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爱的别名叫感恩

女友传媒集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女友传媒集团  

页数:

264  

Tag标签:

无  

前言

  推荐序——因爱之名  女友传媒集团总编 袁 倩  高大、笔直、华盖如荫、枝叶浓密的树,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树的形态,宜于思慕、等待、祈祷、重逢。它的姿态是繁盛的、厚重的、持久的。还有,它特别伟大的地方就是,你可以忽视它,但它可以一直默默成长,具有长久的耐力和非凡的磨炼气质。  记得“国家地理”频道就叙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生物学家从一本书上得知有种发光的蜥蜴,他远渡重洋翻山越岭来到深山,循着书里的详细描述,找到当年带领作者上山发现发光蜥蜴的向导。向导已经年迈,但提起发光的蜥蜴,依然津津乐道,兴奋不已。但那已是六十年前的事了,如今已八十高龄的向导,行动迟缓,步履蹒跚,显然已无法亲自带领生物学家再次上山了,不过他思路相当清晰,不但清楚地述说完路线,还特别吩咐说,在发现蜥蜴的山洞旁,他种了一棵橘子树。那是当时他们发现蜥蜴后,在当地休息时,他种下的。  随后的几十年中,他还上山去探望过数次,发现当年的橘子树已经渐渐长大。风吹过,一阵果香。有清脆的鸟声。  镜头切到生物学家在山中的情形。爬过一阵崎岖的山路后,终于惊现一棵美丽的橘树!它硕大高耸,并且长着明显不是当地品种的橘子。这肯定就是当年的橘子树了。那么山洞就在眼前了。  此时,令人兴奋的不光是找到发光的蜥蜴,而是六十年前一颗小小的橘子籽,见证着一段惊险的旅程和发现,它像一块指引的路牌,更是几十年来标记此事件的标杆。  这一棵橘树立刻有了光阴的味道,有了记载的年轮。它会随着岁月茁壮成长,成为一次历险或一个事件的见证者,共同被纳入历史的收藏。  人生,是否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在匆匆的旅行中,会留下很多的摄影作品,购买很多的礼物,写下一些游记,回去后,照片可以办展览,礼物可以跟朋友分享,有趣的游记经历可以出书,但你有没有留下类似橘子树般的标记呢?  这套珍贵的《女友》精选集,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棵橘子树吧。她是一份爱,一段美好的时光,一个常常回去探访的朋友,一个地点,一种温暖绵长的感觉。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阅读的,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在文字的世界里的一次精神漫游,并在这次旅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有时候的阅读是带有香味和颜色的。譬如最近常常翻起的那本有着单纯柠檬黄封面的小书——《芒果街上的小屋》。文字轻灵诗意,还原了一个女孩子在少女时代为自己留下的最后一段记忆,那种蜕变的感觉,的确像极一枚芒果,轻微地挤撞,便有青春的汁液溢出。  《女友》便是这样的读物。最有特色的是《女友》情感部分,它是《女友》品牌23年以来,“爱”和“美”的最佳精神传承。以深刻和感动淬炼出隽永、温暖人心、灵秀深情的真实情感故事,慰藉人心的爱情小说,短小精悍的生活随笔,新鲜麻辣的名家专栏……关注生活所及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年少轻狂清澈美好,还是都市的悲欢离合情感流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叩响读者的心灵花园。每个读《女友》长大的女生,都有一群心意相通的朋友,温暖地唠叨着教你如何勤劳勇敢,内心强大。