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莫言
2013-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张清华,曹霞
391
448000
无
序:如何“看莫言”?张清华2012年10月9日,也就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前两天,关于他可能获奖的消息已经炒得很热,我在接受一家报纸采访的时候,曾回答他们说,“假如不考虑意识形态的因素,而真正考虑文学的因素”,假如评委们“在坚持人文主义普世价值标准的同时,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理解的话,那么我认为此奖最应该授予的就是莫言”。果然,两天后消息公布,莫言终于如愿折桂,一时间国人欣喜若狂。中国人自然有理由高兴,因为按照某些逻辑,甚至按照某些常理,中国作家要得这个奖是不会顺利的,然而在莫言这里却是出乎意外地顺,在他57岁的时候,让他拿到了这个让全世界的作家梦寐以求、让全世界的读者翘首瞩目的奖,确实不易。而为了这个奖等到耄耋之年、甚至终生错过的作家在全世界绝非个例,更何况,在中国作家头上,还罩着另外的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是是非非。这些年,我们所听到的对中国文学与中国作家的批评声音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批评有的当然是对的,但有的则是想当然的求全责备。因为在某些人那里,他们对于作家和文本的批评从来都不是出于悉心和认真的阅读,而是出于想当然的厌恶——在他们看来,中国什么都坏,文化是粗鄙的,道德是低下的,文学是浮躁的,作家是缺少教养的……自然创作就好不到哪里。不止国内的某些批评家,国外的学者也来凑热闹,如德国的汉学教授顾彬,即在很多场合说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莫言余华的小说在德国是通俗文学”云云。可谓里应外合,鸣奏出一个互相呼应、很有阵势的合声。这些批评当然也是有道理的,没有哪个国家和哪个时代的文学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在近代以来,文学变成了同商业和政治密切合谋的东西之后,文学的泡沫化与市场化变成了常态,这自然是人们诟病它的一个基本原因。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低劣的东西从来也没有真正妨碍和淹没一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人们仍然能够从大量的泡沫中找到黄金,从形象与故事中找到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灵魂。莫言的小说就是这样的作品——尽管从风格上他并非适合所有人。曾和许多文学圈内的朋友讨论,为什么是莫言得奖而不是别人?确乎他有幸运之处,因为中国作家中还有不少优秀者,有较大国际影响的也不止是莫言一人,但最终获此殊荣的却是他。自然大家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他的东西是“原始”的,比一切讲究人工和智慧的创作更有“原始的灵性”和“原始的情境”,更有民间的、粗蛮的、生机勃勃和莽莽苍苍的的气质,而这些最终超越了人工,也超越了思想层面的东西。形象永远大于思想,这是文学中的定律,形象的东西、原始的形象的东西所生发出的诗意、可阐释出的思想,永远大于概念和思考本身。莫言正是沾了这个光,占了这个便宜。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民间故事”“历史”“当代经验”等,这些授奖词中的关键词,都是从这种原始性中生发和解释出来的。当然,莫言的优点和好处决不仅仅是这一点,他是有思想的,而且还一直在以自己的创作追赶中国现代最优秀的作家们的思想,比如鲁迅的思想。事实上,中国当代所有最优秀的作家,或多或少地在追比鲁迅的思想,如他对国民性的针砭,对人性弱点的洞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批判,而且在尖锐和深入的程度上他们还有所前进,在这方面,莫言可谓是范例。他的《檀香刑》不就是对鲁迅小说中“围观主题”“嗜血主题”的深化么?甚至,在对中国文化的内部结构的分析方面,他比鲁迅的看法有了更精细和传神的表达——比如关于孙丙的描写,在封闭自足的文化状态下,他原本是一个正面的符号,一个美男子,一个猫戏名角,长着一副美髯,唱得一口好戏,他分明就是古老的东方式“田园牧歌”的标志性符号。但是,当外来的文明以钢铁的、强势的、侵犯性的方式出现,且在中国人的生存和中国文化内部引发了巨大危机的时候,他就变“丑”了,变成了谎称“岳大将军神灵附体”的装神弄鬼者。他注定会反抗,但结局自然也就只有两个——要么变成洋枪洋炮之下的牺牲品,要么变成失败的内部统治者的替罪羊和替死鬼。这就是中国文化内部的裂变,孙丙的死和阿Q的死是如出一辙的,但与鲁迅相比,莫言却将这一出戏演到了极致。莫言的好处当然不止这一点,他的优点还有很多,比如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就不止是采取了鲁迅的视角,而且还获得了一个“反进化论”的视野,比如他对于更早先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就不止是“吃人”,而是有充沛的生命力、有“结构性活力”的一种文化。在《红高粱家族》中,他所展现的“爷爷奶奶”的生活就是如此。他们出入于红高粱大地,“既杀人放火,又精忠报国”的性格,便是在被主流与正统文化规训之前的状态,而这种对历史的想象,其实就是对于“将来好过现在,现在好于过去”的简单进化论的历史观的一种反动。这是他更“现代”的地方。从“爷爷奶奶”,到“父亲母亲”,再到“我”,历史不是呈现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进步”,而是一种可怕的倒退,一种生命的衰变和文化的颓圮。这一点,虽然不能说是莫言的独创,却是他比中国当代的革命作家们所描写的“进步论神话”的一个反拨与补正,同时也是对于那些优秀作家所表现出的反思精神的一个深化与承续。