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徐志摩诗传

黄亚妮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2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亚妮  

Tag标签:

无  

前言

作为一位作家,徐志摩的作品洋溢着饱满的鲜活感。无论是诗歌中的温柔,还是散文中的幽思,都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个追求美与自由的诗人形象。一首《再别康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勾起了多少人的惆怅。那清丽的语言、和谐的节奏,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情感,带来的审美体验岂是一个“美”字便可以概括的?他对于诗歌理论的创建,对于“三美”的实践,直接开启了人们对于形式的关注与研究。徐志摩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然而这位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这位不羁的天才却命运多舛,情路坎坷。他的执着与热情如烈焰般燃烧了不少女子的心,他也如飞蛾扑火般为了一直追求的爱情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执著与痴迷,成就了天地间最大的悲哀。然而,他对于自由的追求、对于爱情的向往却给予了别人伤害。对父母,他不但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还屡次因情事而惹怒父母,最后更是让父亲在痛失爱子时还背上骂名;对前妻,他有的只是冷漠与无情,堕胎时的自私、离婚时的急迫,已经失去了基本的理智;对儿子,他更是没有尽到教养的义务。父亲因他而老泪纵横,幼仪因他而一生不幸,陆小曼因他而受尽指责,林徽因与凌叔华还因为“八宝箱”而陷入了一场拉锯战……人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倘若这种追求造成了某些人的大不幸,那么我们便会认为这种追求是一种自私。因此,当我们仰望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时,会沉浸在他所建造的美的王国,沉醉其间,感慨不已;而当我们俯视作为男人的徐志摩时,我们不免会对他的自私愤懑不已。这也许就是他一直以来都毁誉参半的一个原因吧。佛家说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盛苦。纵观徐志摩的一生,这八苦他都一一品尝过。不忍再对这位愁苦而又无奈的诗人再做批评,只想通过他的文字触摸到他命运多舛的一生。因此,带着矛盾的态度,我写下了这本徐志摩诗传,将他短暂的一生与作品相结合,从女性视角来梳理他作品中情感的脉络,力图描摹出他内心世界的爱与恨之泪、冰与火之歌。

内容概要

《徐志摩诗传》内容简介:让读者沿着志摩的人生轨迹,伴着他对文学的热爱,开始一段心灵之旅。徐志摩有浓得化不开的才华,有卓尔不群的风采,有令人艳羡的人生。时至今日,他的思想、他对爱情的执著与向往,仍震撼我们的灵魂。让我们透过文字,跟随作者追逐他的人生;让我们掩卷遐想,体验心灵激荡后内心的安静与祥和。

