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

林语堂  

页数:

3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第一部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英文著作。书中作者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详细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民族文化及精神内涵的好书。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生于福建漳州,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语堂。22岁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27岁获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29岁获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和上海东吴大学,1936年后居住美国,此后主要用英文写作,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荣任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葬于台北阳明山故居。林语堂用英文创作和翻译的一系列经典作品影响深远,奠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代表作有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杂文《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传记《苏东坡传》、《武则天传》,译著《老子的智慧》、《浮生六记》等。

书籍目录

FOREWORD
INTRODUCTION
PREFACE
PART ONE BASES
PROLOGUE
 Chapter One THE CHINESE PEOPLE
  Ⅰ.NORTH AND SOUTH
  Ⅱ.DEGENERATION
  Ⅲ.INFUSION OF NEW BLOOD
  Ⅳ.CULTURAL STABILITY
  Ⅴ.RACIAL YOUTH
 Chapter Two THE CHINESE CHARACTER
  Ⅰ.MELLOWNESS
  Ⅱ.PATIENCE
  Ⅲ.INDIFFERENCE
  Ⅳ.OLD ROGUERY
  Ⅴ.PACIFISM
  Ⅵ.CONTENTMENT
  Ⅶ.HUMOR
  Ⅷ.CONSERVATISM
 Chapter Three THE CHINESE MIND
  Ⅰ.INTELLIGENCE
  Ⅱ.FEMININITY
  Ⅲ.LACK OF SCIENCE
  Ⅳ.LOGIC
  Ⅴ.INTUITION
  Ⅵ.IMAGINATION
 Chapter Four IDEALS OF LIFE
  Ⅰ.CHINESE HUMANISM
  Ⅱ.RELIGION
  Ⅲ.THE DOCTRINE OF THE GOLDEN MEAN
  Ⅳ.TAOISM
  Ⅴ.BUDDHISM
PART TWO LIFE 
 Chapter FIVe WOMAN'S LIFE
  Ⅰ.THE SUBJECTION OF WOMEN
  Ⅱ.HOME AND MARRIAGE
  Ⅲ.IDEAL OF WOMANHOOD
  Ⅳ.EDUCATION OF OUR DAUGHTERS
  Ⅴ.LOVE AND COURTSHIP
  Ⅵ.THE COURTESAN AND CONCUBINAGE
  Ⅶ.FOOTBINDING
  Ⅷ.EMANCIPATION
 Chapter Six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Ⅰ.ABSENCE OF THE SOCIAL MIND
  Ⅱ.THE FAMILY SYSTEM
  Ⅲ.NEPOTISM, CORRUPTION AND MANNERS
  Ⅳ.PRⅣILEGE AND EQUALITY
  Ⅴ.SOCIAL CLASSES
  Ⅵ.THE MALE TRIAD
  Ⅶ.THE FEMALE TRIAD
  Ⅷ.THEVILLAGE SYSTEM
  Ⅸ."GOVERNMENT BY GENTLEMEN"
 Chapter SeVen LITERARY LIFE
  Ⅰ.A DISTINCTION
  Ⅱ.LANGUAGE AND THOUGHT
  Ⅲ.SCHOLARSHIP
  Ⅳ.THE COLLEGE
  Ⅴ.PROSE
  Ⅵ.LITERATURE AND POLITICS
  Ⅶ. LITERARY REVOLUTION
  Ⅷ.POETRY
  Ⅸ.DRAMA
  X.THE NOVEL
  ⅪINFLUENCE OF WESTERN LITERATURE
……

章节摘录

  South in Kwangtung, one meets again a different people, where racialvigor is again in evidence, where people eat like men and work like men,enterprising, carefree, spendthrift, pugnacious, adventurous, progressive andquick-tempered, where beneath the Chinese culture a snake-eating aboriginestradition persists, revealing a strong admixture of the blood of the ancient ehinhabitants of southern China. North and south of Hankow, in the middleof China, the loud-swearing and intrigue-loving Hupeh people exist, who arecompared by the people of other provinces to "nine-headed birds in heaven"because they never say die, and who think pepper not hot enough to eat untilthey have fried it in oil; while the Hunan people, noted for their soldiery andtheir dogged persistence, offer a pleasanter variety of these descendants of theancient Chu warriors.  Movements of trade and the imperial rule of sending scholars to officialposts outside their native provinces have brought about some mixtureof the peoples and have smoothed out these provincial differences, but asa whole they continue to exist. For the significant fact remains that thenortherner is essentially a conqueror and the southerner is essentially a trader,and that of all the imperial brigands who have founded Chinese dynasties,none have come from south of the Yangtse. The tradition developed that norice-eating southerners could mount the dragon throne, and only noodle-eating northerners could.


