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邝孔武,邝志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6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邝孔武,邝志云  

页数:

272  

前言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和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实际工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经全国工科电子类教材编审委员会、计算机教材编审小组评选择优推荐为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用书。电子科技大学杨成忠教授担任本书主审。在教学和工程实践中,作者深感明确系统、管理、信息等概念,树立系统思想是掌握开发技术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在管理领域应用的广泛、深入,各种开发技术不断出现,并逐步完善、成熟。本书重点介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结构化方法,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面向对象方法和第四代技术。  结构化方法产生以来,在数据处理领域一直颇为流行。可以说,这种方法的产生使信息系统的研制由一种艺术(Art)成为一种工程技术(Technology)。这种方法强调系统开发的阶段性。各个阶段的任务明确,便于检查控制。结构化分析方法简单明确,易学易用。作者在工程实践中发现,许多不懂计算机技术的管理人员不难看懂数据流程图。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成熟、实用的方法。但和其它方法一样,结构化方法还不是完美无缺的。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系统功能方面的分析和设计,而在数据结构方面相对薄弱,未能很好地同数据库技术衔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两个阶段也不十分连贯。系统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设计者的经验和技能。基于这些考虑,作者结合在法国研修的成果,参照在法国十分流行的MERISE方法,对传统的结构化方法提出了某些改进,使之兼顾系统功能和数据结构两个方面,填补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两个阶段之间的空隙。我们称这种方法为“一体化方法”。  实践性强是本课程的特点之一,也是本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难点之一。绝大多数同学既无管理工作的实践,又无工程实践经验,学习中不容易领会这些方法的实质,提不出问题。作者曾多次给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讲授类似的课程,虽然课时少,但效果要明显得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加强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题虽然较小,但毕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掌握有关技术大有裨益。本书附录中的几个课题,可供参考。  本书是在原“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杨成忠教授审阅了全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我院廖十四同志帮助编写了第十一章的§3,我系90级、91级的一些学生对原讲义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之编写时间匆促,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某些论点尚待切磋,敬请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2版)》分三篇共11章。第一篇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系统论的基础知识,现代企业组织对信息系统的要求,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第二篇介绍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简要回顾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重点讨论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技术、方法,以及开发项目的进程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第三篇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包括DSS、BPR的概念,开发系统的面向对象方法、原形法、软系统方法、一体化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  为方便学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2版)》配有电子教案,需要者可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联系,免费索取。

