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环境规划与管理

刘琨//李永峰//王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作者:

刘琨//李永峰//王璐  

页数:

286  

内容概要

  《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丛书:环境规划与管理》主要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考虑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既紧密联系又自成体系的特点。在结构安排上将两者相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汇总形成第一编环境规划与管理导论,并将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分别列为第二编和第三编。全书共三编20章。第一编(1-6章)主要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技术支持、数学方法等;第二编(7-13章)为环境规划专题,包括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固体废弃物防治规划及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等;第三编(14-20章)为环境管理专题,包括环境管理模式、区域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全球环境管理等。  《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丛书:环境规划与管理》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研究生与博士生的教学与研究参考资料,以及从事环境工程人员的技术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编 环境规划与管理导论第1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述1.1 环境规划的含义1.2 环境管理的定义1.3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1.4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1.5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任务1.6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1.7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1.8 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2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基础2.1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2.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2.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2.4 三种生产理论第3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依据3.1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3.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3.3 环境标准体系3.4 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第4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支撑4.1 环境管理的手段和职能4.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支撑第5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方法5.1 环境数据处理方法5.2 最优化分析方法5.3 常用决策分析方法第6章 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6.1 环境承载力6.2 可持续发展第二编 环境规划学第7章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规划7.1 大气污染物概述7.2 大气环境规划基础7.3 大气环境规划模型与方法7.4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途径第8章 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8.1 水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8.2 水环境规划基础8.3 水环境容量及其分配8.4 水污染控制优化规则8.5 水环境综合管理与防治措施第9章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9.1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基础9.2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内容9.3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模型与方法9.4 固体废物控制工程技术9.5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第10章 噪声污染防治规划10.1 噪声污染概述10.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第11章 生态环境规划11.1 概述11.2 基本内容与方法11.3 生态产业园规划第12章 区域环境规划12.1 城市环境管理12.2 农村环境管理12.3 流域环境管理12.4 区域开发行为的环境管理第13章 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13.1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13.2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13.3 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13.4 环境规划DSS实例第三编 环境管理学第14章 环境管理模式14.1 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14.2 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14.3 污染预防模式实施过程的环境规划管理第15章 组织机构的环境管理15.1 循环经济15.2 清洁生产第16章 区域环境管理16.1 区域环境管理的原则16.2 城市环境管理16.3 农村环境管理16.4 流域环境管理16.5 开发区环境管理第17章 企业环境管理17.1 环境型生产管理17.2 环境型营销管理17.3 组织的环境管理第18章 自然资源环境管理18.1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8.2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8.3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8.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18.5 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8.6 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8.7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第19章 国外环境管理与ISO 14000体系简介19.1 国外环境管理19.2 ISO 14000标准体系第20章 全球环境管理20.1 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0.2 全球环境管理的主要行动20.3 中国关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态度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述环境问题自古有之,但在不同时期其性质和表现形式不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不同,因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也不相同。  在农业文明以前的整个远古时代,人类以渔猎和采集为生,人口数量极少,生产力水平极低,对自然环境的干预,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微乎其微,因而可以认为不存在当前所说的环境问题。  但是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驱使下,人类对自然环境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在这一时期,人类在创造了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深重的环境灾难。环境问题具有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性质,已经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越演越烈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自然资源的耗竭、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区域环境质量的下降、南北极上空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区的扩展、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减少、固体有害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和堆弃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障碍之一。  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八大公害事件”曾使成千上万的人直接死亡。而目前,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削弱了自然环境系统对人类生命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这种支撑能力已不足以负担起目前人类社会生存的需求,更不要说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人们终于不得不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给予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人们认识到,不同的环境问题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交叉,彼此助长强化,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总的说来,环境问题是整个地球在人类过度作用下发生的系统性病变的表现。环境的恶化,使人类失去了洁净的空气、水和土壤,破坏了自然环境固有的结构和状态,干扰和破坏了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的包围和困扰之中。  环境问题已发展到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程度,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选取不当。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依靠人类整体对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在这种“觉醒”下全人类行为的改变。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人们逐步认识到,要想控制住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首先应该从全局出发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环境规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逐步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环境规划与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