编辑推荐

  《吾国与吾民》全书共分十章,作者以一种整体式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一位文化学者眼中的中国,其方方面面的精细描写让人重新认识一个伟大的国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吾国与吾民 PDF格式下载



 其实赛珍珠是促成《吾国与吾民》的幕后人士。“当时西方人了解中国,一种方法是直接到中国来看,另一种是透过到过中国人的写作。但赛珍珠认为,所有人在叙述中国的时候,不是太包庇中国,就是太苛责中国人了。她觉得能够跳出这两种态度,能够持平而宏观地来看中国,并且有很好英文能力的人,非林语堂莫属。”林语堂研究专家,曾担任中国台湾林语堂故居执行长的林明昌博士告诉本刊记者。赛珍珠作为一个与中国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作家,对中国有一些尖锐但不失为真实的感悟,她对当时中国思想界的观察写在《吾国与吾民》的序中:“新时代促各种学说乘时而兴,纷纭杂糅,几乎扯碎了青年们的脆弱的心灵。他们被灌输一些科学知识,又被灌输一些耶稣教义,又被灌输一些无神论,又被灌输一些自由恋爱,又来一些共产主义,又来一些西洋哲学,又来一些现代军国主义,实实在在什么都灌输一些。侧身于顽固面守旧的大众之间,青年知识份子却受了各种极端的教育。精神上和物质上一样,中国乃被动地铸下了一大漏洞。”她觉得这种矛盾的情况造就的游移不定的青年,很容易接受许多革命领袖的宣传,认为所谓中国之落伍,是出于外国的政治和物质的势力伸入的缘故,而把一切原因归咎于外国的侵略。却忘记了中国历来的时局变动实与外国不甚相干。“一个革命领袖往往当他地位一旦巩固,即变成保守而腐败起来,不殊于旧式的官僚。”她觉得这其中的原因存在于中国内部,而爱国智识青年却自顾自地分为二途:“其一抑郁沮丧于国家之现状,其一则欲掩盖其实况于外人。”直到赛珍珠从英文期刊上看到一个人的文章议论大胆、新鲜准确,自然优雅,注意到作者林语堂的名字,觉得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合作人选。
  
  在林语堂在上海的家,赛珍珠和林语堂一拍既合。因为林语堂也正想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说一说我对中国的实感”。林语堂接下写作任务后,度过了十分辛苦的10个月,因为期间他还要办多本杂志,他的女儿在回忆录中写到他每天清晨既写,孩子们被母亲隔离于父亲的书房,她们只能从锁孔中以窥一二。林语堂有时两页,有时四五页,最后一天写了19页,在庐山脱稿。他设想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写一部有关中国社会、文化和生活哲学的著作,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及其文化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他也做到了。赛珍珠在序中说“终于有了一本书满足她一切热望的要求”。林语堂在和赛珍珠的合作上吃了大亏已是后话,一般图书出版作者是拿10%左右的版税,而赛珍珠代理林语堂的书却拿了50%,并且版权还不属于林语堂。林语堂和她打官司,她打电话给林太乙问,你爸爸是不是疯了?
  
  “在1930年代,中国文化人面对中国的文化现象和状况是相当尴尬的。”林明昌说,“那时候,最早留学东洋和西洋的人陆续返国,相对他们所了解的日本和西方国家,当时的中国各方面都不如人意。不仅是科技和工业,还有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这种感觉使得所有中国知识分子要想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时候,都有种强烈的焦虑。面对西方,他不能用檄文的态度来论述中国,一个客观原因是,如果中国那么差的话,那西方人肯定没兴趣关心了解了。他也不想写想象中的理想中国,那又太过矫情,这种焦虑感很强烈地投射在《吾国与吾民》中。”
  
