十分动人!书里写了作为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心理历程,写了摔拍时的心情,澄清了"韩国口角风波","殴师门"背后的真实场景。
正本看完,印象最深的还是写鲍春来的一段,两人作为队友又是对手,作为最懂得对方又在有些时候有无法交心的男人,他们之间是成熟的两个男人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关系!鲍春来抱憾退役,林丹最能理解那种遗憾,但却真诚的承认鲍春来成就决不应该仅仅用冠军的数量来衡量!对于李宗伟也是!应该说,运动员的成就决不应该仅仅用冠军的数量来衡量!任何人的成就也决不应该仅仅用财富的数量或者成功的次数来衡量!
之前,我看过璇术,讲体操运动员的,现在在看林丹,每个伟大运动员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励志的。感觉林丹好像太顺利了,基本上算是一帆风顺,没经历过什么太大的磨难,搞运动的人像邓亚萍,必须得有一股子杀气才行,性格坚强,不怕挫折,很喜欢运动员的这种品质。
应该是09年苏杯还是汤杯,学校简陋的球场,有化工的学长在打球,上午见过一次,又见到觉得奇怪。说是刚看完比赛转播来练手。
我印象最深的一位是福建人,现在应该在中科院读研。
因为年轻,因为热爱,所以热血沸腾。
平实到没有什么波澜的成长经历,专业运动员的生活可能就是这样,除了休息就是训练。
转战世界各大赛事的编年史。
写到这里不想写了,虽然林丹名气大但更喜欢小鲍怎么办……
书看一遍就够了,想提高技能的戳这个——PPS视频:羽毛球专家把脉-01 http://t.cn/hgmlRw
(不保证链接有效,可以按名字自搜)
最后奉上微博笑谈一则\(^o^)/~
@打败CPI的小肥爪
刚才搜索“国家队 羽毛球”发现好多帖子都是在问“我15岁了,怎么才能进羽毛球国家队”我18岁了,现在开始学羽毛球还有希望拿世界冠军么“”看得我感受到青春逼人是血气上涌忍不住发帖“我今年31岁,现在开始练羽毛球还有希望拿世界冠军么”“我31岁了,现在开始练降龙十八掌还有希望打得过乔峰么”
之前对于林丹的关注并不多于其他体育明星,世界体坛上有许多明星都可以在各自的领域达到“超级”。
就连2012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我也是从最后一盘的倒数第二个球开始看的。然后就是赛点,最后李宗伟的失误,林丹跪地狂吼,脱掉赛服跑遍全场,向全场观众敬出了笔直的军礼。
一瞬间,感觉电视中的这个男人实在是帅得有些过分了,满身霸气,一脸坚毅和幸福,这真是一个上天的宠儿啊,这就是自己的第一感觉。
就是在看了那个画面之后,开始喜欢上了这个男人,并时常想要模仿和学习他身上的一些气质和性格。锋利,张扬,霸气,坚毅,没有哪个男人能够面对这些特质而不心向往之。
之后看了关于他的一些资料,如关于他追求谢庆芳的光辉历史,如他平时训练时的一些魔鬼细节,觉得这些对于每一个男孩来说都有很励志的影响。
再加上他的夺冠前后另一个万众瞩目的人物--刘翔的第一栏摔倒,两相对比,一种天之骄子的感觉油然而生。毕竟,并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能走上巅峰,能每每在最关键时刻都不让人失望的运动员更是少之又少,这其中有着很多因素,伤病,状态,心态。。。有些运动员自身可以掌控,有些则只能等待和接受。
所以,当这个男人又一次站在最高处向人们致敬的时候,他的运动生涯应该说已经非常完美了。
《直到世界尽头》这本书主要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林丹的一些成长经历和感想,我不知这些文字是否为林丹亲笔还是经人润色,因为书中的文字流畅深刻,并不像是一个文化课不占主体的人的文字。但无论如何书中表达的观点和精神一定是林丹所要向我们倾诉的。
书中林丹对于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之间的一些思考让我很受启发。他说一项运动真正的成功应该体现在为全世界的人所接受并喜爱,而不是仅仅有多少运动员和国际赛事,身为运动员他也感受到了自己身上夺冠之外的使命感,那就是要将羽毛球这项运动真正发扬,成为一项向足球和篮球那样伟大的运动。
还有一些他对于生活、爱情等等的看法也非常值得一读。因为这是一个从很小开始就进入队伍训练,并一直坚持高强度训练的职业运动员,经历的不同使得他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一定有我们这些平常成长路线的人看不到的地方,而少年成名,挫折和荣誉并行的职业生涯也必定锻造他非比寻常的内心世界,倾听这样一个人的内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一位体育明星给世界,给他人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他自己的想象。他们在比赛中,在训练中所表现出的坚毅,顽强等等那些人类最美好的品质,都在影响着关注着他们的人。科比绝对想不到在世界各地的角落,每个清晨都会有那些床边墙上贴着海报的孩子,在睡意朦胧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科比每天天亮之前开始练球,我也要变成一个像他那样的人。”然后一咬牙爬出被窝,开始英语早读。。。
