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港散文精选
2012-11
宁波出版社
荣荣
363
李浙杭 在悠远而辽阔的时空中,藏之书,通之港,表明了宁波这座东方大港城市的胸怀和内涵。其中,也包括一本立足宁波、面向全国的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杂志——《文学港》。它是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精神产品流动的一个港口。 《文学港》1979年创刊,迄今已三十三年。它的成长恰好与改革开放同步,与时代精神同步。这三十三年,数以千百计作家的文学之船、近6000万字的文学作品驶入文学之港,而又面朝大海,放飞梦想。其中,许多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诗刊》、《诗选刊》、《散文选刊》、《散文选刊·海外版》、《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刊以及多种权威年度选本所选载和推介,有不少作品还在省、市和全国文学评奖中获奖。《文学港》有效地团结了众多的新老作家,吸引了众多的新老读者,还在国内文学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更成为众多本土作家成长的一个平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年来,扩版成208页的《文学港》,以大刊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在全国期刊届的影响更加广泛,不少值得反复回味的精品力作让更多的读者记住了这本刊物。编选一套近年来发表在《文学港》杂志上的小说和散文精选本,作为编者和读者的共同总结和美好回顾,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经过大量的反复的精选工作,《中短篇小说精选:2004~2011》、《散文精选:2004~2011》已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小说精选入选了20位作家的20部中短篇小说,宁波市内市外的作家各占百分之五十。所选的作品透出时代的精神和人们的生存状态,皆为作家用心、用哲、用情之作。叙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经验,探索文学的美学,发现生活的真谛,是入选小说的共同特点。散文栏目历来是《文学港》杂志的特色之一。长期以来,杂志一直把发表优秀的散文作品和培养壮大以本地作者为主的散文创作队伍作为刊物的一项重要使命,尤其是2004:年以来,借宁波市文联两次编印《宁波市当代作家散文选》的东风,散文作品的创作与散文创作队伍的发展壮大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次选载的作品,或意境深邃,或思想睿智,或有扣人心扉的人间亲情及人生旅途中的发现和感悟,大致呈现了《文学港》杂志八年来散文作品的风格特色与整体风貌。近50万字的小说和散文,在表现角度和手法呈现多样化的同时,可以看到,现实主义是这两部选本的基调。当然,所选作品既是生命形态的呈现,又是理想世界的构建。一滴水花反映出太阳光辉,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选集,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短”和“精”。小船调头快。一个港口,停泊大型轮船,也能容纳小型舟船。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实面前,短而精,不也是阅读的取向吗?这也是此次选本的一种倡导。 在当前浮躁而又匆忙的生活里,那么多作家,那么多读者,用真诚的文字和细心的阅读支撑并守护着《文学港》,在此,我代表文学港的主管单位,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囿于选本容量,在海量文字的编选中,难免有遗珠之憾。好在生活和文学都处在进行时,期待市内外众多作家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进入“文学港”,期待更多的新老读者一如既往地关心呵护这本纯文学刊物,共创《文学港》之辉煌明天! 2012年11月
