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
2012-7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朱强 著
320
418000
本书主要面向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介绍家庭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家庭发生、演变的历史,了解当代社会家庭的结构、发展过程、问题及处理机制。
本书主要供高校社会学专业教学使用,也适用于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中的行政人员、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参考。
朱
强,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93年)和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传播学院访问学者(2008-2009年)。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青年研究会理事,江苏广电集团新闻中心特约评论员,参与栏目包括城市频道“新闻夜宴”、公共新闻频道“有一说一”等。近几年,出版学术著作(含译著、工具书)16部,发表论文40余篇。
家庭社会学目录目录
第一章导论——家庭社会学:概念、方法及其意义
第一节家庭和家庭社会学
一、什么是家庭
二、什么是家庭社会学
第二节关于家庭分析的社会学理论
第三节家庭社会学的分析方法
一、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二、具体的研究方式
第四节家庭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的家庭社会学
二、19世纪资本主义现实批判中的家庭社会学
三、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家庭社会学
四、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家庭社会学
五、家庭社会学在中国
第五节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家庭的产生与演变
第一节家庭的定义
一、家庭的概念
二、家庭制度
三、家庭结构
四、家庭关系
第二节家庭演变的历史
一、血缘家庭
二、普那路亚家庭
三、对偶家庭
四、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家庭
第三节现代家庭的变革
一、现代家庭观念的变革
二、现代家庭其他方面的变革
三、现代家庭变革的原因探究
四、现代家庭的发展趋向
第三章婚姻
第一节婚姻的定义
一、婚姻
二、结婚的动力和功能
三、婚姻的本质
四、婚姻制度
五、婚姻风俗
六、婚姻类型及婚姻关系形态
第二节婚姻的限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婚姻的一些限制
二、《婚姻登记条例》对涉外婚姻的一些限制
第三节婚姻的达成
一、婚姻的经济学分析
二、结婚的法定程序
三、缔结婚姻的途径
四、婚礼
第四节择偶与婚姻市场
一、择偶行为
二、婚姻市场
第五节婚姻的困境:婚姻挤压和婚姻坡度
一、婚姻挤压
二、婚姻坡度
三、婚姻挤压和婚姻坡度的影响
第六节离婚:离婚的因素、后果
一、什么是离婚
二、离婚原因
三、与离婚相关的因素
四、我国法律对离婚的规定
五、离婚率
六、离婚的后果
第七节再婚:再婚过程、再婚家庭与家庭关系重构
一、再婚
二、再婚的相关事项
三、再婚的稳定性
四、再婚“四忌”
五、再婚家庭
六、再婚家庭关系重构
第四章家庭: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家庭结构:概念及其划分
一、家庭结构的概念
二、家庭结构的划分
第二节家庭结构:三种传统形态
一、传统的家庭结构类型
二、非传统的家庭结构类型
第三节家庭的一般功能
一、什么是家庭功能
二、家庭的基本功能
三、家庭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
第四节家庭的演变
一、我国家庭结构的演变趋势
二、现代家庭功能的演变
三、我国家庭演变的主要动因
第五章家庭关系
第一节家庭关系概述
一、家庭关系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二、家庭关系的特点
三、家庭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家庭关系的种类
一、夫妻关系
二、亲子关系
三、婆媳关系
四、妯娌关系
五、姑嫂关系
六、兄弟姐妹关系
第三节家庭人口数量
一、家庭人口数量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二、家庭人口数量与家庭规模
三、家庭人口数量与家庭人口收益
四、家庭人口数量与家庭人口投资
五、家庭人口数量与家庭人口决策
六、家庭人口数量决策
第四节横向家庭关系与纵向家庭关系
一、横向家庭关系与纵向家庭关系的区分
二、中国的纵向家庭关系
三、纵向家庭关系和中国的社会结构
四、我国家庭关系模式的历史演变
五、现代家庭关系模式
六、建立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家庭关系模式
第五节家庭中的权力
一、有关(家庭)权力的研究
二、国内有关家庭权力的研究
三、家庭权力
四、家庭决策
五、社会转型中的夫妻权力问题
第六章家庭生命周期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沿革
三、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一、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
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三、中国家庭生命周期不同群体的主要消费特征
第三节空巢家庭及其社会问题
一、空巢家庭的概念
二、城市空巢家庭的特征
三、城市空巢家庭的成因
四、城市空巢家庭产生的社会问题
五、城市空巢家庭影响下的社会调适
六、城市空巢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
七、中国城市空巢家庭养老新体系的探寻
八、农村空巢家庭及其对策
第四节老龄社会与老年人家庭
一、对老龄社会的理解
二、我国老龄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老年家庭和谐面临四大难题
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第七章家庭管理
第一节家庭管理的定义
一、家庭管理的定义
二、家庭管理的内容
三、家庭管理的原则
四、家庭管理的目的
第二节家庭经济管理
一、家庭经济管理的定义
二、家庭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三、家庭经济管理的原则与特点
四、家庭经济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第三节家庭生育计划
一、家庭生育计划的定义
二、我国计划生育与资本主义国家家庭生育计划的异同
三、做好家庭生育计划
第四节家庭闲暇规划
一、正确看待闲暇时间
二、家庭闲暇时间管理的定义与措施
三、我国的家庭闲暇时间管理