同样,读一读这本书,你会觉得,一个男人,努力成为Super Dan,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这是一本好的自传,因为他写得真诚。
买这本书的时间想必也所有人一样,买这本书的理由想必更是出如一处:奥运后的观众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位“超级丹”。庆幸的是,林丹像往常一样,没有让他的粉丝失望。他用自己的话,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最内心的故事写了出来,让大家看到原来在那么多个金牌背后有着多么多的失败、努力、还有心酸。
我在凌晨两点翻开这本书,然而直到两个小时后的黎明我都无法把书放下。看着他坎坷的早期羽毛球生涯,以及他更加触动人心的坚持与努力, 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想着作为羽毛球运动员的自己该如何训练及提高。当然书里不仅提到他的童年,羽毛球生涯,更专门详细写了他与谢杏芳的恋爱故事,十分甜美。
最后,这本书告诉我们,运动员们不是都适合当作家的,超级丹的文笔还是可以练练。
截止看完《part3 有多少四年可以重来:终成全满贯》,我还在想,这励志吗?
在我看来,林丹固然取得了很多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他自负、自我、幼稚、冲动。
然后我接着看下去,《谢谢你的爱》,林丹不喜欢洗碗的念叨让我笑出声,在众多以“我”为主语的句子中,这一句让林丹最可爱,于是对他的印象,第一次出现褒义词“可爱”。
接着《赛场之外的精彩》,我觉得我才看懂一个真正的林丹。只有站在他那个高度,才可以不再紧盯着冠军,而是“让羽毛球成为世界性的体育项目”,而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这样的林丹,让我觉得散发着梦想的光芒。回头再想想,正是由于他的自负、幼稚、冲动,才给他带来更多的目光,让他有人恨,却得到更多的爱。这些给林丹的爱,引导一些人始终向上、向前。
所以说,林丹是励志的,他的励志在于他的缺点和拼搏,在于他以一颗“大爱”的心向世人介绍羽毛球,在于他的“走出去”。
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刚看完林丹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取得冠军后买的。这一场比赛看得我惊心动魄,真心的为林丹捏了一把汗。李宗伟一直穷追猛打,比分拉得很近,幸好林丹最后还是赢了。
这本书都是以林丹自述的方式描写,我们平时看到的是赛场上球技精湛的林丹,但是自传里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林丹。
自传中林丹多次说到自己要发扬羽毛球事业,他希望人们不是单纯地关心一个选手得了多少个冠军,得了多少奖励。就好像他说得人们好像只关心谁谁谁拿了奥运冠军,只要拿了奥运冠军就是为国增光。但是大家可能就不知道有些运动员其实已经为国家增光了很多次,拿了很多世界冠军,只不过没拿奥运冠军而已。就好像2004年雅典奥运会,林丹意外地在男单第一轮就出局了,很多舆论就冲着他去。其实他压力很大,他在这场奥运会前已经为国家拿了很多世界冠军了,只是没拿奥运冠军而已。
我觉得林丹不是只为了拿奖的功利性的运动员,而是一个真正热爱羽毛球这项运动的人,他是真正想把羽毛球运动推广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热爱羽毛球运动。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运动员应该不多了,更何况是林丹这种在该项目已经是领军人物的运动员呢?
传记中很多话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这句“千万不要忘了,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小伙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可以做到让别人刮目相看的。我们都很平凡,但是我们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
是的,很多事情真的要我们努力和坚持才能完成!
加油林丹,you are the best!
