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史大事典

张海鹏 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7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海鹏 编  

页数:

891  

字数:

168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以条目的形式加以阐释,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于此可见。本书主编系我国著名史学家,撰稿者近百人,均为中青年历史学者。此书编纂时间近十年,三易其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一 本事典共收自远古至雅片战争前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诸方面的历史事件词目共3707条。 二 本事典所收条目按时间顺序编排。首先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夏金元、明清七个部分,各个部分再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条目。凡文化思想类的条目皆排列于后。 三 本事典有两套索引,即书前词条目索引和书后笔画目录索引。书前词条目录索引按时间顺序和内容分类排列,书后笔画目录索引按条目第一字笔画数顺序编排。 四 本事典所用字体,以中国文字委员会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为准。行文使用现代汉语。 五 本事典各朝代前均有综合简介,并附有王朝世系表,以备读者查阅。 六 本事典中的历史地名首次出现时,均注明今地名。 七 本事典中历史纪年一律用帝王纪年,在括号中注明公元纪年。 八 本事典中数字,除历史纪年的年月日和引自史书记述数字用大写外,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书籍目录

原始社会 盘古开天地 有巢氏构木为巢 燧人氏钻木取火 繁昌人字洞旧石器遗址的发现 元谋猿人之生活 西侯度人之生产 蓝田猿人之活动 北京猿人之活动 匼河文化之面貌 和县猿人之生活 金牛山人之生活 南京人的发现 大荔人之生活 马坝人之生活 长阳人之生活 女娲抟土造人 女娲补天 制嫁娶之礼 伏羲作瑟 神农作琴 神农耕而作陶 神农尝百草 日中而市 烈山氏植百谷百蔬 结绳而治 丁村人之生活 许家窑人之生活 峙峪文化之兴起 资阳人之生活 柳江人之生活 资阳人之生活 水洞沟文化之兴趣 萨拉乌苏文化之兴趣 山顶洞人之生活 中石器文化之兴起 磁山文化之兴起 裴李岗文化之兴起 老官台文化之兴起 大地湾一期文化之面貌 在地湾人之生活 仰韶文化之兴起 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现 河姆渡人之活动 马家浜文化之兴起 大溪文化之兴起 昙石山文化之兴起 屈家岭文化之兴起 红山文化之兴起 东山嘴祭礼场所之出现 大汶口文化之兴起 贝丘遗址之形成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 ……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西夏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章节摘录

  【文帝轻徭赋】刘邦建立汉朝后,减轻田租,实行十五税一之制,但不久即废,惠帝时又恢复。文帝即位之初,采纳贾谊“重本抑末”主张,多次亲耕籍田鼓励生产,并屡屡发布重农诏令,告诫百官守令劝课农桑。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下令免除当年全国田租之半,改十五税一为三十税一。其后文帝听取晁错“重农贵粟”之议,实行入粟拜爵除罪政策,使国家粮食积贮大增。在此基础上,晁错又建议在边塞军食足支五年之用后,可令人粟郡县;郡县粮食足支一年之用后,可适当免收农民田租。因此,文帝又于前元十二年(前168年)下令免除当年全国田租之半。从前元十三年起,则下令全免而不收,直至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才令农民半出田租,三十税一,全免田租达11年之久(一说仅一年)。汉制,民年15岁至56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须交纳丁口税120钱,叫做算赋。成年男子还必须服徭役、兵役,每人每年到地方各级政府服劳役一次,为期一月,叫做更卒}每人一生中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称正卒,一年在边郡或京师,称戍卒或卫士。文帝时,推行与民休息政策,生产发展,户口增殖,社会安定,国家财政充裕,乃将算赋120钱减为40钱,丁男徭役由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并下令列侯离开京师各回封邑以减少运输物资费用及吏卒劳苦,命令各地官吏“务省徭费以便民”,等等。文帝轻徭薄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对进一步恢复发展社会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史大事典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