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敏捷虚拟企业

周和荣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时间:

2007-5  

出版社: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周和荣  

页数:

342  

内容概要

  全书总体上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绪论;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对敏捷虚拟企业进行了一般界定、结构分析和实现机理研究;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七、八章,分别从运行方法(敏捷竞争方法、资源敏捷虚拟配置方法)、运行过程、运行条件等方面研究敏捷虚拟企业的运行机理;第四部分即第九章是敏捷虚拟企业的敏捷性评价;第五部分即第十章是总结和展望。  当今企业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要适应变化的环境,重要的是从理念、结构、文化、资源配置及运行等方面打造企业——敏捷虚拟企业。本书在深人分析和讨论敏捷虚拟企业理论研究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敏捷虚拟企业的基本理论及运行机理。 本书可供企业管理及相关人士参考借鉴,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周和荣,男,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企业资源整合、组织理论、知识管理及技术创新管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参加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科项目1项,负责和主要承担企业合作项目4项,出版专著1部。近年来,在《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4篇被国际3大检索索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动因一、实践背景二、理论背景三、研究动因第二节 敏捷虚拟企业理论研究综述一、关于敏捷制造企业理论的研究情况二、关于敏捷企业理论的研究情况三、关于虚拟企业理论的研究情况四、关于敏捷虚拟企业理论研究的简要评述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意义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体系一、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三、研究的内容体系第二章 敏捷虚拟企业的一般界定第一节 敏捷虚拟企业的内涵一、敏捷性的内涵及分类二、虚拟的内涵三、敏捷虚拟企业的定义第二节 敏捷虚拟企业的特征一、敏捷虚拟企业的基本特征二、敏捷虚拟企业的一般特征第三节 敏捷虚拟企业相关概念鉴评一、内涵相近的有关概念鉴评二、内涵相关的有关概念鉴评第四节 敏捷虚拟企业的分类一、基于核心能力的分类二、基于成长阶段的分类第五节 敏捷虚拟企业的性质一、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属性二、敏捷虚拟企业的边界属性三、敏捷虚拟企业的市场属性第三章 敏捷虚拟企业的基本结构第一节 敏捷虚拟企业的基本单元及其结构一、能力要素是基本单元二、能力要素的属性与特征三、能力要素的分类四、能力要素的结构概念模型第二节 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一、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特征二、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三、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概念模型第三节 敏捷虚拟企业的人员结构一、敏捷虚拟企业的人员属性二、敏捷虚拟企业的人员特征三、敏捷虚拟企业的人员结构第四节 敏捷虚拟企业的能力结构一、敏捷虚拟企业能力的特点二、敏捷虚拟企业的能力结构概念模型三、敏捷竞争力及其结构第五节 敏捷虚拟企业的资源结构一、敏捷虚拟企业资源的定义二、敏捷虚拟企业资源的分类三、敏捷虚拟企业资源的特点四、敏捷虚拟企业的资源结构与利用概念模型第四章 敏捷虚拟企业的实现机理第一节 外部化机理一、敏捷虚拟企业外部化的一般界定二、敏捷虚拟企业外部化的动因三、敏捷虚拟企业外部化的实现第二节 模块化机理一、模块化理论概述二、敏捷虚拟企业模块化的一般界定三、敏捷虚拟企业模块化的实现四、基于模块化的并行工程第三节 集成机理一、集成论概述二、敏捷虚拟企业集成的内涵与特点三、敏捷虚拟企业集成的效应四、敏捷虚拟企业集成实现的ARCA模式第四节 网络化机理一、网络经济理论概述二、敏捷虚拟企业网络化与网络化信息系统三、敏捷虚拟企业网络化信息系统对竞争力量的影响四、敏捷虚拟企业的网络集群和锁定效应五、敏捷虚拟企业网络化的实现模型第五章 敏捷虚拟企业的竞争机理第一节 敏捷竞争理论概述一、速度经济理论二、敏捷竞争维度模型第二节 敏捷竞争的一般界定一、敏捷竞争的提出二、敏捷竞争的定义三、敏捷竞争的特征第三节 敏捷竞争优势分析第四节 敏捷竞争的主体、客体与市场一、敏捷竞争的主体二、敏捷竞争的客体三、敏捷竞争市场第五节 敏捷竞争中的协同关系一、敏捷协同的定义与特征二、敏捷协同效应三、基本的敏捷协同关系四、敏捷协同的基本方式五、敏捷协同的潜在冲突或成本第六节 敏捷竞争中的竞争关系一、基本竞争关系二、竞争的基本形式第七节  敏捷竞争模型及敏捷竞争规律一、敏捷竞争模型二、敏捷竞争规律第六章 敏捷虚拟企业的资源配置机理第一节 敏捷虚拟企业资源配置的一般界定一、资源配置的本质及机制二、敏捷虚拟企业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特点第二节 敏捷虚拟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信任机理一、敏捷虚拟企业与伙伴间信任的特点二、敏捷虚拟企业与伙伴间信任的作用三、面向机遇基于信任的资源敏捷虚拟配置模型第三节 面向机遇的能力要素伙伴选择一、能力要素伙伴选择概述二、基于互信关系的快速排除选择三、基于MAS的能力要素伙伴快速招投标选择第四节 资源共享一、能力要素共享二、知识共享第七章 敏捷虚拟企业的过程机理第一节 敏捷虚拟企业运行过程概述一、过程与过程理论二、敏捷虚拟企业过程的一般界定三、敏捷虚拟企业的过程模型第二节 能力要素网的准备过程一、过程启动二、有关准备第三节 能力要素网的组建过程一、能力要素的模块化二、能力要素网的集成三、能力要素网的优化第四节 能力要素网的运行过程及解体一、能力要素网的运行二、交运实现顾客价值三、能力要素网的解体第五节 敏捷虚拟企业运行过程实证一、基于定制的ASC运行过程实证二、基于机遇的VO运行过程实证第八章 敏捷虚拟企业的运行条件第一节 敏捷虚拟企业运行的使能技术一、使能技术概述二、重要的使能技术三、敏捷虚拟企业的信息系统四、敏捷虚拟企业的MAS第二节 敏捷虚拟企业运行的支持条件一、支持条件概述二、关键的支持条件三、敏捷虚拟企业运行中的法律问题第九章 敏捷虚拟企业的敏捷性评价研究第一节 敏捷性评价的意义及指标体系一、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二、三种典型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三、敏捷虚拟企业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二节 评价工作程序及计算方法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二、评价方法三、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四、评价指标的汇总方法第三节 示例评价一、示例数据表二、示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三、示例无量纲化指标值的计算四、示例敏捷性评价结果第十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一节 研究总结第二节 研究展望附录 缩写词表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敏捷虚拟企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