有了她们,每个女孩都可以飞越平庸胆怯的青春期,穿越寂寞漆黑的青春隧道。  在一生当中,找到一双“善”的眼神非常重要。这种眼神,可以窥见他人的喜悦、焦虑、欲望和无助,还有许多你自身不能亲历的人生种种,在感恩之余,会丰富你的体验,也滋养了因为局限而干涩的心境。感恩的心态,会将我们一生都充盈了,就像植物的根,我们是否茂盛在于它们,它节奏分明地告诉我们信仰、平视以及恩泽的力量。以善的态度理解、阅读他人的世界,是一种修养。而在《女友》的边边角角,你会随处寻觅到这种“善意”和“感恩”的目光。  很多读者朋友在微博上发图片给我,让我看她们积攒的往期杂志封面,成堆成堆的,厚厚成墙。她们说,每次搬家,都会把一些书和杂志送人,但是《女友》是舍不得丢掉的。那些读了多遍,快要背出里面的话的杂志被放进箱子里,不常拿出来示人。因为那些时光,无论是伤心还是快乐,都是一种陪伴。“世界虽然不美了,但我们懂得留恋。”  好看的书,愉悦的阅读,就是这样,仿佛另一个同类,一个相知的灵魂在梦中跟自己相遇了,让你产生恍惚,那一刻你会问自己,在现实中的这个同类拜访过我吗?  所以,做一个纯粹的读者,是幸福的。  迪伦?托马斯有诗云:“由绿的生命引信引爆的力量,震动着花朵。”美国女作家佛朗西斯?梅耶丝则援引这个比喻说:“在柔和的阳光下工作,我也会感到绿色的生命引信在自己体内爆炸。”  因为热爱,所以燃烧。这是情感的力量。它可以让冰冷浮躁灰闷的生活亮起来,那种柔软激荡在你身边,直击心灵。  顺从后的平静,纵容后的舍得,接纳后的温柔,的确是很美好的美好时光。希望你们能从这套书里找到。  爱的别名叫感恩 / 赵婕  在毕加索钟爱过的女人中,有一位他最迷恋,他给她的魅力评价是“充满活力的懒惰”。我一直认为这个说法有点蹊跷,直到我认识阿青。阿青是那种对老公的宠爱很受用又从不会被宠到得意忘形的聪明女人。阿青的勤奋在她喜欢的文字和书籍中,而作为妻子,她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懒惰”的女人。她好美食,好玩,机智幽默,从不唠叨,不操心,也从不挑剔。她第一次看到她的新房子,是在装修好、家具都摆设齐全的时候。她说我对一切都满意,除了感恩,就是快乐享受。她感谢老公不计较她懒惰,感谢老公喜欢在家里独揽大权。老公的宠爱,她安心享受,但从不觉得是应该的,她说,婚姻的字典里一旦有了“应该”,爱就变成贪得无厌的索取,一切乐趣就没有了,即使天天享受呵护,也只有不满足。  隽之则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女性。她是从天昏地暗的热恋走进婚姻的人。也许是太爱一个人,恨不得给他超五星级的待遇。在恋爱中燃烧了几年的忘我服务的热情,在婚姻里继续燃烧。然而,灰烬终于高过了火焰。有一天,爱火似乎熄灭了。隽之觉得老公也应该给她超五星级的待遇了。如果某天她晚一点回家,进门发现老公又忘了给她泡茶,她就觉得她得到的爱没有她付出的爱深厚细腻。慢慢地,隽之发现自己要得越多,快乐越少,反而不如以前“盲目”付出幸福,而且,她的先生甚至害怕喝她习惯为他泡好的茶,他会说“我怕欠你的”。好在隽之是个聪明女人,她开始反省。她发现,她操持了家里的琐碎,而老公给她的是家庭经济的保障和心理安全感,是所有大的事情上的决断和对她的纵容。她忽然觉得那份婚姻、那个男人值得感谢。她甚至感谢他在找不到内衣的时候一遍遍呼唤她,感谢他很陶醉地享受她泡的茶,感谢他在她看不惯上司狭隘的时候,对她说,不想忍受就立即回家。她想,她之所以能够保存自己的灵性,自由自在地活在琐碎的快乐中,以一个女人的感性方式恣肆快乐,就是因为那个爱他的男人。  是的,当爱情被播种到婚姻的土地里,爱情一定会有一个破壳变形的过程,直到它化为别名,长出一棵叫“感恩”的树。如果感恩树的成长彻底剥离了“应该”的硬壳,剩下的就是开花结果,天长地久。  再做一次女儿 / 唐素衣  在物质社会里,我们仍然会在不经意间,被一些事和一些人,甚至是一只动物深深地打动。只要,心中有爱。  有这样一个做女儿的,在她真正长大之后,忽然想从头开始,重新做一回女儿。  