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建筑细部设计

陈镌,莫天伟 著 同济大学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同济大学  

作者:

陈镌,莫天伟 著  

页数:

287  

Tag标签:

无  

前言

  “细部设计”所指的是什么?我理解就是在充满了技艺的打样和营造过程中对形态联结与技术构成的经营。“营造”是建筑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重要的本体特征,对这一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形成更本质意义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建筑教学思想.而细部设计是“营造”活动的重点,正是通过细部的操作过程,我们将富有灵感的想象与严密的工程技术相互转化、融合起来。“营造”细部是对形态的操作,强调一个动作妁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细部的联结使“营造”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种类,如歌唱、舞蹈,是一种必须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进行,必须在营造的过程中才能体验的独特的文化样式。  “营造”的意义近于Tectonic这个词,据弗兰普顿的研究,Tectonic(“构筑”“建构”)一词源于希腊语tekton,意为木匠、营造者,后又延伸出“木匠承担诗人的角色”……而archi一(权威人物)加tek.ton形成拉丁语architectus,便是“建筑师”的由来①。按这几层意思,构筑的确很像歌唱、舞蹈,是匠艺与诗意的融合,所以叫做“建造的诗篇”。  中国的传统,经营细部很强调营造性特征,认为是建筑建造与表达的结合,而不是现在首先作为符号的表达而生成的,我们往往割裂了这种建造与表达的关系。中国工匠中至今流传的语言,如“一丈高,不见糙”“远看色,近看花(肌理)”等等,都是讲细部操作的,应该接近边种“建造的诗”。我们现今越来越少地注意这些“诗”的话语了,使建筑历史文化的保护只剩下形式这个壳。如果我们真正把建筑看成为一种文化形态的话,那么,将建筑细部看成“营追诗”或将它看成符号,真是有着本质和本体上的区别.就建筑的特征性来谈文化,那么建筑就只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了,是必须在操作的过程申进行的“构筑”文化,这样。随意性就小,就如将文学形象雕成像,换了一种文化样式就不行了,每一种文化样式有特征性。就有局限,建筑也是这样。细部设计便是建筑的营造活动申最具特征的部分,细部联结是营造的重点部位。  同济大学建筑教育的奠基人,黄作桑先生,早年师从格罗比乌斯,是奠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方法的关键人物。当时他曾经出过一个设计题目,是做一个荒岛上的小屋,要求在没有其他任何外来建筑材料的情况下,就地取材建设。这一设计训练,让学生突破了传统固有建筑理念的束缚,使学生能够从本质上理解何以为建筑,学生必须面对新的联结节点和细部设计,理解建筑材料和它们构成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一设计训练强调通过人的脑、手和塑造的形体间的互动和统一,使学生体会由脑产生的形体,如何通过手的制造而产生细部节点。  在用物质材料开始建造时,节点就是最原始的建构要素,是最基本的联系点。节点暗示着一种句法学的生成或转变,它本身就构成了建造文化的独特性。因此,当这种精神价值被注入时,一般的节点实际就成为本体的积淀物而不仅仅是联结了。

内容概要

本书试图着重从细部的缘起与意义、细部的产生部位、细部设计的原则、细部的形态操作手法和城市设计中细部的定位问题这五个方面来研究这个课题。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论述和实例的举证,希望能使读者对细部的秩序;细部缘何产生、其意义何在;细部在建筑本体中的主要发生处;又如何对细部进行形态上的操作以及一些相关的原则;在城市设计中如何利用细部所携有的特定含义来进行设计以促进建筑与城市的关第等这几方面有所理解,期望能从另一侧面提供理解建筑的线索,并从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建筑设计的有关事宜。