有人说,莫言和很多当代中国的作家有对“暴力”的嗜好,乍看起来确乎存在这类问题,但与此相连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是莫言凭空捏造了这些暴力的叙事吗?如果不是,那么一个作家面对历史上和现实中屡见不鲜的暴力,是如同鲁迅所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还是无视暴力的存在,并努力做装饰与美化的美容师?答案当然不言自明。还有人说,暴力可以写,但作家一定要“有态度”,这也对,但是作家的“态度”既可以站出来表达,自然也可以以隐含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感受。我相信读者在读了《檀香刑》之后,不会对暴力产生迷恋和喜好,而会有深深的恶心和恐惧。还有,莫言的小说中还呈现了强烈的伦理倾向——对于民间伦理的托举,和对于政治概念的压抑。我之所以坚持认为他的《丰乳肥臀》是“一部伟大的汉语小说”,就是因为他在这部作品中张扬了传统民间社会的美好与诗意。如果用最简单的话语来概括,这部小说所表现的题旨,就是“中国传统民间社会在20世纪被侵犯和被毁灭的过程”,母亲所代表的人民与民间世界,在一切外来的政治与权力因素的合谋下,在一切外来力量的侵犯下,最终遭到了从肉体到精神的毁灭。仅就他所刻画的人物看,我也认为,说他写出了伟大的小说绝不是夸张。写到这里似乎该打住了。关于莫言和他作品的认知,这本书里的专家们要远比我所讨论的高明。我要说的是,关于莫言的研究,在当代中国文学和作家的研究中将会成为一个久远的“显学”,过去就很重要,今后将会更加显要。这当然不是就“赶热闹”的意义上而言,而是就莫言的重要性而言的。某种意义上,如果说中国的汉语新文学诞生以来迄今有“两个最重要的作家”的话,那么无疑就是鲁迅和莫言了,不管你承认与否,这一点将会逐渐成为不可动摇的事实。莫言的作品将会被作为经典反复讨论,其经典化的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其意义也会越来越被放大,其研究也将会越来越多——那么这本书的价值也就会越来越明显,虽然它只是一部应急的书,一部还没有来得及认真和全面甄选的书。“如何看莫言”,我在最后还是得回答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看莫言”的方式有一千种,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部《红楼梦》,但归根结底看莫言的方式又只有一种,那就是“看作品”。不看作品只看热闹是没有意思的,莫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学世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而庞大的人物谱系,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种不同的叙事风格,也为我们创造了独属于他自己的想象方式。这些,只有通过认真的阅读,才会有真切的体会。我们要向以往所有莫言小说的研究者、批评者和阐释者们表示敬意,他们对于文学的敏感和对于作品的解释能力,对莫言如此迅速地产生出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某种意义上,是莫言和批评家以及读者们共同创造了他的那些作品,也共同创造了“莫言”这个符号。因此,“看莫言”对于批评家们来说也是看自己,对于读者来说则是从阅读中寻找自己的文学理解。这本书不可能提供完全和最终的答案,但却可以是一个小小的契机,一条通往莫言和我们自己的文学世界的花间小径。它很有风景。2012年11月,于北京清河居
本书讲述
张艺谋、大江健三郎、余华、刘再复、从维熙、何镇邦、叶开、李敬泽、王尧、帕慕克、基兰?德雷达、李洁非、季红真、朱向前、孟悦、陈晓明、孙郁、张柠、谢有顺、邱华栋、张新颖眼中的莫言,由权威解读莫言的代表作。
张清华,1963年10月生,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理论与评论文章300余篇,出版《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境外谈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天堂的哀歌》、《文学的减法》、《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猜测上帝的诗学》等著作10部。另有散文随笔集《海德堡笔记》《隐秘的狂欢》等。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一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批评家奖等。曾先后应邀讲学德国海德堡大学(2000-2001)、瑞士苏黎世大学(2006)/新加坡新跃大学(2007)。
自述 莫言
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莫言
《丰乳肥臀》解莫言
作为老百姓的写作——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论坛”上的演讲莫言
话说莫言从维熙
我与莫言何镇邦
莫言,一杯热醪心痛刘毅然
感觉莫言张志忠
开篇:莫言传叶开
我拍《红高粱》张艺谋
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
徐怀中 莫言 金辉 李本深 施放
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莫言李敬泽
从《红高粱》到《檀香刑》莫言王尧
选择的艺术莫言大江健三郎张艺谋
作家之间可以互相理解莫言帕慕克基兰?德赛
小说的伦理与要素——访问莫言莫言张清华
游魂的复活——评《红高粱》雷达
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丁帆
莫言小说里的“恶心”李洁非
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程德培
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季红真
莫言小说“写意”散论朱向前
