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基于对偶理论的调控机制研究

孟庆春 山东大学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山东大学  

作者:

孟庆春  

页数:

184  

内容概要

  宏观经济调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揭示和认识政府在市场中的调控作用和机理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孟庆春博士撰写的《基于对偶理论的调控机制研究》一书,利用了对偶理论和方法,深入系统地揭示了政府在市场中的调控作用机理,并给出具体的操控方法,很有特色。

作者简介

  孟庆春,1973年10月生,山东济阳人,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在站),现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目前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管理科学》、《经济数学》、《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哲社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现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各一项,参加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1.1 关于对偶的概念1.1.1 不同学科范畴中的对偶概念1.1.2 关于对偶的一般性概念1.2 经济学中对偶理论概述1.2.1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偶理论的发展概况1.2.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偶理论的新发展1.3 规划论中的对偶理论及其哲学基础1.3.1 规划论中的对偶理论1.3.2 对偶理论的哲学基础1.4 两种不同对偶理论的经济背景对比分析1.4.1 经济学中对偶理论的含义分析1.4.2 规划论中对偶理论的经济含义分析1.4.3 两种不同对偶理论经济含义的差异性1.5 基于对偶理论的调控分析新框架1.5.1 宏观调控的含义及必要性1.5.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经典的IS-LM模型1.5.3 IS-LM模型分析的缺陷1.5.4 基于对偶理论的宏观调控分析新框架第2章 基于“政府-厂商”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2.1 考虑“政府-厂商”行为的宏观优化模型2.1.1 国民经济系统行为描述2.1.2 宏观产出模型2.1.3 宏观资源消耗模型2.1.4 结论2.1.5 关于模型的求解2.2 宏观产出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关系2.2.1 厂商优化模型2.2.2 政府目标与厂商目标的一致性2.3 简化的宏观优化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2.3.1 简化的宏观经济模型2.3.2 基本矩阵方程:2.3.3 关于基本矩阵方程的初步分析2.4 考虑两个新的需求函数时的宏观优化模型2.4.1 需求函数为凸函数时的宏观优化模型2.4.2 需求函数为价格交叉线性函数时的宏观优化模型2.4.3 关于宏观模型的讨论2.4.4 模型的求解2.5 关于完全垄断市场的调控机制2.5.1 关于完全垄断市场2.5.2 完全垄断厂商的凸二次优化模型2.5.3 关于国民经济的凸二次宏观优化模型……第3章 基于“政府-消费者”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第4章 基于“政府-厂商-消费者”行为的调控机制第5章 基于双层规划的调控机制研究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1.2关于对偶的一般性概念  鉴于对偶性概念的普遍存在性,一些学者对不同领域内的对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黄曾阳先生提出的对偶性概念理论。他特别区分了两种对偶性概念:黑格尔式对偶与非黑格尔式对偶(分别简称为黑氏对偶与非黑氏对偶)。黄曾阳先生提出的关于对偶性概念的理论,是对客观世界对偶性概念多样性的全面描述。  所谓黑氏对偶是指符合黑格尔辩证逻辑理论模式的对偶。黑格尔认为,“思想永远遵照这一模式:一开始提出肯定的命题,然后,立即用反命题否定它,随后,更深的思想产生综合”。在黑格尔看来,“逻辑学实际上与形而上学是同义词。……范畴是通过正、反、合的辩证进程从相互关系中编制出来的”。按照黑格尔的说法,任何范畴都有正、反、合三个方面,把合乎这一性质的事物各方称为黑格尔式对偶。  黑氏对偶的普遍存在,容易使人们产生错觉: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套用对立统一。然而,在HNC语言概念空间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对偶,它们不属于黑氏对偶的范畴,称它们为非黑氏对偶(即非黑格尔式对偶)。  事实上,如上所述,存在着大量非黑氏对偶。如:左手、右手。它不存在对立统一方,双方仅仅是对称。基于这种情况,从HNC知识表示的角度,对大量存在的非黑氏对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十二种非黑氏对偶(e和e用于非黑氏对偶性概念的表示,所谓非黑氏对偶,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不存在对立统一体;不是双重对偶,而是三重对偶,不存在对立统一体;存在对立统一体并且是三重对偶)。  对偶性概念揭示了概念间关系纷繁复杂的多样性,对偶性概念的基本特性不是黑格尔式的对立统一及转化概念所能完全概括的。许多对立概念不存在对立统一体或转化,许多对偶不是双重对偶而是三重对偶,用黑氏对偶和非黑式对偶的术语加以区别,黑式对偶专用于描述双重对立且存在对立统一体的对偶概念,此外都纳入非黑式对偶。  1.2经济学中对偶理论概述  1932年,Hotelling将对偶理论(dualitytheory)引入了经济学中,他指出:就像我们有一个关于消费数量的效用函数(其微商是价格)一样,对偶地就存在一个关于价格的函数,其微商是消费的数量。Hotelling所讲的对偶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其含义为以某些相互关系为特征的两个逻辑系统的存在性,对偶系统的本质即是一个逻辑系统的概念与另一个逻辑系统概念之间的对应性。下面对经济学中的对偶理论作一综述。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基于对偶理论的调控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