书籍目录

第一章胸无城府人如玉:名门之后 一祖母的慈荫2 二家父的寄望5 三母亲的爱宠10 四和尚的预言 五家仆的陪伴18 六私塾的枯燥21 七西寺的玩耍25 八想飞的愿望28 第二章腹有诗书气自华:北上求学 一开智学堂的启蒙32 二杭州府中的夺冠34 三北大预科的滋养37 四异地求学的新意39 五张仲梧的欣赏41 六张嘉趝的赞叹43 七蒋百里的影响45 八梁启超的收徒49 第三章师夷长技以自强:赴美入英 一中国的汉密尔顿52 二美国的拼命三郎56 三如饥似渴求新知58 四轰轰烈烈爱国潮61 五对烟囱的新解64 六对罗素的崇拜67 七与名流相交71 八于康桥顿悟78 第四章高谈阔论惊四筵:新月之魂 一排演《奇特拉》86 二组建“新月社”90 三编《晨报副镌》94 四辟《诗镌》专栏98 五苏俄论战104 六闲话之争110 七创造新诗117 八倡导国剧121 第五章山色不如归意浓:怨憎会 一初见照片的讥笑128 二不甚情愿的订婚132 三婚后的远离135 四岸边的不耐138 五堕胎的决绝141 六离婚的急迫145 七小脚与西服151 八下堂妇与新女性155 第六章相思相见知何日:求不得 一一见钟情160 二再见倾心164 三林家的常客167 四徽因的回国172 五斩断无味的婚姻175 六追寻灵魂的伴侣179 七当头一棒183 八牵挂一生186 第七章断肠人忆断肠人:爱别离 一初识的光彩196 二眉间的苦闷201 三浓艳的趣味204 四孤独的勇士206 五疯狂的恋爱213 六家庭的妥协221 七荒诞的证词225 八婚后的苦闷228 第八章命有死时名不死:死苦 一家事之忧232 二徽因之病236 三奔波之苦239 四赴会245 五空难248 六哀思252 七父之伤255 八妻之泪257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他在最后对学生们说:“你们在辛亥革命军中,当过各级军官的不少,今天能够辞了军职来到校中当学生,这种精神,可望‘凌欧驾日’。今后一切事情,方震率先躬行。如果我做好了榜样,你们不跟着来,当以严厉制裁。如果方震不尽职责,办不好学校,当以自戕以明责任。” 但是当时的陆军部由北洋派段祺瑞、魏宗瀚等人把持,他们对蒋百里的举措百般挑剔、横加干涉。蒋百里数次入京交涉,都未能取得进展。恰在此时,袁世凯又暴露出自己的称帝野心,南方各省都在酝酿反袁计划,学生们也按捺不住,纷纷请假离校,想去南方参与反袁活动。面对如此局势,蒋百里以诸葛亮为例劝说学生们留校学习,他对学生们说:“诸葛亮为什么要等三顾茅庐而后出山?主要是因为他对天下大势尚未成熟耳!中国的事业方才开始,青年们学业未成,何急急为?”但被激情蒙蔽了心智的学生们对于蒋百里的劝诫听者藐藐。 面对陆军部的有意刁难,学生们的毅然离校,蒋百里认为学校的前途不容乐观,于是便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1913年6月18日,蒋百里一早便在操场上召集全校学生讲话。他对学生们说:“我初到本校时,曾经教导你们,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你们一切都还好,没有对不起我的事,我自己却不能尽校长的责任,是我对不起你们。不能尽责任就得辞职,但是中国的事情到处都是一样,这儿办不适,那儿也未必办得通。你们不要动,要鼓起勇气来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说完,便当众开枪自杀,试图以此来唤醒民心。 他还留下了几封遗书,其中给教官张翼鹏并转诸教官的遗书上写道:“半年以来,诸君之惠我者至矣,仆实不德,今以身殉职,是别无他法也,欲以此尊重职守之观念是也……”当此事及所书遗书被公诸报端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徐志摩也被激愤了,他随着悲愤万分的学生们组成代表团,通电呼吁,要求政府务必查明事由,追究责任。所幸经过抢救,蒋百里先生并未离世,而是渐渐脱离了生命危险。


编辑推荐

《徐志摩诗传》编辑推荐:徐志摩的作品洋溢着饱满的鲜活感。《徐志摩诗传》将带领读者细细品味诗人的才华,为读者描绘一个追求美与自由的诗人形象。然而。这位不羁的天才却命运多舛,情路坎坷。他的执著与痴迷,成就了天地间最大的悲哀。《徐志摩诗传》将徐志摩轰轰烈烈且短暂的一生与作品相结合,从女性视角来梳理他作品中情感的脉络,描摹他内心世界的爱恨之泪。

名人推荐

志摩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对情感体会的切实,这全是难能可贵到了极点。 ——林徽因 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万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 ——沈从文 我数十年来奔走四方,遇见的人也不算少,但是还没见到一个人比徐志摩更讨人欢喜。 ——梁实秋 志摩真是一个淘气,讨爱,能使你永久不会忘怀的顽皮孩子! ——郁达夫 他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 ——胡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徐志摩诗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