第五节家庭生活发展设计
一、家庭生活发展设计的方式与方法
二、家庭生活发展设计的对策——ALPEM计划
第六节家庭人际协调
一、家庭人际关系
二、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
三、家庭亲属关系
四、家庭人际关系协调的策略
第八章家庭问题
第一节家庭问题的一般定义
一、家庭问题的定义
二、家庭问题与反常家庭现象
三、家庭问题的内容与特点
第二节家庭冲突
一、家庭冲突的定义
二、家庭冲突的影响
三、家庭冲突的类型、成因与对策
第三节家庭危机
一、家庭危机的定义
二、家庭危机的相关概念
第四节家庭暴力
一、暴力与家庭暴力
二、家庭暴力的特征
三、家庭暴力的形式与分类
四、家庭暴力的原因
五、家庭暴力的危害
六、家庭暴力的对策
第五节虐待配偶
一、虐待配偶的界定
二、虐待配偶的形式
三、虐待配偶的原因
四、虐待配偶的行为调适
第六节虐待子女
一、何谓虐待子女
二、虐待子女的形式
三、虐待子女的原因
四、虐待子女的干预对策
第七节虐待老人
一、虐待老人的定义
二、我国虐待老人的现状
三、虐待老人的原因
四、虐待老人的干预对策
第八节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危机应对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三、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四、各种家庭危机的应对
第九章中国城乡家庭差异
第一节家庭结构差异
一、家庭人口结构/家庭规模
二、代际结构
三、家庭模式
第二节家庭功能差异
一、家庭的经济功能(生产和消费)
二、家庭的赡养功能
三、家庭的教育功能
四、家庭的生育功能
第三节家庭关系差异
一、夫妻关系
二、代际关系
三、亲子关系
第四节家庭生命周期差异
一、城市的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结构
二、农村的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结构
第十章家庭的未来
第一节有关未来发展预测的一般方法
一、生产方式
二、生活方式
三、社会文化价值
四、社会规范的制约力
第二节有关家庭未来的几种代表观点
一、家庭振兴论
二、家庭消亡论
三、家庭多样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我国家庭关系模式的历史演变 我国家庭关系模式的历史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家庭关系模式,与封建宗法制度相吻合,以父权和夫权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封建型的家庭关系 家庭纵向关系是父母或家长居于最高地位,长辈拥有绝对的统治家庭权力;家庭横向关系是男尊女卑,妇女与男子的关系是一种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人身依附关系,其家庭地位是很卑贱的。中国妇女唯一能够品尝权力滋味的途径是生儿娶媳当婆婆,用媳妇更为卑微的家庭地位来达到自己“翻身做主”的心理满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来自婆婆的家庭压迫更为深重。这种封建家庭关系模式的另一个特征是,家庭纵向关系的稳定和延续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法律,也是家庭的最高原则,家庭横向关系的发展必须服从纵向关系的利益。建立或维持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是为了顺从父母的主婚权,竭尽传宗接代的家庭义务;忍痛休掉自己的爱妻是为了不违反父母之命,保孝子之名。封建型家庭关系的约束和控制,不仅酿成许多家庭悲剧,也使妇女低下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长期得不到改变。 2.新中国成立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家庭关系进入半平权型的模式 家庭纵向关系依然是上下走向,父母继续保持家庭事务决策人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对家庭财产所有权和家庭收入的控制,对家庭其他关系进行纵向干预,传统的家长制仍然在家庭管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同时,社会舆论对家庭养老扶幼职能的强调和尊老敬贤传统美德的突出宣传,使得许多家庭在处理家庭横向关系时强调兼顾家庭纵向关系或以纵向关系为重。这个时期的家庭横向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中国对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立法、教育、就业、提倡晚婚节育、制止父母通过纵向关系对子女人身自由和婚姻大事的无理干涉等,都有效地改善了夫妻之间的横向关系,使夫妻在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等方面都日趋平等,夫妻关系由原来的单向被动型改为双向互动型。这个时期家 庭关系模式的特点是:逐步得到重视和改善的夫妻横向关系仍然保留明显的被家庭纵向关系所支配的痕迹,家庭成员之间还没有彻底消除等级观念和与年龄、性别、辈分相关联的不平等待遇,在家庭的劳动分工、消费品分配、智力投资、婚生安排等方面还存在家长制的影响和性别歧视。 3.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家庭关系模式变化的总趋势是往“假封建型”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只生一胎的人口政策的推广,“子女优先、子女偏重”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开始左右我国家庭关系,甚至改变着这些关系的性质。在城市家庭或者生了儿子的农村家庭里,独生子女一跃成为家庭“小皇帝”、家庭活动的中心、众人共同保护的重点对象。往日居高位的爷爷奶奶,为了小宝贝,也不顾身份和身体,自愿承当十分称职、不计报酬的“高级保姆”。做媳妇的有时也挟“小皇帝”的威风挤压婆婆、支使丈夫,从原来和公婆有上下辈之分、与丈夫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升到仅次于“小皇帝”的地位。 ……
《家庭社会学》介绍家庭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命题及其相关理论,展现一般研究方法;系统介绍婚姻家庭演变的历程及其一般规律。系统介绍我国的婚姻家庭演变的历史、现状及其存在的冲突、矛盾和相关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从家庭社会工作的角度,阐述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般方法及家庭社会工作意义,为实现家庭幸福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性的思考和操作性的建议。在保证理论的前沿性的基础上,增加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活案例,增加教材的可读性。语言生动,散发时代气息,契合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