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刘晓明主编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

2005-12-01  

出版社: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刘晓明主编  

页数:

17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如何看待和评价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这是开展师德教育的前提。近些年来,随着家庭、社会对子女教育问题关注程度的提高,教师也开始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对教师的负面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许多师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不断使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怀疑,导致公众对教师职业信任度的降低,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群体的形象,间接影响到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似乎当前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严重滑坡。教师职业素质令人堪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直面困境:当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偏差一、教育价值的偏差: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二、教育观念的偏差:重行为规训轻情感陶冶三、教育方法的偏差:重群体灌输轻自我养成四、教育内容的偏差:重道德知识轻道德技能第二章 心理成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一、心理缺失: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二、心理需要: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点三、心理发展:职业道德发展的核心四、心理关怀:职业道德教育的完善第三章 道德认知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道德认知;完美道德的基础二、认清道路,勇往直前:道德认知与职业道德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教师道德认知的促进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道德认知的内化第四章 道德情感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尊重感:教师道德情感的起点二、公正感:教师道德情感的基础三、责任感:教师道德情感的关键四、幸福感: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第五章 道德人格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经师”与“人师”:教师道德人格的特殊性二、“理想与现实”:教师道德人格的实践性三、“1%与99%”:教师道德人格的塑造与发展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心有千千结: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二、德是师之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三、心态决定一切:心理健康对职业道德的影响四、放飞心情完善自我:教师健康心理的促进第七章 师生关系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用心倾听:师生心灵互通的家园二、换位思考: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三、理解与尊重: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四、真诚与宽容: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钥匙五、激励与赞美: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第八章 职业技能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初为人师:为自己打造一片新的天空二 成长之路:通向成功的红地毯三、“成熟的教师”:使教育绽放出更多鲜艳的花朵四、高尚的师德:塑造完美的教师形象五、师德与教师职业技能:成功的双刃剑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尊重学生,要求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真心实意关心每一名学生。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爱每一名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的鱼不能没有水。教师只有真正做到热爱学生,他才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才会主动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信任学生并严格要求学生。  要尊重学生,首先应该注意尊重犯错误的学生,不以罚代讲或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贪玩、调皮、易感情用事,平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大多是一时约束不住自己,感情冲动所致,并且常常在做错事之后,因惧怕老师批评或处罚而撒谎欺骗老师。为此,教师一定要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用自己的诚心、爱心、耐心感化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认识错误的危害并改正错误,千万不可大发雷霆之怒,更不可出格越界,伤害学生的身心。  另外,还要注意尊重后进生。有人认为,“后进生”缺乏自尊心,对他们无尊重可言。岂不知后进生并不是天生没有自尊心,只不过是他们的自尊心因家长或老师或他人教育批评不当或评价失误而受到了伤害。“后进生”并不等于“差生”,“后进”只是相对而言,而且孕育着前进的动力和机遇。因此,对“后进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尊重是前提,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无论你对他们的爱多么深,他们也无法理解,即使表面上口服,但心却不服。作为一名教师,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摩擦时,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批评可以严厉,但决不能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的正当、合理的愿望,可以使师生关系变得更融洽。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