  就像他曾经的朋友鲁迅一样,在早期的文章中,林语堂评论中国的时候,用词也是非常激烈。显然目标读者不同,他的态度有所不同。似乎明了“门里是个世界,门外是个世界”。这在他为1932年在牛津大学的演讲稿《中国文化之精神》所撰写的前言中得到证实:“东方文明,余素抨击最烈,至今仍主张非根本改革国民懦弱萎顿之根性,优柔寡断之风度,敷衍逶迤之哲学,而易以西方励进奋斗之精神不可。然一到国外,不期然引起心理作用,昔之抨击一变而为宣传,宛然以我国之荣辱为个人之荣辱,处处愿为此东亚病夫作辩护,几沦为通常外交随员,事后思之,不觉一笑。”
  
   “在写《吾国与吾民》的时候,从开始写中国人的性格,中庸之道,中国人的心灵,其中还透着很多焦虑和挣扎,慢慢过渡到讲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忽然前面的道路就打开了。他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他这样的中国文化人从中国的传统书籍和自己的生活中,深知有另外一个世界,而且这个世界是相当美好且高雅的。如果连上《吾国与吾民》的下一本书《生活的艺术》一起看,就非常明显了。”林明昌说。《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从《吾国与吾民》的一个同名章节中延伸出来的一本书。在这一章节中,他以“倘若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娱乐方法,便不能认识一个民族”开始,激情四溢地写中国人在吃住行玩乐上的闲情逸趣,告诉西方一个他们只能望其项背的世界——古代中国的无以伦比的审美能力。
  
  林语堂女儿们的日记《吾家》,里面写到她们家第一次出国的情景,大约是1935年前后,林语堂刚写完《吾国与吾民》,定居美国开始写《生活的艺术》期间。她的女儿记述外国人怎么样问她们小孩问题:中国人头上为什么戴着碗?中国有椅子吗?问小孩子,你吸鸦片烟吗?你用鼓棒吃饭吗?你为什么不裹小脚?你们穿着睡衣(非上海阿婆的睡衣套装,而是指长袍马褂)上街吗?那时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到如此程度。现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1938年的美国年度畅销书,是一个中国人教他们“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的英文原名)。
  
  1895年。,林语堂生于福建漳州的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英文,哈佛大学读比较文学硕士,1922年获得德国莱比锡大学读语言学博士学位。“像林语堂这样饱受西学之士,才有可能从文化差异中捕捉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美。” 林明昌说。“鲁迅和林语堂他们两个面对社会和中国态度很不一样。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采取的方式比较激烈和直接,林语堂是一个浪漫文人,他的现实感不像鲁迅那么强烈。在他的书中始终有种特殊的感觉透露出来,就像一个圣徒一样,不管外面是怎样的乱世,你仍然有你的宁静天地。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无法理解的,国难当头,你竟然还在谈闲适,谈幽默生活。虽然那时也有很多中国读书人喜欢林语堂,但相对当时那个大的氛围,林语堂强调的这种生活的态度,和当时陷入危难中的国家格格不入。”
  
  辛亥革命之后到卢沟桥事变之前,中国社会的不安定导致文化人必须去思考中国到底出什么问题了,我们该怎么办。胡适从美国回来,带回来全盘西化的观念,钱玄同提出全盘欧化的观念。鲁迅在做中国国民性的大批判,就连徐志摩也写了《梅雪争春》。1926年3月18日,林语堂接到他的学生刘和珍君打来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三一八惨案”后,时任北京师大教授兼教务长的林语堂,因支持学生爱国行动也在北洋政府当局通缉之列,于是接受了厦门大学聘任,当年5月南下。他还推荐鲁迅、顾颉刚、孙伏园等也去应聘。第二年,几位名教授因为受到排挤冷遇纷纷辞职,林语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的著作,原书是用英文写作,名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作者在此书中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民族文化及精神内涵的好书。


一直很敬佩林语堂先生,作为一名学者,一直在向外国介绍中国。这本小文集就是介绍的林语堂对中国及中国国民的理解评价。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他写的书都用英文出版,学校图书馆有原版的《京华烟云》,一直没有勇气拿下书架(对本人英文水平的不自信)。所以买这本书似乎收藏的成分多一点。
买来还是拆了塑膜翻着看了看,书的样式很精美,有我最喜欢的淡淡的墨香味!正文前有小二十张照片(黑白),字体是标准英文字体的样子?小四的样子?对于看习惯了大字中文,和对英文印刷体辨识度不是很高的本人来说,小英文看起来有些吃力。
这本书有些类似于散文杂谈随笔集?虽是英文出版物,但林语堂先生用的大多是中国人理解方式,理解起来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至于对某些思想的认同不认同,这个不影响吾国林语堂在吾民心中的地位。


