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Access 2003数据库项目教程

谢漪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谢漪 主编  

页数:

205  

前言

  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几乎遍布生活中的所有领域,使用数据库已成为如今信息时代的一种基本能力。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数据库应用课程也在其他专业广泛开设,其教学目标是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理论知识,能进行基础性的系统开发、规划和设计。  考虑到Access2003作为Office家族一员市场占有率高,本身功能强大且易学易用,不必编写程序即可完成开发的特点,在众多数据库开发软件中以其作为中职学生的学习首选软件是适宜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使用Access软件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创建的方法,并能够独立按设计要求完成中小型单机版数据库系统的创建。  按照职业教育理念“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要求,本书以项目设计为核心,力求体现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精神,同时十分注重从中职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出发进行编写。  创建数据库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内容组织上,本书以一个学生信息管理项目为主线,数据库开发的工作流程为逻辑顺序将各个模块依次展开,即规划数据库一建表一设置查询一添加窗体和报表一网上发布数据一宏和模块设计一优化与维护数据库。为了快速创设应用情境,将比较抽象、困难的数据库设计置后,而增加使用实例为第一个学习任务,并让学习者在“做”成了一个数据库后再分析审视其构成,学习者对理论的理解能力自然得以加强。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一个完整的Access数据库开发流程为主线,将系统开发的各个环节分为10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又以具体创建对象分为若干任务,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操作数据库软件开发的过程。为适应中职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全书的内容侧重数据库创建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强调在“做中学”,并适当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知识,确保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具备创建完整Access数据库的能力。 本教材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使用,同时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项目1 一见倾心——认识Access数据库 任务1 浏览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项目2 数据入库——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和表 任务1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空白数据库 任务2 添建“学生自然情况表”和“学生成绩表” 任务3 编辑和使用表中数据 任务4 建立表间关系项目3 各取所需——查询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中数据 任务1 选择查询 任务2 增加查询条件 任务3 通过查询进行计算 任务4 利用查询操作数据项目4 进退自如——通过窗体界面操作数据库 任务1 创建数据维护窗体 任务2 用控件提升窗体功能 任务3 创建控制面板窗体项目5 一目了然——从数据库中输出数据 任务1 用分组报表整理数据 任务2 用统计报表进行成绩的汇总显示 任务3 建立标签报表和图表报表 任务4 打印报表项目6 游刃有余——加强对数据库的控制 任务1 建立系统菜单 任务2 应用宏为“系统菜单”中的命令选项定义功能 任务3 为“学籍信息查询”窗体添加宏实现定义功能项目7 资源共享——网上发布数据 任务1 将数据库对象输出为网页 任务2 创建、编辑数据访问页项目8 铜墙铁壁——保护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任务1 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设置安全机制项目9 如虎添翼——优化数据库性能 任务1 数据库工具提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性能项目10 跃跃欲试——自建数据库应用系统 任务1 选题与需求分析 任务2 系统设计 任务3 系统实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数据库中设计表结构是最重要的,也是比较困难的。数据库中定义几张表,每张表中有哪些属性列,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运行的效率,甚至关系到系统的成败。如果随意建立数据模型,在应用中会产生许多弊病,如数据重复存储,在更新、插入、删除时出现数据矛盾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定义表结构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每个表应该只包含关于一个主题的信息  例如,成绩表牵涉学生,但并不是将学生有关信息直接放在成绩表中,而是仅仅提供一个学生的学号。这样当要删除成绩时,就不会涉及学生的有关信息,因为学生的详细信息存放在另一个专门的“学生表”中。  2)表中不应该包含重复信息  每个表有不同的主题,一个信息也不应该在多个表中重复存放。例如,学生的姓名、地址等只在学生的“自然情况表”中出现,如果在“成绩表”、“学籍表”中也设置地址等信息,则一旦学生要更改地址信息,势必要在每个表中去更新,既影响工作效率,也容易出差错,甚至会出现一个学生的信息在两个表中不一致等情况。  3)确定表中字段的原则  每个字段都应该与表的主题紧密相关。例如,在学生学籍表中,只需记录班级编号就可以了,若还需要记录班级的名称、人数、班主任等信息就应该另设一张表比较合适。  不应该包含通过计算的数据。成绩通常是需要进行求平均等汇总的,但是既然该数据可以通过具体的成绩记录计算得出,就不需要专门占用空间进行存储。而且在查询时成绩数据可以随时依据表中数据的更新重得结果,若专门设定“平均分”字段,反而无法自动跟踪成绩数据的变化。  4)表中应当有唯二值的字段  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对象一定是可以唯一标识,能够相互区分的。反映到实体集——二维表中,肯定也有一个或一组字段能作为一行记录(也就是一个实体)的唯一标识,即主键。  5)确定各表之间的关系  为了方便维护,尽量保证每个表中字段围绕一个主题。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将多个表中的有关数据集合在一起形成综合信息,如查看奖惩内容时,不能仅仅知道某“学号”的学生有何记录,而把学生姓名、性别、班级等一起呈现比较实用。如何把一个表中的某行记录与另一个表中的一行或若干行记录联系起来?肯定需要在这两个表中都提供一个能关联的线索,这里就是“学生表”中的学号和“奖惩表”中的学号。为了让计算机能在必要时自行检索配对数据记录,还要先行为两表中的“学号”字段建立索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Access 2003数据库项目教程 PDF格式下载



建议有基础的人学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