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选
1996.9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秦惠民主编
379
无
最近,从一家很有影响的全国性报纸的头条位置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国内最高学府推出教授职称评定中的量化措施,比如说,任现职以来,要有九篇以上高质量的论文,三部以上高水平的专著,等等。回想我自己以往的见闻,仿佛是有些地方规定过,工具书、选本、注释本在评定职称时不能列为成果。这些措施、规定引起学界议论,众说纷纭。对于它们的弊端,提出者大约也是知道的,但他们自有难雷的苦衷。若干年来,作为本人学术水平的证明送到评审委员会的专著,数量越来越多,部头越来越大;而其整体质量,却似乎是在下降。看看近年重版的60、50、40、30年代的学术著作,相比之下,使人不禁感慨系之。那些,不说也罢,这里想问的是,选本、注本是不是必然属于低档出版物,其学术水平是否必然不如专著,它们对社会的学术、文化的贡献是否必然较小? 上面的问题其实不雷自明。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学总集《文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所起的作用,没有人能够否认,恐怕也不会有专业范围以内的人去否认了。古时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熟读《文选》可以当秀才,编《文选》的人呢?放在今天,当个教授应该是绰绰有余吧!当代学者中,以选本、注本名世的,也并非罕见。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誉满天下,王水照先生的《苏轼选集》沾溉后学,它们的价值比许多的“专著”不知高出多少!
《中国古典诗词选》由概论、作品、外编三部分组成。概论着重介绍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一般知识;作品精选中国古典诗、词、曲的代表作301篇,分别加以注释、疏解、评笺;外编则介绍古典诗词的艺术形式、诗词格律等常识。《中国古典诗词选》可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全貌,提高青年读者的文化素质。 《中国古典诗词选》适合作高等院校古典诗词选修课的教材,也是诗词爱好者的最佳读物。
序上编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概论《诗经》001 关雎(周南)002 采蓣(召南)003 静女(邶风)004 相鼠(邪风)005 褰裳(郑风)006 蒹葭(秦风)屈原007离骚008 哀郢(九章)项籍009 垓下歌刘邦010 大风歌刘彻011 秋风辞班婕好012 怨诗无名氏013 上邪014 陌上桑015 古诗十九首(选二)016 步出城东门曹操017 短歌行曹丕018 杂诗(之二)曹植019 七步诗阮籍020 咏怀(之十四)张华021 情诗(之五)左思022 招隐诗(之一)刘琨023 扶风歌郭璞024 游仙诗(之四)陶潜025 归园田居(之一)026 饮酒(之一)027 读山海经(之十)谢灵运028 登池上楼谢脁029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陶弘景030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庾肩吾031 咏长信宫中草徐陵032 关山月无名氏033 读曲歌034 作蚕丝035 西洲曲庾信036 拟咏怀无名氏037 敕勒歌江总038 闺怨篇薛道衡039 人日思归无名氏040 送别中编唐宋诗词唐宋诗概论骆宾王041 在狱咏蝉王勃04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宋之问043 度大庾岭沈俭期044 独不见张若虚045 春江花月夜陈子昂046 登幽州台歌孟浩然04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048 过故人庄049 春晓王维050 山居秋暝051 使至塞上052 送元二使安西053 渭川田家高逋054 燕歌行(并序)055 别董大(二首之二)岑参056 逢入京使057 春梦王昌龄058 从军行(七首之五)059 出塞(二首之一)060 长信秋词(五首之三)061 闺怨王之涣062 登鹳雀楼063 凉州词(二首之一)李白064 将进酒065 蜀道难066 早发白帝城067 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二)06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069 把酒问月070 秋浦歌(选二)071 峨眉山月歌崔颗072黄鹤楼杜甫073 哀江头074 月夜075 春夜喜雨076 登高077 登岳阳楼078 秋兴八首(选四)自居易079 长恨歌080 琵琶引(并序)081 钱塘湖春行韦应物082 滁州西涧李益083 夜上受降城闻笛芦纶084 和张仆射塞下曲(二首)孟郊085 游子吟韩愈08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下编 金元明清诗词曲外编
两汉乐府诗的主要特点是其叙事性。诗篇常通过场景、动作、对话,再现生活的一个片断,以表现其主题。 两汉乐府诗经历了由杂言向五字齐言的发展过程。成熟的五言诗,如《古诗十九首》反映了东汉末年桓、灵之世的乱离景象;发抒了贵贱悬殊、社会不公、相思离别等人生感慨。当然,其中也颇多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这类“古诗”大部分是失意文人之作。钟嵘在《诗品》中说这些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畜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和平,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这些评价大体说来是切合实际的。 随着五言形式的日趋成熟,许多重要作家如张衡、蔡邕等,也都以五言抒情,从此五言成了诗歌的重要样式。 汉末大乱,是形成悲凉慷慨建安诗风的生活基础。如《文心雕龙·时序》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建安诗人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曹操喜用乐府古题抒写时事,其《蒿里行》、《步出夏门行》,以及王粲的《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植的《送应氏》等作,慷慨悲凉,雄浑古朴。三曹和七子等人的诗篇大都采用乐府旧题,语言浅近,寓叙事于抒情之中,他们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甚大。如《七哀诗》、《饮马长城窟行》、《悲愤诗》等篇,对杜甫的《三吏》、《三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自居易的新乐府诸作,起了先导作用,堪称时代的悲歌。 魏明帝之后,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之时,政治险恶,文士多遭迫害。竹林七贤中慷慨嫉俗的诗人嵇康,即因司马氏之疑忌而被杀。同为七贤的阮籍,则以隐晦曲折的《咏怀诗》,表达了忧生愤世的情怀。阮诗深幽悲壮,颇受建安文学影响,在正始(曹芳年号)诗坛上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无
多读点诗词,真的可以提高修养,也是一种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