我有一本签售版的,10月14林丹生日那天签售的,购于广州北京路新华书店,要的联系 qq542295947 只有一本 先到先得
从“超级丹”到“平凡丹”
评《直到世界尽头》
因为林丹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在他的努力下,他为中国赢得了所有他能赢得的荣誉,羽毛球的粉丝们更是不吝自己的掌声和赞美,在赛场内外追捧“超级丹”。我们印象中的林丹,更多的是霸气外露,在赛场上所向披靡,在生活中个性十足。《直到世界尽头》是林丹撰写的自己在伦敦奥运会之前的一些经历,对于往事的回忆,对于曾经发生一些事情的解释说明,还配有大量的图片,这里没有任何霸气可言,像是一次邻家男孩对于自己身世和经历的侃侃而谈,平凡之中透露着林丹的另一面,平凡之外还展现出林丹的努力和诗意,“直到世界尽头,我们也不分离,无数个夜晚,我一直这样祈盼。”就是这个平凡的男孩,在坚持着他的努力,在他平凡的生活中一直延伸着他的奇迹。
正如我们看到的,在伦敦奥运会上,林丹又一次战胜了李宗伟,为中国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这预示着林丹又一次创造了奇迹,他又一次的努力将他推向了新的高度。正如我们最近知道的,林丹和谢杏芳大婚,两个人的爱情长跑终于走向一个婚姻的起点,或许林丹会退役,或许林丹还会继续努力,但他的生活还在继续,他的想象会一直持续下去,或者清晰或者模糊,知道世界尽头。正如书中所说,林丹只是一名普通的人,他从上杭县城走出来,经历了人生的多次选择后成就了自己的辉煌,即使是在他竞技状态最好的时候,他也会遇到过赛场内外的一些挫折,而这就是人生无法避开的命题,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直到世界尽头。
个性在中国体育中近年来逐渐展现出生命力,这应该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林丹算是一个在体制内比较有个性的选手,因为他的优秀成绩,他的个性被体制认可和容忍。但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的个性也给他带来很多麻烦,他在其中也承受了很多困扰,中国的体育局是个行政单位,不是职业化组织,真正有个性的选手要在其中生存,还需要独特的本领。但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随着中国足球的衰落和网球的探索,中国能否更大范围地扩展竞技职业化,是一个未来很多体育从业者和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猜想一下,如果不是在体制内,林丹会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或者会比现在更加灿烂?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因为总要比出个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林丹是幸运的,和他同时代的选手则是不幸的。感情可以温暖人,当场上的对手在场下嘘寒问暖,当在赛场上获得爱情的芬芳,当在困顿时能得到理解和宽容,林丹作为一名平凡的人,也会感动。
2012-10-15
跟着报纸看的连载。和很多人物传记对比起来,还是自己亲自来写的最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就是林丹这本书的第一个优势,而第二个优势就是他是一个运动员,我们通过故事实实在在的看得到他的努力和付出,第三个优势是在于林丹自己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亦正亦谐。
首先,我是羽毛球球迷关注林丹有近9年了。04年-12年,得得确确我看着他发生了蜕变。04年的年少轻狂、08年的世界之巅直到12年的高处不胜寒。林丹是个性球员,他的职业生涯很像金庸小说里的令狐冲。哈哈,我不太喜欢李永波。
这本书嘛,比我想象的要好了。的确是一本3小时可以看完的书,但你不要指望现在林丹能像何炳棣那样写出《读史阅世60年》。
最精彩的部分我觉得是写他和谢杏芳的那一段,挺让人感动的。
谈到对体质的批判只是点到为止。
令我敬佩的部分是“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和优秀的运动员会克服场地、观众和伤病等等不利因素最终赢下来。
一个运动员的成长,确实国家付出不少,但运动员自己的付出更加惊人,体校千千万万的孩子,又有几个可以成为世界冠军啊?
