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研发、测试与质量管理论丛
2012-5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王蕾
213
240000
王蕾主编的《工业软件研发测试与质量管理论丛》精选的二十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和技术报告,是高校、科研机构和不同行业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管理科研人员、教授、专家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结晶。本书从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视角透视了上海地区广大软件测试和质量管理科研人员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和实践,在软件测试理论、技术和软件质量管理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序言
前言
理论篇
工业软件可靠性精确模型研究
Linux进程切换和优先级倒置解除时间的精确测量
优化测试码间距和提高随机测试效率
一个Java程序的动态故障注入工具原型
软件测试性定义、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
方法篇
工业软件测试模型与方法研究
工业软件公共测试与验证平台及其应用
第三方工业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的方法论研究
智能式断路器用嵌入式软件测试规范研究
工业管理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CBTC仿真系统列车速度计算模型研究
轨道交通运控CBTC系统安全软件的研发
应用篇
第三方品质保障服务及其在工业软件企业中的应用
摇号排序专用软件随机均匀性测试方法研究
上海工业软件测试行业发展对策研究孟
项目管理理念在软件测试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道岔监测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CBTC仿真验证系统中关于线路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
网络信息系统性能瓶颈定位及案例分析
面向CRMS的化工企业SMT客户数据挖掘案例分析
YSlow在网上世博会体验型展馆性能优化中的应用
云计算平台的测试与实践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化工企业CRMS设计
流程通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版权页: 插图: 对于软件测试性的研究起步比较晚,IEEE在1990年出版的软件工程技术术语中提出软件测试性是:(1)为一个系统或构件建立测试标准并通过执行测试来确定该标准被满足的难易程度;(2)对每一个声明的需求建立一个测试标准并通过执行测试来确定该标准被满足的难易程度。该定义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参考文献"在对通信软件的测试性定义时进行了简化,认为软件测试性是软件为易于应用测试方法、发现存在的软件错误和更快地纠正错误而提供便利的一种属性。该文将错误纠正也纳入了软件测试性范畴,软件测试性是与软件测试相关的软件特性,而错误纠正并不属于软件测试活动,在软件测试性中进行讨论不太合适。 "参考文献"认为软件测试性是使用传统的程序测试方法论证程序正确性的难易程度;"参考文献"对软件测试性的定义是测试软件设计的难易程度;"参考文献"将面向对象系统的软件测试性定义为暴露软件缺陷的相对难度和费用;"参考文献"将软件测试性定义为测试软件所需的费用。上述定义都是将测试性与测试难易程度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软件测试性与测试难易程度的确存在密切关系:测试性能够预计测试的难易程度,测试难易程度同样能反映测试性好坏。但两者还是存在区别:软件测试性是软件本身的属性,理论上只要软件不发生变化,软件测试性也不会发生变化;而测试的难易程度不仅与软件相关还与测试的过程、方法、工具等外部条件相关,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运用不同的测试工具都会影响测试的难易程度。因此使用测试难易程度定义软件测试性并不恰当。 "参考文献"认为软件测试性是在某一特定的输入分布下,软件中包含的一个缺陷在下一次测试执行过程中失效的概率;"参考文献"认为软件测试性不但与软件的输入分布和缺陷有关还与测试预言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将软件测试性定义为在程序有错并且给定了明确预言的条件下,从一个特定的输入分布中抽取一个输入进行测试时被拒绝的概率。如果说以往的研究者是从测试过程的角度研究软件测试性对测试费用、测试进度的影响的话,那么,"参考文献"定义的软件测试性就是从测试结果的角度讨论软件暴露自身缺陷的能力。然而这些定义都是基于软件的故障/失效模型,它们只反映了软件实现(代码)的测试性而不能表示软件整体的测试性,因为它们未能考虑软件的其他方面如需求、设计等。
《工业软件研发、测试与质量管理论丛》是在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工业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高峰论坛"的会议论文基础上编辑而成的。编辑出版本论丛,旨在以论坛直接互动平台为基础,为工业软件领域的广大工作者提供一个长期交流、探讨和分享智慧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