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外语教育

文秋芳 著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文秋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04出版)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文秋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04出版)  

作者:

文秋芳 著  

页数:

79  

内容概要

  《中国外语教育(2010第3卷第1期)》是教育部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创办的外语教育专业学术期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本刊主要栏目包括:外语教育政策及理论研究、外语课程与教学资源研究、外语教师与教学研究、外语学习者与学习研究、外语测试与评测研究,同时将根据需要开设“教师论坛”、“教育技术”、“教学一线”、“书评”等栏目。

书籍目录

第3卷 第1期 2010年2月外语学习者与外语学习研究大学生奥运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奥运后的反思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与高职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数据驱动学习模式与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基于COCA语料库的一项教学实验外语教师与外语教学研究关于源语重述练习在连续传译培训中作用的实证研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教师纠错效度研究不同类型负反馈对中介语认知发展的效果研究外语教育技术结构方程模型多组分析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运用——Amos 17.0 实例演示书评语言学理论课程教材编写的创新探索——简评“高等院校研究性学习系列教材”English Abstracts本刊稿约2009 全年目录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尽管声称自己持中立的语言态度,但这位志愿者在描述接触过的英语变体(如相对英美英语来说并不“标准”的澳大利亚英语时),使用了“怪怪的”这样的贬义词汇:(澳大利亚)英语她们说的时候会注意说一些比较简单的东西,或者是不会把方言那么重地念出来,但还是听起来有怪怪的感觉。(Sophie)下面这位访谈对象在奥运中、后的访谈中,竭力避免正面描述自己的语言态度,并通过大篇幅的理论性论述来表明他的客观态度:我认为交流可以达到理解,但是无法达到理解力。理解力是顺利、成功交流的前提。理解力是在交流发生之前就存在于交流者身上的素质。有了理解力,才能有交流。求得理解是交流的诸种目的之一,因此交流在双方的理解力足够好的条件下就可以导致理解,反之可以导致误解。但是,交流无法达到理解力不意味着交流不能有助于训练和提升理解力。我们可以通过交流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理解别人思想感情的能力,并把这种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日后的交流场合中……(奥运)带来了一个机会一用自己的英语服务不同国家的客人……现在我觉得其实有效的交流并不需要双方说同样品种的英语,而更多取决于双方是否具有良好的“理解力”。但是他马上又指出自己在国际交流中的顾虑:我感觉跟中国人交流的时候,我可以更自然一点,就是有些地方我可以表现得更自己一点。而跟外国人交流,在很多很多时候,因为我担心表现得过于自然会造成更大的文化冲突,所以会刻意包装一些自己,让自己不太去表现得更像一个真实的自己……我觉得原因可能很多很多、很复杂,但是其中一条就是我担心,我们自然会有文化冲突,带给对方不愉快,也带给我不愉快。(zY)“更自然一点”即他与中国人交流时更轻松,完全表现自己的本色;相反与外国人交流时,他会刻意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事实上这位访谈对象在奥运中就有几次与外国人产生交流冲突与误解,对象是来自日本和拉美国家的扩展圈英语使用者。同时,访谈中他也提到自己最喜欢“CNN的女主播的声音”和“Discovery里面那个男的【声音】”,说明他的行为与理论想法并不一致,或者说,尽管他刻意掩饰自己的语言态度偏见,这种偏见仍然对于他顺利参与国际交流起了负面影响。


编辑推荐

《中国外语教育(2010第3卷第1期)》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外语教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