作者简介

  邝孔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任教。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基础概念第1章 系统1.1 系统的概念1.1.1 系统是什么1.1.2 系统的分类1.2 系统的特性1.2.1 系统的整体性1.2.2 系统的层次性1.2.3 系统的目的性1.2.4.系统的突变性1.3 系统思想的发展1.3.1 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1.3.2 系统思想的淹没1.3.3 现代系统思想的兴起习题1第2章 管理系统2.1 管理的概念2.2 管理理论的发展2.2.1 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2.2.2 从“人群关系”到“行为科学”2.2.3 决策理论学派2.2.4 系统理论学派2.3 管理的基本职能2.4 企业管理系统的构成2.4.1 按功能结构分析系统2.4.2 按管理活动的层次划分2.5 管理系统的特点习题2第3章 信息系统3.1 信息的概念3.1.1 信息的定义和性质3.1.2 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特点3.2 信息与决策3.2.1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3.2.2 决策过程3.2.3 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3.2.4 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3.3 管理信息系统3.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3.3.2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3.3.3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3.3.4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3.3.5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3.4 信息系统的发展3.4.1 企业中信息系统的类型3.4.2 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3.5 信息化3.5.1 信息化的含义3.5.2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习题3第二篇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第4章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4.1 信息系统建设的回顾与思考4.1.1 简单回顾4.1.2 成败原因的思考4.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2.1 早期开发方法的不足4.2.2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4.2.3 面向对象方法4.2.4.基于学习的开发方法4.3 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4.3.1 信息系统发展的诺兰模型4.3.2 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4.3.3 系统开发的准备工作4.3.4 选择开发方式4.3.4 系统开发的计划与控制习题4第5章 系统规划5.1 系统规划的任务、特点和原则5.1.1 系统规划的任务5.1.2 系统规划的特点5.1.3 系统规划的原则5.2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5.2.1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5.2.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5.3 企业系统规划法5.3.1 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5.3.2 组织机构调查5.3.3 定义管理目标5.3.4 定义企业过程5.3.5 定义数据类5.3.6 定义信息结构5.3.7 计算机逻辑配置方案5.4 可行性研究5.4.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5.4.2 可行性分析报告习题5第6章 系统分析6.1 系统分析的任务6.2 作业流程图6.3 数据流图6.3.1 数据流图的基本成分6.3.2 数据流图的画法6.3.3 画数据流图的注意事项6.4 数据字典6.4.1 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6.4.2 数据字典的使用与管理6.5 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6.5.1 结构化语言6.5.2 判定树(decisiontree)6.5.3 判定表(decisiontable)6.5.4 三种表达工具的比较6.6 数据查询应用分析6.7 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6.8 系统说明书6.8.1 系统说明书的内容6.8.2 系统说明书的审议习题6第7章 系统设计7.1 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7.1.1 系统设计的目标7.1.2 系统设计的内容7.2 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7.2.1 模块1.2.2 结构图7.2.3 模块间的联系7.2.4 模块间的耦合7.2.5 模块的内聚7.2.6 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7.2.7 模块的扇入与扇出7.2.8 病人监护系统实例7.3 从数据流图导出结构图7.3.1 变换分析7.3.2 事务分析7.3.3 数据流图层次的转换7.4 代码设计7.4.1 代码的作用7.4.2 代码的种类7.4.3 代码的类型7.4.4 代码校验方法7.4.5 代码设计的原则7.4.6 代码设计的步骤7.5 输出设计7.6 输入设计7.6.1 输入设计的原则7.6.2 输入设计的内容7.6.3 数据记录格式设计7.6.4 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7.7 人机对话设计7.7.1 人机对话设计的原则7.7.2 人机对话的方法7.7.3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7.8 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7.9 计算机系统的选择7.10 系统设计说明书习题7第8章 系统实施与维护8.1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8.1.1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8.1.2 系统实施阶段的特点8.2 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8.3 编程方法8.3.1 好程序的标准8.3.2 结构化程序设计8.3.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8.3.4 可视化编程技术8.3.5 程序的内部文档8.3.6 编程风格8.4 系统测试8.4.1 测试的概念8.4.2 测试的原则8.4.3 测试用例设计8.4.4 排错8.5 系统的交付使用8.6 系统维护8.6.1 维护的内容8.6.2 维护的类型8.6.3 系统维护的管理习题8第9章 系统开发的管理9.1 项目与项目管理9.1.1 项目9.1.2 项目管理及其特点9.2 进度管理9.2.1 工作分析结构与责任矩阵9.2.2 网络图9.2.3 进度安排9.2.4 进度控制9.3 经费管理9.3.1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成本测算9.3.2 成本计划的变更控制9.4 质量管理9.4.1 全面质量控制9.4.2 软件质量管理9.5 文档管理9.5.1 文档的作用与地位9.5.2 文档的类型和内容9.5.3 文档的编写与管理9.6 人员管理9.6.1 项目负责人9.6.2 项目团队9.7 系统开发的监理9.7.1 监理的概念与作用9.7.2 监理的内容9.7.3 监理的工作准则习题9第三篇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第10章 决策支持系统与企业过程重组10.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10.2 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10.2.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结构10.2.2 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结构10.2.3 决策支持系统的四种结构形式10.3 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10.3.1 DSS研制方法的特点10.3.2 DSS开发的三个层次10.3.3 生命周期法10.4 企业经营过程重组10.4.1 BPR的定义10.4.2 典型案例10.4.3 BPR的特点10.4.4 BPR对企业的影响10.5 BPR的实施10.5.1 实施BPR的有关人员10.5.2 实施BPR的工作步骤习题10第11章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进展11.1 一体化方法11.1.1 概念术语11.1.2 菜单树初步设计11.1.3 事务设计11.1.4 事务的结构化描述11.1.5 数据库模式设计11.2 面向对象方法11.2.1 面向对象方法的原则和特点11.2.2 统一建模语言11.2.3 面向对象方法的分析与设计过程11.2.4 用例与用例图11.2.5 对象与类图11.2.6 交互图11.3 原型法11.3.1 原型法的基本步骤11.3.2 原型法的优缺点11.4 软系统方法11.4.1 软系统方法论11.4.2 软系统方法论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11.5 软件开发工具11.5.1 软件开发工具的分类11.5.2 实用的开发工具简介习题11附录A 关于课程设计的建议附录B 系统开发文档的编写目的和内容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人们自觉认识到系统思想之前,就进行着系统思维。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论述,就是系统论最基本的思想。  系统思维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文明位于世界前列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那些组织系统性很高的领域,如天文学、管理学、军事、农学和医学领域,获得了超乎寻常的成果。春秋时期孙武所作的《孙子兵法》运用系统思想从全面战略高度来讨论战争,提出了与现代“综合国力论”相似的理论,用动态系统运筹观点对战争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分析。2000多年来,《孙子兵法》一直为中外军事家所重视,拿破仑在战争中经常批读,德皇威廉二世在第一世界大战失败后读到《孙子兵法》时叹息“相见恨晚”。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又掀起“孙子”热,将其思想运用于军事之外的管理领域。公元前250年,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一个宏大的防洪灌溉系统工程。他们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巧妙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把几个相对简单的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获得了任何一项单独工程都不可能取得的效应。都江堰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20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工程不仅至今受益,而且其设计、施工水平也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耗散结构的创始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普律高津(Lprigogine)指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和协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他指出中国的思想对于西方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