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版现代文课外阅读经典演练
2004-6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许宝贵
208
这里呈现给广大师生面前的这本《现代文课外阅读经典演练》,是全体编者多年教学实践研究、特别是“中考”成功经验研究的最新成果。这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这本《现代文课外阅读经典演练》将是广大师生在语文阅读训练中、特别是在中考复习中最理想的参考用书。 本书共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全新的设计这里主要体现“三个结合”。首先是解题方法指导与阅读训练的实践相结合,以训练为重点。其“直击中考”就是对解题方法的最佳阐释,且以问答行文,并对所提出的问题,通过专项示例、综合训练全方位给予解答,为师生提供可操作性的解题过程,为形成语文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练习部分是本书的重点,这里供练习的选文,堪称现代文中的“经典”,都是各类文体的范本;其次是综合阅读训练和语言专项训练相结合。文本的整体阅读构成阅读训练的主体,也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在这一部分中除了全面检测阅读能力之外,还增设了语言运用类问题、名著阅读类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全面体现最新中考导向,扩大学生的训练密度,提高学生的训练实效,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在学校里训练薄弱的环节,这些内容必将是本书的又一亮点;其三、多种文体阅读训练相结合,以叙事类问题阅读训练为重点,阅读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阅读能力,而这一能力提升的主要凭借则是文本的直接阅读,因此,阅读叙事类文体,提高阅读叙事类问题的能力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阅读训练的着力点,这一点也和中考的导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实“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我们编选了部分说明文阅读训练和议论文阅读训练。
《初中现代文课外阅读指导与练习》自出版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我们应广大师生的要求和适应语文“中考”改革的需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对七年级分册、八年级分册和九年级分册进行了全面的修改,现已重印出版发行。 新版《初中现代文课外阅读指导与练习》丛书,其选文的内容新、训练的角度新、设计的题型新,准确地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和“中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全面反映了2007年中考题型的特点,是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训练的必备用书,是初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训练”的理想用书。 《初中现代文课外阅读指导与练习》丛书分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三册,每册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别设有“教学目标指要”,并且依据新教材对各年级的训练重点编排了“阅读指导”和“阅读练习”内容。“阅读指导”部分,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单项训练,而单项训练内容紧扣“指导”设题,且略有拓展,以强化巩固和提高。“阅读练习”部分所选内容,力求选择新颖而富有人生哲理及文学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美文。这些文章依教材要求,按文体——文学作品(散文、小说)、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组成单元,对阅读起着引导作用,也是学生写作的范文,值得同学们在写作中借鉴。 本书所设题型在原来“识记”“理解”“分析”“概括”四个层次的基础上,增设了“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质疑”和“欣赏”类问题,增加了“开放性”试题,在一些典型问题的题干后面,添加了“问答揭示”,给学生回答问题提供了解题思路;在文章的后面添加“阅读提示”帮助同学们整体感知选文内容。所设题型不论是平时训练,还是中考复习,更具有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疑难探究”和“语言运用”两项训练内容,其中“疑难探究”的问题更具有灵活性,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语言运用”集中反映了2007年中考题型的特点,而更具有应考的指导价值。 实践证明: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的速度快不快,幅度大不大,关键在于是否进行循序渐进、持久深入的训练,在这一训练中,最重要的依据便是“阅读材料”的选择,本书正是以其内容丰富、训练明确、题型新颖、针对性强填补了这一空白,充分体现了感性阅读、理性分析与能力训练的完美结合。
前言教学目标指要说明文阅读指导 一、说明文的类型有哪些 二、怎样确定说明对象 三、怎样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四、怎样概括说明的中心及说明的内容 (一)概括说明的中心及内容 (二)说明文的标题的作用 五、怎样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六、怎样划分说明文的段落层次 七、怎样确定说明的顺序 八、怎样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三)说明文中引用的作用 九、怎样明确加点词、指代词所指的内容 十、说明文考查中的综合探究现代文阅读练习 一、记叙文 (一)继父节 (二)再过一个月 (三)人心如秤 (四)手套 (五)祖父与马 (六)天赐童年 (七)我们是一家人 (八)戴维斯的后脑勺 (九)生命中的满分与零分 (十)酒 (十一)不仅仅是左手 (十二)种春风 (十三)无法不对你残酷 (十四)撞好最后一天钟 (十五)佛心 (十六)书报亭主人 (十七)谎言 (十八)耳光 (十九)轻轻地抱住母亲 (二十)会飞的蒲公英 (二十一)心窗 (二十二)购买时光 (二十三)穷人的自尊 (二十四)石头开花 (二十五)银手镯 (二十六)我肯定能行 (二十七)默读父亲 (二十八)白瓶子绿瓶子 (二十九)落雪 (三十)永远的细节 (三十一)“圣诞老人”不是一个谎言 (三十二)珍惜美丽 (三十三)西式幽默 (三十四)你不是贼 (三十五)成长 (三十六)父亲 (三十七)无题 …… 二、说明文 三、议论文参考答案