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余华
莫言近年小说民间叙事陈思和
千言万语,何若莫言王德威
莫言:恋乳的痴狂邓晓芒
荒野弃儿的归属——重读《红高粱家族》孟悦
莫言文体多重结构中传统美学因素的再审视张清华
莫言与中国精神李敬泽
人畜混杂、阴阳并存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陈思和
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乡土中国的寓言化叙事陈晓明
叙述的极限——论莫言张清华
莫言:与鲁迅相逢的歌者孙郁
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张柠
颠倒的乡村——再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程光炜
刑场背后的历史——论《檀香刑》洪治纲
当死亡比活着更困难——《檀香刑》中的人性分析谢有顺
不驯的疆土——论莫言李静
故乡、世界与大地的说书人——莫言论邱华栋
人人都在什么力量的支配下——读《生死疲劳》札记张新颖
版权页: 人们究竟在这一场面中看到了什么呢?我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乡村秩序的无常与混乱。这显然是作者莫言的视角,因为这就是他心目中“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乡村。他安排刘副主任、小石匠、黑孩在这里出场,是要用人物关系来暗示那即将崩溃的年代。广大“公社社员”的精神状态已经松散,“悠悠逛逛地走到滞洪闸上”,村民只能通过强制手段,才肯离开村落去“出官差”,而且权力掌握者的形象也接近虚拟,“他的胳膊忽而扬起来,忽而垂下去”……我们就不得不问了,莫言这样写到底要做什么? 杜赞奇对中国乡村社会组织的精彩分析仍然能给我们的研究某种启发,他说:“农业经济必然需要一定的组织或权威,这便是习惯法产生的基础。习惯法即村民们在劳动和生活中达成的一种默契或共识,是一种公认的行为规范或惯例。为了使契约有效,签约时要有中人,而这一中人往往由村中的保护人充任。在土地买卖和借贷关系中,因保护人联系广泛,他可以将普通村民与外界人士联系一起。在‘当面’关系为主的农业社会中,保护人所拥有的关系网对促进非个人的商业活动便极为重要。同时,保护人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拥护网,可在文化网络中为政治或名望目的而加以应用。”①该书本节是作者专门用来论述“保护人和中间人”在几千年来中国乡村社会逐渐形成的“习惯法中的权威结构”的,这些“保护人和中间人”有的产生于当地,是村民的“熟人”,有的可能来自外地不远的地方,与这些村民有这样那样的地缘、亲缘关系。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村民达成了一种默契和共识,产生了被行为规范认可的契约。这种契约支持着某种雇佣和聘用关系,如长工、短工等。然而,这一切“自然关系”在1949年的“土地改革”中走向了终结。之后紧锣密鼓般出现的“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等崭新的村社关系,则把中国农村彻底捆绑在国家机器上。事实证明,将村民社会“国家化”的设计是充满理想色彩的,几十年来激进的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经验中最为失败的一种社会实践,人民公社的劳动形式也是效率最为低下、人民的劳动热情最为低落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了当代中国农村生产力的严重滞后和农民的普遍贫困。正因为贫困,莫言对20世纪70年代最深刻的“历史记忆”就是“饥饿”:“1976年,我应征入伍当兵,从此,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便结束了。将来会不会再次沦落到吃糠咽菜的地步呢?我不知道。”从这篇小说,包括他后来的《生死疲劳》等许多小说看,他对这种“过于国家化”的乡村是失望的,尤其讨厌那些作为“新的乡村保护人”的乡村基层干部。这一历史观,直接带动了我们对“传统”的“保护人和中间人”与“现代”的“保护人和中间人”历史关系的比较性分析。 可以明确认为,小说中的刘副主任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社会关系的“保护人和中间人”。他不是借助“传统契约”这种中介因素与村民发生联系的,而借助的是现代国家的“行政权力”。他是“干部”,是以高于村民社会地位之上的“保护人”的姿态出现在作品里的。他并不是杜赞奇所说的在“习惯法”基础上产生、经由在劳动和生活中形成的默契和共识以及通过传统契约关系而出现的那种被广大村民自然而然接受的“保护人和中间人”,而是一个通过强势历史变动而强加给前者的文化符号。正是在他身上,“人民公社”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历史巨变,“饥饿”成为他工作的某种副产品。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保护人和中间人”由于与“当地人”那种近乎天然的地缘和亲缘关系,所以他们与当地人的生产关系主要还是借助“契约”建立起来的话,那么刘副主任这种“保护人,,则是与当地人毫无地缘亲缘关系(如外地派来的工作队等),因此,他们对当地人的生产关系则主要体现为一种“行政性的强迫”。作为小说中黑孩没有出场的“原型”,莫言对刘副主任之类的历史人物可以说是厌恶至极的,他通过目睹传统村社关系的被破坏,亲身体验了“饥饿”和没有尊严的生活,因此,他才作为黑孩、小石匠等人的“代言人”对之表不了彻底的否定。在他看来,正是这些现代意义上的所谓“保护人和中间人”的出现,才导致了他和乡亲们几十年来物质与精神上的“饥饿”,经历了“吃不饱穿不暖”的人间耻辱。
《看莫言:朋友、专家、同行眼中的诺奖得主》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无
要研究莫言的风格和思想,必看此本,有莫言本人的自述和同学朋友的评价,也有文评们的评论,读莫言作品后,再看更有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