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2005-06-01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任学印 著
214
《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对有代表性的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以及起步较早、体制较完善、成效较显著的日本、美国、英国的教师入职教育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教师入职教育的理性思考。
第一章 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一)入职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二)现实透视:理论和实践二、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三、研究方法(一)资料的收集(二)资料的分析研究第二章 入职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教师发展阶段理论考察(一)年龄取向模式(二)教学年资取向模式(三)关注取向模式(四)教师发展需求取向模式(五)多维取向模式(六)自我更新取向模式二、入职期在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入职期是影响初任教师职业倾向和职业持久性的重要时期(二)入职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时期(三)入职期是教师学习掌握教学知能的重要时期(四)入职期是初任教师步入成人世界的起始阶段第三章 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特征一、影响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一)个人环境因素(二)组织环境因素二、初任教师的成长经历(一)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二)初任教师的职业社会化过程三、初任教师的专业结构特点四、初任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五、初任教师的职业倦怠(一)职业倦怠界说(二)初任教师的职业倦怠六、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第四章 教师入职教育理论比较一、教师入职教育界定二、教师入职教育目标三、教师入职教育构成四、教师入职教育评价五、教师入职教育形式……第五章 教学指导:一种典型的教师入职教育形式第六章 教师入职教育特质:纵横比较第七章 教师入职教育实践比较:以日本、美国、英国为对象第八章 关于我国教师入职教育的理性思考参考文献附录:初任教师专业需求及其入职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后记
6.注册课程 初任教师通过在高等院校中的教师教育机构注册相关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来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注册的课程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与入职期的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旨在发展实践技能的课程,如有关学科教学法、班级管理、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等方面的课程;一类是系统的、旨在取得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的课程,如注册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等。 7.研讨 初任教师通过参加专业研讨会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根据召开研讨会的主体不同,有教师专业组织研讨会和学校研讨会。学校研讨会根据研讨的主题和目的,又可以分为职前定向研讨和平时教学研讨。职前定向研讨在新学年开学之前进行,主要向初任教师介绍学区或学校的一些政策和规章制度、自然和人文环境、教学程序要求、学生特点等,时间一般为3~5天,或者一周。这种定向研讨会在学校之外的一个地方召开可能更有效,当然,在学校召开会更便利,但容易使初任教师产生对即将进行教学的不必要的焦虑。离开学校的定向研讨,便于初任教师接受学区、学校的相关法规和教学要求。作为职前定向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安排另外时间让初任教师熟悉学校环境。日常教学研讨会一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组织,内容主要为对初任教师的前一段时间教学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教学信息反馈,制订下一阶段的改进和发展计划。 8.书面材料 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通过书面材料形式,如专业指南、时事通讯等,向初任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解决教学初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初任教师许多共同性的问题以及必要的信息,包括学校的相关规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社区的角色、各种支持系统的设置情况以及如何有效地取得必要的帮助等,都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让初任教师一目了然。初任教师进入学校后,能马上获得来自书面的专业与适应问题的具体指导,必能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感。书面材料的发放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形式,发放时间应从招募新教师开始并一直贯穿于初任教师的整个人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