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旧建筑改建和重建

肯尼思・鲍威尔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1-1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肯尼思・鲍威尔  

页数:

2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旧建筑改建和重建》一书详细地研究了古旧建筑的更新和再利用问题——这是建筑设计的新领域。书中列举了44个国际杰出建筑,充分肯定了古旧建筑再利用的必要性及价值,并预言这必将为建筑业开拓出新的领域。书中所阐明的建筑理念既不是复原也不是保护古旧建筑,而是要改建古旧建筑。利用科学而非传统的方法赋予古旧建筑以新的生命。
现今,全球范围内的建筑师们都热衷于从事古旧改建:改建工程不仅具有环保意义,而且通常比新建工程更便捷、更经济。建筑的复兴产生了许多充满智慧和富有创机关报精神的现代改建建筑;其中不仅包括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作品,例如伦佐·皮埃农,理查德·罗斯和诺曼·福斯特,以及埃里克·欧文·莫斯和伯纳德·楚米;也包括一些不太出名的小设计怕的建筑工程。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生活与工作林格图大厦格需夫斯宅院零售商场和办公楼的开发海克斯奇酒店马里奥·见利尼工作室比林斯格特市场改造忘记到扩建ING&NNH银行马车房英国理事会办公楼和爱立信大厦的改建梅地亚中心霍普高级技术中心省巢公司总部野鸽城第二章 休闲与学习P.S.I现代艺术学院公共图书馆西塔德尔城堡艺术和传媒技术中心欧克索塔码头临时现代博物馆农艺学院国家现代艺术学院国民艺术中心荷兰建筑设计研究院拉·鲁纳中学特拉斯特戏剧院戏剧/表演馆路德维格国际艺术馆浮筏博物馆欧洲摄影之家函馆海湾的重建第三章 博物馆的改造德国设计中心大教堂博物馆安达卢西亚文物研究院艺术博物馆国立学院现代艺术博物馆第四章 未业展望泰特现代艺术馆大中央火车站小型美国实验影院德国国会大厦奥伯鲍姆城大英博物馆的改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旧建筑改建和重建 PDF格式下载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话的欧美版本体现在波特莱尔的两行诗中——“旧巴黎不复存在,城市面貌改变得快于,哎!一个凡人的心”。所幸的是,在《旧建筑改建和重建》一书的前言中我们看到,到20世纪6、70年代,这一版本在西方、特别是欧洲基本上已近绝唱,所以我们刚刚富裕起来的众多国民还有机会去欧洲体会古老的情调。相反地,在历史悠久的故国,我相信每个普通人,特别是建筑师们都会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豪言壮语中体会到这句老话的最新发扬光大版,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翻天复地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谈一本讲述欧美国家改造旧建筑的书,乍一看似乎不合时宜,深里想一下确已是迫在眉睫。原书英文版标题叫“建筑的重生”(Architecture reborn),中文版把英文版的副标题《旧建筑改建和重建(The Con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old Architecture) 》拿来作了正题,这一正、一副改变之间,其实颇值得玩味,这里面实际上反映出中国与欧美在这一问题上基本观念的差异。
  
   欧美经过各种思潮、各种利益的漫长争斗后,到今天在观念上基本认为,“新、旧交错”是一个恒久的主题,“建筑的改建已成为建筑学的一部分”[2],在实际工作中“美国建筑业70%以上的工程与古旧建筑的再利用有关”[3],欧洲各国建筑日常维修资金的投入量年递增率已达6~10%。因此,谈旧建筑改造的书是面对所有从业建筑师的,改造的对象除了少部分的文物建筑,大部分都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空间中的普通旧建筑,所以它的英文书名没必要那么专门化。而在中国,一说到旧建筑改造,那一定是指特定的、值得改造的建筑,而“值得”的标准在一般公众和大部分专业工作者心目中往往就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其它的一般性旧建筑只要有钱索性拆了重建,谈不上什么改造。旧建筑改造不是一般建筑师的关注领域,它已演变成为建筑保护领域内那些懂得“大木作”、“小木作”专家的专属领域,因此,中文书名才起得这样有针对性、专门化[4]。
  
