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2007-7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
杜富军、李瑞娥著
299
近年来,很多高等学校陆续设立了实行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的独立学院。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以及我们多年的经济学教学经验,组织、编写了这本《经济学基础》教材。 本教材与国内已出版的同类教材相比,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首次采用了以商品经济理论为前提,以市场经济理论为中心,以企业经济、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对外经济为支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终结的新的体系结构,以便为后续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其他经济类课程奠定基础。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统一,尽可能从三者之间理论融合的角度进行阐述,同时注意吸收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三,坚持教材科学性和应用性的统一,在保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强化教材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第四,为增强学生应用分析能力,每章后面附有典型案例、复习思考题和参考书目。 本教材由杜富军教授和李瑞娥教授担任主编。他们提出了教材的编写大纲并对全书进行了统一的修改和审定。参加本教材编写的人员有:杜富军(第一章、第二章),李春米(第三章、第八章),闫增强(第四章、第六章),李瑞娥(第五章、第十章),杨健全(第七章、第九章)。 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参阅了近几年出版的相关的专著、译著和教材,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作为讲义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虽然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但仍然可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各位同仁在该书出版后继续提出批评、建议,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学问或理论体系。其基本任务是通过资源的选择、配置和有效利用,解决人类各个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共同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它是各种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必须学深、学透、学好。编者根据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特编写了《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人类的经济活动二、经济资源的稀缺和选择三、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含义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和经济规律四、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一、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经济模型三、经济理性主义四、经济学的研究工具第四节 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二、有利于政府的管理决策三、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四、有利于个人的消费决策第二章 商品经济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三、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价值化第二节 商品一、商品的二因素及分类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创造三、商品的价值及其创造四、商品的价值量第三节 货币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二、货币的职能三、货币流通量规律四、货币的形式及内涵变化第四节 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三、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章 市场经济第一节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二、市场与市场经济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功能第二节 市场机制一、经济机制与市场机制二、市场机制的内容三、市场机制的失灵第三节 市场体系一、市场体系及其特征二、一般消费品市场三、生产要素市场四、其他市场第四节 几种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一、美国垄断竞争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二、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四、上述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比较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第一节 资本的生产过程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五、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二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一、资本的循环二、资本的周转三、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三、借贷资本和利息四、资本主义地租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形成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实现形式三、非公有制经济第二节 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一、产权制度及其内容二、产权交易与产权流动三、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第三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一、收入分配原则和收入分配方式二、经济发展中居民收入的“倒U”假说三、关于分配制度中的公平、效率与收入差距问题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六章 企业经济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内涵和特征一、企业的内涵二、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三、企业的特征与功能第二节 企业经营机制一、企业资本的筹集和运用二、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三、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及其转换第三节 企业制度及其演变一、企业制度的含义二、企业制度的分类三、个人业主制企业四、合伙制企业五、公司制企业第四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及其异同四、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第七章 区域经济第一节 区域经济概述一、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二、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及其发展历程三、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选择一、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三、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四、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一、区域经济增长二、区域经济发展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规划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二、区域经济政策三、区域经济规划第五节 国家、国际区域经济与合作一、国家区域经济二、国际区域经济三、区域经济合作第八章 国民经济第一节 国民经济概述一、国民经济的含义与特征二、国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第二节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一、发展战略的含义、特点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三、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四、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三节 国民经济决策一、国民经济决策的内涵二、国民经济决策的程序和方法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一、宏观调控的目标二、宏观调控的方式和内容三、宏观调控的手段四、宏观调控的政策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经济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合作一、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系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第二节 对外经济贸易一、对外进口与出口贸易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四、对外贸易战略第三节 利用外资与海外投资一、国际投资与国际信贷二、外资的合理引进和利用三、海外投资第四节 国际承包租赁与劳务合作一、国际工程承包二、国际租赁三、国际劳务合作第五节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中国的对外开放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原则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三、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意义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一、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经济增长方式二、经济增长、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三、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四、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货币的职能 要进一步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分析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的。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以下五种职能。 (一)价值尺度 我们在商店买商品时,首先会问商品值多少钱,我们问价的过程,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过程。所谓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计算和衡量商品的价值。货币之所以能发挥这个作用,是因为它是商品,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表现商品的价值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真实的货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结果,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成大小不同的价格。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或者说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在市场上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它形成的基础是商品的价值。它的高低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量成反比。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它本身必须有一个计量单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如我国货币的元、角、分等,叫价格标准。价格标准是对货币自身做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以便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服务。它和价值尺度虽有联系但却是不一样的。 (二)流通手段 当我们在商店问完商品的价格,用钱买商品时,货币执行的就是流通手段职能。所谓流通手段,就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是连接生产和消费、连接各企业、各部门、各个生产者的桥梁和纽带。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之所以能发挥媒介作用,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完成商品的购买行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不能是观念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货币,但可以用纸币来代替。最初的真实货币是金银条块,因其形状不一、重量不等、成色不同,给交换带来很多不便,于是便出现了铸币。铸币是国家铸造的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值的金属货币。铸币刚流通的时候是足值的,但因长期磨损,逐渐成为不足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