海洋污染的现状是: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赤潮、毒物污染、塑料垃圾和核污染。目前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就海域来看,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美国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有日本、美国和西欧诸国。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铜、铅的浓度大体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地区超过了规定标准。其中最严重的是渤海,有的鱼群死亡,渔场外迁;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呢?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生产力,进而危害鱼类}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在海域中积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乃至人类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有机物污染会使海水富营养化,使海藻异常繁殖,赤潮泛滥,破坏生态平衡。 现在,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对这篇文章说明中心的概括是找出能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关键语句,即“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呢?”,从中提炼出我们要概括的中心;“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或“海洋污染破坏海水环境的方式”。 概括说明文的中心可以从标题人手。有的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看云识天气》,从题目就可知本文是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的。 概括说明文的中心还可以从弄清写作意图人手。如《奇妙的克隆》一文,作者为了清楚明白地介绍说明什么是“克隆”,精心组织材料,分设四个小标题,把“克隆是什么”“克隆技术 的发展脉络”“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介绍得清清楚楚、通俗易懂。 概括说明文的中心还要重视从分析事物、事理的特征、本质人手。如《生物入侵者》一文,主要是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及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及危害。文章首先便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揭示其本质特征,接着详细说明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及危害,先是列举事例(现象),然后分析原因、后果。如果我们能从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相关内容的本质人手,概括说明中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概括说明文的中心还可以从分析说明过程人手。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作者介绍 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作对比,以详实的数据来写罗布泊消失的经过,由此揭示出罗布泊由原来的一座仙湖变成现在一片荒漠这一悲剧的原因——人类对大自然贪婪与盲目的索取。 2.阅读说明文还应注意对说明内容的概括。对说明语段的内容的概括可从以下两方面人手:一是确定中心句;二是明确语段中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的联系,概括出段意,对段意加以综合。如《苏州园林》一文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旅游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一段,明确了中心句,那么这一段的段意也就清楚了,它的中心句是这一段的首句。又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的物候观测是必要的”一段,没有中心句,这就需要我们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仔细阅读便可发现“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层意思,按由主到次,由重到轻的逻辑顺序排列,突出了物候学在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如下面的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概括出说明的内容。 ①对气体施以一定的外力,它就会像水流一样能够流动而形成气流。当我们往自己的手上吹气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气流的存在。 ②气流很小的时候可以吹灭火柴和蜡烛;再大一些,能够吹起气球或是给自行车轮胎充气非常强烈的气流常用来清洗机器上的油脂或棉布上的污垢。有的时候,人们还会将空气压缩,存储到气箱或气罐中。使用时打开阀门,被压缩的气体就会急速膨胀,形成强劲的气流。这种压缩空气常被用来喷涂、清洁建筑物。 ③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中,气流的应用更是充满神奇的色彩。20世纪80年代初,德固科学家首先提出并实现了利用气流来发电。这种气流电站的构造很奇特,外形像一个既高又粗的大烟囱。大烟囱直径10米,高200米,可以用来抽吸空气而使热气流迅速排出。围绕烟囱的是一个巨大的环形曲面透明塑料大棚。大棚与烟囱连接部分高约8米,边缘高2米,方圆252平方米。烟囱的底部装有发电机。由于塑料的透光和保温作用,大棚内的空气经太阳照射后便会逐渐升温,使棚内温度比棚外要高出200c左右。利用空气热升冷降的特点,再加上高大烟囱的急速排出作用,可以使热空气以每秒20~60米的速度,经由设在烟囱底部的发电机,并驱动发电机进行工作。利用这种发电装置,这座电站白天可以发电100兆瓦;夜晚利用余热也可以发电40千瓦。据推算,发电成本与核电站相近,利用起来十分合算。 ④美国利用气流的作用,研制出一座无水的空气游泳池。在一间直径6米、高7米的圆形房间里,安装一部大型鼓风机向顶部鼓风。在气流的作用下,房间里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托力,使得人们可以在房间里漂浮,既像在水中游泳,又像在空中飞行。这种环境,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进行仿生飞行科学研究,为人类生存开拓出新的适应方式。 ⑤现在,有人正在研究利用气流的作用制作气幕屋顶。当瓢泼大雨降落到体育比赛场地时,在体育场四周安装的高压空气喷管,就会把强大的气流喷向天空,将雨水移至他处。这样,体育场就变换成为体育馆。人们在巨大的气流和降雨声中观看比赛,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气流,围绕这一对象说明了气流的作用及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中气流的应用。 *单项训练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将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它们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迭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二氧化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应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阅读指导内容丰富 阅读练习重点突出 试题精选题型多样 备考训练针对性强
课外阅读的好选择
孩子阅读有点差。给他看了这本书。很对他的味。另外我又买了文言文阅读。感觉很好
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
用了一段时间感觉不错,挺好好的
一起买了先备着
给弟弟买的。因为现代文总拉分,所以这个可以一直操练。还可以的
很不错的呢。
文章倒是不错.但是课外题就不怎么好叻..
书的质量一般.内容还行.
文章还不错,但题目答案有些敷衍,纸张也不怎么样
对这本书抱有一点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