散文栏目历来是《文学港》杂志的特色之一。长期以来,杂志一直把发表优秀的散文作品和培养壮大以本地作者为主的散文创作队伍作为刊物的一项重要使命,尤其是2004:年以来,借宁波市文联两次编印《宁波市当代作家散文选》的东风,散文作品的创作与散文创作队伍的发展壮大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荣荣主编的《文学港散文精选(2004-2011)》选载的作品,或意境深邃,或思想睿智,或有扣人心扉的人间亲情及人生旅途中的发现和感悟,大致呈现了《文学港》杂志八年来散文作品的风格特色与整体风貌。当然,所选作品既是生命形态的呈现,又是理想世界的构建。一滴水花反映出太阳光辉,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文学港散文精选(2004-2011)》,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短”和“精”。小船调头快。一个港口,停泊大型轮船,也能容纳小型舟船。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实面前,短而精,不也是阅读的取向吗?这也是此次选本的一种倡导。
向西,向西气息失信的王朝永远的江老师溪滩上捡来的一块石头我是一条洄游的鱼凭栏看古镇遥望拉萨静谧的沧桑感受曼德拉夜行偶记妹妹雨陈独秀的墓和家水车转动的年轮大哥今人何必赋古言守望民间自然的流露挚爱至悲农事散文三题穿越青海长云祖屋渴种生北陲三题读乐乐作乐乐躁动的村庄十年一觉上海梦远去的乡村记忆母亲江南往事病中琐记许家山杂记母亲是一把伞写满忧郁的眼睛被荒芜的床黑土地上的爱情天下才子唯先生一个燃烧的生命梵高的终点我的乡村烟岚武岭路
向西,向西 赵柏田 出西安城,沿渭河向西,秦岭分列左右如两排青色的屏风,时而在天底下横着,时而又奔突到眼前。车过宝鸡,才真正进到它的心脏。从西安到甘肃省的天水,一路相随的是在岭坡上出没的陇海铁路,和黏滞浑黄的渭河。 万物各归其位。世界有着它恒定的秩序。路,桥,山,水;山上的树,石,鸟,虫子和流云……千百年来怕就是这样的吧,甚至人,又有多少改变呢,一样的族群,血缘,表情,甚至活法也是沿袭直至今天。有一个比喻,岩中花树——是四百年前我的一个同乡(他那时的官职是明朝蛮荒之地的一个驿丞)被放逐到湘黔道上时说过的一番很有意思的话,大意是,我未见岩中花树,则它与我同归于寂,待我一见它,世界便生动起来,于是知心外无物。一个人一生中又有几句话能让人记住呢,能成为智慧传灯的更不会多。我对着变动的山川默默地说:万千世界的物象,都进到我的心里,留下你们的投影吧,因为心要给你们一个秩序——如此,世界才真的“生动起来”。 出行前,匆匆忙忙抓起两本书放进已塞得很满的行囊,一本是福柯的思想传记,一本是写得风华而又糜烂的《唐代的外来文明》,原名又叫《撒马尔罕的金桃》。我计划在旅途中把它们看完,再不济也可以解解路途上的乏。同样的反理性主义的立场,我喜欢福柯甚于尼采,是因为他不像尼采常常说些突兀的没来由的话。他这样说了,还要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而尼采呢,似乎总是“大风吹过落下思想的果子”,神秘而先验,从这个意义上说,福柯更像一个现代学者,一个思想史家。他站在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对面的声音似乎也更有说服力些。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福柯是有着赋予事物以秩序,这一庞大的野心的。在他转而探究权力的微观层面前,他就把知识的密码确定为,词与物的关系。而这也是思想史的深层结构。他的《词与物》,英文版的题目就是《事物的秩序》。相反的,《唐代的外来文明》则是一本秩序散乱的书,这本从中国古代对事物一种古怪的分类开始的书,讲述的是公元七至九世纪作为世界中心时期的唐朝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满眼带着异国风情的物的碎片:野兽,飞禽,羽毛,食物,香料,宝石,药品,器皿……如果前者是收缩的,后者则是铺展的。信手带了这两本书在路上,或许流露了一个念想:我希望有尽可能广阔的世界维度,更希望它们在一个人的心里井然有序。 下着雨,七点一过天色微暗。