书的质量很好,全英文的,看了开头。是在看了央视介绍林语堂时候买的,林语堂的英文写作水平令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羡慕,通过这本书可以欣赏他的优美文笔,可惜我的英语水平不高。在国际上他的最有影响力的两本书是《吾国吾民》和《武则天传》,正在读他的《苏东坡传》。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英文原版著作)是理解林先生文字的关键,中译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些语句。而且本就写给外国人看的英文更“地道“。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英文原版著作


《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智慧的书,是一部思想与现实交相辉映的著作。中国究竟能否继续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探讨这个问题,并且想要得到一个


The moon I invite as drinking friend,And with my shadow we are three...I sing:the moon she swings her head;I dance:my shadow swells and sways.——“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翻开书的第一面,就看到了英文的李白的诗,才子啊~~~


学校图书馆刚好收录了这个英文版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但是之前等不到双语版上架,就先买了中文版的《吾国与吾民》。封面就给我感觉很国学、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纸质不错,印刷效果和图书馆收的一样。内容方面,就一个词语吧:深入浅出。这本书值得收藏。建议各位书友同时买《生活的艺术》,英文版的书名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导师说了,英文版看完后,最好是对照中文版再读一次,看看林语堂先生是怎样贯通中英文的(*^__^*)


老外客户来漳州验货,跟我推荐的,你们漳州的林语堂,吾国吾民,让我震惊!不得不赶紧买来看看。


林语堂,很喜欢,只是大陆的吾国吾民是洁版,少了一章,很可惜


这本书的反响很好,本来只想买这本的,可是不够免运费,就搭了本京华烟云~~

一直很仰慕林语堂的英文~听说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在国外反响很好,可惜月亮石这个版本删除了一些不好的(你们懂的)~

总之,还是很值得购买的~学习大师~


看厌了应试的英语,买下这本书,想看看另一种语言里的“吾国与吾民”。虽然我的英文水平不足以吃透,但是管中窥豹,大师的功底深厚,见识独到深刻。纵然是讲的过去的年代,我们仍能从中见识大师的风采与智慧。


看吾国吾民还是得英文原版来得地道呀


如题,非常喜欢林语堂先生的作品,曾看过他的生活的艺术,大一的时候在图书馆借阅的,中英文对照,用词之妙,思想之精微,心甚向往之,在当当上甄选良久才选择了这一版本。因为本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以选择了英文原版,想看看林先生的英文风采,果然是大家,光看前言部分,虎父无犬女,连前言都十分精妙,正文部分更好。总之是一本好书。


寒假在家看了几章中文版的吾国与吾民,感觉很不错,所以想买本英文的来看看。总体感觉不错,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大抵如此吧。纸张封面看着都挺爽的,赞一个~


之前就有听说吾国吾民这本书很经典,希望能对自己的英文有帮助。


作者对中国人性做了很深层次的评论介绍,带着一点幽默的语气,英文是在无懈可击,比看nativespeaker的英文写的还要好很多,不愧是大师,看林语堂一定要看英文原版。


我一直就很喜欢林语堂的风格,无声无息中就把人心里的最原始的出发点找出来了,说出来了.民国时候的人,林语堂,杨振宁,梁思成他们学英文都是把大部头:英文名著,如沙翁的,Dickensom的;作为教材的.学英文不仅是学语法结构,翻译对比.更应该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思想的,启发我们思考现代社会,当前主流.正如教育的本意,在于启发.启发你动用自己的小宇宙,甄别思考社会现象或科学研究.时而静下心来,听听林先生是怎么分析的,往往不得不又同感.


照片很珍贵。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很棒!强力推荐!


