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语词汇研究

葛本仪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

葛本仪  

页数:

13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语言学各个部门的研究中,词汇的研究是较为薄弱的。但在汉语词汇研究方面,还是见到一些很有水平的著作的。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是根据前人研究所得而写成的一部比较全面地论述词汇好些方面的综述性的书,这也是根据作者自己研究所得而写成的一部对某些问题作深入讨论的专论性的书。

作者简介

  葛本仪,女,1933年生,出东潍坊人,195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为出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语言学研究,尤以词汇研究见长。主持研制了《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三万词语集》、《当代汉语漉通频度词典》等,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著作存《理代汉语词汇》、《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学》(初版及修订本);主编了《汉语词汇学》、《汉语词汇论》、《语言学概论》(初版及修订本)、《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新教学语法概论》等。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近年来又发表了词汇的动态研究与词汇学训诂学贯通研究的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词、词素、词汇 第一节 词 一 什么是词 二 现代汉语词辨识 第二节 词素 一 什么是词素 二 词素的分类 第三节 词汇 一 什么是词汇 二 词汇的内容和范围第二章 造词与构词 第一节 造词和造词法 一 人们的造词活动 二 造词法 第二节 构词和构词法 一 构词的性质 二 构词法 第三节 造词构词分析 第四节 造词构词的逻辑基础 一 同一关系 二 同位关系 三 对立关系 四 从属关系 五 限定关系 六 支配关系 七 判断关系 第五节 构词法和构形法 一 从词的意义方面区分构词与构形 二 从基础形式方面区分构词与构形第三章 词义 第一节 什么是词义 一 词义的内容 二 词的词汇意义和概念 三 词义的特征 第二节 词义的类聚 一 单义词 二 多义词 三 同义词 四 反义词 第三节 词义的演变和发展 一 词义的丰富和深化 二 词义的扩大 三 词义的缩小 四 词义的转移 五 义项的增多 六 义项的减少第四章 词汇的发展 第一节 词汇发展的原因 一 社会的发展 二 人们认识的发展 三 词汇系统内部的矛盾和调整 第二节 词汇发展的概况 一 新词的增加 二 双音词增多 三 实词虚化现象的发展 四 造词和构词方面的发展 五 同义词、多义词和抽象词语的发展 六 词义的发展 七 旧要素的消亡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词、词素、词汇  第一节 词  要学习词汇,首先就需要明确什么是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进行交际,就是通过组词成句来进行的。如问:“你们要学什么?”答:“我们学习汉语。”这一问一答两句话,前一句是由“你们”“要”“学”“什么”四个词组成的,后一句是由“我们”“学习”“汉语”三个词组成的。这种认识对掌握汉语的人来说,不会有什么分歧。但是,为什么说“你们”“要”等这些小单位是词呢?词是怎样从言语片断中分离出来的呢?要明确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词。  一 什么是词  因为词是表示客观事物名称的,是语言符号的单位,所以它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因为词总是被组织到句子中加以运用的,在句子中,词和词之间又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结构关系,所以词和语法学又密切相关。再者,汉语的词又不像印欧语言,它“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因此,要给词下一个全面和确切的定义,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在这里,我们仅从词汇学的角度对词作一点探讨。


编辑推荐

  总结归纳,梳理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历史脉络;  条分缕析,探讨现代汉语词汇、语义、词典编纂等层面的理论问题;  推陈出新,反映当代词汇学研究最新成果;  指点后学,昭示汉语词汇学治学门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语词汇研究 PDF格式下载



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籍


这套书的包装相当赞!很喜欢呢!!!而且内容也不错~


很薄的小册子,不过是专业书,学姐推荐的。内容还是可以的。


算不上很精彩实用 但是还是值得一看的


考研推荐书目,值得一买,就是纸质有点,,


内容详细,简洁清楚,非常实用汉语言文学的图书


很好很给力,不知道什么时候返券


还没读 才拿到 不过应该很好


书很薄,而且通俗易懂,词汇课老师讲的也很精彩,真的还可以啦!


书虽然是2006年出版,但内容是80年代的,同等条件下建议买该作者的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