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检察职能的现代化转型

苏晓宏 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8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苏晓宏 编  

页数:

436  

字数:

417000  

内容概要

世纪之交,司法改革成为我们法学界和司法界使用频度最高的中心话语之一。种种迹象表明,司法已日益凸现出其在推进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中国人民这一历史性理想的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我们的司法改革是在世界面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中国加入两个人权公约和世贸组织,日益融入国际社会这样的宏大背景下展开的,无疑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  司法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完成我国的法制现代化。所谓法制现代化,既具目标性,又有过程性,是一种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变迁和潜化,使之适应和符合变化了时代要求和趋势,这本身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反映。

作者简介

储国梁,男,1955年生,浙江海盐人,现任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华东政法学院兼职教授,刑法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检察学、刑事政策学。

书籍目录

序导言第一编 社会转型期的检察改革 第一章 检察模式的多元与融合  第一节 不同法系检察模式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国检察模式的制度变迁 第二章 检察职能的定位  第一节 司法独立的理念与检察权的行使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综合治理 第三章 检察机关的司法管理  第一节 人员管理  第二节 案件管理  第三节 事务管理 第四章 制度变迁与观念更新  第一节 法制转型与现代化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检察工作理念  第三节 “人世”对检察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第二编 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 检察官的基本素养  第一节 政治素质  第二节 人文底蕴  第三节 业务能力  第四节 职业伦理 第六章 检察业务方法论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运用  第二节 司法判例的识别  第三节 司法效果的衡平  第四节 司法关系的协调第三编 法庭的上诉人 第七章 公诉权的运行  第一节 刑事起诉政策  第二节 检察自由裁量权  第三节 公诉权和量型建议  第四节 变更起诉  第五节 诉讼程序简化  第六节 抗诉与刑罚规格 第八章 庭审与证据运用  第一节 证据规则  第二节 证据开示  第三节 证入出庭  第四节 庭审论辩 第九章 程序正义与权利平衡  第一节 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特殊化  第二节 被害人权利保障与诉前告知制度第四编 大发展大预防 第十章 职务犯罪的预防体系 第十一章 职务犯罪查处谋略 第十二章 贪污与贿赂犯罪 第十三章 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 第十四章 渎职犯罪的罪数问题第五编 全方位的法律监督 第十五章 刑事检察监督 第十六章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检察制度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检察”一词的含义至目前为止主要有两种,一是检察监督各项职能的完全实现,即法律监督;二是作为宪政条件下的现代政治法律制度的构成因素,是与审判职能相对应而存在的,以追诉犯罪为基本职能。如果以前者含义来定义检察制度,则检察制度最早产生于中国古代西周,当时行使监督权的官名为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执法在旁,御史在后”,说的就是御史监督执法时的情况。秦统一六国后,在皇帝下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基本上确立了御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其职责是“监理诸郡,查地方违法事宜”。而宪政条件下的检察制度则发端于中世纪的法国。当时盛行的日耳曼地方习惯法受自治观念支配,采取不告不理的私诉形式,这种私诉形式与国王权力的日益强大之间的矛盾暴露无遗,一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受不到相应保护,二是侵犯公益的犯罪则无人问津。为了弥补权力的真空和保障利益的实现,从13世纪中叶开始,原先代表国王处理私人事务的人员逐渐演变为以国家的名义进行侦查、提起公诉、支持公诉直至抗议法庭判决的职能。直到17世纪,上述人员才被定名为检察官,从而形成现代意义的检察制度。


编辑推荐

《检察职能的现代化转型》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检察职能的现代化转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