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

唐冰开,刘雪峰 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唐冰开,刘雪峰 著  

页数:

317  

内容概要

我们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因此,本书注重了对理论与现实研究的并重,并从多角度论证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政荐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再造”的基本范式、发展逻辑以及路径选择。理论与现实并重的研究理念在本书中可谓处处有所体现,这是本书在体系设计、内容写作等诸多方面所力图遵循的一条准线。 理论的研究要以现实需求为服务对象,现实的运作则要以理论的原则为指导。我们期望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政府转型、社会转型,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现实操作层面,尽一份责、出一份力。我们相信,这本专著的出版将有益于我国政府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进步要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和谐社会的命题简约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界定 (一)和谐社会的概念维度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和谐社会的能力诉求 (一)执政资源与执政能力 (二)党建理论转型与执政方式变迁 (三)执政能力增量发展的向量分析 (四)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为 (五)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四、和谐社会的关系理顺第二章 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一、权威导向 (一)政府权威弱化的原因 (二)强化政府权威的路径 二、民主导向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的现代原则 (二)政治参与:民主导向的新坐标 三、法治导向 (一)法治之于和谐社会的意义 (二)中国的法治发展模式选择 四、和合导向 (一)和合思想的价值目标 (二)和合思想的当代诉求第三章 和谐社会的理念维度 一、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规范体系 (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五)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二、以人为本观 (一)以人为本的一般界定 (二)以人为本的实质 (三)以人为本与“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的区别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 三、利益协调观 (一)现状考察:中国社会的利益协调关系 (二)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三)构建与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措施 (四)构建与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议第四章 政府治理的宏观体系 一、政府职能转变之系统论 (一)政府职能转交的理念定位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切实动因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进步困境 (四)政府职能重塑的方案设计 二、政府治理模式之权能论 (一)市场经济下的政府治理理念 (二)政府治理的效率视角 (三)政府治理与公共权力的关系范式  (四)政府治理与公共权力的内容范式 (五)政府治理与公共权力的管理范式 三、政府社会管理之责任论 (一)政府社会管理的概念读解 (二)政府社会管理的价值原则 (三)政府社会管理的多元维度 (四)政府管理职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 四、行政方法研究之体系论 (一)行政方法的系统合成 (二)行政方法的现代特征 (三)行政方法的价值考量 (四)依法行政与依方法行政的统筹协调第五章责任政府 一、责任政府的系统认知 (一)责任政府的比较分析 (二)政府责任存在的理念基础 (三)政府责任的内涵解析 二、责任政府的实现机制——行政问责 (一)关于行政问责的定性分析 (二)行政问责的主体与问责方式 (三)行政问责的客体与负责途径 (四)行政问责的原则体系 三、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动态分析 (一)行政问责横向的领域扩展 (二)行政问责的制度化进程 (三)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四、我国责任政府的初始性构建 (一)构建责任政府的价值理念 (二)构建责任政府的制度成本分析 (三)构建责任政府的运行分析 (四)构建责任政府的体制要求  ……第六章 公平政府第七章 法治政府第八章 有限政府第九章 信用政府第十章 服务型政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