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光学设计

刘钧 西安电子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西安电子  

作者:

刘钧  

页数:

284  

字数:

432000  

内容概要

《光学设计(高等学校机电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编著者刘钧、高明。
《光学设计(高等学校机电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提要: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光学设计”课程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光学系统的有关设计内容,以阐明光学设计中带有共性的问题。
全书分四部分,共14章。第一部分是光学设计的基础理论(第1~5章)
;第二部分是典型光学系统设计(第6~11章);第三部分是夜视仪器的光学系统(第12章);第四部分是光学设计软件ZEMAX简介和光学制图(第13、14
章)。 本书可作为已具备应用光学基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实际光学设计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像差综述
第3章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容限
第4章 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第5章 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计算方法
第6章 望远镜物镜设计
第7章 显微镜物镜设计
第8章 目镜设计
第9章 照相物镜设计
第10章 照明光学系统设计
第11章 轴对称非球面设计概述
第12章 夜视仪器的光学系统
第13章 光学设计软件ZEMAX简介
第14章 光学制图
附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9.2.5 折反射照相物镜 照相物镜的折反射系统主要用在长焦距系统中,目的是利用反射镜折叠光路,或者是为了减少系统的二级光谱色差。 目前在折反射照相物镜中,使用较多的是图9—25所示的系统,系统前部校正透镜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相对孔径。一般在离最后像面不很远的会聚光束中,还要加入一组校正透镜,以校正系统的轴外像差,增大系统的视场。这类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像面和主反射镜接近,因此主反射镜上的开孔要略大于幅面对角线。若要增加系统的视场,就必须扩大开孔,这样就增加了中心遮光比(中心遮光部分的直径和最大通光直径之比)。所以,在这类系统中,幅面一般只有反射镜直径的1/3左右,中心遮光比通常大于0.5。另外,这种系统的杂光遮拦问题比较难于处理,为了防止外界景物的光线不经过主反射镜而直接到像面,要求图9—25中遮光罩的边缘K和中心遮光筒的端点M的连线KM不能进入像面。因此,扩大视场除了要增加主反射镜的中心开孔以外,还要增加中心遮光筒的长度,这样也会使中心遮光比增加,而且会使斜光束渐晕加大。在初步计算系统外形尺寸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否则由于杂光遮挡不好,系统将根本无法使用。即使光线不能直接到达像面,通过镜筒内壁反射的杂光也比一般透射系统严重,因此在这种系统中镜筒内壁的消光问题也应该特别重视。 为了解决折反射系统的杂光遮拦问题,可以采用两次成像的原理构成折反射系统,如图9—26所示。外界景物通过主反射镜和副镜一次成像于F'1,再通过一个后组透镜放大到达最后像面F'。把整个系统合理安排,可以使后放大镜组位于主反射镜的开孔附近,这样幅面的大小基本上和主反射镜的开孔大小就没有关系了,所以幅面尺寸可以接近主反射镜的直径,也就是说可以在折反射系统中获得大幅面。假定校正镜组的中心挡光部分MN经放大镜组成一实像M'N',若在M'N'处设置光阑,则可以挡住直接射入系统的全部杂光,而且不影响中心遮光,因此系统可以达到较小的中心遮光比。不过,由于系统需要两次会聚成像,而且在第一个实像平面F'1的附近必须加入起聚光作用的正场镜,因此整个系统像差的校正比较困难,特别是场曲。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机电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光学设计》可作为已具备应用光学基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实际光学设计的参考资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光学设计 PDF格式下载



很基础也很实用的光学设计参考书


哪位高手能推荐下“光学设计”方面的好书啊~~谢谢哈~~


光学专业的学生,其实很需要这样一本入门书。


强烈推荐一下。有理论,有设计。后面有介绍Zemax软件。适合从入门到专家。


不错,很好,全5分。


书不错,有的学校当教材在用


很好的一本书,讲的很实用


服务不错,也很快。谢谢!


比较实用!值得学习!


一本不错的书!比较实用!


我的老师写的书,要好好拜读一下。


这书写的好坏各半,好的是让我对ZEMAX又熟悉了很大一部分,这是对我受益最大的。坏的是光学设计部分写的不详细。


对光学设计系统评价这里,总结得比较好,这是本书的亮点


内容挺全的,书的最后还有ZEMAX软件的介绍,总体来说还行,就是由于内容多,所以有些讲的不是很细,所以配合着其他书一起相互补充着看还行。


这是我第一次在当当网上买书,这种方式买书各方面都还好.谢谢.


这本书挺易懂的,对于初学者还是比较有有的。


书写的很好,正在研读中。。。。


不错,从基本的像差开始讲


这本书我看后感觉在书的编排方面做得不错,但是里面的内容价值不是很高,在光学系统设计举例中,可以说没有讲任何的优化过程,只给了一个结果,并且优化后的调制传递函数也不是很好,离衍射极限相差还是比较大。我认为这本书符合那些想了解光学设计的人的要求,但是并不适合那些想知道怎么设计、优化光学系统,使之为成品的人。


正在学习,可以作为光学设计的参考书。


和其他人的感觉差不多,这本书介绍的有点简单,最好还是参考别的书一起看


非常工程,内容也不多。


还没非常仔细的看完,不过,内容不太多,设入不深!


太难懂了


朋友说还好啦~


不咋的,一般


一般一般一般~~~~~`````````````


此书内容空乏,避轻就重。建议当当网以后多进一些光学设计方面层次更深的书籍


这本书内容一般,适合初学者看看,抄袭严重


书本还行,符合教学要求


作为一本教材,详列的当。把问题阐述的很清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