林丹在赛场的霸气也不是一开始就有,如果不是有实力有成绩有坚持有忍耐,也不会有今天的超级丹。
自己就是个没有毅力的人,无论什么事做恶心了,都能找到客观原因,但是自传里说,不是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便输掉比赛的,我想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
两个小时左右,我一直被超级丹的这本《Until the end of world》按在了椅子上,直到现在还没吃午饭。
我不是一个对羽毛球特别热衷的人,我也不是林丹的特干粉丝。我对林丹的喜欢来自于不服输和磊落的性情,当然这些是些零零碎碎的或者在食堂吃饭恰好看到的比赛画面的一些恰巧的集结形成的印象。
后来我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开始把林丹当做一种精神来激励自己一定要像这个男人一样战斗,去勇敢,去无比努力又目空一切。
翻开书的初始印象不是很好,因为自以为文字工夫对一本书还是很重要,不过待到细读才明白这是一本半段人生的记录和感悟,最原味的东西最真诚的文字才使林丹在我们眼前如此活灵活现。
“我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真诚、坦然与从容”;
“人生如赛场,即使不被看好,也能实现反转”;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站得有多高,而在于生命的宽度”;
“我平凡如你,正在书写未来”;
“这些年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小时候的记忆却反倒越发清晰。我想每一个离家的游子,都会有类似的感触吧”;
“我想是跟自己斗气似的,每天就知道埋头苦练.....正是证词日本赛中,我不经战胜了自己的心魔,而且有种突破瓶颈、茅塞顿开的感觉”;
“我对训练中的一些细节要求的太细、太精益求精之后,整个人就不够放松,反而偏离了正常的训练轨道”;
“陶菲克有先进的技术,最重要的是他有自信。我发现他在场上特别自如、镇定、目空一切。这就是一个经历过很多大赛、拿了很多冠军的运动员所散发出的一种很自然的魅力”;
“男人也许只有经历过失败与坎坷之后,才能成大事”;
“我不允许自己什么都没打出来就输掉,这是底线”;
“那段时间的我,经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好在我提前适应了这样的压力。时间在一天天地磨掉我身上的刺,这总比我到了奥运赛场上再焦虑要来得好”;
“阿芳每打出一个好球,我就喊一下,在房间里跑一圈”;(好感动!)
“20岁时候的林丹还一无所有,没有世界冠军头衔,也没有谢杏芳,整个世界等着我去征服”;
“一个真正有影响力、有价值的运动员,不在于你的广告代言身价多少,或者你拿了多少重要的冠军,而在于当你进入赛场,来到属于你的舞台的时候,真的有很多球迷喜欢你,甚至你的对手、很多媒体都很尊重你、认可你”;
“有时候,成功只是因为你多坚持了一下”;
“我不只是要多赚钱,给她更好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会越来越依赖对方”;
“赛场就像人生,我不可能永远占上风”。
如果是爱看书的人,就别看了。如果是对林丹传记感兴趣的,可以一读。
因为不得不搞的“励志书读后感沙龙”,特意买书来读这一本,总比一些励志书好。某类书啊,论据纯粹为论点而胡编乱造,论证更是高歌抒情之类的一塌糊涂,让人看了就得隔夜饭吐出来。但是,市场上还那么的受欢迎……或者说吧,有人希望别人能读进去,可是呢,现在大家都功利聪明的一塌糊涂,东北话就是贼奸贼奸的,哪能那么容易被忽悠呢?尤其是这忽悠还很烂……
言归正传,读后感:竞技体育很残酷,很多人也认为这是它精彩的地方。奥运会对运动员而言很神圣,但不是人生的终点。很多时候,要记得过程和第一步比结果还重要,因为结果未必是你能把握的。有勇气和坚持未必能世界第一,但是没有的话肯定不行。打击、领悟、克服,然后,继续前行。——感觉评论都透着苍凉,真是年纪大了……
作为一名运动员,能如此细致的记录十几年来的心路历程,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文笔有的,有时候我会疑问,这是否真的完全是出自林丹之手而没有任何人帮他润色加工。
人生不能无所敬畏,不管是普通凡人还是世界冠军,都应该脚踏实地。从成长角度来看,失败或许是好事,漫漫行路客,我们能做的就是一路不断的积累经验。
林丹这本自传在伦敦奥运会后发布。
平铺直叙。陈述了林丹作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的平凡之处。
不是因为你状态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
只是对于老对手大马哥的叙述不多。陶菲还略多于大马哥。大概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于喜欢林丹的球迷,还是很好的了解林丹的一本书。
楼主说的有道理,换教练那事肯定不仅仅是失去信任那么简单
还有那韩国教练误判那事,林丹肯定很不爽吧
一样,不是林丹的粉丝,也不是很喜欢羽毛球,但是我偶然看见他的比赛,就喜欢他这个人,人有时候都喜欢跟自己相同个性的人吧。。有时候看到之前自己的颓废,仿佛自己已经五六十岁了,这样的感觉太操蛋了,最近也每天看设计,练琴,感觉进步不小。。男人真就应该这样,不要停,停下来就是死掉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