暮色中,渭河不再浑黄,一片白亮……在藉河边上的一家客栈里,梦中计算按现行的利率标准,20万元存一年会有多少利息。发现太少又把底数加到了30万……醒来已是9点。河就在窗下,河滩宽大。城不大,呈狭长状。步行街、自由市场和住处相去5分钟的脚程。货物丰足,核桃、枸杞、花牛苹果(出自当地一个小镇)、木耳、大枣,这些土产的中间也放了很多添加了防腐剂的南方来的鱼虾和竹笋。街上女子皆身量小巧,’挺拔,脸型线条柔和,很有水色。中午,住的酒店有一婚宴,新娘着大红礼服,身量窈窕。八世纪时这里应该是一个靠近中国心脏地区的所在吧,无数从波斯、大食和中亚诸国来的使臣、僧侣、商人穿越那条以丝绸名之的商道,在此歇脚洗尘后,又赶往梦中之都长安。说到“金桃”,确有其物,公元七世纪,撒马尔罕国的国王两次向唐朝进贡这种珍异的果子,据说“大如鹅卯,其色如金”。谢弗以此作书名,是把它当作了未知事物的一个象征,他这样说及外来事物对唐朝人生活的影响: ——一只西里伯斯的白鹦,一条撒马尔罕的小狗,一本摩揭陀的奇书,一剂古城的烈性药,等等。每一种东西都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引发唐朝人的想象力,从而改变唐朝的生活模式。 这是一本充满了物质碎片的书。但谢弗这样说,他虽然在谈“物”,目的并不是开列一份唐朝进出口物品的清单,而是研究人——通过对物的研究来研究人。这或许是可能的,普鲁斯特——这个有着“第二重视力”的伟大的哮喘病患者——在写到“斯万家那边”时说,历史,隐藏在智力所能企及的范围以外的地方,隐藏在我们无法猜度的物质客体之中。在他眼里,物,囚禁着逝去的时间,成为记忆的库房,只是打开这库房的钥匙,总是掌握在通灵者的手里——谁又能像他那样,一眼就在一个事物的后面找出另一个事物的影子?就像舍斯托夫说的有双重视力。 这个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的陇东南小城,地处秦岭山脉西端,靠近中国的地理版图的中心,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为“陇上小江南”。看地图,天水去西安、兰州和成都都在三百到五百公里之间。这个地区以西秦岭为界,北面属黄河流域,南面则是长江流域。中学课文里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说的就是这里,它还有个古称叫秦州。八世纪后期,杜甫曾流寓到天水和附近的同谷,留下了一组《秦州杂咏》。那是大唐走人向下的坡道的时候,他为避一场战乱而来。他只住了半年,离开后的下一个驻足之所是蜀中成都,最后死在从岳州到湘潭的一段长江上。20个世纪90年代初,有个大人物来此,题留下四个字,“羲皇故里”——传说中三皇之首的伏羲氏,据说就出生于此。炼五色石补天的女娲,则是他异父同母的妹妹,后来两人结为了夫妻。伏羲庙在秦城区,离市中心不远,这里供奉着的与其说是一位“龙祖”,倒不如说是一位上古时代的文化英雄。创八卦,造书契,制礼仪,圈养牲畜,营造建筑……几千年的文明就是由此滥觞。那是一个确定词与物初始关系的时代,一个建立大秩序的时代。在那时,词与物几乎就是一体,语言澄澈透明,“宇宙包容于自身之内:大地与苍昊共鸣,脸孔在星斗中望见自己,植物在根茎里保存着对人类有用的秘物”。伏羲庙的几块匾: ——“一画开天”:一派开辟鸿蒙的混沌与大气。这“画”,是卦象,是指称世界基本物质形态的符号,也就是语言吧。 ——“开道明道”:世界像处子的眸子张开了,智慧的地平线上依稀出现的是事物的秩序,“道”。 ——“象天法地”:参详、穷究天地之奥秘,正是发现这一秩序的努力。 这或许就是福柯心目中的世界的古典时期(他从西方的人文传统出发把这一时期放在了文艺复兴前)?词与物没有阻隔,它们由上帝同时创造。到了巴别通天塔之后,语言四分五裂,日渐丧失了与事物原始的粘连。这时的语言遭到扭曲远离了事物,一种文化是一种扭曲,世界不再是语言的库房,在世界的不透明度里,词的书写、语法与事物的本相扭结交错,或在事物下面川流。世界再度陷入混沌、无序的黑暗,失去了透明性的言语,也再度回到了神秘与暖昧。它是表达的媒介,又是表达的障碍。因此产生了第二级的语言,不是名词,不是动词,而是一种评论、诠释、引言、博学式的语言,它们的功用是唤醒蛰伏于其中的初始的语言,并最终让事物开口说话。我好像有些明白,瓦尔特·本雅明为什么要写一本全部以引言组成的书了。 那么我在这里的言说,又能有多少能触及事物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