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企业年金与管理

王刚义,陈树文,徐文新 编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刚义,陈树文,徐文新 编著  

页数:

272  

内容概要

本书正是基于上述现实问题出发,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与运行、企业年金方案的设计、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与管理以及基金的监管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借鉴发达国家的企业年金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经济学专业本科与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作为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教材。

作者简介

  王刚义,1956年生,吉林长春人。法学博士、教授、律师、圣约翰爵士。现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兼任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理事长.大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大连市生命科学研究会理事长,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名誉校长等职。他是挑战南极北极冰海世界第一人,获五项基尼斯世界纪录、2006CCTV体坛风云人物、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出版《社会法律工作学》、《比较法学》、《我的探险》等著作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陈树文,1955年生.辽宁省桓仁县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大连社会保障中心主任,大连人才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重大委托课题9项,出版《社会保障学》等十几部专著,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发表社会保障方面的论文五十多篇。  徐文新,男,1955年生,辽宁北票市人。哲学硕士。现任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辽宁省警察协会副主席。主编《中国农村社会学》、《公共关系浪潮》等书,发表论文《论自然环境作用社会的内容和机制》、《满意度量化评定方法初探》、《公关助乡镇企业走出困境》等三十多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1章 企业年金导论
1.1 企业年金的内涵
1.1.1 企业年金的定义
1.1.2 企业年金与劳动关系
1.1.3 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障
1.1.4 企业年金与保险
1.1.5 企业年金与银行
1.2 企业年金基本理论
1.2.1 企业年金与企业文化
1.2.2 人力折旧理论
1.2.3 延期支付理论
1.2.3 国家责任及限度理论
1.3 多支柱养老社会保障模式
1.3.1 世界银行倡导的三支柱养老保障模式中的企业年金
1.3.2 国际劳动组织倡导的四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企业年金
1.3.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三级养老金模式中的企业年金
1.3.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倡导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企业年金
1.3.5 对四项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政策建议的评析
1.4 企业年金的特点和功能
1.4.1 企业年金的特点
1.4.2 企业年金的功能
1.5 企业年金的发展阶段
1.5.1 早期企业年金的产生
1.5.2 企业年金成熟发展阶段
1.5.3 企业年金与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阶段
第2章 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和运行
2.1 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和运行
2.1.1 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
2.1.2 企业年金计划的运行
2.2 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缴费方式
2.2.1 企业效益与职工工龄确定法
2.2.2 企业为职工单方缴费法
2.2.3 工资基值法
2.2.4 补充基值法
2.2.5 工资比例法
2.2.6 绝对额分配法
2.3 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优惠政策
2.3.1 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基础
2.3.2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0ECD)国家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待遇
2.3.3 我国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
2.4 企业年金计划的给付机制
2.4.1 国外养老金受益年金化的措施
2.4.2 养老金受益年金化的障碍
2.4.3 我国企业年金的给付方式
2.5 企业年金的契约管理
2.5.1 契约原理
2.5.2 企业年金计划运行中的契约形式
第3章 企业年金方案设计
3.1 我国企业年金计划的需求
3.1.1 国有特大型、大型企业
3.1.2 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
3.1.3 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
3.1.4 中大型民营企业
3.1.5 广大中小型企业
 3.2 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原理
3.2.1 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一般原理
3.2.2 企业年金计划的计划类型
  ……
第4章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和管理
第5章 企业年金基金信托型治理结构
第6章 企业年金基金监管
第7章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构建
第8章 发达国家企业年金模式
附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垄断  垄断是指在一个行业中,由一个厂商或少数厂商操纵市场,决定价格和产量,借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的一种市场组织结构。当出现垄断或破坏性竞争等妨碍正常的、充分的市场竞争行为时,垄断的存在将导致市场失灵,即更高的价格、更低的产出量和服务质量。厂商垄断地位的形成有三条途径:其一,经由竞争、优胜劣汰后,获得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其二,某些特殊行为,必须具有垄断,这由行业的天然性所决定;其三,由于政府不适当的政策干预,导致某些行业市场准入壁垒高,而产生垄断行为。在一个缺乏管制的环境中,企业年金基金很可能会被实施计划的雇主用以作为控制雇员的一种手段。比如,雇主可以通过控制企业年金计划的账户转移权,限制雇员转换工作,从而控制雇员采取“用脚踢票”的方式对企业年金基金治理主体或管理人施加压力。另外,计划受托人可能会不受限制地使用企业年金基金,而不是努力使企业年金基金资产保值、增值。这也是由于雇主和计划受托人相对于雇员而言处于垄断地位而产生的一种市场失灵现象,但仅仅依靠雇员自身的努力并不足以消除这种由于雇主或计划受托人的垄断地位而产生的市场失灵,因此,政府监管成为必要。  上面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市场失灵的情况,市场本身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市场失灵的结果,是社会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当市场失灵出现时,就要由政府对市场机制进行弥补。政府监管是减低或消除市场失灵引起的损失的有效方式,通过监管能够增加社会公共福利。  公共利益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监管的理由,为政府加强监管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然而该理论却缺乏事实的支持,大量的事实与该理论不相符合。许多产业部门的实证研究表明,它们既不是由于垄断,也不是由于外部效应而被监管。由此可见,公共利益理论是不完善的,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该理论从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政府进行必要的监管,但它没能解释公众为得到社会福利而产生的监管需求如何转化为政府的行动。使得原因与结论、需求与结果之间缺乏连接的机制,因而理论是不完整的。二是该理论只是提出通过政府机制来代替市场机制,但没有注意到有可能发生“政府失灵”,或非市场的无效率,也就是说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会弥补原有的市场失灵,但却有可能引起新的非市场失灵。这就需要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之间做出选择,但是这两者之间不是一种完全替代的关系,而是带有利弊风险的权衡。  ……


编辑推荐

  企业年金作为社会保障的第二支柱,目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且日益成为各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改革所关注的焦点。所谓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及其职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自愿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养老金制度。作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它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分散我国人口老龄化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企业年金与管理 PDF格式下载



东西挺正常的。


感觉这本书的思路很混乱,像是东拼西凑的


说实在的,拿到书,实在是看不下去,基本上是抄出来的,里面的逻辑很乱。


相关图书