小时候,叔叔阿姨老爱问我们,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一起玩的小朋友都圆滑地说,一样好。只有我每次都回答得很干脆,当然是妈妈好。印象中,父亲很少对我露出过笑脸,他跟客人说话的时候,要是我忍不住发表一下个人意见,肯定会遭到他严肃地呵斥:“小孩子不要插嘴。”让自尊心特强的我下不了台。我灰溜溜往外跑的时候就想,怎么啦,我怎么就摊上这样不留情面的父亲呢?  我一直处心积虑于对父亲权威的反抗。比如,只要完成了作业,我就会溜出去,玩到天黑透了才肯回家。那时,父亲的脸一定是板着的,不过,我会理直气壮地说,作业做完了,您检查吧。当然,写作业的时候我会分外小心,绝不给父亲抓到一点小把柄。  刚上高一,我就与高三的一个男孩恋爱了。这次,我的背叛更彻底。记得有一次老师家访时跟父亲说,素衣这孩子只要不早恋,上大学准没问题。父亲不以为然地说,早恋,那是不可能的。他的理论是,他年轻时直到二十五岁才恋爱(在那个年代已经算非常晚了),所以他的后代也一定是晚熟品种。我在心里嗤笑这种明显没有逻辑性的推理。潜意识里,我很想做一些事,让他明白,大人也不是永远都不会错。  所以,当父亲突然发现我与男孩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反应简直不能用本能来形容——  他劈脸给了我一耳光。  在此之前,他从未碰过我一指头,虽然一直一直,我都自认被他所忽视。但这样的屈辱,在我还是第一次。愤怒如潮水般把我淹没。如果不是父亲把我拉起来就走的手劲实在太大,我当时就想从阳台上跳下去。  此后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冷战。我昂着头在家里进进出出,眼睛里只有天花板。其实我的余光还是能看到父亲沉闷的脸,能感觉到母亲小心翼翼地一会儿望望我一会儿望望父亲的可怜样子。但不管怎样,我有自己的骄傲。  过了几天,父亲分明开始尝试作缓和气氛的努力,并且不惜违背他定下的“吃饭时不准说话”的健康准则,在饭桌上一个接一个地讲我闻所未闻的奇谈逸闻。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我光顾着惊讶了——我从不知道严肃的父亲居然也有这么幽默的一面!  一个月后的一天我放学回家,推开门就看到地板上的几个字,是用毛笔蘸水写的,水还没干:对不起。父亲与母亲坐在沙发上,好像在商量着什么事,可我当然认得那些字是谁写的,因为父亲的一手好字在小城里是出了名的。我低下头,大颗的泪水把字模糊成了一片。然而就在这时候,硕大的巴掌在我眼前一晃而过,而且,他为什么不能当面对我说?他还是把父亲的尊严,看得比女儿的自尊重要得多。  不过,那以后算是结束了冷战,但对于父亲,我更加敬而远之了。我们之间,没有一句多余的言语。  考大学时,犹豫良久,还是填报了离家乡极远的一个城市。心里头,也并非没有内疚。我想,我是不幸的,享受不到别人那种与家人融为一体的亲情;而我的父母也是不幸的,他们也从来没有尝过女儿绕膝娇语呢哝的幸福味道。  有一次,同寝室一个女孩的父亲来看她,她在父亲怀里笑啊闹的,我看得眼睛发直,我想起以前坐在父亲的摩托车后面,都会很注意地不要碰到他的身体,而搂父亲的脖子吻父亲的脸,在我看来那是电影里才有的情节。  那年寒假,父亲去东北探望他病重的表弟,我没有见他。第二年暑假,学校组织记者团到省城南部采访,我入选了。我说不清是该高兴还是失落,这毕竟是我从小到大,离开家人最长时间后一次团聚的机会,但是我也至少免除了重新面对父亲的尴尬,我不知在经历一年的分离后,他会不会让我感觉更陌生。  出发前,给母亲挂了个电话。听筒里传来母亲哑哑的声音:“你爸现在不在家,晚上给你爸打个电话行吗?”  我迟疑了一下,其实如果当时父亲就在,我想我还是愿意跟他亲自打一声招呼告个别,可是碰得不巧,再要特意打那么个电话,让我感觉有点不自在。但,这种心底里很微妙的感觉是无法言说的,我只好笑笑算了,“妈妈,你跟他说也一样的。”然后,收了线。  带着淡淡的遗憾,我跟随采访团出发了。