吾国与吾民收录诸多珍贵老照片值得品读。


自己是英语专业的,很佩服林语堂先生,就像看看他的原版英文著作


作为一个即在中文写作上有不朽成绩又能用英文写书被西方世界认可的大师~唯有林语堂大师


林语堂的很多作品都是用英文写的,对于学习英语有帮助,不过想要读地道的英语还是看英美原版的比较好。


都是英文的,很有内涵,都是林语堂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和所想,用中国人的眼光看世界和审视自己


英文读着有点吃力,生词挺多的。一直很喜欢林语堂,这边书也很经典 ,是本好书~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林语堂是我最喜爱的一位,他的文章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此外,他还致力于现代白话文的研究推广,并对其作出了独特贡献。


如果你比较林语堂的中英文作品, 体会其中的深意, 你再看看得诺贝尔奖,或者其它文艺领域受到西方认可的中国人的东西, 你就可以鲜明地体会出为什么林在多次提名后也未得奖. 林写的是血泪,是大中国. 饱含了情感.而有些人只会简单地艺术加工夸张一些让人堂皇的东西, 而那些却正是西方人所希望看到的. 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感情, 认知, 判断, 信仰和自由. 这就是林的作品传递给我们的. 在当下社会更为受用.


不要多说什么了 林语堂 ,我的偶像 英文原版 呵呵


林语堂的英文作品真心不错,就是我还没到看得懂的水平,得对着翻译看,还有好多不怎么常用的生词,但读起来确实是种享受,而且当当网送来时包装也很好,书封装得不错,很新。


以前就耳闻林语堂的英文文笔不亚于西方的文学巨擘,所以特地寻了一本他的英文原著,读起来轻畅明快,想要在英文阅读中感受满足的朋友可以看看。


虽然现在还没有读完这本书,全英的读物读起来果真还是有点费力啊~~但是这本书真的很赞,很值得推荐。连篇的妙语,让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体味。林语堂先生用他深厚的语言功力向西方世界展示了我们千年文化的魅力,作为中国国民的我们读完之后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本国文化时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基点。


记得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其实很多东西都要趁早,尤其是要趁早读一些好书,否则精神的净化和洗礼的进程则会延迟,吾国与吾民——一本会加速你觉悟进程的书!


看林语堂的书能使人心平气和,处之泰然。对中华民族真实深入的分析,是一部智慧的书。外研社的出版物质量就是好啊~


作者的笔调坦率幽默、语言睿智通达,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的好书。


一直都想找本林语堂的英文版大作看看,终于有机会得以见识其英文水平了,确实很厉害啊。崇拜!


真本书是林语堂用英文写的,当然要看应为版,也是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物流很快,林语堂是很欣赏的一位国学大家,尤其是英文作品,快把这一套书收集齐了,坚持每天阅读


林语堂英文确实是中国人中造诣最高的


在纠结买英文版还是中文版的朋友就果断买着一本把,装订,纸张,排版都很舒服。林语堂先生对英文的运用也是没话说的。我同时买了一本中文版,像民初的白话文总觉得就打点折扣了,毕竟不是作者亲笔的,传情达意方面切合得没有那么好吧。


吾国与吾民早先看的是中文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缘故,可能有些不太能了解。这次英文版让我重新了解到了本书的精髓,所以要看还是要看原版书籍,自己去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人生的感悟。


林语堂的英文向来都很优雅,这本书也不例外,外国人理解中国人一般是从林语堂的这本书入手,我们中国人就更应该读一读了!


林语堂的作品只有读英文的那才是正宗的。本书质量了各方面我都很满意


很早就想买英文版的《吾国吾民》了,拖到现在。书拿到的时候,感觉很开心,包装很漂亮,但是纸质没有我想象中的好,有点遗憾!但是,我会好好读的,因为这真是一本好书!


喜欢林语堂大师写的英文原著.装订印刷还不错,方便统一收藏


林语堂先生的这本书是全英文写的,读起来与众不同,建议英文基础好的人购买


读林语堂的英文原著对英语学习的裨益可想而知


不知林语堂英文也如此了得,拜读了。


林语堂的英文非常优美


吾国与吾民 好书!


本热十分敬重林语堂老先生!欣赏他的睿智与幽默!一次就购买了他的五本经典英文版著作!准备假期拜读!另外,第一次在当当购书,十分满意!


在中国真正能做到学贯东西,中英俱佳的学者实属凤毛麟角。去年我在德国访问期间,很多德国朋友都表示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但我的英语实在不能达到同他们解释传统文化的水平。因此,今年他们回访我校时,我送给他们林语堂的这套书。他们非常喜欢。我也借此机会看到了林语堂笔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受益匪浅,特推荐此书!


