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实用临床急救手册

王育珊 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育珊 主编  

页数:

591  

前言

从作住院医师时起就渴望有一本好的、能满足自己临床工作需要的口袋书,由于当时多种因素的限制,愿望一直也未能实现。随着自己临床经验的积累,慢慢地很多临床诊治程序、救治方法也就逐渐保存在脑海中,当初的愿望也就渐渐淡化了。20世纪90年代初转行从事危重病医学专业,时代的发展又把自己带入到一个崭新的、陌生的医疗现实中,能有一本可供参考的I临床急诊急救口袋书又成为自己实际工作的需要。由于高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临床救治方法和辅助仪器设备发生了质的飞跃。面对这些以高新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临床救治手段、设备及相关的急救理论,无疑也就是面对着新的挑战,一股再学习的冲动、一种教师的责任感,也就将自己带入到高校医学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创编吉林大学“十五”规划教材的同时,又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愿望,就开始筹划这本小册子,以作为教材的补充资料。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近年全国高校医学专业或医学高校相继开设了急救医学课程或急诊医学课程,为培养医学生对常见急危症的处置能力、对生命器官的综合救治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树立现代急救思维模式、养成现代急救医学素质奠定了临床理论基础。为了适应医学发展与临床实习需要和初、中级医师临床实践需要,也是为了圆自己年轻时的一个梦,我和我的同事们编写了本手册,希望能为临床提供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手边书、口袋书。

内容概要

本手册涵盖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危重病(ICU)医学共性知识的核心内容,以及与急诊急救密切相关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急救仪器设备应用技术和常用急救操作技术基本要点,特别突出了对初级医护人员急救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书从临床诊断思维实际需要角度入手,目的在于指导实习医师和年轻医师如何对急危重病患者进行问诊、了解基本病史,如何参照不同疾病或症状特点,提出适于急诊急救需要的辅助检查项目;并针对所得的临床资料,如何进行分析及综合判断;同时对临床常见急危症的救治方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本手册除了可以供医学临床各专业本科生新增设的急救医学或急诊医学课程临床实习需要外,也可以作为急诊、危重病、院前急救以及临床各科医师的临床急救参考书,并可作为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大学“十五”规划教材《实用急救医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急救医学》的配套教材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常用急救技术与操作 第一章 床旁与中央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急诊心律失常心电图识别与处理 第三章 心肺复苏术 第四章 急诊心脏电复律 第五章 紧急人工心脏起搏术 第六章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第七章 紧急气管插管术 第八章 氧气吸入疗法 第九章 机械通气 第十章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第十一章 吸痰法 第十二章 急诊洗胃术 第十三章 三腔两囊管置放术 第十四章 灌肠术 第十五章 危重病营养支持 第十六章 静脉营养液配置操作 第十七章 导尿术 第十八章 膀胱冲洗术 第十九章 血液净化疗法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第二十章 动脉与静脉穿刺置管术 第二十一章 常用医用泵技术操作 第二十二章 危重病的镇痛与镇静 第二十三章 危重病人输血及并发症的处理 第二十四章 危重病的评分系统第二篇 常见急危重症及处理 第一章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二章 休克 第三章 急性发热 第四章 急性头痛 第五章 突发性眩晕 第六章 急性意识障碍 第七章 急性胸痛 第八章 呼吸急症 第九章 高血压急症 第十章 冠血管急症 第十一章 消化急症 第十二章 急性腰痛 第十三章 糖尿病急症 第十四章 内分泌急症 第十五章 急性创伤性大出血 第三篇 急性中毒 第一章 急性中毒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第二章 急性常见药物中毒 第三章 急性农药中毒 第四章 急性灭鼠药物中毒 第五章 急性食物中毒 第六章 急性强酸、强碱中毒 第七章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第四篇 急性器官功能衰竭 第一章 急性呼吸衰竭 第二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三章 急性心力衰竭 第四章 急性肾衰竭 第五章 肝性脑病 第六章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七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五篇 理化因素所致急症 第一章 中暑 第二章 冻僵 第三章 电击伤 第四章 淹溺 第五章 自缢 第六章 动物及昆虫咬伤 第六篇 常用急救药物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常用急救药物 第二章 支气管解痉与祛痰药 第三章 脱水、利尿药 第四章 中枢兴奋药 第五章 镇静镇痛药 第六章 扩容药 第七章 止血药 第八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九章 胃粘膜保护剂与生长抑素 第十章 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物 第十一章 特效解毒药 第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特殊用药附录:常用急救检验项目参考值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九章 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代替或辅助呼吸机工作的过程。机械通气是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并不能消除呼吸衰竭的病因,只能为采取针对呼吸衰竭病因的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条件,已成为急救与危重病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将呼吸机临床应用的理论知识与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是合理应用机械通气的主要环节。正确的选用呼吸机的类型和通气方式,合理的调节通气参数,有效地达到人工通气的治疗目的,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机械通气的理论及呼吸生理、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知识的熟悉程度,是实施机械通气的关键。一、机械通气的治疗作用(一)改善通气功能。(二)改善气体交换功能。(三)减少呼吸功,逆转呼吸肌的疲劳。(四)预防或纠正因神经肌肉或疼痛限制呼吸所致的肺不张。(五)肺内雾化吸入。(六)为麻醉中使用镇静剂、肌松药提供呼吸保障。(七)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二、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一)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生理指标成人患者呼吸功能障碍达到机械通气治疗呼吸生理指标的任何一项,均应考虑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详见附表1-9-1。(二)机械通气的适应证1.急性呼吸衰竭,如电击、溺水、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或神经肌肉疾患所致呼吸微弱乃至消失,或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2.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以及肺炎、肺水肿、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所致的呼吸衰竭。3.严重创伤、大手术后休克、严重感染、中毒等情况后出现的ARDS。4.中枢性呼吸衰竭,多由镇静剂过量、脑外伤、颅内感染、脑水肿等所致,宜早期开始机械通气。5.周围性呼吸衰竭,如呼吸肌无力、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破伤风、多发性肌炎、肌肉迟缓症、肌营养不良等影响呼吸肌活动的疾患所导致的呼吸衰竭。


编辑推荐

《实用临床急救手册》是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实用临床急救手册 PDF格式下载



实用,小乔。正在学习中,希望能提高自己。


书很实用哦


帮朋友买的,朋友觉得不错呢!


速度很快服务态度很好的不错


非常满意,与想象中一样,很有帮助


正版书,有用啊!!!


送货太慢了,网上也不更新。


此树内容较为全面,系统。不同于一般的急诊学教科书,为小册子,较为切合实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