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

牟录贵 吉林大学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吉林大学  

作者:

牟录贵  

页数:

241  

字数:

196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从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和探索了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主要介绍了中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研究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依据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介绍一些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

书籍目录

绪 论第一章 中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认识数学课程 第二节 认识数学 第三节 认识数学学习 第四节 认识数学教学 第五节 认识数学教育评价 第六节 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第二章 中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目标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目标 第二节 中学数学新课程的具体目标 第三节 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三章 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观念 第一节 数学教学的本质 第二节 恰当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第四章 中数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数学教学方案设计第五章 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一 整理知识的教学设计 案例二 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 案例三 单元设计的案例 案例四 关注教学内容作用的教学设计 案例五 关注思维活动的教学设计 案例六 关注数学实验的教学设计 案例七 关于数学学习素材的教学案例 案例八 研究性课题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九 讲授法教学案例 案例十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十一 学会解决问题案例 案例十二 探索规律案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认识数学课程  数学在不同领域里的应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对数学课程提出了非常现实的要求:未来社会的公民需要什么样的数学素养?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数学课程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设置课程内容要反映公民的数学需求  本世纪的公民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面对的是无法回避的数学内容和方法的运用、数学思维方式的运用。因此,在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中,就要反映这些需求,安排相关的内容,体现相关的思想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数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数和数字符号及其运算规律是表示、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数量关系是刻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预测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在对报纸、杂志的调查中已经发现,大数和百分数以相当高的比例出现在其中,尤其反映在经济、科技、政治、生活及广告等方面。这说明在以商品经济为主和科技日益发展的未来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具有更多的定量化倾向。  因此,在具体情况下,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恰当的方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及数量关系,选择适当的算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等,应在课程中有很好的体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