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典藏书

崔娟 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作者:

崔娟  

页数:

175  

字数:

120000  

内容概要

2012年2月,教育部最新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诗词75首,我们根据这一最新的“课标”篇目,特别编绘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这本小学生的常备书。中国的古代诗歌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它或精秀工巧,或俊雅奇丽,或遒警劲拔,无所不在的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通过记诵这些作品,可以受到多层面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中国古代诗歌传承千年,世代吟唱,它能够开阔少年儿童的视野,启迪少年儿童的思想,培养少年儿童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
本书所选的75首古诗词大都是篇幅短小、文辞优美、内容健康易懂、读来朗朗上口的艺术佳作,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背诵。这些古诗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描写四季风光、大自然之壮观景色的,像《望庐山瀑布》描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春日》、《春晓》、《忆江南》等描写美丽的春天和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是表现友情、亲情、思乡之情的,像《游子吟》、《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三是表现爱国情怀、坚忍耐苦、宁折不屈的意志的,像《示儿》、《竹石》等;四是蕴含哲理、陶冶情操的,像《悯农》里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通过阅读、背诵这些诗歌,可以增加语言文字、特别是古代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把握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同时还能扩宽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这对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分为古诗词原文、作者简介、注释、译文、赏析五个板块,并对古诗词加注拼音。赏析部分特别注意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分析作品的篇章结构,理清脉络线索,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另外,本书给每首诗词都配上了精美的插图,努力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诗、画,更深刻地感受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诗情画意。

书籍目录

江南
长歌行
敕勒歌
咏鹅

咏柳
回乡偶书
凉州词
登鹳雀楼
春晓
凉州词
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静夜思
古朗月行(节选)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望天门山
别董大
绝句
春夜喜雨
绝句
江畔独步寻花
游子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江雪
滁州西涧
寻隐者不遇
枫桥夜泊
渔歌子
塞下曲
望洞庭
浪淘沙
赋得古原草送别
池上
忆江南
悯农(其一)
悯农(其二)
山行
清明
江南春

小儿垂钓
江上渔者
元日
泊船瓜洲
书湖阴先生壁
六月二十七El望湖楼醉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晓景》
题西林壁
夏日绝句
三衢道中
示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春日
观书有感
题临安邸
游园不值
乡村四月
村居
墨梅
石灰吟
竹石
所见
己亥杂诗

章节摘录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注释】江南:一作《江南曲》,汉乐府《相和曲》名,写江南采莲时的情景。汉乐府:汉代设立的音乐机构,广泛采集文人作品与各地民歌,配乐歌唱,这些作品被称作汉乐府。采莲:采摘莲蓬。何:多么,何其。田田:形容莲叶茂密的样子。【译文】江南的水乡正是采摘莲蓬的好时节,碧绿的莲叶长得多么茂盛!看那鱼儿在莲叶间戏耍游动。一会儿游到莲叶的东边,一会儿游到莲叶的西边,一会儿游到莲叶的南边,一会儿游到莲叶的北边。【赏析】这首小诗描绘了江南水乡采莲的盛况,格调轻快,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民歌气息。诗的前两句写江南采莲时节的美丽风光。“何田田”三字.不仅写出了莲叶的茂密,还使人生发了诸多的联想:碧绿的莲叶铺满水面,莲叶间掩映着一棵棵硕大的莲蓬。秋风初起,莲蓬摇曳生姿;清露点点,莲子散发着香气……洋溢着劳动者对生活的赞美之情。后五句用排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鱼儿在莲叶间纵情嬉戏的情景。“东”、“西”、“南”、“北”四个字用得极为传神,不仅没有重复堆砌之感,反而增添了诗歌的语言魅力。这几句表面看来是在描写鱼儿的欢乐与自由.实际上是在写采莲女的视觉活动,她们饶有兴致地观看鱼儿的游动,她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全诗简明欢快,犹如一幅优美的图卷,给人以美的享受。长歌行汉_/乐府青青园中一葵,朝露待日啼。阳春布德泽,万物生一_光一辉。常恐秋节至,艉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②唏: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③德泽:恩泽。④妮黄:枯黄。华:同“花”。衰: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译文】园里的葵菜长得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渐渐蒸腾。春天把恩泽布满了大地,万物呈现出一派繁荣。总怕那肃杀的秋日来临,树叶儿枯黄百草凋零。百川东流奔向大海,何时才能再返西境?少年人若不及时努力,老了只能是悔恨一生。【赏析】这首诗用园中青葵作比喻,鼓励青年人要积极奋进。不要虚度年华。作者借物言理,先以园中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繁茂。在整个春天的雨露阳光下,万物都在争相生长。何以如此?因它们恐怕秋日来临,那时它们会褪去所有鲜亮的色彩,它们深知秋风让百草凋零这一谁也无法改变的规律。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若年轻的时候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待到年老体衰之后也只能唉声叹气了。这首诗,由园中青葵的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人们要珍惜少年时光,意味深长,催人奋进。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川:古地名,在今山西北部及甘肃、内蒙古南部一带。阴山: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形帐篷,中间隆起而四面下垂,俗称蒙古包。四野:四方的原野。野,旷远之处。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见:同“现”,露出,显现。【译文】辽阔的敕勒川哪,一直延伸到阴山脚下。天空像巨大的帐篷啊,笼罩着四方原野。青天高远辽阔啊,旷野一片苍茫。长风浩荡草低伏啊,露出成群肥壮的牛羊。【赏析】《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歌词是从鲜卑语翻译过来的。全诗仅二十七个字,却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北方草原辽阔壮美的景象,音韵和谐,语言流畅。前两句诗人以充满豪情的笔墨勾勒了敕勒川的总体面貌:在气势雄浑、绵亘起伏的阴山脚下,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形帐篷,笼罩着辽阔无边的原野。接着诗人用“天苍苍,野茫茫”来具体描写敕勒川天、地的气势:天空高远空旷,草原一片苍茫。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展了辽阔雄浑的草原静景。末句写一阵长风吹过,草原上掀起层层碧波,绿草起伏之处,一群群牛羊时隐时现。这一句有如神来之笔,为这美丽的草原增添了无限的动感与生机。全诗画面丰富,风格豪放,被前人称为“千古绝唱”。P1-7


编辑推荐

  2012年2月,教育部最新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诗词75首,我们根据这一最新的“课标”篇目,特别编绘了《经典藏书: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这本小学生的常备书。 《经典藏书: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所选的75首古诗词大都是篇幅短小、文辞优美、内容健康易懂、读来朗朗上口的艺术佳作,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背诵。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经典藏书 PDF格式下载



该书是儿子学校要求购买的。发货和到货都很快,赞!


学校要的,一次买了十本,带注音,捎给小朋友,好好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