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格心理学

徐学俊 徐学俊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徐学俊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

徐学俊  

页数:

288  

内容概要

  《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创新培养模式“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格心理学:理论·方法·案例》以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为主线,既保留了对经典人格心理学理论的最佳理解,同时又增添了人格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包括人格和文化的研究、进化、自我、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以及青少年人格教育等内容。本书将理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理论、方法与案例并重,着重描述经典理论家的精彩见解,并揭示了人们研究和证实他们理论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创新培养模式“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格心理学:理论·方法·案例》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流畅,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相关专业课程教材,也适合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教育心理学博士,现任湖北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心理学系责任教授,湖北大学“琴园学者”特聘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校级品牌专业(心理学)和省级精品课程(心理学)责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湖北省心理学会和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任新加坡管理大学访问学者,多次出席国际华人心理学家学术会议。主要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武汉市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教育科学学术带头人。出版著作及学术成果:《青少年心理辅导》、《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新编》、《心理健康导引》、《心理学教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在《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主持教育部和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的主要奖项:湖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武汉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武汉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与任务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取向 第一节 潜意识及人格结构理论 第二节 性本能及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第三节 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第四节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第三章 人格的新精神分析取向 第一节 自卑情结: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第二节 自我与石头的相遇: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第三节 现代人的神经症人格:霍妮的社会文化理论第四章 人格的特质取向 第一节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第二节 卡特尔的16PF人格特质理论 第三节 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 第四节 现代特质心理学:大五和大七第五章 人格的生物学取向 第一节 人格的生理机制 第二节 天性与教养之争: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第三节 祖先留给我们的:人格的进化心理学理论第六章 人格的行为主义取向 第一节 小艾尔伯特的恐惧: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第二节 动物的行为塑造: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第三节 榜样教会了儿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及应用第七章 人格的认知取向 第一节 格式塔与信息加工理论 第二节 人人都是科学家: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 第三节 米歇尔的认知一情感系统理论 第四节 认知人格理论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抑郁及其治疗第八章 人格的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取向 第一节 马斯洛的人格自我实现论 第二节 自我成长的责任: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第三节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第九章 动机 第一节 追求卓越:成就动机 第二节 驾驭欲望:权力动机 第三节 情感需求:亲密动机 第四节 动机理论和动机研究方法第十章 幸福和积极心理学 第一节 面向多数人: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第二节 完满人生:幸福与人格 第三节 乐观、感恩: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其他研究专题第十一章 健康 第一节 压力与健康 第二节 A型人格与冠心病 第三节 人格障碍及其成因第十二章 青少年人格教育 第一节 青少年人格发展特点 第二节 青少年偏常人格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节 学校人格教育第十三章 人格的评估与测量 第一节 人格测量与评估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人格自陈量表 第三节 人格投射测验 第四节 人格评估的其他方法


编辑推荐

徐学俊等编著的《人格心理学——理论方法案例》是每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必读的一本书,因为它不仅介绍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还提供了理解人生的心理思考和化解心结的技术方法。本书的特点是,既保留了对经典人格心理学理论的最佳理解,同时增添了人格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包括人格和文化的研究、进化、自我、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以及青少年人格教育等内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人格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