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宝胜 著
出版时间:

2011-12  

作者:

宝胜 著  

内容概要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曰益密切,
因此,不仅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而且以科学技术与社会作为研究对象,也产生了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在国外被称为S7S,即科学(Science)、技术(丁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英文名字的缩写,在20世纪60—70年代首先在英、美等国兴起,此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一门发展势头很快、研究内容备受关注的新兴学科。它以加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宗旨,重点研究解决国家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科学技术关键问题,
向政府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进而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与指导,为社会培训高质量的管理人才。
面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和审视,就成了“科学技术哲学”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特色。本书意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和研究的尝试。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内容。上篇为科学技术哲学基本问题研究。内容包括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价值的哲学探索,简单性和复杂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的动力问题,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科学思维方式等。涉及并涵盖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外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科内容体系。

书籍目录

上篇 科学技术哲学基本问题研究
 科学哲学中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关于科学价值的哲学透视
 关于简单性和复杂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
 人与自然何去何从
  一一人与自然关系中几个焦点问题的评析
 创新行为的系统性和创新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批判
 科学发展的美感动力
 要正确认识现代科研活动中群体合作的意义
 现代科学研究中群体合作的优化与管理
 开普勒定律发现的方法论特点及其启示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科研思维的优化与转型
 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及其特点
下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专题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需求和政策体系研究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民利益的实现
 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历史演变
 知识创新的“智力互补型”合作模式
 技术创新主体间的“互动聚核式”合作模式
 从评价指标的变化看排名位次的移动
  一一对我国科技竞争力世界排名的研究与思考
 要让公众理解科学
  一一基于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科普工作策略研究
 关于科普和旅游相互结合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人才竞争全球化的启示和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应重视培养通才型人才
 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学术力量聚集功能和优化管理
 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修养势在必行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间的策略性技术联盟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转变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产学研合作及其主要模式研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创新价值
 科技是先导 创新是核心 人才是关键
  一一学习胡锦涛同志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人才方面的重要论述
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