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夫子学国学系列

孔嘉 孔嘉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1-09出版)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孔嘉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1-09出版)  

作者:

孔嘉  

页数:

151  

前言

为什么孩子从小就要开始学国学呢?因为学国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孩子儒雅、淳静的气质,而且可以储蓄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语言具有一种储蓄的功能,从小接受的知识,一点一滴积累在脑海里,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运用时,便可以任意支取、对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0~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的最佳年龄。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注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增强,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背诵,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多读多诵,为一生积淀。日久天长,必出口成章,博古通今。 国学就像是一枚中华文化的缓释胶囊,能量要慢慢释放。等到孩子长大了,曾经学过的知识在环境的刺激下就能慢慢释放出来,其能量是巨大的。国学其实是很朴素的东西,学起来并不难。诵读经书是被我们的老祖宗验证了几千年的行之有效的读书办法,我们让孩子从小接触国学,并不是让他们“死读”,而是让他们在诵读中接受华夏文明的启蒙教育,在内心深处与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相通。 中国近现代的许多伟人,如政治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文学家鲁迅、郭沫若、钱钟书,科学家钱学森、苏步青、竺可桢,华人首富李嘉诚等都是在少儿时期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这在他们成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 往今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他们多是从小熟读中华经典,长大后才会善用中华经典,治国安邦。教育专家统计,凡参加过国学教育的少儿,无论在智力提升、知识积累、品行修养、才艺开发等方面都大大高于同龄人。 “小夫子学国学”丛书的第一辑《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的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本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吸取国学的精髓而弃其糟粕,并辅之以孩子们易接受的拓展感悟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在古典和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久远的古老经典更能打动孩子们的心。 经典一部,胜过杂书万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熟读国学经典,我们就可以直接从人生之源,轻便地吸收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古典中,找到心灵的家园,在紧张的21世纪,健康、诗意、安详地栖居于大地上。 “小夫子学国学”编委会

内容概要

  “小夫子学国学”丛书的第一辑<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论语><弟子规><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的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二)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三)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四)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五)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六)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七)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八) 龙师火商,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九)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十)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十一)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章节摘录

(二) 注释 闰佘成岁:农历一年与地球绕六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有一定的差,所以每过几年人们就把累积的日差合成闰月,插入该年,成为闰年。律吕:古代音律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律,奇数各律叫“律”,偶数各律叫“吕”,为“六律”、“六吕”,这十二律正好与十二月的阳阳变化相对应。 译文 一年之中四季循环,春去秋来,冷暖交替,人们在秋天收割庄稼,在冬天储藏米良食。古人把多年的闰佘时间加在一起合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又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链接 同学们,你们知道阳历的闰年和阴历的闰年有什么区别吗?阳历的闰年有366天,每四年一次,在二月加一天,为29天。因此,阳历的闰年为366天。而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旧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伶伦制管 相传远古时期,黄帝发现人们平时除了狩猎、打仗、耕种之外,没有什么可供娱乐消遣的,就命令伶(língg)伦创造乐器。 伶伦是黄帝手下的一位乐官。他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接受了任务后,他就开始四处寻找可以制作乐器的材料。 一天,伶伦来到昆仑山下,终于发现了适合做乐器的材料——竹子。伶伦选了十二个粗细均匀的竹子,做成约九寸长的管。但做成后一吹,才发现竹管发出来的声音音律不协调。怎样才能让竹管发出协调悦耳的声音呢?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天空飞来一对凤凰。它们美妙的叫声令伶伦茅塞(sè)顿开。伶伦赶紧拿起竹管模仿凤凰的声音,以雄鸟凤的呜叫制成六律,又以雌鸟凰的呜叫制成六吕。经过不断改进,伶伦终于制成了十二律管。 (二) 注释 腾:升起。致:导致,生成。 译文 云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形成雨滴,夜里露水遏冷凝结成霜。 链接 若问我们雨神是谁,可能六多数人会回答是东海龙王,这大概是因为大家都受《西游记》的影响吧。其实,从远古的商代开始,人们就把雨神作为崇拜的自然神灵之一了。因为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特别是远古时期,雨情与收成关系密切,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自然把自然界的雨奉为神灵。殷商时雨神是女神,名媚,西阁时称雨师,西汉之后,奉赤松子为雨师。求雨祭神,一般用奏乐、歌舞的仪式,也有用柴燃烧供物的献祭,有时甚至焚人祭神。 桑林求雨 传说商汤王建立商朝不久,就遇到连年大旱,整整七年,滴雨未落,河水枯竭,草木焦死,大地裂成尺把宽的口子,石头和沙子几乎都要晒化了。那时的人们都相信神鬼,但是。尽管人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祈祷,仍然滴雨未落。 后来,巫吏卜(bǔ)了一卦,说:“应当用人作祭品,老天才会下雨。”汤王长叹一声说:“求雨本是为了人民,怎么能再让人民做牺牲呢?”想了一会儿,他断然说道:“假如定要用人来做祭品,那就让我来吧!”他决心牺牲自己为民求福。 汤王择了一个吉日,地点就设在亳(b6)都城外的桑林(今汤陵西二里)。汤王经过沐浴,又剪掉了指甲和头发,穿了一身白色的粗布衣裳,然后乘车到了桑林。汤王跪在神台前祷告说:“天呀,我一个人有罪,不要连累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请上天对我这个罪王进行惩罚吧。”接着,由巫师搀扶着,登上了一个高高的柴堆。柴堆的顶端铺了一层容易引火的茅草。汤王肃穆地立在茅草上,闭着眼睛,专等天到正午,由巫师们在柴堆四周点起火来。 参加求雨的人成千上万,他们都跪在柴堆的周围,望着贤王的身影,一个个泪如雨下。点火的时候到了,惊天动地的号角声响了三下,巫师们用火把从四面将柴堆点了起来。片刻间,浓烟滚滚,烈焰腾空,把汤王裹在烟火之中。说来也凑巧,就在这时,一阵狂风吹来,霎时间乌云布满天空,紧接着,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而下,泼灭了火焰,浇透了大地。人们欢呼雀跃,把汤王从柴堆上扶下来,唱着赞歌,把他送回王宫。P4-7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 ——南怀瑾(著名国学家、作家) 少儿读经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中华文化最好的货币就是经典,在年幼时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心中,他们长大后一定会知道怎么用。 ——牟宗三(著名国学家) 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争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余秋雨(著名作家、学者)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小夫子学国学系列 PDF格式下载



弟子规、三字经一直买的是这套书,觉得很好,注解很详细,每句后都有小故事。让书并不枯燥。但不知道这本会不会又散页。


书的质量还好吧,不过孩子用着不方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