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论

李晶 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07-01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晶 著  

页数:

205  

内容概要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论》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发展中的终身教育理论、逐步发展的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践基础、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科研基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政策基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整体方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整体方案、各项行动计划之间的关系、各项行动计划设计的依据、我国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研究、我国骨干教师队伍现状与建设目标研究和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阶段研究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理论基础一、社会发展中的终身教育理论二、逐步发展的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践基础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历程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科研基础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政策基础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整体方案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整体方案二、各项行动计划之间的关系第四章 各项行动计划设计的依据一、我国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研究二、我国骨干教师队伍现状与建设目标研究三、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阶段研究第五章 各项行动计划的内容和要求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启动二、对各项行动计划的内容和要求的理解第六章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进展情况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基础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二、各项行动计划完成的情况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目标实现程度分析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第七章 夺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最后胜利一、巩固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标志性成果继续完成未全部实现的指标二、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把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三、实现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效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四、完善教师聘任、流动机制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五、加速贫困地区教师素质提高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六、以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能力为重点更充分地发挥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支柱的作用附录一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附录二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附录三 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

章节摘录

  二是教育工作向学化。他们把课堂上的注意力由自己的活动转向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对学生的引导,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方法等。这是这一阶段教师素质上的重要特点。  三是成熟化。随着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他们在学生时代学习的理论和在实践工作中学习的优秀教师的经验,都逐步内化为对教育真谛的深刻理解,形成了教育观念,并用这种观念指导着自己的教育行为。他们的敬业精神来自对教育的理解,来自于对教育的成功体验,有比较深厚的基础,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也在教育活动中磨砺而成。  各个省选拔出来的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的骨干教师绝大多数处于这个成长阶段。处于这个成长阶段的教师大约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他们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在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发挥支撑作用、表率作用、影响作用和指导作用。  首先,骨干教师作为栋梁,支撑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使国家的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得以准确贯彻实施;其次,他们在教师群体中起着表率作用,他们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身体和心理方面、科学文化知识方面以及职业能力方面的出色表现,为一般教师树立了榜样,使一般教师面对目前的社会地位和高标准、高强度的劳动,能够找到职业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第三,骨干教师在教改、教研和培养人等方面研究的过程,取得的业绩,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些业绩的肯定和表彰等,对于一般教师具有影响作用,而且这种影响是一种生动的激励;第四,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具有指导作用,一旦骨干教师被认同,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上很快就表现出了指导作用,这种作用将带动教师群体的集体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重点建设骨干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捷径。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