书籍目录

前版前言第一版序  细部的设计  营造的重点  操作的欢娱第1章 细部的缘起与意义 第一节 细部的缘起  一 细部的起源  二 细部的演变 第二节 细部的感知性  一 人体与尺度的建立  二 细部对尺度的感知功效 第三节 细部的意义  一 象征性  二 关联性第2章 细部的产生部位 第一节 三类联结部位  一 功能性联结部位  二 结构性联结部位  三 形态性联结部位 第二节 细部设计的重点部位  一 构件的穿插处  二 材料的接头处  三 形体的转折处  四 色彩的过渡区  五 形状的变化处  六 新旧的衔接处第3章 细部设计的原则 第一节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关系  一 细部内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二 细部的民族性问题 第二节 部分与整体的协同关系  一 部分与整体的相互作用  二 统一的两种途径 第三节 施工与构造的制约关系  一 细部设计的实践性  二 细部节点系统的开放性——对标准化问题的讨论第4章 细部设计的手法 第一节 细部设计中相似的概念和类型  一 呼应  二 重复 第二节 细部设计中对比的概念和类型  一 夸张   二 变异  三 微差 第三节 细部设计中相似与对比的对象  一 形式  二 材料  三 颜色 第四节 细部设计中手法的综合运用  一 对比手法  二 协调手法  三 淡化手法第5章 建筑设计中细部的定位 第一节 细部垂直向度的定位  ……第6章 建筑表皮与当代荷兰细部设计 结束语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细部的缘起与意义  建筑中为何会有细部?其作用与意义又何在?细部又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都是研究这个课题时应该最先解决的问题。只有对细部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才有助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下面我们将从细部的缘起、细部的感知性和细部的意义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个问题。  第一节 细部的缘起  “缘起”一词在汉语中有两重含义:一是佛教中指一切事物必须具备种种因(原因,直接原因)、缘(条件,间接原因)而后生起。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种种现象皆在关系中存在,无独立的个体;亦因关系的演变而分离或消失。二是泛指事物的起因。可见,“缘起”一词强调的是事物与内在关系之间的一种动态联系。研究细部为何产生,我们就必须探寻这“内在关系”的产生和演变。  一、细部的起源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特有的“彩画” (图1—1),其产生的根源是为了保护木材免受虫蛀而在结构的露明部分施以油彩。保护木材这一功能体现了“彩画”的起源与意义,其次才涉及美观的问题,也就是说,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单色的油彩,而后才出现复色的图案。同样,两河流域下游的古代西亚建筑,其外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色彩斑斓的饰面,其原始动机也是为了保护墙面。因当地多暴雨,人们在砌筑时为了保护土坯墙免受雨水侵蚀,趁土坯尚潮软之际,在建筑的重要部位嵌进长约12cm的圆锥形陶钉。陶钉的底面涂成红、白、黑三种色彩,密密地挨在一起就组成了各种图案,形成所谓的陶钉饰面(图1—2)。而后,人们又改用沥青作为防水材料,陶钉逐渐被淘汰了。但为了保护沥青免受烈日的暴晒,人们又在其外面贴上各种颜色的石片和贝壳,形成斑斓的装饰图案,从而将早先用陶钉作大面积彩色饰面的传统给保留了下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  “细部设计”所指的是什么?我理解就是在充满了技艺的打样和营造过程中对形态联结与技术构成的经营。“营造”是建筑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重要的本体特征,对这一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形成更本质意义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建筑教学思想.而细部设计是“营造”活动的重点,正是通过细部的操作过程,我们将富有灵感的想象与严密的工程技术相互转化、融合起来。“营造”细部是对形态的操作,强调一个动作妁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细部的联结使“营造”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种类,如歌唱、舞蹈,是一种必须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进行,必须在营造的过程中才能体验的独特的文化样式。  “营造”的意义近于Tectonic这个词,据弗兰普顿的研究,Tectonic(“构筑”“建构”)一词源于希腊语tekton,意为木匠、营造者,后又延伸出“木匠承担诗人的角色”……而archi一(权威人物)加tek.ton形成拉丁语architectus,便是“建筑师”的由来①。按这几层意思,构筑的确很像歌唱、舞蹈,是匠艺与诗意的融合,所以叫做“建造的诗篇”。  中国的传统,经营细部很强调营造性特征,认为是建筑建造与表达的结合,而不是现在首先作为符号的表达而生成的,我们往往割裂了这种建造与表达的关系。中国工匠中至今流传的语言,如“一丈高,不见糙”“远看色,近看花(肌理)”等等,都是讲细部操作的,应该接近边种“建造的诗”。我们现今越来越少地注意这些“诗”的话语了,使建筑历史文化的保护只剩下形式这个壳。如果我们真正把建筑看成为一种文化形态的话,那么,将建筑细部看成“营追诗”或将它看成符号,真是有着本质和本体上的区别.就建筑的特征性来谈文化,那么建筑就只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了,是必须在操作的过程申进行的“构筑”文化,这样。随意性就小,就如将文学形象雕成像,换了一种文化样式就不行了,每一种文化样式有特征性。就有局限,建筑也是这样。细部设计便是建筑的营造活动申最具特征的部分,细部联结是营造的重点部位。  同济大学建筑教育的奠基人,黄作桑先生,早年师从格罗比乌斯,是奠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方法的关键人物。当时他曾经出过一个设计题目,是做一个荒岛上的小屋,要求在没有其他任何外来建筑材料的情况下,就地取材建设。这一设计训练,让学生突破了传统固有建筑理念的束缚,使学生能够从本质上理解何以为建筑,学生必须面对新的联结节点和细部设计,理解建筑材料和它们构成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一设计训练强调通过人的脑、手和塑造的形体间的互动和统一,使学生体会由脑产生的形体,如何通过手的制造而产生细部节点。  在用物质材料开始建造时,节点就是最原始的建构要素,是最基本的联系点。节点暗示着一种句法学的生成或转变,它本身就构成了建造文化的独特性。因此,当这种精神价值被注入时,一般的节点实际就成为本体的积淀物而不仅仅是联结了。  密斯说过:“我们的任务是把建筑从美学投机者中解放出来,使它回到原采的位置——营造”。其实这种物质过程包含了情感,因此也就是一种文化,因为无论细部营造的是框架  的,还是积聚体量的,都是人类在天地之间建立的一种场所认知。密斯又说过:“技术完成使  命就升华为艺术。”因为细部和节点是最具操作性和过程性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方案是能力,细部是艺术修养。”斯卡帕说“上帝在细部中”,他富于机智的节点设计已成为一种现代建筑的装饰语言。物质世界通过心的感应和手的操作可以表达得如此丰富,如此触动。灵,你没有听到鲁班、米开郎基罗,那些古代工匠们在营造细部中,诗意的笑声了吗?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建筑细部设计 PDF格式下载



写论文用到的~


文字描述很详尽,很好的参考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