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统计学原理

朱洪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洪文  

页数:

267  

字数:

219000  

内容概要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常见的一些统计方法,如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方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时间数列分析、相关回归分析、指数方法等。全书尽量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而把重点放在这些统计方法的应用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简明易懂,可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大中专教材,也可供从事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统计学学科的分类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来源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与显示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 频数分布 第三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第四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第五章 统计推断基础 第一节 概率分布 第二节 抽样分布第六章 统计推断 第一节 参数估计 第二节 假设检验第七章 时间数列分析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第三节 时间数列速度分析指标 第四节 长期趋势分析 第五节 季节 变动分析 第六节 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第七节 时间数列因素分析应用第八章 指数分析 第一节 指数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综合指数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 第四节 平均指标指数 第五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第六节 指数数列第九章 回归与相关分析 第一节 回归分析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简单直线回归分析 第三节 简单线性回归的相关性检验 第四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参考文献附表1. 随机数表附表2. 二项分布表附表3. 标准正态分布表附表4. t分布表附表5. X2分布表附表6. F分布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学习统计这门学科,必须首先弄懂“统计”一词在今天的意义以及它产生的历史。统计,英文为statistics,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活动(或称统计工作)是指各国政府或其他机构为满足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要以及科学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收集、整理、分析、编制有关数据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程序一般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描述、统计分析和统计显示等。统计资料是指统计活动产生的原始的或加工、编制过的统计数据材料,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是指研究大量现象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方法论科学,是一门关于统计资料收集、显示、描述和分析方法的学科。统计学来源于统计活动,是统计活动经验的理论概括,又用理论和方法指导统计活动。以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习惯上把这三者统称为统计。一切科学都来源于实践。统计也是随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适应国家管理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在原始社会里,人类最初的打绳结、堆石子等简单的计数活动,就蕴藏着统计的萌芽。随着奴隶社会国家的产生,计数活动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古代、古希腊、古罗马都有人口、财产和土地等方面的记载。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交通、航运、贸易日益发达,国际市场逐步形成,这时的统计已逐步扩展到工业、农业、贸易、银行、保险、交通、邮电、海关等部门,并且出现了专业的统计机构和研究组织。


编辑推荐

《统计学原理(修订版)》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统计学原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