   该书的主要内容还是落实到了具体案例的介绍上。它以大量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当代欧美(包括日本)旧建筑改造的图景,其中包括许多著名建筑师的作品,如Herzog & Demeuron (瑞士)、Bernard Tschumi(法国)、Renzo Piano(意大利)、Norman Foste、Richard Rogers、James Stirling(英国) Michael Graves(美国)等等 ......涉及了多种建筑类型,包括博物馆、学校、工作室、办公楼、码头重建等等......从具体改造作法来看,它几乎是一个从新到旧的连续谱系,从内外原封不动的修缮、到外部不动内部大规模改造[5]、增加不同规模的外部新设施[6]、仅保留几个旧的支撑结构、一直到仅仅拿旧建筑作为一个现代建筑总体构思中的微量元素[7]等等......其改造的理由来自于经济(这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时尚、建筑师个人风格倾向等多种原因。虽然样式多种多样,但基本态度都是用一种更为自由、更加灵活的态度看待我们的历史环境,新的改造无论在功能和风格都以满足现代人的现代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只是拿“旧建筑”说事儿,说的还是自己现在的事,浇的是自己心中当下的块垒。
  
   相对来说,中国的旧建筑改造则大不相同。“整旧如旧、和谐统一”是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变作法,保护旧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改天换地的新生活中“我自岿然不动”是某些知识分子强烈的使命感所在,这样的结果是保护了一些有历史价值、但没有人气、没有回报、没有环境的木乃伊。到了今天,从周庄在旅游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开始,乌镇紧跟着把正生活着的人们请出了老区以供参观者游览,“新天地”通过经济手段在上海城市中心建造了一个与老城区原始人居生活隔绝的真空“飞地”供小资们品味情调。难道旧建筑改造又演变成为旅游建筑的一个分支不成[8]?
  
   我个人以为,具体的作法好学,如“新天地”,已经很地道地把欧美当代一些旧建筑改造的手法拿了过来,但观念上的距离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案例的介绍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旧建筑改造所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呈现的观念以及后面的动因,每一个建筑师都可以体会到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今天的当下生活,它不专署于保护专家。用这样的视角再来看一下国家大剧院当时的招标方案,是很值得我们思考。所有国内的方案都在“天园地方”、“九宫格”中打转转,而所有的外来和尚们都不约而同地拿出了面向未来的崭新的设计,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个中国的专业工作者们反思吗?
  
  
  
  
  
  
  
  --------------------------------------------------------------------------------
  
  
  [2] P14
  
  [3] p10
  
  [4] 从书中对一些明星建筑师名字的陌生译法来看,我以为译者不是建筑专业的从业人员,他们选择这样一个中文名实际上代表了中国一般大众对旧建筑改造的理解。
  
  [5] p235
  
  [6] p168
  
  [7] p135
  
  [8]本雅明认为,建筑以两种形式被人感受,一种是视觉,另一种是触觉。作为视觉感受,它要求人集中注意力,用眼睛记录建筑,大多数旅游者可以做到。作为触觉感受,它是下意识的,要求人漫不经心,通过日常的生息劳作和建筑建立起唇齿相依的关系。换句话说,建筑不仅仅是符号化的形象,更是一种植根于具体时空、长期的使用体验。旧时的建筑更多地活在神学里,与仪式、节气、劳作、泥土有关。现在,神学发生了变化,神可能永远“不在场”。建筑的使用、营造、设计、也脱离了仪式甚至泥土。
  
  


问:F老,既然它都3星,干么还写书评?是杂志要的吗?


对滴,杂志要滴


发在日记里,。还在审查涅。。。。


中国的古建和欧洲的老建筑有本质的不同。欧洲的砖石结构的建筑很好保存和改在,但是中国的木质古建筑本身的改造难度就非常的大。另外欧洲老建筑基本上都是立体发展的,中国的古建筑则提倡平面铺展,这在土地资源日益缺乏的现代,是个很大的困难因素。从文化上讲,我无比希望中国的古建都能保存下来,但是从技术上讲,我真的不知道现在的建筑师门有没有什么实质的突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