南方之行非常艰苦,酷热、日夜兼程、任务繁重,加上一种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思念,到达最后一个目的地时,我开始发烧。吃了两天药,烧刚退下去,右眼又发炎了。过了一天,红得简直就像兔子的眼睛。当地的医生为我诊断后说,是感冒引发的病毒性感染,如不及早治疗,可能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  失明?太可怕了,我呆住,耳边忽然响起父亲的声音:你要再这么任性,后果自负!  四年前,我读初三,也是这只眼睛,不慎沾了不洁之物,突然就发红流泪。父亲请了长假,带我到杭州最好的眼科治疗中心去看病。那是些天空飘雪的日子,我的同学们在遥远的课堂里进行期末考试,而我跟在父亲身边,每天在医院与宾馆的路上来来回回。我的右眼上贴着纱布,既痒又难受,而且自觉十分丑怪,总是忍不住用手去搓揉。父亲见了,说:“不要去碰它,会感染的,知不知道?”  这话自然是没错,可我病成这样,他一句宽慰的话没有,却动不动仍拿出一副教训人的姿态!心里憋屈得慌,又不敢顶嘴,便故意揉得更重。结果,他就说了那样一句:“你要再这么任性,后果自负!”  当时,我真的太气了,竟然就脱口而出:“我知道,您不过是怨我耽误了考试,没拿回第一第二的给您长脸。就算我真瞎了,您也未必会在乎。”  话说出口,我也就猜到后果了,干脆豁出去,挺着胸等他的吼声响起。可是,没有,居然没有,奇怪啊。不禁想探头去看父亲的脸,他已转过身去,大踏步地往前走了。  那么,这一次,父亲要是听说我的病情,会否……像当年那样对我?我已经长大,虽然外表仍倔犟,内心里却已不知在何时生长出柔情和渴望,我实在是害怕,这样的时候,会在他面前,掩饰不了我的脆弱。  带队老师送我回省城前,通知了父亲。我竖起耳朵,也听不见电话那一端父亲的声音,似乎没说几句话就挂了,想来,父亲一定又要为我生气了。  车开到一半,天突然变了,下起了雨。驶进人声鼎沸的省城车站时,雨大得天地都茫茫然起来,但是,我仍然一眼就望见父亲在雨中翘首张望的身影。一瞬间,我的头脑一下真空了,反复想好的话语忘得精光。  父亲已经跳上还没完全停稳的车子,正大踏步地向我走来。  “素衣,你什么时候能让我放心?”这是父亲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依然是我熟悉的严厉。我想,果不其然,泪就慢慢地渗了出来。  “好了,”父亲说,“哭什么。我咨询过医生了,只要还没危及视网膜,做个小手术就没事了。”我的心放下一半来,就想起很多事:他怎么过来的,等了多久了,如何这么快就咨询过医生了?  想问时,车已停稳,父亲先下了车,在车门边撑了伞等我。一阵风吹来,他的头发有点乱了,忽然发现,昔日英俊的父亲,竟呈现出这样明显的老态了。鬓边有着醒目的白发,眼中也少了以前逼人的锐利。他那样专注地抬头望着车厢,在风雨中看过去,他的目光中竟不再有往日令我不寒而栗的冷峻,而变得有些许的凄然,让我的心微微地颤抖了。  我知道,他不是在一天之间苍老的,可是,我却是在这一瞬才发现的。那么多那么多我视力良好的日子,为何竟能全然忽略这样的细节呢?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尝试换一种方式来“对抗”父亲的权威——用更多的关心和爱而不是任性顽劣,换取他的笑容来抹去他的矜持。  不过,我想,即使时光不能倒流,我仍然来得及实现我的新计划。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女友》杂志二十多年中近百篇优秀文章,不管是散文,抑或是小说,都是对人生的体悟,对爱的感恩。珍惜眼前所看到的,感恩目前所拥有的。因为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如果你爱,就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朋友的帮助之恩,感谢恋人的包容之恩,感恩身边的一切。

