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海地区公路路基压实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浅析

吴承志等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承志等  

页数:

155  

字数:

150000  

内容概要

公路路面使用品质下降,包括沉降、压缩、推移变形、路拱失常、平整度下降和大大小小的裂缝,它虽然有路面结构层本身的原因,但更有路基和地基方面的原因。解决好路基和地基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路面使用品质的重要方面。本书作者都在上海地区工作,体会到维护好上海地区公路路面使用品质的关键在于路基压实和软土地基处治。 全书由17篇文章组成,作者多年来涉及路基压实、软土地区处治方面设计、施工和研究心得。内容涉及5个方面:①对路面使用品质下降的论述;②路基填方压实和地基处理;③软土地基总沉降计算及设计研究体会;④软土地基强夯法和真空降水法工程应用;⑤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优化设计示例。

书籍目录

前言 (一)路面使用品质下降(二)土壤压实与孔隙率(三)一般路段地基处理(四)桥头地基处理(五)台背路基填土与压实(六)软土与鉴定(七)总沉降计算(八)减载与超载地基主固结沉降计算分析(九)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研究体会(十)软土地基桩桩式桥台和桥头堆载预压施工程序研究(十一)软土地基强夯法(十二)强夯法加固桥坡罗基工程应用(十三)真空降水预压联合路基填土堆载预压加固桥坡软基工程应用(十四)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设计监理优化工作程序(十五)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优化设计意见和建议示例A(十六)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优化设计意见和建议示例B

章节摘录

  公路路面起什么作用?一般地讲,有以下四点:  (1)承受车轮摩擦作用;  (2)保持平整,增加行车舒适性;  (3)迅速排除雨水,使雨水不渗到基、垫层中去;  (4)将车轮荷载扩散传递到路面基、垫层,改善基、垫层及路基的受力条件。  经常讲到的“路面破坏”是指什么?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1)路面严重磨损;  (2)路面平整度下降;  (3)路面裂缝、下陷或雨水经裂缝渗入基、垫层。  道路工作者习以为常的俗语是“路面破坏标准”,那么,它的标准是什么呢?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路面设计理论,即所谓的形变累积理论。“路面破坏标准”是指行车荷重反复作用下路面形变累积达到某个限值。60年代,前苏联的学者们否定了50年代的概念,认为路面破坏是结构层材料发生抗拉破坏或路基发生抗剪破坏,弹性弯沉超过一定的限值引起的。然而,拉应力、剪应力、弹性弯沉的计算是建立在“众多假定”基础上的,其可靠性至今未被证明。至于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弹性弯沉限值的可靠性则更差。这种理论体系是仿照着建筑结构设计,从弹性理论、材料力学的概念提出来的,没有体现公路路面自身的特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上海地区公路路基压实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浅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