别人推荐的,林语堂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写的文章比美国人写的文章还有趣味,更严谨。很好的描写出了中国人的特性


原版书读起来比翻译的书有味道,林语堂的书很值得读!


就质量来说,书是正品。
就内容来说,我实在佩服林语堂先生的知识渊博,对于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分析得非常细致。但是由于本书是几十年以前创作的,所以其中不免有些东西是被淘汰的。
总体来说,不错!


林语堂的经典著作,正品,值得购买


林语堂的英语让native speaker都叹为观止,讲述那个时代的中国和民族性格,是文明传承的一部分!


林语堂大师的作品值得收藏。文字很流畅,幽默,优美。快递也给力。


林语堂大师的书堪称经典了、每一部都很赞~每一部都很有哲理~


一直觉得林语堂的思想先进,从大师的视角看待世界,对自己受益匪浅


林语堂的书向来是值得人回味的


慢慢看,希望能看出更多的感觉。
一直都看林语堂的书,非常佩服他,越深入了解就越欣赏佩服。


从去年开始接触到林语堂这位幽默大师,读他的书感触生活的真谛,让给我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灵魂化作轻灵的舞者~~~


外研社的月亮石这一套书,我都非常喜欢。对林语堂先生是非常崇敬的,他的笔墨是那样的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


因为是英语专业的所以买了本原著 其实非英语专业的也可以看 生词很少 里面的观点很有当时文青的气息 惭愧现在才接触林语堂先生的作品


还没看,感觉还不错,林语堂的书一直很喜欢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棒,林语堂先生的经典。值得看


书本很厚 一直想看林语堂的这本书 很划算~


外研社的书一如既往的号,对林语堂先生也算很尽心了,我很喜欢的封面还有内部的图片以及干净利落的页面设置,纸张摸着也很舒服,可以让我们心无旁骛地感受林先生的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很赞


书的质量很不错!很喜欢林语堂的作品!


最近在看林语堂的书,学习中,希望有帮助。


收藏林语堂作品,这套还是蛮值的


林语堂先生的作品非常值得读,他真的是学贯中西


林语堂作品还是值得一读的


看到林语堂的这本书,心里舒畅极了!书看就是正版,质量是美德说哈


书挺好,只是林语堂的书比较哲理话,还要自己多琢磨琢磨才能懂


喜欢林语堂,这本书也相当好,质量是没得说,收藏


刚收到,还没读,大致看了下,很不错,跟预期的差不多。包装不错,印刷很很好,听他们说林语堂的作品很不错,就买本来学习英语O(∩_∩)O~


林语堂大师的书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绝对经典之作 林语堂的书必读


还未开始阅读 林语堂先生的书很好看 以后静下心来细读


做为英语专业大军中的一员,林语堂先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正在阅读中~~~


经典图书,喜欢林语堂。


林语堂的书都很好看


林语堂的书,学英语的


书很漂亮,还有林语堂好多照片


作为 一个学英语的人。我真的是很羡慕林语堂先生啊


质地不错,买来是当文化概论的统一教材啦。英语系伤不起啊= =个人来说其实不喜欢林语堂。


大师作品不用多说,最崇拜的就是能将中国的文化用自己的心里翻译成英文还那么传神,以致其他人重新翻译成中文的东西还如此经典。感觉语句很流畅,也能看看以后出国后如何来表述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国度。推销母国文化很重要,否则就永远就不能为世界所理解。


林语堂先生的文字要反复品读的


装帧很精美,纸张印刷都很不错呢。林语堂的经典,喜欢!


林语堂的英语真的很让人羡慕,地道,对提高英语,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


爱国的林语堂用英语写下这本书,看看吧,不错


很喜欢这本书,虽然自己的英语还是有点贫乏,但是喜欢林语堂这个大师。争取在这学期看完,并且读懂它


精致印刷,优良品质!
至于书本身,热爱林语堂的人都懂的。


数质量不错,内容让我伤心了,林语堂太牛了,很有文采,尽管每一页总有那么十几个单词不认识。


林语堂的书写的很好,很有意思


不愧是林语堂先生的原著,但如果没有删节就更好了


林语堂先生真的很让人敬重


林语堂的才华,在他把汉语和英语都运用的如此游刃有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