作者简介

 1988年,夏,《女友》创刊。从一开始,这本杂志以爱为内质,以美为外形,新潮、温情、挚爱、互动,立足于做所有读者的良朋益友。经历了一次次蜕变、历练,《女友》完成了由蛹到美丽蝴蝶的涅槃,从一本《女友》发展成为现在的《女友?校园》《女友?家园》《女友?花园》和《女友?LOOK》四本平面杂志,海外发行覆盖北美和澳洲的《女友·北美版》《女友?澳洲版》等系列刊。
 《女友》一直以来坚持心灵主义,通过女性视角,反映女性生活广阔的社会层面,让《女友》的读者不仅外表优雅,灵魂健康,心灵美好,更懂得感恩和回报。
杂志在成长,女人在成长,《女友》更在成长中华丽蜕变。历经23年的发展与蜕变,《女友》已经成为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中国本土女性生活原创期刊知名品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书籍目录

再做一次女儿
荷包蛋
妈妈的高跟鞋
温馨雪屋
生命是一种缘
槐花饺子
让我许个愿
爱的别名叫感恩
爱情的长度
学会放下
两个人的温柔
妈妈,别哭
妈妈,我爱你
一点点盐是为了更甜
事关幸福
十年,让爱渗到地面
爱情在谁的掌心
我就是她
她用坚强和爱人告别
煎蛋卷的故事
归宿是一个人的事
半职妈妈梦
Mother我不想你那么孤单
每天都是母亲节
不见不散
你不知道雪人的心
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
那一朵暗香的白菊花
老师远去的脚步令我心伤
女人的爱,真长!
放飞女儿
我的爸爸长长的爱
特别的家每天都有爱
轻轻叫一声我的好哥哥
从此家在我心中
老师,比亲妈还亲的老师
生命的出口
亲情的灯
银色高脚杯
不下雪的城市下了雪
对幸福过敏
点一盏灯
冬舞夜未央
岁月留香
爱情信物,我打不开
镜中光
暗香
四碗温吞面
接吻鱼
给孩子一个出生的理由
朋友阿冰
他以为
风中的想念
挚念祖母
愿永远绕欢膝下
感恩
世上我最爱的男人
父亲和母亲的爱情
站在我对面的父亲
戈壁深处
婆婆要出嫁
最美
后天的姐妹
弟弟,没有人看到你的忧伤
小张和小尹的留言条儿
许你一个香格里拉的未来
却把鸡肋熬鸡汤
轻揽身边的小温柔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我眼中,妈妈的高跟鞋,仿佛像她那饱满而达观的人生态度,“嚓嚓嚓”的脚步声,也逐渐成为我耳中最华美的乐章,在这样的声音里,不管遭遇何事,我都会像妈妈一样,坚强乐观。  ——柏邦妮  望断高楼,这匆促的一生,我做了什么?多少欢喜?多少惆怅?又多少懊悔?  ——张小娴  那些“工作狂”的男人,到后来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拼命。可是女人不一样。她们每看一下钟,每挑一样菜,每撕下一块鸡皮,每捞去一锅肉汤的浮油,心里都会想着她的爱。  ——刘墉  你得到多少的同时,一定也会失去多少,只是看你对失去的东西是否在乎;你拥有多少美好的同时,一定也会拥有同样多的烦恼,只是看你对烦恼如何定义。  ——刘仪伟


编辑推荐

  《女友》给读者的永远是积极的生活态度 《女友》永远有一种浓浓的关爱、有一种温暖的陪伴、有一种心灵的滋润 《女友》是一种女性的生命力。  感恩,不是偶然,而是永恒。感恩,伴随在生命的韵律之间。  感恩之心,是人类心田最美的种子,它发芽之后,开出爱之花,结出爱之果,如果你有爱,就学会感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爱的别名叫感恩 PDF格式下载



爱的别名叫感恩。生活中应该学会感恩。


感恩的心哪


闲暇时候看看,不错。


人活着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这是一种心中有大爱的表现。


爱,是伟大的,包容一颗颗受伤的心,父母爱,朋友爱,,,都是美好值得纪念的


虽然里面有些是以前在其杂志上看过,但是重新再读,却又是另外一种心境。


同样的文章,卖杂志赚一把,集结成书再赚一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